一个在设计中借鉴现象学的案例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8 20: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个在设计中借鉴现象学的案例

------南海实验幼儿园设计

建筑学是一门复杂而多义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技术与逻辑,更依赖经验预与感知。就建筑设计过程而言,也并非绝对的客观推理,而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设计者的“先验”不可避免的影响设计结果。正是这种“经验主义”的色彩,使建筑学与现象学有着天然的契合点。现象学“直观、明察”的研究方法和注重主体经验的研究态度对认识纷繁复杂表象下的建 筑本质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拉夫、西蒙、诺伯格·舒尔茨等人已将现象学引入建筑学,形成了建筑现象学的雏形。尤其是舒尔茨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基础上提出“场所精神”,使现象学得到建筑界的广泛接受。对于类型学的设计方法为主流的国内建筑界,在设计实践中借鉴现象学有更深刻的意义。

所谓设计过程中借鉴现象学可以说是设计者带有现象学倾向的思想“渗透”到设计中的过程。南海实验幼儿园投标方案的设计过程正是其中之一。

图1 南海实验幼儿园方案整体透视 两万多平方米的项目用地位于新兴市区,周边

紧邻实验中学和规划中的小学,并被几个大型住宅社区环绕。项目被定位为佛山地区规模最大、标准最高、配套最完善、具有示范意义的幼儿园,拟招生1200人,约40个班,实行托幼一体化,考虑600名幼儿寄宿。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办事处作为甲方,酝酿建设如此大型幼儿园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为用地周边的住宅区建设“配套设施”的概念了,而是希望建设桂城区的“教育王牌”,吸引更有实力的建筑开发商和相关教育产业的落户。

设计任务具有挑战性。不光是因为四十班幼儿园的规模远超现行《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对一般规模幼儿园所要求的各种指标;而且这种规模的幼儿园建成实例极少,没有可参照的对象。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如此大规模、高标准的城市幼儿园,丰富的功能要求和充足的独立用地使设计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蕴含着丰富的创作可能,怎样使设计富有新意,不落窠臼呢?

为了寻找创新性的方案,设计者先将各种能够收集到的幼儿园“设计模板”悬置起来,回到建筑本身上去思考。

以学龄前儿童为使用主体的幼儿园建筑具有不同于中小学建筑的特殊性。学龄前儿童由于尚无繁重课业与升学的压力,其行为模式更为自由、随性。幼儿园建筑应反映这种行为模式的特点,为儿童提供无拘无束、丰富有趣、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活动空间。尤其是寄宿幼儿园,儿童将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持续生活在园内,因而要具有足够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来维持儿童对幼儿园的兴趣与依恋。同时,甲方也提出,不希望寄宿儿童晚上在本班活动室的寝室内寄宿,担心他们整天在同一个空间内生活,会产生厌烦心理。为此,方案采用一种灵活、自由的空间布局形式,使整个幼儿园更像一座游园而不是一所学校。这种倾向也反映在“游园式路图2 总平面图 径”的设置上———一种类似迷宫游戏的路径结构。活动单元如自然村落般错落布局,路径在节点、拐角、尽端处放大,形成行进过程中空间的变化(图2,图3)。

图3 建筑、路径、绿化与网格

庭院和屋顶绿化平台的设计不仅将自然的因素充分引入建筑,也实现各班均拥有便捷、独立的活动场地。为了在有限的用地进深上实现这几方面的构思,没有采用通常的活动室平面做法,而是根据方案需要设计了一种10m×14m的单元,每个单元可以容纳一套幼儿活动室,同时两个相邻的单元可以容纳三套乳儿班(图4,图5)。一层平面由22个单元和庭院组成,其中8个单元内安排12个乳儿班,另有两个单元抽空,形成架空的活动空间。二层变化为11个单元和11个屋顶平台,每个班都有自己独立的活动平台。三层只余5个单元和6个屋顶平台,单元之间均有连廊,方便同年级儿童共同游戏之用(图6)。

图4 幼儿园单元 图5 乳儿班单元

图6 各层平面图

楼梯跟随五个三层体量布置,是最有效率的交通布置方式。同时,为了将交通元素加以突出,方案中将这五个体量披上五种象糖纸一样的立面图案,形成路径中的节点,寓意“人生就象糖果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儿童可以以这五个“糖果盒”为路标,为自己定位(图7)。

图7 “糖果盒”

-----立面构思

除了这五个“糖果盒”,建筑的其他部分均为白色,立面务求简洁。这样做的原因与其说是对现有幼儿园立面上的异形窗、卡通装饰及城堡、积木等“符号式”手法的厌倦,不如说是更愿意将方案的重点放在丰富主体感受的考虑上。不同高度的体量之间的错落经过精心的推敲,除了要在临街面形成起伏的轮廓,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每个活动室单元都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和通风。每个庭院都有一部分不处在建筑阴影之下,小型落叶乔木点缀其中,通过引入阳光和树影、风等自然元素的变化带来主体感受的变化。方案中的路径在建筑单元与庭院之间上下游走,其中的空间类型也是变化着的,也是希望带给主体丰富的个人体验(图8)。这种空间感觉糅合了设计者对中国园林中路径及游廊的个人经验,也是在有限空间中试图对主体感受进行扩展的一种尝试。

图8 局部透视效果 对此方案设计中现象学指引的启发与思考: 1.回到建筑本身去寻找创作灵感

在国内的建筑设计课上,老师往往让我们在着手设计之前先对建筑类型做一番资料收集的工作,此过程虽能让学生认识到某种类型建筑的“通常做法”,但也往往成为此后设计的“思维定式”。如果建筑师习惯在功能上套用通用的公式,则设计过程就只剩下如何给已确定的功能内容套上好看的外衣而已。正如路易·康在追问学校的本质时自答道:一棵大树下,一个老师,数个学生,这就是最原始的学校去掉附加在建筑身上的种种概念、主义、风格、手法??我们才能真正发现那个被“遮蔽的如此之远的真实”。而一旦从建筑的本质开始,不再排斥任何可能的方向,设计将获得最开阔的空间和最大的创新契机。 2. 重视知觉感受的多重性

帕拉斯玛在他的文章《建筑七感》中,列举了人对建筑的七种知觉,完整的阐述了作为现象学的“知觉”在建筑学中的作用。帕拉斯玛认为,不同的建筑可以有不同的感觉特征,除了通常流行的“眼睛的建筑学”或者说“视觉建筑学”,还应该有一种“触觉的建筑学”,一种重新认识听觉、嗅觉和味觉的建筑学。在建筑空间的知觉过程中,尤其依赖主体的运动,因此除了看、听、摸等途径,在建筑中游走也应是知觉的一种形式。因此作为空间艺术的塑造者,建筑师不应仅仅执著于视觉符号,而罔顾身体对其它知觉形式的需求。 3.还原“生活世界”的丰富性

胡塞尔指出现象学的一项使命就是要还事物以本真的“丰富性”施皮格伯格进一步将其诠释为“对多样性的无所不包的欲望”,现象学“与其说是对思维经济原则的有意识的挑战,不如说是对多样性现象的感受性的尊重”,因为这种丰富性并不是附加在事物身上的多余物,而是直接构成了事物本身。换句话说,具有丰富感受的事物才是真实的事物。胡塞尔提出回到“生活世界”,构成这个“生活世界”的不是概念、定义等虚无的、被归纳的或被提炼的东西,而是真正能感受到的、能被认知的、丰富的、真实的体验。“建筑的精神任务是构成和加强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帕拉斯马如是说。作为体现人类存在的物化隐喻,反映真实的经验世界从来就是建筑的重要使命。

文章参考:王明洁 《浅论在设计实践中借鉴现象学》 热带建筑 2005.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35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