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测试题

更新时间:2023-08-12 03:37:01 阅读量: 外语学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展出。回答1—2题。

1.本次展览通过图片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说明:

(B )

A.只要参加展览就能学习先进精神;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C.载人航天精神只能通过图片展的形式展现;D.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这里的航天精神是:(B )

①文化②人类所特有的现象;③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永恒不变的;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3.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

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究品牌、款式,饮食讲究营养搭配、绿色健康等。

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C )

①经济生活水平是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

②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是对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反映;

③文化生活与经济生活同步发展提高;

④没有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没有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首届大连旅游节暨婚庆博览会历时4天,于2010年3月29日在大连星海会展中心落下帷幕。回答4—5。

4.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婚庆博览会期间现场成交超过1000万元,意向金额超过3000万元。这说明:( B )

A.婚庆博览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B.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D.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5.近年来,各类“博览会经济”的兴起为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体现了:

A.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动力;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D) C.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社会经济中越来越重要;

6.文化是一种社会力量,在受到政治力量影响的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政治力量。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与政治这种关系的是:( B )

①某省发行2000万元的文化消费券,以扩大内需;

②加强网络教育,有利于提高人们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③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以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

④国务院出台振兴文化产业的相关规定;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7.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B)

①孟母三迁;②耳濡目染③东施效颦;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8.每一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晚会,都催人上进,给人以持久的力量。这说明:①优秀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经久不衰;( A )

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③文化对每个人产生的影响都不尽相同;④文化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

9.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C)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年青一代对“拇指文化”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

C.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D.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11.明末清初著名的国画大师石涛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石涛的这段话认为(D)A.创新就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修补

B.创新就是要彻底抛弃传统

C.创新就是要张扬个性,彻底否决传统

D.在向传统学习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形成自己的风格12.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B)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13.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

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强调的是(A)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

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

15、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

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①市场经济越不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可使中国人民保持高昂向上的精神

状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 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对东北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B)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口语传播

17.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所有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正平等,才能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的机会。这一论述表明( C)

A.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集合体B.个人与社会是相互决定的

C.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18.在新旧体制转换、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就业竞争很激烈,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例如,现在有些用人单位提出了这样的就业条件:当司机要兼外联,当电工要有驾照,当秘书要懂外语。这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B)

A.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主动的

B.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D.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9.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C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20、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表明(A )

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C.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D.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21.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 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B)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22、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精髓。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的人生写照。这说明( B )

①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

力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D.②③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

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A)

A.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 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4、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通过汉字“人”的体形,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蓝色之水的体色,表达“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海宝”与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的形象上各自不同,在承载和传递文化的任务上也各有侧重。所以有人说“海宝”是海文化的折射,“福娃”是京文化的体现。下列对于“海宝”、“福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①两者都有着较大的社会价值②两者的差别体现了中

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③两者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④两者的差别体

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的话强调了( B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C.有这种精神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 D.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26、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 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6、答: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凝聚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文化基础,对弘扬中华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7、有专家认为,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依托,但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粤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会使广东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我们要大力革新岭南文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广东。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什么?(9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9分)

(2)请你就革新岭南文化提合理化建议。(至少3点)(9分)

①在实践基础上对传统的岭南文化进行文化创新。(2分)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继承传统的岭南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2分)③加强广东文化和国内其他地方文化及外国文化的交流,博采众长。(2分)④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扩大文化视野,兼收并蓄,发扬光大岭南文化9分)

28、2010年3月28日—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

到河北廊坊、保定、石家庄等地,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宣传文化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进行调研。李长春强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原因。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我国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

(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亦可)

29、“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3月最后一个周六熄灯一小时,来表明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关注。活动发起于2007年,到2009年,全球约88个国家,4159个城市的数亿人参与行动。2010年的全球熄灯活动在3月27日晚8:30—9:30。除了全球熄灯接力活动之外,WWF中国分全还推出了更实际的行动,将3月22日到3月26日作为“低碳生活周”,引领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生活。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促进“低碳生活”的实现。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因此,公民应积极参加有关像“地球一小时”、少开车等减少碳排放量的有意义活动。(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国家应加大对低碳经济、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自觉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生产方式和个人消费模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在全社会形成节能减排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30、华夏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创造了象征着东方灿烂文化的中国瓷器。并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精湛绝

妙的工艺、光致茂美的质感、异彩纷呈的品类而名震寰宇,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和世界艺术宝库,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国无宁日、经济衰败、民不聊生,虽有不少有志之士与爱国的陶工及匠师们结合起来,为陶瓷的发展而拼搏努力,但整体上说,是中国瓷器艺术黯淡失色的历史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整个工艺美术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广大陶瓷美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探索创新,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的艺术瓷以及经济适用、朴素大方的日用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新时期,展现出包容性、多样性、科学性的特征,许多新工艺、新材料、新形式、新品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1)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2分)

(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瓷器艺术为什么能够蓬勃发展?(5分)

(3)瓷器的发展历程对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有什么启示?(8分)

30(1)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原因:①国家对采取“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鼓励包括陶瓷艺术在内的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②广大陶瓷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探索创新;③中国陶瓷艺术具有包容性,注重实用性;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繁荣;⑤对传统陶瓷技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⑥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3)启示: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是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保证;②文化工作者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文化创新;③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④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31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