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更新时间:2023-10-14 03: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设计管理

第一条 矿井开采强度大,掘进速度快,顶板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开采煤层大部分顶板岩性为泥岩和砂质泥岩,硬度较小,顶板层理发育且局部有软弱结合面或煤线,顶板整体性差。如遇富水区域且基岩厚度较薄时顶板淋水较大,掘进揭露顶板后易泥化、风化而产生顶板离层。特别是综采顺槽受采动影响后巷道部分顶板出现掉矸、裂缝、离层下沉现象,严重时发生冒顶。

第二条 煤柱留设。根据矿压显现分布规律及观测结果,综采工作面相邻顺槽合理的煤柱宽度应选择在15-20米之间,今后仍需加大矿压观测,继续对煤柱的合理留设尺寸进行确定。同时,根据防火、防水的需要,合理留设隔离煤柱。

第三条 掘进工作面支护设计

1、掘进面开工前两个月由地测部门提供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将工作面的煤层、顶底板的地质条件全面阐述清楚。

2、支护设计前要进行巷道断面优化,巷道断面形状及尺寸应根据掘进设备、巷道的用途及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选择、确定。硐室内配套设备时,应充分优化设计,包括设备的尺寸优化,使硐室宽度减到最小,同时必须对硐室的支护根据顶板条件进行专项设计,采取锚杆、锚索、钢带或半园拱锚喷等支护措施,确保顶板安全。

3、支护设计应采用工程类比法,充分结合相邻巷道压力显现和科研单位矿压观测资料,必要时还应辅以理论验算法或监测分析法,并由生产技术部门完成,总工程师组织严格审查把关,充分考虑特殊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下支护的安全性,保证支护设计的科学经济、安全可行。

1

4、支护设计的依据:工程地质的详细资料、预想地质素描图、详细的围岩类别分类及围岩特征,相关已掘井巷工程详细状况、科研单位的矿压分析报告。

5、支护设计的一般原则:优先采用单一锚杆支护方式,对于复合顶板或有特殊地质构造顶板则采用锚杆+钢带、锚杆+锚索、锚杆+钢带+锚索等联合支护方式,特殊条件下要增加木点柱、单体支柱、抬棚等支护形式。

6、对有片帮危险的巷道必须对巷道两帮进行支护,支护形式采用帮锚杆或帮锚杆+网片,受采动影响的巷道要用帮锚网或帮锚杆+钢带等形式进行加强支护(正帮必须使用玻璃钢锚杆加强支护、网片在有条件情况下优先选用塑料网或塑钢网)。

7、开拓巷道在上述支护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喷射混凝土的方式进行补强支护。

第四条 综采工作面支护设计

1、综采工作面开工前两个月由地测部门提供回采地质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按规定将工作面煤层的地质条件全面阐述清楚。

2、回撤通道距离停采线30m,采用锚网支护,锚杆间排距1000mm×1000mm;联巷采用锚网支护,锚杆间排距1000mm×1000mm,但在10m范围内应采用架棚加强支护。

3、两顺槽的超前支护长度不小于20m,其中距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用双排,10m以外用单排,单体支柱的间距不得大于1.5m。支柱必须使用柱帽和柱靴,支柱的初撑力不得小于11.5MPa,每棵单体支柱要用尼龙绳与顶网进行牢固的防护连接,防止倒柱伤人。

4、综采工作面安全出口和超前支护必须设专人维护,随时检查支护情况和冒顶、片帮的可能,出现问题及时处理。进入工作面通过上、下出口的所有人员必须先观察顶、帮,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严禁在浮煤或浮矸上架设支柱;严禁在控顶区域内提前摘柱。当发生支柱失效、巷道底鼓变

2

形时必须及时更换和清挖;当移动端头支架、刮板输送机头、机尾或其它设备,需要拆除附近支柱时,必须先架好替代支柱(改柱)后方可移动。

5、综采工作面遇顶底板破碎或松软、过老空、过断层、过冒顶区、过顶部煤柱集中区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总工组织审批执行。

6、综采面两顺槽安装顶板离层探测仪观测顶板变化情况,专人对顶板观测仪定期观测、记录分析。

7、综采工作面顺槽双巷之间的联络巷口必须采用单体支柱加强支护。 第五条 当工作面遇到断层、冲刷构造带、煤岩层裂隙较发育、顶板出现台阶下沉、顶板淋水加大、响声异常、破碎带等地质构造时,应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采用钢带、钢网加强加密锚杆支护,或采用其他安全有效的支护方式,保证顶板安全。当顶板出现大的裂缝、离层等有跨落迹象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及时撤离人员和设备,不得冒险作业,并向调度室和矿领导汇报。

第六条 加大顶板管理的技术投入,进一步为支护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一方面要提高地质勘探程度,加强特殊地质构造条件下的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另一方面要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掌握顶板岩性规律,实现对顶板的事前控制。进一步与科研机构合作,对特殊的顶底板及矿压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总结掌握顶板矿压显现规律及控制技术,深入优化矿井及工作面设计,同时对支护设计方案坚决执行会审制度。

第二节 现场管理

第七条 机掘巷道顶板管理

1、各队必须根据掘进工作面支护设计制定加强顶板支护和施工管理办法及奖罚措施,明确每道工序的施工责任,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严格兑现奖罚。

2、掘进队当班班长是顶板管理的直接责任者,支护施工必须达到支护

3

设计质量标准,保证锚杆锚固力不小于5吨,扭矩不低于100N.m。支护工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顶板岩层变化,发现特殊地质变化及时采取补支措施,并汇报队技术员,由技术员汇报生产技术部和总工程师,以便及时调整支护方式。

3、各掘进队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不同巷道、不同地质条件的循环进度,经总工程师批准后严格执行,严禁超循环作业。特殊地质构造条件,如断层、复合顶板、地表薄基岩、河流下掘进时,必须实行短掘短支(循环进度不得超过3米)。同时在施工中应积极组织支护施工,尽可能减少空顶时间,做到及时支护。

4、当工作面过落差大于2m的断层、煤层变薄带、煤层裂隙发育等特殊地质构造时,极易造成巷道片帮,危及安全生产,故在巷道掘进时必须及时打设帮锚杆或进行帮锚网支护。

5、复合破碎顶板时,采用单排或双排锚索加强支护,锚索长度根据直接顶厚度即锚固头必须锚固在稳定岩层中进行选择,长度一般在3-8米。30米以下薄基岩地段,特殊破碎顶板地段,易破碎顶板各个交岔点,必须及时紧跟工作面施工锚索或架棚支护。如发生高冒区则可采用架棚或工字钢调挂锚索等手段加强支护,支护必须接顶密实,牢固可靠。处理高冒区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审批后由生产副矿长组织跟班队长、班长现场严格落实,保证安全快速处理冒顶。

6、对已施工巷道,尤其是顶板特殊地质变化段及受采动影响的保留巷道,必须有专人进行日常检查,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顶板有变化时及时汇报,总工程师组织确定补强方案,并尽快实施。对未进行补强支护的巷道必须设置警示牌,人员不得入内。

7、新开掘巷道与已施工巷道交岔布置,在施工贯通后需对已施工巷道进行挑顶或扩帮,在施工前应充分考虑顶板和扩帮支护的特殊性,对两巷道交岔区域进行专项支护设计(交岔口两侧加强支护的范围不得小于5米)并在施工中做到及时支护。

4

8、新开掘的硐室、巷道要尽可能做到一次掘进成巷,对因施工工艺要求,需二次掘进或永久支护滞后临时支护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9、掘进机在掘进过程中如遇故障需就地检修时,必须先进行支护,支护到位后方可进行抢修,严禁在空顶下作业。

10、施工人员必须站在有支护且顶板完整的区域内作业,并随时观察顶板,严禁进入空顶区。

11、在工作面完成循环进度后,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进行支护,空顶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12、调度室、生产部和当班安监员负责对新支护巷道按要求进行锚杆拉力试验,试验有详细记录。顺槽掘进每100米测试一次,每次测试不少于5根,支巷掘进每条支巷测试一次,每次测试不少于3根。

第八条 联巷及联巷口抹角布置

1、联巷与主巷间要垂直布置,联巷开口避开其它硐室且尽可能不要抹角。如需抹角时,抹角呈圆弧状,抹角长度不得超过2×2米。

2、每个联巷口只能抹一个角,且必须严格控制联巷口的跨度及联巷的宽度,不得超宽掘进。

3、为综采工作面安装需要的抹角,抹角呈圆弧状,抹角长度不得超过2.5×2.5米。

第九条 联巷口抹角支护原则:一般情况下采用锚杆支护可满足要求,只在巷道交岔点处必须采用6m锚索加强支护。遇顶板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构造、复合顶板以及薄基岩区等特殊情况,必须根据现场实际及时改变支护方式,对联巷布置、断面尺寸、支护方式等进行专顶设计,采用加密锚杆配钢带加强支护、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或架棚支护等,特殊条件可采用单体支柱补强支护。

第十条 联巷口施工技术与组织

1、联巷开口必须在主巷支护完毕后进行,开口根据现场巷道顶板条件,选择在顶板稳定的位置,尽可能避开顶板裂隙、破碎和有淋水的地段,无

5

法避开时必须采取短掘短支、使用锚索、架棚等加强支护措施。联巷开口及贯通口处顶板与主巷顶板衔接平整,不得出现台阶。联巷贯通前,被贯通主巷必须支护完毕,并在贯通外50米处悬挂警示标识。

2、采用综掘机施工时,联巷开口最大循环进度不超过5米,采用炮掘施工时,最大循环进度不超过2米,并及时进行支护,不允许延时支护。需抹角的联巷在开口处及时进行锚索或架棚加强支护。同时加强联巷口支护管理,必须一次性支护到位,做到及时、保质、保量。

第十一条 联巷口安全管理

1、施工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自保、互保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顶板管理安全防范意识,绝不允许任何人进入空顶区作业,在施工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每班作业人员必须按正规循环进行作业,严禁超循环作业。遇特殊顶板及时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

3、作业人员必须现场进行交接班,上一班班长必须向下一班班长交待清楚各工作面顶板条件、掘进进度、支护及联巷开口等情况。各班对当班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进行处理,绝不允许留给下一班,否则不允许交班。

第十二条 炮掘顶板管理

1、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靠近工作面10m内的支护,在爆破前必须加固,崩坏、崩倒的支架必须先行修复,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

2、每班检查巷道顶板情况和支护质量,若发现顶板有异常情况(如响声、裂隙、打锚杆发现离层或松软)危及安全生产应立即停止工作面作业,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3、敲帮问顶必须设专人负责,一人敲顶一人观察顶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炮掘巷道支护必须按设计施工,工程质量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 5、工作面必须实施光面爆破,顶板沿完整性好的稳定标志层掘进,不

6

得出现台阶、伞檐,如煤层厚度允许要留设400-500mm护顶煤。

6、巷帮要平整无超挖现象,保证煤柱留设尺寸。掘进必须按正规循环进度作业,支护必须及时,不得滞后。如遇特殊地质构造、顶板破碎时应实施短掘短支,及时控制顶板。

第十三条 掘进工作面敲帮问顶制度

1、接班后必须对上班支护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锚杆锚固力、扭矩达不到要求,必须立即处理。在打眼、装药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将顶帮活矸及时清理后方可作业。

2、带班队长负责接班后的敲帮问顶工作,进行敲帮问顶作业时,要本着由外向里、先顶部后两帮的原则进行。处理时要安排专人进行观察,处理和观察工作应安排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在处理操作时,要使用长柄工具,并戴手套,操作时动作不能太大,以免伤及自己及他人;处理顶板时,操作人员必须预先留设后撤通道,以防顶板垮落伤人,发现异常,立即发出警报,撤到安全地点。

3、正在支护巷道由锚杆机司机负责处理顶板离层、零片,由外往里推进支护。如检查顶板有构造、淋水,顶板不稳定时,要执行特殊顶板支护措施,煤帮有无法处理的裂缝时要打帮锚杆。

4、当班安监员对作业区以外巷道每班必须检查一次,重点是顶板、抹角、煤帮及支护情况。

第十四条 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管理

1、综采工作面初采时必须进行强制放顶,放顶眼一般设计成单排。 2、综采工作面切眼高度尽可能减小,能满足安装要求即可,使初采顶板冒落矸石易于充满采空区,从而降低老顶来压显现强度;同时,掘进准备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少顶煤留设厚度,增加底煤留设厚度,以利于防火。

3、综采工作面准备完毕,必须将切眼及联络巷内杂物、浮煤、废料等清理干净。

7

4、综采工作面探放水工作必须提前进行,不得影响强制放顶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5、综采工作面准备完毕前15天,由生产技术部根据工作面设计及掘进揭露的具体情况编制《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施工设计》,内容包括炮眼布置图(炮眼深度、炮眼长度、炮眼角度、炮眼位置、炮眼直径)、装药方式示意图、爆破原始条件、放炮说明表(装药量、联线方式、放炮顺序、爆破器材以及其它材料消耗等),经总工程师组织审批后执行。

6、综采工作面回采前,由外委施工队负责按照编制的《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施工设计》编制放顶眼施工措施,完成炮眼施工工作。

7、综采队必须详细编制强制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对综采工作面所有设备、材料及人员的安全要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和要求,经总工程师组织审批后执行。工作面强制放顶前,施工单位必须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强制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8、综采工作面强制放顶,必须成立由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安监部、机电部及综采队领导组成的工作面强制放顶领导机构,责任到人,对强制放顶期间措施的执行情况、安全状况全权负责。

9、放顶孔在切眼内呈30度仰角单排布置,中部掏槽,孔深14米,垂深7米,孔径90mm,孔数一般为35个,孔口间距为7米,采面推进5~6米时,切槽放顶。特殊顶板条件下,放顶孔数量要加密,具体在施工措施中明确。

10、地面装药场地必须选择在远离人员、电气、潮湿及建(构)筑物等安全地点,场地应清理平整,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由专人负责对装药地点30m范围内进行警戒,警戒边界设置明显标志,无关人员严禁靠近装药地点。装药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严禁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装药期间,装药人员要对炸药、导爆索轻拿轻放,严禁碰撞炸药及导爆索,炸药和导爆索要分开放置。装好的炸药要做好长度标记,并摆顺放在地面平整的地方,不得有扭曲现象。

11、炸药采用煤矿许用炸药(如煤矿许用水胶炸药或煤矿许用乳化炸

8

药等),雷管采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联线方式为串并联,装药系数为0.6,炮泥装填系数为0.4,药包应装紧装实,炮泥应充填密实,不得少装药或少装炮泥。每次放炮前必须检查顶板、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情况。

12、炮眼采用连续偶合方式装药,并采用双雷管、双导爆索引爆。每一根导爆索用一发雷管起爆,两发雷管采用并联方式连接,用胶带纸将雷管和导爆索绑扎牢固,注意雷管的聚能穴端应和导爆索的传爆方向相同。放炮母线采用2.5mm2的专用电缆,必须保证绝缘良好,并且悬空吊挂。放炮母线不得与其他电缆悬挂在一起。

13、装药前必须清净炮眼,装药时用φ70×2500mm的木制炮棍将装有药卷、炮泥和导爆索的PVC管装入炮孔内,施工中要认真保护好导爆索和药包,严禁冲击或挤压,药包要推至眼底,装紧、装实。

14、放炮前其它人员全部撤至工作面外300米安全地点,由放炮人员在300米以外安全地点进行放炮。

15、放炮后,必须等炮烟吹散顶板塌稳后在安监员、瓦检员对顶板、有害气体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工作面观察顶板,观察顶板必须在支架内进行。

16、强制放顶工作结束,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并将所有技术资料、原始记录妥善管理,归档保存。

第十五条 综采工作面端头管理

1、综采工作面顺槽掘进支护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顶板掘进支护安全,而且要充分考虑回采受采动影响时端头的维护安全,保证回采时安全快速推进。

2、顺槽掘进时,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如出现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的,必须及时整改,并对责任人从重进行处罚。绝不允许不合格巷道留至综采回采安装后再进行返工处理。

3、根据综采工作面顶板状况及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端头支护设计,同时制订详细可靠的端头超前维护措施,经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

9

4、每日超前维护量必须保证下一班正常推进,即超前维护长度每班胶运顺槽不得小于25米、回风顺槽不得小于20米。

5、如胶运顺槽有浮煤杂物,则必须在工作面前50米处理干净,保证推机头时底板干净畅通。

6、工作面两端头维护必须保证质量,单体液压支柱成一线,用绳索连接防倒,支柱初撑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穿靴戴帽。

7、工作面采煤机每刀割至两端头时,只及时回收对割通有影响的单体液压支柱,不允许超前回收单体液压支柱,否则对维护工加重处罚。

8、对复合破碎顶板的端头维护要选择责任性强且有丰富端头支护经验的熟练工人,指定班长统一协调指挥端头的支护和回撤。

9、两端头的片帮要随时处理,尤其要注意采面上下行人出口附近的片帮煤。工作面必须在指定的地点机头和机尾放置处理片帮和冒顶的专用工具,当班班长负责观察、组织处理,防止片帮伤人。

10、综采队对端头维护提出详细的施工组织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处罚办法严格考核兑现。

第十六条 综采工作面过联巷口顶板管理

1、正常回采期间,综采队必须提前安排专人观察回采前2~3个联巷范围内联巷顶板状况,出现离层、片帮等情况时采取锚索、锚网、支设点柱等手段进行补强支护。

2、综采面超前支护范围内的联巷口,必须采取单体支柱进行临时加强支护,单体间距不得大于1.5m,排距不得大于2m,支护长度不得小于10m,以确保安全。

3、对超前支护范围之前已经打开的联巷密闭,回采到超前支护范围内时,必须采取临时封闭措施或悬挂醒目的警示标志,严禁人员、运送物料出入。

4、超前支护范围内的联巷口,综采队现场管理必须责任到人,每班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状况或片帮情况,发现隐患提前采取措施;当班

10

不能处理或未处理完的安全隐患及时汇报队干部,在班前会上布置下一班人员处理,同时交接班时一并将联巷当班变化情况、安全隐患交代清楚。

5、人员通过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范围内的联巷时,必须先观察联巷顶帮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快速通过。

6、特殊情况下,如更换大型零部件等紧急情况,确需使用超前支护范围内的联巷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7、严禁提前回撤超前支护范围联巷内临时支护,待联巷口支护单体到刮板电机与支架大脚之间时方可撤出单体支柱,回撤支柱时必须至少两人合作,一人监护,一人操作,操作和监护人员必须站在顶板完好且有支护的位置或在支架顶梁之后。若顶板破碎两端头向前串矸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两端头支架加设挡矸防护设施,确保人员安全。

第十七条 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顶板管理

1、综采工作面老顶初次垮落前,要尽可能降低采高,使易于冒落的直接顶尽可能充满采空区,以减弱老顶初次来压时的强度;同时尽可能多留底煤少留顶煤,从而有效防治采空区浮煤自燃发火。

2、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工作面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帽,随时观察工作面顶板来压状况,加强对顶板的观察,老顶来压剧烈时,工作面采取停电、停水、断电撤人到安全地点等安全措施。

3、综采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后,必须及时封堵地表裂缝,并随工作面的推进定期检查、及时堵漏,以防采空区漏风。

4、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工作面设备的检修力度,支架状态保证良好,同时必须及时追机移架,升架后保证达到初撑力(额定支撑力的80%)25.2MPa;工作面工程质量达到“三直、两平、一净、两畅通”。当遇有明显的顶板来压征兆时,要加快工作面的推进速度,迅速甩开压力。

5、成立矿压观察组,采用科学先进的矿山压力监测手段,分析来压步距及来压显现规律,现场根据来压显现及来压步距,相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保证综采工作面初放及周期来压过程中回采安全,从而发挥综采高

11

效生产。

第十八条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1、综采队在交接班时:

1)综采队在班前会布置生产任务时,值班人员必须将井下现场情况了解清楚,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安排各项工作。

2)每班跟班队长必须在现场进行手拉手交接班,接班时由验收员或跟班队长进行推进度、工程质量的验收,发现工程质量不合格时,上一班必须处理好才能交接班。

3)交班时上一个班的跟班队长和班长必须将本班顶板状况、压力显现情况、设备的运行状况等交接清楚。

4)煤机司机在交班时要将本班的顶、底煤留设情况,提底、卧底情况以及工作面出现上窜或下窜时的加刀情况交接清楚。

5)支架工在交班时要将工作面顶板压力显现情况、顶、底板台阶情况、支架出现 “低头”、“高射炮”以及倒架、咬架情况交接清楚,以便下一班采用合理方法拉架调整。

2、综采工作面正常生产时:

1)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工作面“三直两平、两畅通”,所有设备正常运行,杜绝设备 “带病”作业。

2)煤机司机要根据顶板压力、煤层厚度、直接顶岩性等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顶、底煤留设厚度,并在正常来压和周期来压过程中有所区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提高煤炭回收率;

3)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中要根据顶板变化、地质构造、工作面涌水情况等合理调整采高。

4)坚持正确使用护帮板,控制煤壁片帮,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及时追机移架,使梁端距缩到最小,空顶时间最短,达到及时有效支护顶板。

5)煤机司机每刀煤的卧底、提底或降低采高、增大采高的幅度不得超过100mm,连续推采调整量不得超过1刀,即调整一刀必须平推1刀;

12

6)工作面出现运输机上窜或下窜时,煤机司机在机头或机尾加刀过程中要保证运输机的承受弯度,一般连续加刀不得超过3刀,详细加刀位置和刀数要根据工作面的上下窜的程度和距离来确定。

7)煤机司机在割煤过程中要合理控制煤机割煤速度,保证支架工能够实现跟机拉架。

8)支架工拉架时,工作面支架顶梁必须全断面接顶,达到初撑力,上下超前支护符合规程要求。

9)如顶板完整,支架滞后煤机后滚筒不大于3架;如顶板破碎,支架要紧跟煤机前滚筒;如产生漏矸现象,工作面必须超前拉架,煤机回采过程中沿支架顶梁下部通过。

10)支架工拉架过程中要根据顶底板平整度合理调整平衡油缸伸缩量,保证支架的合理架型和支架顶梁全部接顶;

11)为避免工作面出现倒架现象,在拉架程序中增加扶架的功能或采取单项拉架方式,随时保证支架处于与顶板垂直状态。同时综采工作面要备用单体支柱,发现支架出现轻微倒架或咬架要及时进行调整。

12)工作面推移运输机时不能出现急弯,要平缓过渡,当工作面底板坡度大时要停止推移运输机,通知煤机司机重新进行二次扫底后方可推出。

13)推溜工要根据工作面支架支撑力情况及时对支架进行二次补压,在支架拉出后及时打开护帮板,护帮板滞后煤机不大于10架。

14)工作面有水患影响时要加强排水工作,避免刮板机顶链带水造成皮带打滑及运输系统不畅,工作面排水设备不得影响工作面拉架和推移输送机,同时支架前煤泥较多时要在拉架前进行清理,防治支架倒架,拉架过程中禁止使用提底油缸,每刀必须保证支架拉到位。

3、在工作面周期来压过程中一般要缩短拉架与煤机之间的距离,采取快速推采、超前拉架、擦顶带压拉架或少降快拉等措施进行顶板管理。

4、当工作面内产生漏顶时,工作面必须超前拉架和擦顶带压拉架,漏顶高度超过300mm时,必须用木材接顶。

13

5、当工作面出现设备故障停机时,要安排专人对支架进行二次补压,同时保证护帮板全部打开;如果工作面顶板状况较差,要采取其他措施对顶板进行加固处理;当工作面压力显现较大时要对支架增加辅助设施,防止支架被压死。

6、当工作面内产生冒顶时:

1)在超前拉架的基础上,当班跟班队长要及时汇报矿领导和调度室,在冒落高度大于1.0m时,要停止工作面的生产,同时根据顶板冒落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2)如果采煤机通过冒落区不会产生大面积冒落时要实行降低采高,快速推进的方式及时控制顶板;如采煤机不能通过或通过时会产生大面积冒落则采用机头或机尾单向进刀,逐渐推进减小冒落区空顶面积。但每次进刀都要将运输机的弯点向前移动,严禁出现弯点不动、机头或机尾一直进刀,造成运输机顶死不能推进现象。

3)工作面处理冒顶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煤机停在顶板条件较好的位置。

4)工作面处理冒顶时,局部推移输送机的弯度不能过大,保证运输机能够正常运行。同时为防止运输机上、下窜动,尽量减少机头或机尾局部连续进刀过多。

5)工作面处理冒顶时,要制定专项措施,在局部推移输送机过程中,要保证运输机局部不顶死,避免机头机尾上下窜,保持支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避免产生倒架、咬架现象,同时根据工作面的压力显现情况、支架状态配备适当的防止支架压死的辅助支撑和防倒装置。当局部出现倒架或咬架现象,在开机通过冒顶区前必须先进行扶架。

6)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工作面支架及设备完好,提高支架初撑力,及时调整支架的支撑状况,使支架处在良好的受力状态,避免出现支架顶梁低头特别是顶梁出现仰头的不正常支撑状态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31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