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9-24 12:02: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气压强》说课稿

新河县振堂中学 焦东曼

【 教材分析 】 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所用教材是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四节,本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第二个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是该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中的部分内容。本章的内容压强在工程技术与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应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学习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物理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联系。

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学习了压强的定义、固体压强及液体压强,本节内 容是在此基础上学习大气压强,在物理知识结构中具有综合、扩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难点: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学材料

吸盘 注射器 钩码 空饮料瓶 玻璃杯 硬纸片 漏斗 乒乓球 水槽 水 烧杯 气球 【 目标分析】 ?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2. 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自选材料设计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2.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运用与生活生产的意识。 【 学情与教法分析】

1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不仅是传授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以课本内容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正因如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灵活处理。一方面,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感性阶段,所以对重点内容采用直观的方式。用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发兴趣,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选择材料、设计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水银有毒不适宜在课堂演示,托里拆利实验则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并让学生观察大气压支持注射器中的水柱的现象,既帮助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又有所拓展。且按学生的认知过程设计一系列问题,分解难点,降低学习难度。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活动为主。课前让学生准备饮料瓶、注射器、乒乓球等器材,让学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科学并不遥远,由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以学生讨论、发言为主,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经历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

? 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1、请同学们来看小魔术,瓶吞气球实验。

2、吸盘实验。

(从有趣的实验现象联系到大气压,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之产生学习的内动力。)

? 传授新知

一、大气压强

多媒体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了解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了解科学家为普及科学知识所做的努力。并初步感受大气压非常大,激起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兴趣。)

任务: 设计实验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生思考、讨论:各小组可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演示实验:小组自愿上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可达到资源共享)

2

小结:大气压强概念

释疑:瓶吞气球实验;吸盘实验。 二、 大气压强的测量

思考、讨论: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你能计算出大气压强吗?(让学生了解只能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问题:怎样精确测出大气压强的值?(激发学生探讨的欲望)

分析实验:灌满水的注射器倒插在水槽中,松开针口端,水流入水槽,堵住针口端水不下流,向上提一些也不下流。换高一些的饮料瓶水也不下流。托里拆利把水换成水银,饮料瓶用试管代替,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值。 多媒体展示:托里拆利实验

问题:1. 水银柱为什么降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下降?

2. 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有没有空气? 3.怎样计算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小?

计算、小结:标准大气压=1.01×105Pa=760mmHg产生的压强(指出大气压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讨论:托里拆利实验中,下列因素会影响所测值吗?

1.换用粗些或细些的玻璃管。 2.玻璃管中进入了空气。 3.外界大气压改变。

4.玻璃管向上提或向下按一些。 5.玻璃管倾斜。

通过进一步分析,深入理解托里拆利实验,这样分解难点,降低了学习难度。 练习:1标准大气压到底能支持多高的水柱?(让学生理解托里拆利实验为何用水银代替水)

? 课堂小结:

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半球试验

3

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标准大气压的值:1.01×105Pa

? 知识拓展:

课堂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做漏斗乒乓球实验。

(据八年级学生特点,适应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学生的需要,给他们自主学习,提高能力的空间。开阔同学们的视野,让他们的思维更鲜活,更富有个性。)

? 评价分析

1. 了解大气压发现的历史。(让学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生活生产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多彩、物理的魅力。并掌握学习的方法,把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去。 【教学效果】

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思维火花。学生在短时间内想出了八种证明大气压的方法,而且敢于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充分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学生还联系了生活中大气压强的许多应用,充分表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尾的实验让兴趣延伸到了课外,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更加愿意亲近科学。 【教学反思】

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物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大量物理现象都可以成为学习中感性知识的来源,教师就要善于把学生的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也要用所学知识纠正一些日常的错误认识,提高科学素养。

学生对于学习科学、动手做实验的热情是很高的,但操作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只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就能让学生发挥最大潜能,实现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4

这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方法,以往教学中更多的是注重知识层面的学习,直接灌输给学生结论。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设计实验探索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短时间内想出了多种证明大气压的方法,而且敢于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充分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学生还联系了生活中大气压强的许多应用,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学生还有一些错误认识,如用吸管吸饮料好多同学认为是吸力的作用,而不是大气压的作用。这说明学生不善于把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上升为理性认识。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带着老师的深层次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纠正一些日常的错误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30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