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1-18 01: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捞铁牛》教学设计

衡阳市雁峰区环城南路小学 唐志玲

一、教材分析

《捞铁牛》是语文S版教材第六册的第10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课文记叙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适宜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理解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2)能给课文分段并学习给课文归纳段落大意。

(3)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道理。从而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字词典来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学会理解重点句子的方法。

(3)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又怎样把捞铁牛捞上来的。

2、教学难点:捞铁牛所凭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识。

1

四、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偏重于字、词和课文大概内容、脉络的把握,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第二课时:深入分析打捞铁牛的全过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懂捞铁牛所凭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识。

五、教学策略选择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问题探究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六、教具准备; 视频、自制课件 七、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如果我们现在想打捞沉在海底中的重物,有什么方法呢,(学生纷纷提出各种解决方法)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没有专门的打捞船,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是如何把陷在河底淤泥中的八只笨重的大铁牛打捞上来的呢,学习了今天的课文大家就会知道。(出示课题:捞铁牛)

( 二)齐读课题,大胆质疑

1、谁捞铁牛, 2、为什么捞铁牛, 3、结果怎样,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把陷在河底淤泥中的八只大铁牛捞上来的事) 2、在文中找出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宋朝,地点是河中府城外) (四)学习课文,探讨原因

1、全班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一说捞铁牛的原因。

2

(1)黄河发大水,拴浮桥用的八只大铁牛陷在河底淤泥里。 (2)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 (出示“浮桥” “铁牛” 的图片)

介绍: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

2、捞铁牛有什么困难?

(1)铁牛笨重又陷在在河底的淤泥里,不好打捞。

(2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比较落后。 (3)不清楚铁牛在河底的具体位置。 3、“议论纷纷”说明了什么 ?

“议论纷纷” 说明人们还没想到捞铁牛的方法

4、谁提出来能把铁牛捞回来? 用什么办法捞, 把怀丙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试试”、“送回来”说明什么?

试试:说明和尚的谦虚。

送回来:说明和尚已经想到了捞铁牛的办法。 (五)、品读感悟,了解准备工作

1、读第3自然段,想想和尚叫人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边读边划出相关的词语。

2、划出相关的词语后,全班进行交流讨论,用概括的语言说说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哪些,最后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潜水摸牛-船装泥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3、利用课件展示和尚叫人做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得到更直观的感受。 4、讨论:这几步准备工作能前后颠倒吗,为什么?

3

练习用“先??然后??再??最后??”这些词说说准备工作的过程。(这段话前后承接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不能颠倒)

5、小结过渡:同学们,和尚做了这么细致的准备工作有什么用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4—6自然段。

(六)、小组合作,学习打捞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第4—6自然段。

1、利用课件展示打捞铁牛的过程,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 2、怀丙把铁牛从河里捞出来,做了那几步工作, 怀丙为从河里捞出铁牛做了三步工作:

第一步,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靠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 第二步,水手们划桨,把铁牛拖到岸边,然后一齐把铁牛拖上岸。 第三步, 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余的铁牛一只只拖上岸。 3、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自学成果,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4、回过头来探究做准备工作的作用,感受和尚的聪慧 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

船装泥沙:知水深,缩短船与牛的距离;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 从而拔出铁牛。

并船搭架:保持平衡,浮力大且一致 粗绳拴牛:保证牢固

5、指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要把反映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那些词语突现出来。

6、全班齐读课文第5、6自然段,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铁牛离开河底后,能不能立刻把它捞上船呢,为什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适时指导)

4

其他的铁牛是怎样捞上来的,“这样的办法”是指什么样的办法?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课文把捞一只铁牛的经过写得详细具体,而捞其余七只铁牛的过程只用“同样的办法”一笔带过。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避免了重复。

(七)、深入理解,总结全文

1、再读课文,让学生完整地说出打捞铁牛的全过程。(可指导学生想想每部分所写的内容,再把这些内容连起来,并告诉他们这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常用方法)

3、教师总结:在一千多年前,怀丙和尚就能发现水的浮力并把它利用到生活、生产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真是了不起!他不愧是当时出色的工程方面的专家!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知识,以后就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八)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1、出示有关怀丙和尚的资料,再次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说说你还有什么办法打捞铁牛。 3、布置作业:动手实验,加深理解。 A、实验准备工作:

(1)找一个装上水的玻璃缸,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

(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 B、演示怎样捞牛。

(1)要求: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怎样捞铁牛,并认真观察、体会水的浮力。

5

(九)板书设计:

10.捞铁牛

被水冲走 叫水送回

|

准备——怀丙——打捞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2v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