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3-09-08 17: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

第十六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2讲 百家争鸣 与汉代儒学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观点。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2.“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于(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孔子主张“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二者的共通之处是( )

A.强调法治 B.强调德性修养 C.重视教育 D.人性本善

4.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下列与材料观点相近的是( )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 B.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C.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D.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

5.对于管仲,孔子认为他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赞赏他“如其仁”;孟子抨击他背弃旧主、不知礼仪。这说明了( )

A.对人物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1)页

B.儒家学派内部存在分歧

C.战国时期更加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D.儒家思想得到新的发展

6.《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 )

A.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 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 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

7.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符合两者观点的是( )

A.主张“因材施教” B.重视人民群众力量 C.认为“人性本善” D.通过教化使人从善

8.《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该材料( )

A.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 B.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C.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 D.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

9.我国古代有一本教孩子识字的书《急就篇》,列出了165个姓字,其中包括:程忠信、桓贤良、崔孝让、周千秋、邓万岁、师猛虎、冯汉强、焦灭胡、龙未央等。上述姓字折射出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10.下面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对于统计表分析正确的是( )

类别 社会伦理观念 法观念 财富观念 关键词 仁、礼、信 法、刑 利、财、富 出现频次 8234次 4648次 5395次 所占比例 36.2% 20.5% 23.8%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2)页

公平公正观念 均、平 4427次 19.5% A.社会贫富分化 B.法家大行其道 C.重利观念盛行 D.伦理脱离政治

11.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即先引《春秋》,然后说:“《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火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这表明儒学在当时( )

A.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 B.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 C.作为政府选官制度的标准 D.成为封建君主政治利用工具

12.《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 )

A.无为而治的思想 B.外儒内法的观念 C.尚贤非命的主张 D.天人感应的学说 二、非选择题

13.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形成阶段,但其思想主张并未形成体系,地位也不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3)页

(3)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这种文化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14.“天人关系”问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古今中外长期思考并试图解答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

材料二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刚开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灾祸)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天命观。

(2)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该思想有何进步性?

(3)有人说:在天人关系上董仲舒否定了孔子思想。结合董仲舒所处的时代背景说说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主张。根据材料“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可知作者主张维护西周的分封制确立的等级秩序,倡导礼乐制度的要求。符合儒家所主张的“礼”,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墨、法、道家并无类似的主张,选择D项符合题意。

2.D 【解析】 本题考查了法家思想。材料大意:名分确定了而没有制度不行,因此设立了法令;法令确立了而没有人来管理也不可,因此又设立了官职;官吏有了而没有人统一领导不行,所以设立了君主。儒家“仁政”思想、墨家“尚贤”思想、道家“无为而治”思想,都与题意无关,故A、B、C三项错误;材料观点符合法家法治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故D项正确。

3.B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孔子与朱熹的主张的比较。孔子主张仁者不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两者同调德性修养,锤炼品德,故B项正确;强调法治属于法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题目中两人均没有提到教育,故C项错误;孔子主张性相近,且题目中并没有提到人性,故D项错误。

4.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儒家的和谐思想主张。材料中“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4)页

于人与人间的关系”,说明大同之世人们并不追求物质,更多地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体现儒家博爱的思想,可以和谐人际关系,与材料观点相近,故C项正确;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是明朝李贽的观点,其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肯定人正当的私欲,与材料观点不符,故A项错误;食必常饱,然后求美(饮食必须常常吃饱,然后才能进一步去要求精美)也是强调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与材料观点不符,故B项错误;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饮食于人有利,知道饥而吃的就算是智慧)也是强调物质生活,与材料观点不符,故D项错误。

5.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由孔子到孟子对管仲的评价发生变化,由赞赏其仁到抨击其不知礼仪,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虽然体现了孔子和孟子对人物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此并非本题主旨所在,而是要突出这种变化说明的问题,故A项错误;看似儒家学派内部存在分歧,但这并不是本题主旨所在,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更加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本题无关,故C项错误。 6.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孔子的主张。材料表明孔子主张借助孝悌这种人伦情感来维系加过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仁之本为孝悌,孝悌并非外在的礼仪,故A项错误;材料并非通过推己及人的方式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而是最终实现一种家国和谐,故B项错误;仅根据此材料并不能说明形成了完成的政治思想体系,故C项错误。

7.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重视教化。孟子坚持“人性善”说,荀子坚持“人性恶”说,但是世间的皆有善恶之人,引导人们弃恶从善成为圣贤的方法就是教化,故D项正确;因材施教的思想主张是孔子提出的,故A项错误;重视人民群众力量与“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在强调人(或者人民)的向上的转变的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性善说只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是指人天生具有道德意识,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

8.D 【解析】 本题考查了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三纲五常。材料内容强调君为臣纲,夫为妇纲,父为子纲,反映了“三纲”的人伦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未体现道家“无为”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君臣、夫妇、父子的关系,未体现儒学的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三纲,未强调“仁爱”思想,故C项错误。

9.B 【解析】 本题考查了汉代的时代特征。根据题干中“程忠信、桓贤良、崔孝让、周千秋、邓万岁、师猛虎、冯汉强、焦灭胡、龙未央等”中的忠信、汉强、灭胡等关键词可知其体现的是汉代的思想价值观,选择B项符合题意。

10.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数据的分析归纳能力。根据材料中体现的信息“仁、礼、信”和财富观念“利、财、富”说明当时社会经济出现贫富分化,故A项正确;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故B项错误;汉代以来,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重利观念盛行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我国的封建伦理观念是为政治服务的,故D项错误。 11.D 【解析】 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地位。材料中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引用《春秋》的言论,其目的是让自己更换太子的做法显得名正言顺,《春秋》是当时儒家经典五经之一,说明当时儒学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成为封建君主政治利用的工具,故D正确;儒学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故A项错误;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是宋代的程朱理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东汉光武帝利用儒学为自己更换太子服务,并没有涉及到选官制度,故C项错误。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5)页

12.D 【解析】 本题考查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主张。题干中“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体现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D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法家思想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尚贤的思想,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的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2)追求财富是人的本能;要以符合道德的途径获得富贵;道德比富贵更重要(仁是道德的根本,要坚守仁)。

(3)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14.(1)观点:性是善的载体;性非全善;重视教化。 背景:大一统局面出现。 (2)内容:三纲五常。

措施:中央设太学;地方设郡国学;将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重用儒生。

(3)影响:发展先秦儒学;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禁锢人性发展。

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 )

A.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B.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 C.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 D.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

2.宋代的儒学思想家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教义,使儒学理论更加平易近人,也因此真正深入到日常事务和私人生活。材料旨在说明宋代儒学( )

A.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吸收佛教道教思想 C.趋于世俗化大众化 D.具有思辨性哲理化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6)页

3.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4.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由此判断,下列不属于王阳明主张的是( )

A.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 B.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 C.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 D.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

5.王阳明曰:“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这说明心学( )

A.重视道德修养 B.强调格物致知 C.倡导知先行后 D.主张人性本恶

6.“梅兰竹菊这四个节操的象征物,也越来越多的被男人用作女性的名字。”与此现象有关的是( )

A.天人感应 B.文以明道

C.存天理,灭人欲 D.明学术,正人心

7.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据此可知( )

A.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 B.李贽反对孔子的思想 C.两者都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 D.两者的主张具有共性

8.有人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7)页

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下列观点与材料信息相符的是( )

A.开创代议制民主的“制度化蓝图” B.民本思想脱离“儒家思想理路” C.对黄氏的评价体现了现代化史观 D.君臣平等的思想具有“新见”

9.王阳明先生是明代大儒。早年习儒,又在禅学上面下了很大功夫,上承孟子心性之学,一改宋明以来程朱理学向外驰求的风气。王阳明思想的历程说明( )

A.三教合流思想业已形成 B.程朱理学失去统治基础 C.儒学思想受到彻底批判 D.儒家哲学信仰得到重建

10.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 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

11.有学者认为:“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发生。”下列各项,“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是( )

A.“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B.“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12.梁启超、谭嗣同倡民权共和之说时,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孙中山等革命派在宣传民权主义时,也借助《明夷待访录》。材料意在说明《明夷待访录》( )

A.倡导民主制 B.具有资产阶级思想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8)页

C.具有普适性 D.促进近代民主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控制思想以儒家学说为核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的社会控制思想是基于其特定理论基础之上的系统化思考,这一理论基础即是以思想、政治上的“大一统”为社会控制的理想目标,教而后善的人性论、天人感应的宇宙观为社会控制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韩进军刘永艳《论董仲舒社会控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

材料二 朱熹认为,只有在思想意识及封建纲常伦理上家族、宗族、国家、社会同构,才能保证国家对乡村的统治形式及有效秩序……使儒家维护封建纲常的价值形态获得更多更广泛的认同。

——李禹阶《朱熹的家族礼仪论与乡村控制思想》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儒家有什么不足?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为实现材料二中的构想提出的主张。

(3)比较材料一、二,说明董仲舒和朱熹在社会控制方面的侧重点。

14.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荀子《天论》

材料二 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9)页

(2)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及其思想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题和出发点。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 本题考查了佛学的中国化。材料信息反映佛教文化的传入适应中国传统,不是二者的合流,故D项正确,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佛教传入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不是冲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佛经的注重孝道,不能据此得出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故B项错误。

2.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宋代儒学世俗化的趋势。“儒学理论更加平易近人,也因此真正深入到日常事务和私人生活”可见儒学的世俗和大众化,故C项正确;“宋代的儒学思想家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教义”可见没有对正统地位形成冲击,故A项错误;“使儒学理论更加平易近人”可见不仅是吸收佛道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其世俗化和大众化,没有提及哲理化,故D项错误。

3.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张载主张“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他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故①正确;张载主张“为往圣继绝学”,体现了他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故②正确;理学家主张为维护君主专制服务,故③错误;理学思想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秩序,故④正确,故答案为C。

4.A 【解析】 本题考查了王阳明的主张。根据材料中“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得出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故①正确;根据材料中“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得出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故②正确;根据材料中“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得出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故③正确;良知是通过内心自省,不是外在探求而实现的,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5.A 【解析】 本题考查了心学的主张。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心学重视道德修养,故A项正确;强调格物致知的是程朱理学,故B项错误;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故C项错误;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故D项错误。

6.C 【解析】 本题考查了理学的主张。程朱理学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对妇女节操的极端强调正是其主张最集中的体现,故C项正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强调的是天与人的一种类似臆造的关系,这显然不是材料所表达的内容,故A项错误;“文以明道”,顾名思义强调的是“文是用来阐明道的”,这更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故B项错误;同样,材料也没有体现“明学术,正人心”的等经世致用的思想,故D项错误。 7.D 【解析】 本题考查了王阳明与李贽的比较。王阳明强调的是学贵得之于心,李贽强调的是是非标准不因孔子而定,两者都有对当时正统思想的一种反思,存在一种共性,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故A项错误;李贽并未反对孔子的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10)页

思想而是反对人们以孔子的标准为标准,故B项错误;王阳明强调的是学贵得之心,李贽强调的是是非标准不因孔子而定,其不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故C项错误。

8.D 【解析】 本题考查了黄宗羲的思想。根据题干可知评论认为虽然黄宗羲的思想没有脱离儒家思想的范畴,但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这是符合现代事物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在批判君主专制时提出君臣平等,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平等思想,故D项正确;黄宗羲的思想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成分,但是没有开创代议制民主的“制度化蓝图”故A项错误;根据“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思想实际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没有脱离“儒家思想理路”故B项错误;题干说黄宗羲的思想符合“现代”事物,但是不能体现此评价是从现代化史观进行评价,故C项错误。

9.D 【解析】 本题考查了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封建专制统治,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与材料中“一改宋明以来程朱理学向外驰求的风气”相符,故D项正确;“三教合一”代替“三教鼎立”成为宋代学术的新思潮,而材料中未涉及“王阳明思想”与道教的关系,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故B项错误;彻底批判,与材料中“王阳明先生是明代大儒”不符,故C项错误。

10.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儒学的民本思想。据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可知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思想出自于封建土地私有制,不能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故C项错误。

11.D 【解析】 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中的民主思想主张。“天下之法”即是黄宗羲所主张的限制君权的思想,属于民主范畴,与材料“西欧人民主权思想”有一定相似性,故D项正确;“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反对权威的束缚,倡导个性自由发展,与人民主权不符,故A项错误;“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强调的是权威性,而非民主性,故B项错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属陆王心学的范畴,强调三纲五常、等级名分,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性,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

12.D 【解析】 本题考查了黄宗羲思想的影响。维新派借助黄宗羲思想“倡民权共和”,革命派借助它宣传民权主义,可见黄宗羲思想促进近代民主发展,故D项正确;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但没有倡导民主制,故A项错误;黄宗羲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范畴,并不具有资产阶级思想,故B项错误;黄宗羲思想是明清之际时代的反映,并不具有普适性,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1)不足:脱离现实。

(2)主张:三纲五常即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侧重:前者侧重国家意识层面;后者侧重乡村宗族伦理。

(3)观点:绅士成为乡土社会的权威,成为国家意识传播到乡村的媒介。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11)页

认识:传统社会控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根本宗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4.(1)观点:自然界变化有规律;自然界异常现象不可怕;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与国家兴乱无关。

主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2)主张:天人感应。

目的:规劝君主实行仁政(限制君权)。 关系:既继承发展;又对立矛盾(有所悖离)。 (3)因素:符合规律(遵循天理)。 特点: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 (4)主题:关注自然现象与国家治乱兴亡。 出发点:为治理国家寻找理论依据。

第十七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4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材料中“他”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伏尔泰 D.康德

2.古希腊的学者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以下观点属于“一致”的是( )

A.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 B.全体公民参与城邦管理 C.平民政治是最好的政体 D.以个人判断为标准

3.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12)页

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这反映了古希腊( )

A.提倡民主排斥专制 B.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 C.注重法治反对人治 D.具有民主与人文精神

4.普罗塔戈拉曾说:“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智者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B.智者否认教会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C.智者的言论是近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源头 D.智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5.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 )

A.否定神旨 B.忽视道德 C.善于诡辩 D.轻视教育

6.苏格拉底坚持“无人有意作恶”,一切罪恶都是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这符合苏格拉底( )

A.“美德即知识”的哲学观 B.“性普论”的言论 C.“认识你自己”的价值观 D.对真理的追求

7.苏格拉底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甚至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这说明( )

A.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 B.人文主义泛滥需要以公权约束 C.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 D.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

8.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13)页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9.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思·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 )

A.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B.对道德观念的重视 C.对人类自身的探索 D.对人权应用的创新

10.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由此可见( )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厚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人性解放的不懈追求

11.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 )

A.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B.人文精神出现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智者能言善辩

12.探究世界,追求美德,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永恒主题。有的认为“万物于我为一”,有的提出“天者理也”,有的主张“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没有( )

A.庄子 B.程颢 C.普罗泰戈拉 D.薄伽丘 二、非选择题

13.古代希腊民主政治高度繁荣,人才辈出,人文思想开始萌发。阅读下列材料: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14)页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智者以追求现实利益作为人生目的,以满足个人欲望和利益作为道德的自然法则,不承认超越个人功利的价值追求,也不承认有社会整体的道德原则。苏格拉底主张人生的最高目的是追求正义和真理,要在理性主义基础上进行道德“正名”,探求人的道德本性,确立和谐有序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他要统一知识观与道德,建立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

——叶秀山、王树人总编《西方哲学史》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提炼古希腊早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2)据材料二,指出智者学派的局限性。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说明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差异有哪些?

14.个人的自觉、自主和自由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是一个不断思索和反思自我的雅典人,总是想理解在各种复杂关系中的人和人类事务。……他谴责那些哗众取宠不愿意追求个人人格完善的人,坚持认为人需要不断思考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这样认为,人有责任追求人格的完善,举止光明磊落,并为建设一个公正的社会而努力工作。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18世纪有许多启蒙哲人,但是只有一个启蒙运动。从爱丁堡到那不勒斯,从巴黎到柏林,从波士顿到费城,文化批评家、宗教怀疑者、政治改革者形成了一个松散的、非正式的、完全没有组织的联盟。……启蒙人士统一在一个雄心勃勃的纲领之下,尤其是自由的纲领。这里说的自由包括许多具体形式:免于专横权力、言论自由、贸易自由、发挥自己才能的自由、审美的自由,总之,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世界上自行其是的自由。……与其他启蒙哲人一样,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要求把自已当作一个人,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人。正是这一声明以及启蒙哲人对这一声明的同气相求,使得启蒙运动成为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实现“个人自觉”的做法。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15)页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特征及其主要共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 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的孔子”,他在哲学观上强调知识和理性的重要性,反对真理的相对性,而在教育学方法上,苏格拉底提出了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产婆术”,故B项正确;罗泰格拉虽然也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但他却认为真理、美德、价值等都是相对的,故A项错误;伏尔泰作为法国启蒙思想的领军人物,其倡导的是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而并没有教育思想,故C项错误;康德主张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没有类似材料中的教育思想,故D项错误。 2.B 【解析】 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材料中“他”强调“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在教育方法上“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由此推断“他”是苏格拉底。;B项属于苏格拉底的主张,B项正确;A项属于智者学派的观点,故A项错误C项是康德的主张,C项错误;D项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D项错误。

3.D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人文主义的主张。材料前半部分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而“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又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可知,古希腊政治具有一定而民主性,但是材料不能体现出反对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可知,并非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订立契约”能看出一定的法制基础,但材料不能体现出反对人治,故C项错误。 4.D 【解析】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根据材料“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这是一种很明显的社会契约的政治主张,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分权”和“防止独裁”的思想,故A项错误;“等级制度”在材料中同样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讲的是“社会契约思想”而并没有人民主权的性质,故C项错误。

5.B 【解析】 本题考查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根据材料“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说明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神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智者“善于诡辩”的信息,故C项错误;智者办学校,说明重视教育,不是轻视教育,故D项错误。

6.A 【解析】 本题考查了苏格拉底的主张。“一切罪恶都是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所以苏格拉底主张知识的重要性,有了知识才能发扬善性才能避免罪恶,故A项正确;性善论是儒家人性论的主流,故B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是说知识与善性的关系,意在指导人们通过教育接受知识,提高德性,而“认识你自己”只强调最终的人生价值,并没提出具体的手段或方法,与题干意思不合,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真理的地方,故D项错误。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16)页

7.D 【解析】 本题考查了苏格拉底的地位与影响。材料反映苏格拉底学说得到许多人认同,说明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死后,人们认同其学说,正说明人文主义得到传播,不是泛滥,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故C项错误。 8.D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人文精神的觉醒。依据材料,三位思想家都突出强调了“人”的作用,即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故D项正确;普罗泰格拉的观点体现不出人们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故A项错误;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没有突出理性,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动摇了神学统治,树立了人的尊严,故C项错误。

9.C 【解析】 本题考查了智者学派关注的焦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从之前研究神、自然界转向研究人,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观念,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没有提出关于“人权”的观点,故D项错误。

10.D 【解析】 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古希腊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启蒙思想家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强调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的理性,要求人本身的解放,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民主法制是启蒙运动所提倡的,故A项错误;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厚不是材料表达的信息,故B项错误;人们逐步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而不是宗教的束缚,故C项错误;材料中三人思想都体现了人文主义,且逐步递进,即对人性解放的不懈追求,D项正确。

11.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智者高尔吉亚能够说服“议事会”、“顾问委员会”、“审判官法庭”的社会条件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故A项正确;人文精神是思想根源,故B项错误;社会生活的丰富与政治无关,故C项错误;智者能言善辩是个人因素,不是社会条件,故D项错误。

12.B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不同学者的思想主张。“万物于我为一”属于庄子思想,“天者理也”属于程颢思想,“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属于薄伽丘思想,①②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1)他反对对神的关注,主张关注人的幸福。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人才是判断事物存在与否的唯一尺度,体现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①认识:智者学派主张人是是非善恶的评判者,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②评价:一方面,否定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的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另一方面又肯定了智者学派推动了哲学的发展,是近代人文精神的起源。 (3)①智者学派追求个人功利的最大化,忽视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②苏格拉底主张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探求人的道德本性,确立和谐有序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建立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

14.(1)做法:不断反思自我,反思生活;关注人本身(关注人类事务);追求个人人格完善;为社会公正做出个人努力。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17)页

(2)体现:信仰得救(因信称义);自主阅读《圣经》、研读上帝的看法;听从自我的良心(或不从属于任何人);关注自我的独立和自由。

(3)特征:启蒙人士众多、分布广;形成非正式联盟;有一定的纲领。 共识:注重个人道德与自由;自视为人并承担责任(或自我尊重与负责)。 (4)内涵:以人为本,关注个人的自觉、自主和自由。

第35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 A.薄伽丘——意大利人文主义者

B.《哈姆雷特》——文艺复兴初期“三杰”的代表作 C.《十日谈》——批判了贵族的等级观念 D.《神曲》——但丁创作

2.“青春是多么美丽啊!但是,留不住这似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闲暇。”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中流传的一首歌曲。歌曲中蕴含了( )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3.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他们”( )

A.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B.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 C.以“人性”反对“神性” D.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

4.但丁在《神曲》中说:“造福世界的罗马,向来有两个太阳,分别照明两条路径,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但现在)一个太阳把另一个熄灭,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罗马以法律精神造福世界 B.两条路径代指政权和教权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18)页

C.但丁抨击尘世生活的腐败 D.文艺复兴照亮了两条路径

5.如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

第5题图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6.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这反映了( )

A.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 B.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C.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潮 D.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高潮

7.宗教改革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将神性与人性融为一体,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所体现的最大社会意义在于( )

图一 天主教会主张 图二 路德派主张 第7题图

A.人文精神得到广泛传播 B.否定了教会权威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19)页

C.人们开始摆脱宗教信仰 D.引发了启蒙运动

8.1522年,马丁·路德在“致基督教徒贵族的公开信”中提出:每人皆为教士,有权照他个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 )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 B.抨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 C.继承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9.文艺复兴时期,骄傲的人文主义者喜爱研究异教拉丁诗人,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这说明( )

A.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 B.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 C.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艺复兴 D.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

10.“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这一群优秀的人物”是指( )

A.古希腊先哲 B.人文主义者 C.宗教改革家 D.启蒙思想家

11.马克思·韦伯认为,传统的天主教鄙视世俗劳动……但在新教那里,世俗生活中职业具有神圣的意义……是侍奉上帝的手段和荣誉……与此同时,新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导致资本的积累。作者旨在强调( )

A.新教理论助推了资本主义发展 B.新教废除禁欲主张任意享乐 C.新教教义尊奉上帝的至高无上 D.新教信仰必须借助特定仪式

12.“一个基督徒家庭妇女在家洗碗扫地,跟一个神父在教堂讲道一样并无区别。……信徒与神职人员的区别只是侍奉岗位与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属灵地位与身份的不同。”材料的核心内涵是( )

A.反对教权主义 B.宣扬理性主义 C.要求推翻教会统治 D.否定神权存在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20)页

重侵略之下,国人的心理变化,并非主要由西学东渐引发,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昧外……畏外……媚外”,反映了国人由贵华贱夷,到自愧不如的心理变化,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1)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评价:认为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主张:变法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

(3)主张:民主科学。影响: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4)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经济发展为政治改革提供物质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循序渐进。

14.(1)态度:反对(拒绝)。变化:主张日后自我兴办。出发点:维护国家权益。 (2)意图:富强制敌。特点:外国修建为主;中国起步晚;发展缓慢(曲折发展)。 (3)影响:推动国人利权意识的觉醒;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学习器物的局限性等。

第40讲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罗兹?墨菲在《亚洲史》提出:“近代中国最伟大作家鲁迅那样的一些抱怨最深的人完全拒绝它(传统文化),鲁迅和其他一些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这一切的原因不在于外国的侵略、占领和特权,而存在于中国传统的腐朽之中,这个传统曾经一度光荣且成就辉煌,但现在已经可悲地无能而道德沦丧。”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

A.传统文化遭到鲁迅等人的绝对否定 B.“完全拒绝”是由于中国传统道德沦丧 C.鲁迅等人的觉醒不在于外来的侵略 D.接受西方文化是中国近代化必由之路

2.1917年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写道:“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 )

A.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46)页

D.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3.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礼教、旧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旧艺术。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能准确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

A.陈独秀倡导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

B.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 C.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 D.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

4.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令: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材料可以说明( )

A.民国沿用清朝审判制度 B.临时政府政令不为民众知晓 C.司法部门不执行政府政令 D.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

5.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在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

A.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 B.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 C.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 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

6.陈独秀指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鄙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行仁政无以异也。”这说明陈独秀( )

A.认为民众觉悟低中国不具备立宪政治的条件 B.认识到只有解放民众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立宪 C.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中国现行的民主共和制 D.认为奴隶制和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中国的进步

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47)页

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 )

A.维新派借助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成为近代中国文学主流 C.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新中有旧 D.袁世凯的“尊孔复古”行为遭人唾弃

8.当代学者余英时在评述民国时期某一运动时说:“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以为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是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这段材料所反映的运动,其特点不包括( )

A.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作用突出 B.把中国近代反儒学运动发展到新阶段 C.其现代化旗帜即“民主”与“科学” D.对西方文化有了彻底而全面的认识

9.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10.1918年,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我们中国人贪惰成性,不是强盗,便是乞丐,总是希图自己不做工,抢人家的饭吃,讨人家的饭吃。到了世界成一大工厂,有工大家做,有饭大家吃的时候,如何能有我们这种贪惰的民族立足之地呢?”他的意图是( )

A.提高民族素质,迎接社会主义 B.批判中国传统封建统治的流毒 C.表达其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政治态度 D.将创建工人阶级政党提上日程

11.《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上风起云涌了。报纸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48)页

A.1915年 B.1917年 C.1920年 D.1924年 12.下表摘编自1923年《蒋介石日记》。由此可见蒋介石( ) 9月22日 10月4日 10月13日 10月18日 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 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 晚,看《共产党宣言》。 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 A.怀疑三民主义 B.关注社会主义思潮 C.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D.寻找国共合作理论 二、非选择题

13.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谈到:“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大地里,……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但“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触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面对辛亥革命后政局的动荡不安、思想的异常混乱,陈独秀率先喊出了民主与科学,以唤醒民众觉悟,自觉自动地争取民主。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反孔批儒的战士却又仍然在自觉不自觉地承续着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的的儒学传统。

——摘编自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谈谈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各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思想内容和成果来论证学者钱穆“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丈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的观点(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杨。280字左右)。

14.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致力于科学传播,促进中国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泰西之强,不在军兵炮械之末,而在其士人之学,新法之书。……其开智学而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49)页

穷物理也,穷物理而知化也。……今穷物理之本,制电、制雨、制冰、制水、制火,皆可以人代天工,是操造化之权也。操造化之权者,宜其无于敌也。

夫中国今日不变法日新不可,稍变而不尽变不可,尽变而不兴农、工、商、矿之学不可,欲开农、工、商、矿之学,非令士人通物理不可。

——摘编自康有为《日本书目志》

材料二 以人文思想为主的科学传播者,系统展示了科学精神对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通过彰显科学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采取了激进的批判态度,“打倒孔家店”一度成为激进的知识分子进行文化革新的口号。通过推崇理性和实证的精神,新文化运动扫除了大量玄学迷信的鬼话,有力推进了民众心智的启蒙。而科学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又为国人解决政治中的分歧提供了一个范例,对中国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焱、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传播》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对科技与变法关系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持这种观点的原因。

(2)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先进的中国人科学传播所起到的共同历史作用。

答案及解析

1.D【解析】传统文化遭到鲁迅等人的绝对否定,故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原因存在于中国传统的腐朽之中,可知B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鲁迅等人的觉醒来自于内部危机,故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受西方文化是中国近代化必由之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表述错误,故选D。

2.B 【解析】 作者在一定侧面希望社会个阶层使用更为简洁的白话文,但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分明挂了共和招牌可知作者对当时政府挂羊头卖狗肉的统治形式强烈不满,希求在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故B项正确;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3.A 【解析】陈独秀“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说明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故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没有说明文学革命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五四运动,故C项错误;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4.D 【解析】民国沿用清朝审判制度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B、C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50)页

二、非选择题

13.16世纪,在西欧伴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日益强烈,宗教改革在各国纷纷开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材料二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针对的是什么事件?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

(2)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与所学分析,宗教改革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14.个人主义的成长是人性的体现,应该辩证的看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强烈的,而用来满足这种激情的手段则常常是犯罪的……有强烈的情绪而无法控制是因为他是产生自性格软弱;但是在意大利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由于强有力的性格堕落……这种性格的根本缺陷同时也就是构成它的伟大的一种条件,那就是极端“个人主义”……看到别人利己主义的胜利,驱使他用他自己的手来保卫他自己的权利。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个人主义的伦理观”的核心内涵,并分析“个人充分发展”的意义。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21)页

(2)据材料二分析极端“个人主义”对当时社会的危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期间康德为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提出的主张。

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 本题考查了歌颂人性的人文主义者及作品和主张。②项不正确,《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2.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文艺复兴时期流传的一首歌曲,说明了其主调是人文主义思想,故选C。

3.C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性”反对“神性”,故C项正确;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张,与材料“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是在宗教改革以后,故B项错误;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是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与材料描述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4.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但丁与其代表作《神曲》。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材料中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政权和教权是分别照耀尘世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两个太阳,它们之间应当是独立平等、分工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从属、争斗的关系,更不可合而为一,故B项正确;材料与罗马法没有关系,排除A项;当时,教权入侵政权,“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世界由此“遭了殃”,这是抨击教权的独霸天下,但丁抨击的是教权的腐败而不是抨击尘世生活的腐败,排除C项;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享受,抨击基督教神权统治,所以认为文艺复兴照亮了两条路径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5.A 【解析】 本题考查了读图的能力。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中世纪所谓“圣像图”绘画有着明显的区别。文艺复兴主张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这在绘画方面的体现就是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6.C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人文主义思潮的表现。材料中“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思潮,故C项正确;宗教改革是16世纪,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A项错误;材料中“上帝”存在,说明神学没有丧失,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高潮是在16世纪以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

7.B 【解析】 本题考查了读图能力。“因信称义”主张人只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即可得救,不需要教会作为媒介,这就否定了教会权威。因此选B项。

8.C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性”反对“神性”,故C项正确;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张,与材料“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是在宗教改革以后,故B项错误;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是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与材料描述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22)页

9.D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的实质。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教会人员不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主要内容是抨击教会神学的腐朽黑暗,故B项错误;基督教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反对神学禁欲苦行,抨击教会腐朽,但从“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可知,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故D项正确。

10.B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文主义者的思想追求。“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可知优秀人物将上帝无形的爱化为人世受众的内在美好追求,正是人文主义者的思想追求,故B项正确;古希腊先哲对宗教、上帝的认识尚处于蒙昧状态,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者否定封建神权,主张追求现实的人间幸福,故C项错误;材料与启蒙思想家无关,故D项错误。

11.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新教的实质及其产生的影响。根据材料中“但在新教那里,世俗生活中职业具有神圣的意义”和“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导致资本的积累”说明新教的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中新教主张从事世俗生活中的职业,并非实行禁欲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重在强调新教主张发展世俗经济,并非是尊奉上帝的至高无上,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强调新教的特定仪式问题,故D项错误。

12.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根据“一个基督徒家庭妇女在家洗碗扫地,跟一个神父在教堂讲道一样并无区别。……信徒与神职人员的区别只是侍奉岗位与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属灵地位与身份的不同”可知,其批判了教会的权威,故A项正确;对教权的批判是基于人文主义的精神,故B项错误;材料反对教会的特权,但对教会本身并没有恶意,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放弃神的信仰,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1)事件:教皇兜售赎罪券;观点:①信仰耶稣就可得救,“因信称义”;②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和对话;③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④《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

(2)摧毁了教皇或教会作为精神权威存在的传统根基,把基督徒从天主教会的禁锢下解放出来;人们的思想由此得到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

(3)德国人民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

(4)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冲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为启蒙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14.(1)内涵: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自由、知识等。 意义:冲破传统束缚,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推动近代科学诞生。 (2)危害: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引发社会问题。

主张: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人要自律,个人自由不能妨碍他人自由;自由是在法律范围之内的。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23)页

第36讲 启蒙运动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这场运动( )

A.唤醒了人性的复苏 B.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C.诠释了理性的内涵 D.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启蒙运动前只有迷信和无知 B.启蒙运动消灭了迷信和无知 C.阳光是指理性和科学

D.黑暗完全是由天主教统治造成的

3.伏尔泰在认识论上坚持人的思想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经验,并根据牛顿的科学原理解释物质世界。他的宗教观是自然神论,主张上帝就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这说明伏尔泰( )

A.在认识与宗教上坚持理性原则 B.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与思想自由 C.认为自然科学应当为宗教服务 D.认为宗教信仰与科学宗教信仰

4.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讲述了一个“穴居人”的故事:在那里,人们“以正义待人”,财产“永远混在一起”,人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这说明孟德斯鸠( )

A.主张回归自然 B.反对教会特权 C.追求社会平等 D.倡导权力制约

5.某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认为人类社会早期曾存在过一种“自然状态”,那时人人平等、自由,只是由于生产技术和知识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和私有观念,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才失去了天赋的自由、平等。下列主张与材料观点出自同一人的是( )

A.人民主权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24)页

C.三权分立 D.要自由也要自律

6.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Virgil Pinot)称:“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仅以此而论,中国似乎就比英国更受欢迎。”这主要因为( )

A.18世纪法国,启蒙哲人们对中国儒家文明更感兴趣 B.儒家文化提供了现实中难得见到的“自由”“平等”精神 C.启蒙思想家为了反对封建专制故意曲解儒家思想 D.当时的中国儒家思想比英国的启蒙思想更有活力

7.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加速度定律”,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此信念是指相信( )

A.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 C.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

D.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

8.“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民对君可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材料观点类似于启蒙运动所倡导的( )

A.权力制衡 B.君主立宪 C.天赋人权 D.社会契约

9.启蒙思想家康德说:“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 )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B.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C.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专制统治 D.启蒙思想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条件

10.与同时期法国相比,18世纪早期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英法启蒙思想家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25)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5.某同学参观了一次书法艺术展,他看到以下几副对联,其中与王羲之《兰亭序》的书体最相似的是( )

A B C D

6.李泽厚先生这样评价中国书法,“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秩序的感受呼应和同构……它们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有学者认为该评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下列名画最能体现此种“有意味的形式”的是( )

A.女史箴图(局部) B.清明上河图(局部)

C.仕女图 D.竹石图

7.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不过据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描述:“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传代无穷。”由此可知( )

A.文学作品往往蕴含历史信息 B.蜀锦起源时间已经有定论 C.历史事实需要文学作品验证 D.埋首文籍为学术研究正途

8.《文心雕龙·辨骚》认为“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 )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31)页

A.展现了大一统时代文化气度 B.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C.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抒情写意 D.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9.2017年11月,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发现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随着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遗存,它记录了商代的天象祲异、王室组成、宗法与宗庙制、王权与神权关系、卜官与占卜制度、土地所有制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由此说明( )

A.“传说时代”没有可信历史 B.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 C.考古发现可以填补史书缺载 D.历史研究只能依据原始史料

10.关于《史记》的史料来源,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曾说:“余尝西至崆峒,北至逐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在《儒林列传》中曾说:“余读功令(国家对学者考核和录用的法规)”;在《项羽本纪》中又说:“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

A.司马迁主要通过文献查阅史料 B.司马迁通过实地考察获取史料 C.《史记》选择史料有多种来源 D.《史记》的史料记述来自见闻

11.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他所说的文学体裁( )

A.通俗易懂、豪放飘逸 B.重章叠句、四言为主 C.平实浅近、句式工整 D.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12.《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二、非选择题

13.从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突出。阅读下列材料: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32)页

材料一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

14.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二 宋代之后起源于吴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的“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从“劲歌狂舞”逐步变为“浅吟低唱”……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

——摘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文学形式是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旺”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以后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33)页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答案及解析

1.D【解析】本题考查火药。据材料“《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可知是文学作品的描述,而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作为第一手史料,因此依据错误;依据材料“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火药应用与战争是在唐朝末年,因而结论是错误的,选择D项符合题意。

2.C【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识别不同的字体,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行书两字,结合各种字体的特点可知A、B、C、D项分别为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故选C项。 3.B【解析】气粗字险强调人的情绪和字之间的关系,与张旭的书法无关,故A项错误;逸势奇状,可以看出是草书,符合张旭的书法特点,故B项正确;气郁字敛体现的是楷书的风格,故C项错误;雅俗共赏是行书的风格,故D项错误。

4.B【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和题干的材料,可以排除;先秦古文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文字状况,小篆反映了秦统一后的文字状况,隶书反映了汉代以来的文字演变状况,由此可知,B项正确;当时流行的是楷书,C项错误;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D项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

5.C【解析】本题考查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兰亭序》的书体为行书。A项书体为隶书,故A项错误;B项书体为楷书,故B项错误;C项书体为行书,故C项正确;D项书体为草书,故D项错误。

6.D【解析】女史箴图》是人物画,不能体现注重意境,故A项错误;《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也不注重意境,故B项错误;《仕女图》是人物画,不能体现意境,故C项错误;《竹石图》是文人画,注重意境,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故D项正确。

7.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蜀锦就已闻名,并被文学作品所记录,故A项正确;蜀锦闻名于齐鲁至西汉之间,不能断定起源时间,故B项错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但文学作品存在大量创作成分,不可作为信史,故C错误;学术研究,埋首文籍仅是一种方式,故D项错误。

8.B【解析】材料表明是战国时期屈原创作的楚辞,大一统与战国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楚辞不是儒家经典,故B项错误;楚辞易于表达情感,但不强调个性,故C项错误;《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与材料表述相符,故D项正确。

9.D【解析】A项内容认为文学作品能够完整反映历史信息的说法不准确,故A项错误。B项内容没有体现文学作品和考古发现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完整反映题意,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的内容体现的是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的相互印证,而非该项所叙述的单方向的证实,且该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长安城遗址图可以和《西都赋》相互印证,所以D项正确。

10.C【解析】材料显示,司马迁的史料来源有实地考察、官方文献、民间传说等,故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34)页

正确选项是C项;A、B、D三项均是以偏概全式的错误,均可排除。

11.A【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此文学通俗易懂和豪放飘逸,故A项正确;B项对应的是《诗经》与题干无关;材料体现不出句式工整,C项错误;D项对应的是汉赋,与题干不符。

12.【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修撰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增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答案为C项。官修史书不一定就比私家撰著更为真实,排除A项;官修史书受政治因素影响大,不能保证对历史的评价更具有公正性,排除B项;历史解释受主观因素影响大,D项结论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 (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 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

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14.(1)形式:宋词。 原因:词有利于表达个人情感;形式活泼有利于娱乐传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 扩大。

(2)特点:平民化;娱乐性;形式灵活;关心时政;表达情感。 (3)关系:相互影响。

第十九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38讲 近现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此处“科学”的典型代表是( )

A.经典力学 B.蒸汽机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35)页

C.量子论 D.相对论

2.冯作民的《西洋全史》写道:“蒸汽机一发明,就立刻广泛使用,大规模的工厂一个个出现……立刻使以前的手工业完全机械化,因此那些在家庭式手工艺工厂做工的人,就都转移到资本家经营的工厂去。”这说明( )

A.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B.欧洲产业革命从蒸汽机发明开始 C.蒸汽机引起了交通运输的革新 D.蒸汽机成为欧洲产业革命的原动力

3.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经济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工厂开始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C.发展重化工业成为当时主要潮流 D.科技成为推进经济的重要动力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某理论时说: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这种理论应该是指( )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5.“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文中“其说”是指( )

A.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D.达尔文的进化论

6.本特利在《新全球史》评论道:近代某科学家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放到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的一个定律,并运用数学推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36)页

理予以证明。该科学家( )

A.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发现热辐射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C.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D.系统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

7.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在一篇瞻望20世纪物理学的文章中就曾谈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也就是在测量数据的小数点后面添加几位有效数字而已。”对此言论率先进行挑战的科学成就是( )

A.经典力学体系 B.电磁感应现象 C.量子论 D.相对论

8.“从点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束的能量在传播中不是连续分布在越来越大的空间之中,而是由数量有限的、局限在空间各点的能量子所组成,这些能量子只能整个地被吸收或产生出来。”这一理论的提出( )

A.科学精准地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B.颠覆了人们对宏观世界的理解 C.是为了解决热辐射问题的疑点 D.深化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9.阅读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统计表(单位:MTCO2百万吨二氧化碳)该表格不能说明的是( )

185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英国 122.7 228.7 353.3 420.1 德国 15.2 76.7 208.4 327.0 法国 19.6 50.6 97.9 129.4 美国 19.8 98.7 402.1 663.3 A.西方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B.西方国家漠视环境污染 C.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D.西方国家重视物质文明

10.2016年6月16日凌晨,LIGO合作组宣布探测到了一个引力波信号,引起了物理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37)页

学界的沸腾。按照专家的解释,引力波就是“弯曲时空的弯曲曲率的周期性变化向外的辐射,并不是从物体的质量中辐射出来的波”。根据这个定义,下列科学理论中与之有关的是( )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论 D.进化论

11.1935年的一篇论文中,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新证据:断言量子理论无法对自然界进行完全地描述。根据爱因斯坦的说法,一些无法被量子理论预见的物理现象应该能被观测到。阿斯派特做了一系列著名的实验,证明了量子理论的正确性。材料主要说明( )

A.量子论可解释微观领域的运动现象 B.爱因斯坦否定了量子论的正确性 C.宏观世界只能用相对论来解释 D.现代物理学注重理论研究和实验

12.有人认为,网络“是民主的滥觞,是自由的海洋;是专制的死敌,是独裁的噩梦”。从2013年6月初开始,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通过多家媒体披露美国情报机构多年来在国内外持续监视互联网活动以及通信运营商用户信息。这主要反映了互联网( )

A.在专制与民主的较量中产生 B.已经渗透到政府的政治生活 C.改变了世界人类文明的进程 D.影响到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二、非选择题

13.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成就突出,牛顿和爱因斯坦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材料二 爱因斯坦在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时说:因为像他这样一个人,只有把他的一生看做是为寻求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的一幕,才能理解他。

——商务印书馆版的《爱因斯坦文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出现的背景。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38)页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力学的关系。从爱因斯坦对牛顿的评价中,你认为爱因斯坦具备怎样的品质。

14.促进科学与人文融会贯通,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运动的先驱很多都参与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数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发现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牛顿的研究都是基于严谨的科学观察和人类理性,而不是上帝的指示,他的研究获得了各方的赞誉。

——弗兰克·萨克雷等主编《世界大历史1689—1799》

材料二 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爱因斯坦(1931年2月16日)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牛顿的发现”为什么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科学与人文的共生”这一主题。(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80字左右。)

答案及解析

1.A【解析】牛顿的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与材料说法相符,故A项正确;蒸汽机的出现与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不相符,故B项错误;量子论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但并不符合材料说法,故C项错误;相对论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不符合材料说法,故D项错误。

2.D【解析】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珍妮纺纱机,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蒸汽机与交通运输的关系,故C项错误;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成就或原动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与题意相符, 故D项正确。

3.D【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通过事例说明电话、电灯、汽车、飞机与“公司”或“工厂”成立之间的关系,即体现了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D项正确;A、B两项的表述与题干表述的现象因果关系颠倒,均排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投资重化工业是当时的社会潮流,C项排除。

4.C【解析】本题属于四去一的选择题,大自然是平和协调的不属于生物进化论的内容,故②错误;生物进化论强调生物是不断从低级到高级演进,优胜劣汰,适者生存,①③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39)页

5.D【解析】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相对论、自由落体定律与材料前半句无关,故A、B、C三项错误;其合宜者,得以永存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属于进化论的内容,故D项正确。

6.D【解析】1687年,牛顿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牛顿力学定律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故选D项。

7.C【解析】从“物理学的文章”可以判断“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是指经典力学体系,故A项错误;电磁感应现象发现是在1831年,不符合材料20世纪,故B项错误;又从材料“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对此言论率先进行挑战的科学成就是量子论,量子论提出是1900年,故C项正确;相对论比量子理论更迟,不符合材料“率先进行挑战的科学成就”,故D项错误。

8.D【解析】材料中描述是量子论,不是描述宇宙运行规律,故A项错误;量子论主要是对微观世界认识,故B项错误;量子论是在研究热辐射中出现的,不是为了解决疑点,故C项错误;量子论出现改变了人们认识微观世界,故D项正确。

9.D【解析】材料四国数据不断上升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漠视”,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温室气体排放与工业化有关,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与工业化有关,“1850—1900年”的工业化推动了物质文明大发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0.B【解析】引力波不能够存在于牛顿的经典引力理论当中,故A项错误;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故B项正确;量子论的研究是深入到物体的微观领域,故C项错误;进化论是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理论,故D项错误。

11.D【解析】根据材料得出量子理论并不能解释微观领域的运动,故A项错误;爱因斯坦只是说明了量子理论的局限性,不是否定量子理论,故B项错误;相对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爱因斯坦和阿斯派特的实验说明现代物理学重视理论研究和实验相结合,故D项正确。

12.B【解析】题干材料是说互联网对政府政治的影响,A项与题干意思不符;C项说法太绝对;D项表述的范围太大;美国利用互联网来监听别国是出于政治目的,所以本题选择B项。

二、非选择题

13.(1)特点:重视实验理性分析;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关系: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品质:在尊重前辈的前提下客观理性评价前辈。 14.(1)表现:注重实验观察;以数学表达自然。

最新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总复习全套课时作业附答案及解析 第(40)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2s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