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作业 - 述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更新时间:2023-10-11 07: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述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摘要: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在每一个阶段中,儿童都面临着一个满足自我身体需要与服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弗洛伊德 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特点 性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至今已经有一百三十余年的历史,诞生了许多自成体系的心理发展理论,最为传统和经典的理论有,心理动力学观点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论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行为观点的学习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等)、认知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演化观点的习性学和现代进化理论(以洛伦兹、廷伯格、鲍比尔等为代表人物)、生态观点的生态系统理论(以布朗芬布伦为代表人物),这些理论的研究,不只是局限于儿童心理发展,随着研究的进展,更加着眼于毕生发展。每一种理论或观点强调了发展的不同方面,而发展现象本身也可同时由多种理论或观点进行考察。

总结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其中有两个要点: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

下面,我们把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分述如下: 一、口唇期:从出生~1.5岁左右

这是个体性心理发展的最原始阶段,感兴趣于从吮吸、吐出、咀嚼、吞咽、咬等口唇活动中获得快感与满足。口欲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饥饿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口腔粘膜的刺激。 口腔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

前口腔期是指婴儿从出生到满八个月,唇和舌是主要的动欲区。快感主要来自于吮吸和吞咽活动。后口腔期大约是婴儿出生后第八个月到一周岁,力比多倾注的动欲区集中在牙、牙龈和咽部。快感主要来自于吞咽、咀嚼和吞食活动。

这一时期现实感的获得标志着婴儿自我的诞生。

如果这个时期口欲的满足不当,这时就会发生滞留现象,又称作口欲滞留,即人虽然继续成长或到了成年,但仍希望得到和早期阶段相同的满足。

二、肛门期:约1~3岁

在这一阶段,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肛门期也分为前肛门期和后肛门期。

前期力比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肛门排泄粪便来解除内部压力以获得快感体验;后期力比多以保持粪便来产生性刺激

在这个阶段,随着儿童主动控制自己,应付环境能力的增强,言语和思维的发展,他们的自我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在这一阶段,父母开始训练子女的排便习惯,儿童在父母的要求下,须学会控制自

己的排便行为以适应父母的要求。这时,儿童会面临排除与保留等方面的心理冲突,一方面他想根据自己意愿排便,追求满足;另一方面他受到父母的控制,必须忍耐和妥协。这一时期,父母营造的情绪氛围会对儿童产生持久的影响。如果父母的要求能配合幼儿自己控制的能力,良好的习惯可以因而建立,从而使幼儿长大后具有创造性与高效率性;如果父母训练过严,与儿童的意愿发生冲突,则会导致所谓的肛门性格。

弗洛伊德特别强调父母应注意儿童大小便的训练不宜过早、过严。但在生活中常见的是,父母为了养成子女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子女排便习惯过于严格现象。孩子的人格将会向严格律己、谨小慎微、循规蹈矩或过度爱整洁等方向发展,这与社会期许以及“克己”的传统文化是相符的。

三、生殖器期:约3~5、6岁

继口唇与肛门之后,现在生殖器发展为性感区域,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了心理的分化,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生殖器成为获得快感体验与满足的主要部分。

在这个阶段里,对人格的发展最为重要的事件是在儿童心中产生了有关父母的情绪冲突,即男孩心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女孩心中的伊利克特拉情结。在解决恋父和恋母情结的过程中,儿童以自己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为榜样,模仿他们,认同他们,这样不仅使儿童获得男性或女性行为风格,而且还把父母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内化为儿童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儿童第二个自我,即超我。

弗洛伊德说:“儿童由3岁起,其性生活即类同于成人的性生活。所不同的是:(1)因生殖器未成熟,以致没有稳固的组织性;(2)倒错现象的存在;(3)整个冲动较为薄弱。这里,弗洛伊德所说的3岁后的所谓“性生活”主要是指出现男孩的恋母情结转换期,女孩也产生恋父情结。也就是说,到了这个阶段,儿童变得依恋于父母的异性的一方。佛洛依德的理论中,“性”(sexuality)这个词也许是最常被误解者之一,事实上,其涵义较广,系指任何形式的器官享受。因此,性器期的性不一定是指男孩或女孩对异性的父亲或母亲有性交的欲望。虽然男孩对母亲的感情有性欲的成分,但这种性比性交的意义更广泛,而且小孩子对实际性交的概念通常是不明确的。在此一时期里,性心理的发展颇为显著,这可由以下行为看出:对性方面的事情感到焦虑、性幻想、手淫、性与角色的认同,以及性游戏等。

【1】

四、潜伏期:约6、7~12岁

这里所谓“潜伏”,指的是儿童对性器兴趣的消失。这种情形的发生可能与儿童因年龄增大而其生活圈也随之扩大有关。儿童到了这个年龄,他们的兴趣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体,对于外界环境,也逐渐有了探索的倾向。由于这个时期的行为少有与身体某一部位快感的满足有直接关系,于是乃有“潜伏”的说法,也就是说,这时期的性力受到了压抑而潜伏下来,处于“冬眠”状态。这是由于道德感、美感、羞耻心和害怕被别人厌恶等的心理力量的发展,这些心理力量与儿童时期的毫无俺饰的性力冲动是对立的。这种发展一半归于家庭教养和社会期许,另一半则由于躯体的发育。儿童人格中的自我和超我部分

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进入潜伏期,其性的发展便呈现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也可能完全缺乏,也可能不完全缺乏。这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的感觉,性器期的恋母/恋父情结的各种记忆都逐渐被遗忘,被压抑的性感差不多一扫而光,儿童有关性本能的冲动开始进入暂时停止活动的时期,儿童的性冲动所产生的紧张变得很弱,最大的特点是对性缺乏兴趣。他们的快乐主要来自于通过努力学习发展社会技能和智力技能。因此,潜伏期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 五、生殖期:约12~20岁

在前几个心理发展的时期内,儿童主要是一种“自恋”性质的冲动,弗洛伊德把前几个性心理发展阶段统称为“前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于是进入人格发展的最后时期——生殖期。在这个时期,随着身体特别是性器官趋于成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转向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所以又称两性期。个体此时的表现主要是尽量摆脱父母,幻想独立,他们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乐的孩子转变为寻找同龄的伙伴,考虑选择配偶,成为具有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这时已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异性爱权力的、社会化的成人。【2】

从这个时期起,人类个体就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社会中一个独立的成员。他们寻找职业、选择结婚对象,开始异性恋的生活,发育和抚养后代。

在上述每一个阶段中,儿童都面临着一个满足自我身体需要与服

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当社会允许适当的身体满足时,这种冲突便可以获得满意的解决,但是,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满足过度时,个体就会在以后的成人生活中反映出这种遗留行为。例如,如前所述,如果一个儿童在口唇期有过断奶的不良体验,那么,他长大之后就可能具有固执和坚决的性格特点,而一个幼时得不到足够食物的儿童,长大后就可能会有贪婪追求知识和权力的特点。这就是弗洛伊德理论中十分重要的观点,即个体童年早期的经验在人格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年期的人格特点源于生命的头几年。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发展系列之一:弗洛伊德性心理与人格发展理论》 【2】《儿童心理发展系列之一:弗洛伊德性心理与人格发展理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2k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