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讲义)

更新时间:2023-10-31 15: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化 概 论

中文

目 录

导言

一、文化与文明 二、中国·华夏·中华 三、中国文化生态 四、中国文化特质 五、中国文化史的分期

六、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物质文化

第一节 生产与经济活动 第二节 衣食住行发展 第三节 科技文化成就 第二章 中国制度文化

第一节 政治制度 第二节 法律制度 第三节 军事制度 第四节 教育制度 第五节 礼制与称谓 第三章 中国精神文化

第一节 学术思想 第二节 文学艺术 第三节 宗教信仰 第四节 伦理道德 第五节 传统节日与民俗

2

导 言

一 文化与文明

1、国外学者对文化的界定

“文化”一词,是由拉丁语Cultura转变来的,在法语和英语中是Culture, 德语中是Kulture。

它原来的意义是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于满足衣食住行等生存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改良,后来此本意发生转移扩大,引申为几种意义:a、含有耕种的意义;b、含有居住的意义;c、含有练习的意义;d、含有留心或注意的意义;e、含有敬神的意义。

正是由于“文化”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多种多样,因此西方学者对文化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例如,文化学的奠基人、英国文化学者爱德华·泰勒,先后给文化下过两个定义:

a、“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它社会现象”。

b、“文化,或文明,是指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美国人类学家C·克拉克洪认为,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促动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

《法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德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指人类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依据他们的能力在同周围环境斗争中以及在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中所创造的成果。

2、中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

中国古代汉语中“文化”一词的涵义,主要是指以文物典制,伦理道德和礼仪习俗来教化天下世人,使其自觉地按照统治阶级的规范要求来行动,即“以文教化”的意思。

如《周易》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解释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这是中国古人对文化的最早提法,但这里的“文”和“化”是单独意义的词,“文化”并没有联成一个词。

西汉时期,刘向在《说苑》中始将文化联为一词,“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

3

和武力镇压相对应,指“以文德教化”天下之意。

近代史上,有许多有识之士,探讨文化问题,对文化下了诸多定义。例如,梁启超认为“文化是包含人类物质精神两面的业种业果而言”。陈独秀给文化下的定义为:“文化是对军事、政治、产业而言”;“文化的内容,是包含着科学、宗教、道德、美术、文学、音乐这几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兴起之后,学者们又对文化有诸多定义。任继愈认为,“文化有广义、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文化,举凡文学艺术创作,哲学著作,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器服之用,都包括在内。狭义的文化则专指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成果。”周洪宇等人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以人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为其内容的系统。”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文化的界定为:“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

3、我们对文化的界定

我们认为,文化应是从古至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知识的系统的总和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它的物化结果,它包括静态的积累和动态的创造两个方面;人类要进步、发展、就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因此,文化又表现为一种过程,积累和创造居于过程的两端,居于中间的是人们对已积累起的文化成果,即各种知识体系的学习,掌握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受教育的过程,这正是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

文为名词,化为动词,文化的过程就是把上一代人所创造并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体系传授给下一代人,并由下一代人用自己的创造去充实它、丰富它,再传给下一代人,如此而不断地累积、创造、传承下去,构成人类文化发展的川流不息的动态过程。

(二)什么是文明

1、文明的界定

文明一词来自于拉丁语civis(市民)和civilitas(都市)。

在古代希腊国家,城市不仅是政治生活的中心,而且事实上就是国家本身,即所谓的“城市国家”;这样一来,居住在都市的城市居民,就不但在政治上享有特殊地位,并且被人们认为市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较文雅、进步的,所以就取文明为“civilization”。

4

对于文明的定义,国外有不同的看法。 法国《世界百科全书》认为,“文明意味着社会的高度发达,换言之,它具有一系列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社会各有其独特的个性,因而在历史或在各民族中占有特定的地位。”

德国《百科词典》认为“文明泛指人类社会继原始社

会最简陋的生活方式之后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生产力有了提高,与此相联系,农业、畜牧业、商业和工业,以及社会和国家组织均有了发展,一般亦指物质文明。”

俄罗斯《大百科全书》写道:“文明”一词,a、文化的同义词;b、社会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水平和程度;c、继野蛮时代之后社会发展的程度。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文明概括为:“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状态的标志。”

2、我们对文明的看法

我们认为,文明是由文化成果凝聚而成,它是人类文化在各个时期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社会体系和行为规范的外观显示。○1它必须有为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并通过语言、历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各种社会制度等客观因素以及人们主观上的自我认同加以规范。○2它必须有客观的物质实在物为标志,如村落、城镇、民族、国家、宗教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等等。○3它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在生产工具体系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达到质变以前,它不会产生质的飞跃。(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知识科技文明)

(三)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人一出生就已生活在自己祖先所创造的特定文化氛围之中,通过对前人所创造的全部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把握,并用自己的活动去发现新的知识,探索新的领域,进而丰富人类文化的内容,推动社会的前进,所以文化具有内在的驱动性,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累积和创造,促使文化的发展变化迅速而又频繁。

文明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实体,它是文化所创造成果的物化或外观显示,如由精神文化成果凝成的各种文学、艺术成品和人们的道德规则。

文明在一定时期内作为社会实体的相对稳定,使人类能够享受自己创造的各种文化成果,并用新创造的文化成果去丰富它,由此而标志着社会发展的状况和人类开化的程度。

5

第一章 中国物质文化

第一节 生产与经济活动

一、农业的进步:

1、农业的产生:

人类社会早期是打制石器,后来有磨制石器,因此也有了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之分。人类虽然学会了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但这算不上真正人类文化的开始,而真正的人类文化应是从农业的发明开始的。

而原始农业的发明应归于妇女,原始社会存在以性别为基础的自然分工,妇女在长期采集果实过程中,掌握了植物由播种、发芽、成长到开花结实的一条列知识,认识到了某些植物生长的规律,于是开始人工栽培农作物,由此开创原始农业,使人类文化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农业的产生,使人类从摘取大自然提供的现成食品变成通过自身的劳动创造食物,从依靠大自然的恩赐转变为向大自然索取,它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可靠保证。

原始农业发明之时,人类尚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于是人类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在父系氏族公社中,男子改革旧工具,创造新工具,扩大耕地面积,改进耕作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增加作物品种,使得农业生产比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前进了一大步。

随着人类步入文明社会,谁能带领人民发展生产,谁就能取得人民的拥护,夏禹正是由于“尽力乎沟洫”“身执耒锸以为民先”,发展农业生产,因而建立了中国奴隶制国家。

商王朝的祖先也是在农业方面多有发展。冥勤其官而死于治水之职。周人的祖先弃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也尊为“后稷”。

春秋战国以后,由于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统治阶级也注重农业,进而形成中国古代一贯的“重农抑商”政策,并为后代遵循。

2、农业发展的情况:

从距今五千年起,中国的农业就走上了以种植业为主的道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黄河流域主要种植高粱等旱作物;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则以水稻生产为主。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的人口也逐渐发展起来,据历史记载,公元2年,人口为六千万;而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突破一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人口突破了四亿人。

为了养活这众多的人口,中国古代的农民不断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了土

16

地的利用率,改革生产工具,改良耕作方法,发展水利事业,选育优良品种,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业文化。

先来看扩大耕地面积,在原始社会及阶级社会早期,开发土地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劳动,因为当时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野草,清除起来十分困难;加之人们的生产工具又十分落后,耕地面积的扩大很有限。

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加上牛耕的推广,这为新垦耕地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战国时期的秦国,在关中地区开垦了肥沃的良田,“膏壤沃野千里”。 汉武帝时期通过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广开屯田,开辟了漠南草地、河西四郡、西域、湟中等地。。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带去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当地人民携手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使这一带迅速成为全国的经济发达地区。

特别是随着南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南方的耕地面积逐步扩大,中国的经济重心也转移到了南方。

在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的基础上,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还想方设法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这主要包括改革生产技术和改进耕作方法。

生产技术方面,如夏商周时期创造的沟洫法通过在井田周围修沟渠,使土壤表层的盐碱成份随大小渠排出;而土壤底层的有机肥分,日久天长,达到粪肥的效果。

对耕作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方面,战国时期,人们普遍重视深耕问题,认识到“多粪肥田”的道理。耕作制度上实行轮作复种,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现代农业:化肥、尿素,“绿色农业” 3、生产工具的变化

最初农具为石斧、石铲、陶刀、石刀,后来发明了耒、耜。 春秋时期,广泛使用铁器农具。

西汉发明了耦犁和耧车。唐朝曲辕犁。北宋踏犁。

现代农业生产工具:内燃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化工具。 4、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大禹时代治水,“疏九河,导九川”。 西周井田制中有灌溉工程。

春秋战国时代,吴国开凿邗沟。魏国西门豹根治漳河水患。秦国李冰父子在四川灌县修建都江堰,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

秦统一后修建白渠、天辅渠、成国渠。 西汉武帝时的龙首渠。 治理黄河方面: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开始治理黄河;

17

汉武帝时期动员数万民工治理黄河; 东汉王景主持大规模治理黄河; 北宋时期水工高超治理黄河; 元朝时期,政府派贾鲁治河;

明万历年间,潘季训主持治河工程;

清康熙年间,靳辅受命治理河道,他任用水利专家陈煌为助手,治理黄灾。

人工运河开凿方面:秦始皇任用史禄开凿灵渠,这是一条沟通长江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

隋朝开凿了世界最大规模、最长里程的人工大运河。 现代:三峡、“南水北调”工程

二、手工业与工艺技术的发展

1、 陶瓷

陶瓷的制造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陶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多年前(1974年在江苏溧水县神仙洞洞穴遗址发现中国最早的陶瓷, 化验分析为:

+

11200—1000年)。

瓷器的发现也有近四千年的时间(考古发现商代中期有原始青瓷)。 新石器时代的人已普遍使用陶器,如仰韶文化的彩陶,龙山文化的黑陶;陶器用具有瓮、罐、盆、瓶、碗、杯、勺;陶器上还有三角纹、人面纹、叶纹、花纹、鱼纹等图案。

夏商西周时期,制陶业是手工业中的重要部门。夏代: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商代中期烧制出原始青瓷;并且陶器用于建筑,如排水管。

战国秦汉以后,中国陶器制造进入发展时期,代表性秦始皇陵兵马俑,东汉出现的青瓷,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成熟。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瓷器制造业迅速发展时期,北朝时期出现了白瓷,这标志着制瓷工业已达到先进水平。

隋唐五代,我国制瓷业有了更为迅猛的发展,唐代制瓷业“南青北白”、“唐三彩”。

宋代是我国瓷器烧造业全面发展时期,代表性的为江西景德镇的影青瓷,名扬天下。

明清时期,中国的陶瓷制造进入黄金时代,瓷器烧造技术提高,种类增多,窑场遍布全国各地,景德镇的瓷器有了发展,出现了五彩瓷。

现代:唐山陶瓷、淄博陶瓷 2、纺织业:

纺织是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纺织的基础上出现的。1972年在江苏栗县草鞋山遗址出土距今6300多年的纺织物残片,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纺织物。

18

20世纪50年代末,在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了一些绢线和丝带、丝线,这是我国最早的丝织物。

商代的甲骨卜辞中,桑、蚕、帛等字样多有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丝织业的发展,从战国墓出土的保存较好的丝织物残线略见一斑。

汉代专门设织室令来管理丝织品的生产,织出罗、锦、绮,运销到中业、西亚、欧洲(通过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织业继续发展,其中代表性的是蜀锦。 隋唐时期,我国纺织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出土的隋唐时期的锦、绫、纱、罗来看,不仅质量优于前代,图案色彩也丰富美丽。

中国古代的毛纺织品主要是北方游牧地区和西北地区居民的衣着原料。 中国古代的棉纺织业出现的较晚,由于棉花是从外国传入的,西汉中期非洲棉传入我国新疆;南北朝时,新疆地区的棉纺织业已具有一定规模,经过南北朝到隋唐的发展,宋元时期,棉纺织业在江南农村成了重要的副业生产。

纺织工具:汉代发明手摇单锭纺车;后来改为多锭纺车;又由手摇改成脚踏。

棉纺织技术:元朝时的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进行改革,推广“捍(轧棉机)、弹(弹棉)、纺(纺车)、织(织机)之具”。

3、造纸、印刷术:

纸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使人类文化得以保存、延续。

我国最初造纸用的原料是蚕丝上的残絮,因此称絮纸;后来创造了用麻纤维作原料的造纸法。

但由于絮纸、麻纸原料来源少、价钱贵、质量不理想,东汉蔡伦研究出以麻头、破布和旧鱼网作原料的造纸法,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由于蔡伦造纸的功绩,人们把其奉为造纸的鼻祖。

这以后,造纸原料除麻之外,还用稻草、麦芉、野麻、桑皮、檀木皮,沉香木皮等。同时造纸的规模扩大了,纸的质量提高了,品种增多了,如黄纸、蜡纸、金花纸、金花纸、水纹纸等多种,有名的安徽宣州的宣纸。

我国的造纸术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还传到世界各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如魏晋时期,首先传到朝鲜,又从朝鲜传到日本,唐朝时传到阿拉伯,宋朝时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明朝时由欧洲传到北美洲。

印刷术的发展是以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开始的。唐朝时期,文化事业发达,诗人、文学家、艺术家、书法家成批涌现,对古代典籍的整理大规模地进行,官府和私人撰述的史书不断问世,佛教徒、道教徒的写经活动更盛极一时,这种情况一来加速了造纸业的发展,二来也刺激了雕版印刷术的产生。

19

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印刷品,是1966年韩国发现的木刻陀罗尼经,雕刻于公元704-751年间,可证明印刷术在公元7世纪出现。

宋朝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十分完善,还出现了铜版印刷,特别是北宋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创新,后人又据此制成了木活字、金属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

我国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用手抄写既慢又易错的不足,使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普及成为可能,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被誉为“文明之母”。

印刷术问世之后,很快就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并向西传到阿拉伯一带,后来又传入埃及和欧洲,有力地推进了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的革命的进程。

三、商业的状况:

1、商业的产生: 商业是一种经济现象,它的产生必须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前提条件。 中国最早的商业活动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当时随着生产的发展,发生了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的分工,产品有了剩余,为了互通有无,不同部落间就进行交换活动,这种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就是最原始的商业活动。

史书载,《易·系辞下》:“神农氏作,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尧治天下时,人们“得以所有,易其所无,以所工易其所拙”。(《淮南子·齐俗训》)

舜时,“顿丘买贵,于是贩于顿丘;传虚卖贱,于是货于传虚”。(《尚书·大传》)

夏朝时,商品交换又有发展,并且产生了货币,《管子·山权篇》有“禹以历山之金铸币”说法。

据此有人认为中国商业起源于夏代;但由于夏代的历史尚未得到考古发掘的印证,而商代的货币则已为地下发掘所纪实,如安阳殷墟遗址发现了海贝、骨贝、铜贝等货币。铜贝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金属货币。当时以朋为计算单位,两串(10个或20个)为一朋。

另外文献《尚书·酒诰》中也有“肇车牛远服贾”的说法,是说商族人有一部分专门从事商业经营。

正因为当时经营商业的多为商族人,所以专门做买卖的人就被称为商人,这个行业也就被称为商业。

2、先秦时期商业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商品交换是在原始共同体的边界上开始的,后来随着古代国家的建立,商业交换的地点也就转移到城内。

20

一壶古酒,开盖后还有酒曲香味。

中国古代饮酒之风很盛,历代都有贪杯豪饮的人,因而酒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切的影响,以致有“无酒不成席”之说。

酒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是用于祭祀,二是为了享乐。祭祀是为祈求神灵祖先的保佑;享乐则可以用于各种场合。

酒的种类:黄酒、白酒、果酒、药酒、啤酒、乳酒(奶酒) §中国名酒知多少

中国名酒共18种:茅台酒、汾酒、五粮液酒、古井贡酒、洋河大曲

酒、剑南春酒、中国红葡萄酒、烟台味美思酒、青岛白葡萄酒、金奖白兰地酒、董酒、北京特制白兰地酒、泸州老窖特曲酒、竹叶青酒、青岛啤酒、烟台红葡萄酒、沉缸酒。

茶是发源于中国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相传由神农发现。《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茶最初是被当作药材而饮用的。

茶叶从药用到完全转变为饮料,是在西汉时期,“武都买茶,杨氏担荷”;三国时,饮茶在长江流域已成风气;六朝时,饮茶在统治阶级中已成嗜好,接人待客,都要奉茶;隋唐时期,饮茶的风气在北方也盛行起来。

宋元明清时期,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此元曲《玉壶春》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中国茶叶的分类及名茶

根据茶的制作来分有:1、不发酵者为绿茶。绿茶中的珍品有江苏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浙江杭州西湖的龙井,安徽黄山的毛峰,湖南洞庭湖君山的银针,江西庐山的云雾茶,四川蒙山的蒙顶茶,安徽太平县猴坑的猴魁等。2、发酵的是红茶。红茶名品有安徽祁门红茶、云南风庆红茶等。3.半发酵的是乌龙茶。乌龙茶的珍品有福建的武夷岩茶、铁观音、大红袍、武夷水仙、佛手等。

古人饮茶的方式也随时代而变化。唐宋以前通行煮茶,由于此法破坏了茶叶原有的清香味道,宋元以后改为泡茶;明清以后,盛行盖碗泡茶。

饮茶对中国古代文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喝茶时品评水质、茶质,以致于品茶赋诗,喝茶成了一种高雅的时尚,出现了茶馆、茶会等活动。

二是茶叶在沟通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婚姻关系中的作用。中国古代周边少数民族多为游牧生活,食肉饮酪,茶叶可以帮助消化(林则徐),从宋朝开始形成茶马互市,成为沟通民族关系的重要媒介。

婚姻关系中,男女双方订亲时,由男方用茶给女方送聘礼,称为“下茶”,女方接受男方的订婚聘礼,叫“受茶”,故有“男不下茶,女不出门”之俗。

饮食名目的由来:涮羊肉、北京烤鸭、豆腐、铁观音等25种

26

三、房屋建筑(各建筑及民族建筑见课件) 台阶—门槛—门—屏—庭—堂—室

室的座位:古人坐法:长跪;箕踞 古代家具名称:几、床、榻

四、交通(交通工具及民族建筑见课件) 驾车马匹名称:驷、骈、骖

坐车法:

古代走路名称:行、步、趋、走、奔 古代走路规矩:接武、布武、不翔

第三节 科技文化成就 一、天文历法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古老国家之一。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就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逐渐积累起越多越多的天文知识,比如尧舜时期,有关于羲和、羲仲观察明星辰以定四时的传说。

夏朝《夏书》上有“辰不集于房”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夏代的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夏小正》规定每年有12个月。

商代历法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日,并设置闰月。

周朝于公元前776年9月6日,即周幽王六年10月初1日记录的日食是我国最早的一次有确实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时期,天文历法有很大的进步,《春秋》一书对日、月食的记录非常翔实,鲁隐公3年2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22日)记录的日全食,比西方的记录早了135年。《春秋》鲁文公14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记“有星孛入于北斗”,天文学家公认这是“哈雷彗星”在世界上最早的记录,比欧洲的记载早了670多年。

战国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观测了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的运行,发现了这五个行星的规律。

本时期逐渐形成完备了二十四节气系统,分别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秦汉时期是我国天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有多项成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如汉武帝元丰74年(公元前104年)编制的太初历,是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历法。

西汉中期的《周髀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东汉张衡所著《浑天仪图注》,是我国古代浑天说的经典著作。 隋唐时期天文学成就,突出的是唐天文学家一行及其“大衍历”,一行(张遂)组织领导了地球子午线的第一次测定。

27

宋元时期,突出的成就是元代的郭守敬,他主持绘制出了新历法《授时历》,从1281年起,在全国颁行,使用时间长达363年,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授时历》推算一回归年为364、2425天,如果以小时计算,是364日5时49分12秒,经过3320年后过相差一天,同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即格里格利历)的一年周期相同,但却早于格里格利历三百年。

明清时期,由于政府对天文历法采取了严厉的限制政策,因此本时期天文历法方面无甚突出成就。

二、地理学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地理学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夏禹时期,即有“地理”观念;夏禹带领民众治理水患,跋山涉水,“左准绳,右规矩,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相地宜所有以贡”(《史记·夏本纪》)。

我国最早的“地理”概念出现于《周易·系辞》中,“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在西周初年,我国已开始使用地图,据《周礼》记载,当时专门从事掌管各种地图的官员很多;各种专门地图有矿产图、交通图,城市图等。

战国时期的《禹贡》,是我国古代文献中一篇具有系统地理观念的著作;在世界上也是极古老的区域地理著作。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地理著作。 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时期,东汉张衡于公元132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测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著作方面,班固所撰《汉书》中的《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并且比较完整的地方志。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一部记述全国地理情况的名著。 隋唐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地理学进一步发展时期。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主持编撰《元和郡县图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编《太年寰宇记》。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明清时期的地理学,最突出的成就是徐宏祖及《徐霞客游记》。

地图学方面,明茅元仪《武备志》中收有一幅航海图,这是我国地图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航海图。

清乾隆年间于1761年编成《大清一统舆图》。

三、数学

中国古代的数学源远流长,大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和准绳,说明了古人对数形的具体认识。

从《殷虚文字》乙编7672号甲骨文的刻字可以看出,商代已经采用了

28

十进位制,而且商代甲骨文中已能够使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13个数字,可以记十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

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数学开始形成自己的体系,其标志就是《九章算术》的出现,全书分为九章,其中有著名的“勾股定理”。 《九章算术》是举世公认的古典数学名著,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微,求得圆周率3.141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据.南朝祖冲之时, 把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数, 即3.1415926, 比欧洲数学家求得该数据早一千多年。

宋元时期,宋元数学四大家“秦九韶、李治、杨辉,朱世杰”。

明清时期,主要成就是珠算术的发明与推广,珠算后来还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广泛应用,至今不衰。清代康熙帝支持编撰的《数理精蕴》是一部介绍西方数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四、物理学

古代中国物理学的著作,最重要的是《墨经》,里面有力学、光学、物理学、算学、逻辑学、伦理学等内容。在力学方面,墨子知道了杠杆原理,光学方面,墨子提出了光是直线传播的。

在中国古代物理学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项成就是指南针的发明,由战国时代的司南到宋代的指南针。指南针的应用引起了航海技术的重大改革,开创人类航海新纪元。(郑和、哥伦布)

五、化学

最早的化学是产生于古代炼丹家在制仙药、炼金银的过程中,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了火药。

火药的出现大约在唐朝中叶,炼丹书《真元妙道要略》谈到了“伏硝石法”,黑火药始出现晚唐时,火药从炼丹家落到了军事家之手,由于火药易燃、易爆、破坏力大,很快引起军事家的重视,并被不断加以发展,用于战争。

最早用火药制造的一种武器是火炮和火箭(现代火箭),此外还制造有火球,火蒺藜等火药武器。南宋时期还发明了火药武器“火枪”“突火枪”,元明时期发明了火铳枪。

大约在南宋末年和元代,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阿拉伯国家,然后又传到欧洲,从而引起世界兵器史和军事史上的重大变革,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六、医药学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的起源和初步成长时期,殷墟卜辞中有许多关于疾病的记载,还有许多卫生保健的内容。

周代的医学已经有了分科,《周礼·天官》设有四科:食医(相当于营

29

养医生),疾医(内科医生),疡医(外科医生),兽医。

春秋战国时代,著名医学家医和首创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致病说;医学家扁鹊最先发明了切脉法:望、闻、问、切。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代医药学有了飞跃发展。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一部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医学著作,张仲景也被尊为“医圣”。西晋皇甫谧撰写出中国第一部总结性的针灸学著作《针灸甲乙经》。东汉名医华佗是中医外科学的鼻祖,在世界上第一次对人进行全身麻醉—麻沸散。东晋末年刘子涓《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书。西汉医学家淳于意首创病志记录;东晋炼丹家葛洪在传染病方面有重大发现。

隋唐到金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高潮时期,隋朝太医博士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病因病理学巨著。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唐朝政府颁行的《新修本草》(《唐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南宋时宋慈所撰《洗冤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在医学分科发展方面,唐代已形成妇科、儿科、五官科、伤科、外科、按摩、针灸科;宋代分为十科;元分为十三科。

医学教育机构,刘宋王朝开创了医学教育机构;隋唐设太医署,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较为建全的高等专科学校。

明清时期,医药学成就最突出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它对世界药物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另外,在医学的发展与革新方面,成功地广泛使用“人痘接种法”来免疫天花,这是我国人民在医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其它如治疗麻风、梅毒、外科、妇科、儿科、眼科、喉科、针灸,均有新的进展。

近现代科技成就:

(1)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2) 冯如研制飞机

(3) 地质学家李四光“陆相生油理论”

(4) 物理学家王淦昌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 (5)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两弹一星” (6) 1965年,生物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7) 袁隆平“杂交水稻” (8) 神舟飞船、高铁

30

第二章 中国制度文化

第一节 政治制度

一、皇帝制度

(一)皇帝制度的流变

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政体,而作为君主制体制的代表就是皇帝制度,其来源过程:

在中国上古有所谓三皇五帝,。但自夏代起,夏商周三代统治者主要称王,又称天子,“天子”即上天之子,是统治者代上天而治下民。“王”则是一个贯通天地人之道的赫赫之号。

那么“皇帝”一词从何而来?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认为,秦始皇听从臣下建议,以己功过于古之所谓“三皇五帝”,所以摘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新词“皇帝”。

“皇帝”这一称谓,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时代里沿用不变,但在特定的情况下,皇帝还有特定称谓:天子。朕。陛下。县官。国家。朝廷。寡人。大家。此外还有天王、万岁、宫里、龙等等。

在皇帝制度下,皇权是至高无上、无所不包的,一切行政、军事、礼法、司法、财政、文教大权,无不由皇帝掌握,“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皇权在运作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躬亲庶务,即事必躬亲,尽己之能。如秦始皇“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隋文帝、周世宗、宋太祖、明太祖、康熙皆以躬行著名,康熙曾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二是皇帝与朝臣共议政事,注意发挥官僚机构的作用,如唐太宗,他认为“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行,未能尽合于理”。

三是不亲政事,造成皇权旁落,如唐玄宗,把内廷事务交给高力士,把外廷事务交给李林甫、杨国忠,自己则深居宫中寻欢作乐。明代更有不上朝办公,躲在后宫学木匠之国君(天启皇帝朱由校)。

(二)皇位世袭制:

在皇帝制度下,储君被视为国之根本,“太子,天下之本”,皇位继承是关系到一个王朝政权能否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问题,因此各朝皇帝皆重视这一问题。

立皇太子的基本原则是以嫡以长,即在皇后所生嫡子中,嫡长子有优先权;皇后无子,则在诸妃嫔所生儿子中选立年长者。

31

尽管有这一原则,但由于太子是国之储君,皇位继承人,而皇帝只有一人,皇位只能一人来继承,而皇帝偏又是儿孙满堂,他们个个想当皇帝,于是历代皇朝都有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悲剧。也正是由于清雍正皇帝认识到了嫡长子继位的弊端,于是改行密建皇储制。

(三)后宫制度

后宫制度是封建社会皇帝的婚姻家庭制度,后宫制度形成于秦朝,秦始皇称帝后,充建后宫,“后宫列女万余人”

汉代,后宫制度逐渐完备,汉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皇后是后宫的中心人物,总领后宫之事,执行宫中法纪,她们可以同皇帝一样生前得尊号死后有谥号。

不过皇后的权力在封建社会初期没有皇太后的权力大,因为皇太后在皇帝幼小、懦弱、昏庸时,皇太后可以监护人的身份监督、选立继位人,以至临朝称制。

后来随着皇权的不断强化,皇后的地位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到了唐代。 后妃在宫中生活的最主要内容就是供皇帝玩乐,谓之“承幸”。后宫美女成千上万,能承幸受宠者毕竟是少数,为了获得皇帝的恩宠,后妃们挖空心思,极尽奉承。

而由于宫内美女众多,皇帝经常喜新厌旧,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后妃们只有想尽一切手段使皇帝宠幸自己,这一方面靠自己的魅力,再一点就是为皇帝生个儿子,母以子贵,因此为了争宠夺位,后妃就展开了残酷斗争。

就这样,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为了让自己的亲属借光显赫,皇后与贵妃之间就上演了一幕幕争宠夺位的丑剧,从而也成为古代皇帝制度的一项组成内容。

(四)宦官制度

宦官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主义统治下的一种特有的畸形的制度,而宦官专权是皇帝制度肌体上一个不可治愈的毒瘤。

宦官就是在皇帝宫廷内奔走服役的奴仆,它的出现至少是在西周时期,以后各个朝代都设置了宦官制度,有许多称谓:阉人,腐人,太监,黄门,刑余等。

宦官来源有三。一是将战俘或罪人处以宫刑,投入宫廷为宦官,如秦之赵高、西汉司马迁。二是地方官为取悦皇上,将民间的幼童通过买骗、贡献等手段,送往专门阉制宦官的机构做过手术,送进宫去当宦官,如唐高力士。三是某些人怀有某种目的或贪图内宫富贵,自宫为宦官。如明代宦官魏忠贤,本已娶妻生子,后因赌博输钱遭人羞辱而自宫。

为管理宦官,历代王朝有专门管理宦官的机构,如秦汉中常侍,隋唐内侍省,明代二十四衙门,清代敬事房。

32

中国的宦官制度产生之早,延续之久,组织之严,影响之大,都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宦官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力量,凭借自己接近皇帝和后妃的特殊身份,在宫廷政治斗争中,乘隙左右政治,篡夺权柄,祸国殃民;甚至弑君废后,残害忠良,形成了宦官干政局面。

宦官制度具有极大的腐朽性,但历史上忠于朝廷有功于国家的宦官也大有人在,如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也是宦官。

(五)外戚制度

外戚,是指皇室的外姓亲属,以及后妃系统的亲族,还包括皇家公主的夫族,实际上,他们是一个直接依附于太后、皇后或皇帝宠妃的裙带政治集团,史称为戚党或后党。

从秦宣太后外戚干政,历两汉魏晋隋唐,历朝外戚在政治舞台上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危害之巨,皆为世界所罕见。例如,王莽篡权建“新”,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杨国忠

(六)宗室制度

宗室,也称宗藩,是指国君或皇帝的亲族,是具有特权的阶层。围绕宗室问题,中国古代各封建王朝都有不同的管理政策。

秦朝:秦统一后,对宗室没有分封,只着重赏赐功臣。

西汉:高祖刘邦以为秦之所以迅速灭亡在于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于是分封一批同姓诸侯王,提高宗室的地位,规定“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同时翦除异姓王。由于诸侯王权利过大,骄横跋扈,目无法纪,最终于公元前158年爆发了“七国之叛”。西汉中期汉武帝即位后,颁布“挂恩令”,限制诸侯王势力,使诸侯王只靠收取租税度日,但无权干预政事。

东汉三国时期,效仿西汉中期做法,限制诸侯王。这固然有正面作用,但由于诸侯王没有军政实权,当皇帝困难时,他们难助一臂之力,王莽篡汉,东汉外戚宦官专权,曹魏灭亡都是如此。

西晋:汉武帝司马炎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封皇族27人为王,掌握国内军政大权,最后导致了“八王之乱”。

南朝刘宋政权、隋朝效仿,任命宗室王掌管军政大权。 唐王朝确立“虚封诸王制度”,规定诸王只有爵号,没有封地,领取赋税生活。

元朝:让诸王掌兵权到地方上实行军事控制。 明朝:朱元璋分封王拥精兵、控要地,导致了“靖难之变”。明宣宗以后,实行严格的“藩禁”,又实行唐宋的“虚封诸王制度”。

清代:既限制封王的权力使他们不至于威胁皇权,又给他们相当多的机会建功立业,拱卫皇宅。

33

二、官僚制度:

(一)中央官制:

秦汉两朝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即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府、少府。

东汉时代,尚书台成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相权受到削弱,尚书台实际已取代丞相执政。

魏晋南北朝朝期,分化设置了一些新的部门,二相(相国、丞相),八公(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司马、将军),诸省(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诸监(秘书监、殿中监),诸台(御史台、符节台、谒者台、都水台)。这其中,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逐渐掌握实权,而这三省中,中书省的权力又最大。

隋唐时期,形成了以三省六部为主干的新中央行政体制,即三省、六部、一台、九寺、五监制。

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行政总汇机构,下设六部尚书;中书省,参与中央决策和起草诏令(正式宰相)。门下省,负责对中央决策的审议和封驳,拥有封还皇帝诏书和驳回臣下章奏的权利。

六部,吏(六部之首,职掌天下管理的选举、任用、考课);户(职掌户口、田赋、仓储、婚姻);礼(文教、外事礼仪);兵(军政领导机关);刑(司法);工(山泽、屯田、水利、宫室营造、桥梁修筑)。

一台,御史台(监察)。 九寺,五监

宋代,中央机构:“二府三司”。二府:枢密院(军事)、中书门下省(行政);三司:度支(财政收支、漕运)、盐铁(工商业收入、兵器制造)、户部(户籍、财赋专卖)。

元代:一省、一院、一台制。一省:取消尚书、门下两省,只设中书省,总揽政务;一院:枢密院,掌握军权;一台:御史台,负责官吏的升降、奖惩,监督官员。

明朝:废丞相,分相权于六部,而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代增设内阁,内阁大学士实际行使宰相职权,但内阁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并非中央最高行政机关。

清代:中央决策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军机处,处理全国军政大事。

(二)地方官制:

秦:地方政府实行郡、县两级制。分天下为36郡,郡守(行政长官),郡尉(军事),郡监(监察);县,大县设县令,小县设县长,令、长之下设

34

县尉、县丞。县以下设乡、里。

汉:州、郡、县三级地方政府机构体制。县以下设乡、亭、里三级组织 魏晋南北朝、隋基本治袭汉制。

唐:州、县两级。京师或陪都所在地的州称为府, 府州县之上还有地方监察机构:道。县以下为乡、里、保。

宋:路,府、州、军、监,县。 县下设乡一级的保甲组织。 元:省、路、府(州)、县4级。县以下设乡都。 明:省、府、县3级制。县下实行里甲制度。

清:分为内地行政区和边疆特别行政区。内地按省、府、县划分。边疆特别行政区:东北地区盛京、吉林、黑龙江设将军;外蒙古乌里雅苏台设将军,新疆伊犁设将军。西宁、西藏设办事大臣。

(三)官僚管理制度:

1.选拔制度:

“为政之要,重在得人”。历代王朝为进行统治管理,必须建立起一套人才选拔制度。

原始社会时期的任官制度,尧舜禹时代,君位继承是经过推举而进行的,如尧在晚年,预先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又同样方式预先推举了禹。禹也曾如此先后推举皋陶与伯益,只不过禹子启用武力夺得君位,开创家天下。

尧舜禹时对大臣的选用,也是经过推举,如尧时四岳推举鲧治水即为一例。

夏朝时随着君主的世袭,大臣的爵位也是世袭制,但“选贤与能”的推选制仍存在。

周代定期在乡里简选贤能之士,他们被充实到一般管理机构,

春秋时代,乡里选举之制继续推行,后演变成荐举之法,各国卿大夫向国君推荐贤能之士,如秦百里奚荐举蹇叔,齐鲍叔牙推荐管仲。战国时代的用人制度在荐举的基础上,又有其特点:a,它打破了贵族对仕途的垄断,庶人可因才能功劳入仕。b,选举注重从实践中选拔人才。

汉代选拔人才制度:一是察举,察举的科目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明经、明德、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及临时所定的其他特殊科目。

察举的方式,主要是由公卿、列侯、郡国首相等对自己的属吏进行考察,然后向朝廷推荐。察举对象经过考试,然后被量才录用。二是征辟,包括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所征多为大名士或才学、品德优长者;辟除是公府州郡任用僚属的制度。三是荫子制,即给二千石高官庇荫子弟的特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规定,在地方各州置大中正,郡置中正官,负责对本乡地主分子进行铨衡品评,按九品定出等第,作为政府选

35

拔人才和任官的依据。

隋唐时确立了科举考试制度,这在古代选拔人才制度方面是一大改革,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用考试的方法选取进士,这标志着科举制的成立。

唐代科举考试每年举行,应试者来源有两类,一是生徒,即中央和地方学校中的学生,二是乡贡,即学校之外的应试者,先需经州县考试合格,考试者集中于京师,参加尚书省礼部侍郎主持的考试。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全赖背诵,进士考试需要作诗赋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

除科举考试外,唐代选官制度还有制举和辟召、荐举、门荫。制举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都可应试。辟召是对有特殊才学或有德之士的特殊录用方式,不经考试。

宋代:进士科与学校三舍法为选官方法。进士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通过礼部试、殿试的士人,立即授予官职。 还有恩荫制、纳粟补官制。

元朝:科举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设立国学,定期考试,选拔官员。

明清时代,把科举考试与学校制度密切结合起来,即参加考试者须是各级学校的生员。府(州)、县生员,即所谓秀才,先赴省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举人赴京参加会试,及格者再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中选者为进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若干人,中了进士即可任官,而且有做高官的希望,所谓“卿相皆由此出”。

清代科举考试情况与明代大致相同。

明清时代,经过科举入仕,比其他途经得官要优越得多,待遇上也不一样。清代,凡由举人、进士做官的,称“正途”,在官场中很荣耀。经过捐纳、荫袭入仕者,称“异途”、“杂途”。

清制,凡正印官只能由正途出身者担任。 2、任用制度

人才选拔出来了,政府就要使用这批人,于是就涉及到了对官吏的任用制度。

中国古代在尧舜时期,尧预先荐用舜,但让舜经历诸多磨难而后登位,就是在正式任用之前有一段使用期。这就是那时对官吏的任用制度。

周代对官吏的任用一般是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自己选用家臣。

秦代县以上的主要官吏都由中央任免和调动。初为吏,有一定的试用期,即史书中所谓“试为吏”。

汉代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或中央的主管机关任命(西汉为丞相

36

府的东曹,东汉为尚书台的吏曹)

汉代对官吏的任用方式有多种,试用曰“试守”,实授曰“真除”,兼领称“领”或“视”。

东汉时参决、总领尚书事称“录”,暂由他官代理某官职曰“行”,中央临时派员监督地方官称“督”。

开始实行回避制度,主要表现在任官者当避开本籍。对任官者的身份、财产、年龄等也有规定,如汉初规定商人不得做官;还有规定家资十万可以做官;选举孝廉者年限四十,明经博士限年五十。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任官时间作了限制。如晋定州郡长官,任期为六年。刘宋限制三十仕郡县,六年为年限。宋、梁、陈及北魏,皆以六年为限。任官年龄上有了规定,宋齐时,定士族20登仕,庶族30试吏。对入仕者的身份也有规定,如“刑门”、“盗门”、“兵户”不准入仕。

总之,此时期,在九品中正制下,虽然管理选授权在吏部,官吏任用权在中正官之手。

隋唐时期,官吏任用权集中于中央,九品以上官皆由吏部任命,唐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官由兵部铨选。

科举考试及第的进士,再经吏部考试,合格始授官。礼部择人的标准,《通典·选举典》:“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

宋代官员称号分官、职、差遣三项,前两项是虚衔,而差遣才是权力所在。如包拯任“礼部郎中龙图阁大学士知开封府事”,其中“礼部郎中”为本官,据此领取俸禄;“龙图阁大学士”是荣誉职称;“知开封府事”,是差遣,是他具体负责的职务。

官员年满20,方可出任差遣;任期也以每任三年为期。

元朝,官吏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官,第二等级是首领官,第三等级是吏。凡由吏出身的,都要经过首领官这一等级,再上升到官。凡由科举入仕的,通常先任首领官,然后转为官。由怯薛出身的,通常直接为官(怯薛是皇帝的禁卫军,他们在服役一段时间以后,由皇帝直接指派,出任中央或地方的重要官职)。

元代也推行回避制度(一门之内父子兄弟不能同在一个系统或同一地方做官;官员不得在原籍为官)。元代还推行荫叙制度,凡一品至七品的官员均可荫子一名。

明朝:《明史·选举制》说“任官之事,文归吏部,武归兵部,而吏部职掌尤重??选人自进士、举人、贡生??即注重从科举、学校的途径选人。明朝任官制度规定,凡官员升迁必须“考满”,即按年资经考绩期满。回避制度规定:“南人官北,北人官南”。

清朝:任选官吏“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

选授官吏时,首先区别出身,科举出身的人有优先权,而通过捐纳等任

37

官时有所限制。第二,“区别内外官”,即对宗室、满人有优待。

对官员的任命形式,有以下几个档次: 第一是特荐。即皇帝点选(由军机处列名),这可不受原来资格或其他有关限制。第二是“开列题请”,即由吏部开列资格相当者的姓名,一正一陪,请旨定夺。第三是铨选。由吏部召集受选人员,按班次每月掣签定名。第四是保荐。一般二品以上官可以举荐人才,但举荐不当要受罚。

3、官吏考核制度:

为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就有必要对官吏在任职期间的政绩进行检查评估,以此决定官吏的赏罚升迁,这就是对官吏的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出现很早。战国起,开始以上计制度考核官吏,即地方官把关于土地赋税、户口治安等情况报呈中央,国君据此考核结果给予赏罚。

秦汉时上计制度进一步完善。郡县平时有工作记录,每年秋冬岁尽,各级政府将户口、土地、赋税、盗贼等情况整理上报。郡县上报给丞相和御史大夫,经考查虚实后由丞相、御史两府汇总上报给天子,在天子的考核中得“课最”或“高第者”可以升迁;如考核中发现罪过,要降职罚俸,罢官免爵直至处死。

魏晋时期士族专权,门阀政治,因而考核制往往成为虚文。 隋唐时由尚书省吏部考功司具体掌管吏的考核,宰相等高级官员的考课,由皇帝来自掌握。唐代对官吏的考核是每年进行一次小考,每三年进行一次大考。小考只定等第,记入考状备案;大考是综合几年来小考等第来确定官吏的赏罚升降。

考课分为两个步骤,一先由中央各官署和地方长官对属官进行考核,考完之后,将结果记入考簿;二报尚书省复考,复考结果上奏皇帝。

宋代称考绩为“磨勘”,对官员的考核,由审官院考核京朝官,考课院考核州县官,一年考一次,三考为一任,任满视考绩结果决定升迁,官员在任期内无过错者,一般都能升迁。所以宋代考绩实是年资重于政绩。

元代官员必须循年资经过考核逐级升迁,破格受到严格限制,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以“五事”为主要内容,即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税均。官员的考核由上级机构和监察机构共同进行。地方官员在任满以后都要由上级官府发给“解由”,上面详细开列本人经历,任职年月、承担的各种工作情况,移交的物品等等,“解由”统一送中书省吏部,进行核实,然后根据情况加以迁转。

明代官吏考核,文、武官分别进行,文官考核分考满、考核两种。考满是对官吏全面的考核,根据官吏任职情况,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项目有称职、平常、不称职,分上,中,下三等,称职者升、平常者复职,不称职降职。

考核,是对官吏的行政审查与处理,对京官的考察称京察,对外官的考

38

察称外察。

考察项目有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不谨等八项。

考察处理办法:京官四品以上向皇帝自陈,给予处理;五品外官以下分致仕、降调、闲住、为民等几种处理办法。在考察中被罢黜的一般永不录用。

清代官吏考核制度基本沿明制,考核京官的称京察,考核地方官的称大计,每三年行一次。

考核标准有四格,即操守、才干、政绩、年龄四项标准,定为称职、勤职、不称职三等。得京察一等或大计卓异者,可加级记名,以备候补升职。在京察和大计中不合格者,就要以入法弹劾。

4、爵、勋、品、阶制度:

在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为表示贵贱等级、尊卑名分、酬赏功劳,先后设有爵、勋、品、阶制度。

爵位的最早设立,应是在周朝时期,周天子之下,诸侯分为公、候、伯、子、男五爵。有爵位,则表明是贵族身份;而爵位的不同等级,则表示贵族身份上有尊卑贵贱区别。

春秋战国时代爵制发生很大变化,如秦国有20等爵制:公士、上造、簪、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等等。

汉代,对宗宝、贵戚、功臣,封以王候之爵。

魏晋以后,对宗室、贵戚、功臣,封以王、公、侯、伯、子、男等爵号。 唐代、明朝也继续分封爵号。

勋,又称勋官,是赏予有功者的称号,其制始于北周,勋位有上柱国至都督,共11等。

唐制勋官自上柱国至武骑尉,有十二转。 宋代勋官12级,自上柱国至武骑尉。 元代勋官自上柱国至飞骑尉,分为10阶。 明代勋官分文武,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

品,指官员等级,最早对官员划分等级的制度是周代的九命之制,如上公九命,侯伯七命,子男五命;三公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等等。

战国时代出现俸禄制,以禄粟多少为官员等级之称,如秦有五十石之官,百石之官。

汉代形成粟石品级制,即百官俸禄以谷物计算,以百官所得谷物多少区分等级,如三公万石,郡守二千石,县令六百石。

曹魏开始,官分九品,一品为上,下递降至九品。北魏时每品各分正、从,第四品以下,正从品又各分上、下阶,共分为三十等。

隋唐官制亦分为九品三十阶。

元、明、清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共九品十八等。

39

阶,即阶官,又称散官,用以表示官员的实际等级, 5、监察制度:

最早的监察制度出现在周朝,周初设三监监殷遗民,《礼记·王制》:“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

监察制度正式创始于秦,秦与西汉设立御史府,以御史大夫为正,御史中丞为副,兼监察之职。

汉武帝时,京师所在置司隶校尉,掌纠劾京师百官及附近各郡。丞相府置司直,佐丞相检举不法。

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御史府改称御史台,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由此,御史专门的监察官之称。

魏晋以后,御史台权力扩大。百官失职有罪,御史中丞不纠,要免官;纠弹失误,不负任何责任。还规定,世家显宦不得任御史台长官。

隋唐时,御史台下分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掌纠弹中央百官,殿院纠察朝会礼仪班位,维持朝会纪律;察院按道巡察州县。

宋代,监察御史分察六部尚书,地方监察初设通判监察官吏,后来由中央派出的转运使、提点刑狱来监察官吏。

元代御史台又称内台,御史大夫一职非蒙古贵族不授,全国分22道监察区,设肃政廉访使于各道负责监察地方官吏。

明代改御史名为都察院,作为中央监察机构。地方性监察机构分两种,一为中央派出的监察御使,为十三道巡视;二为常设各省的提刑按察使。

明代对官吏的监察,两方面问题处理最严,一是对皇帝不忠顺,二是贪污。

清代,中央监察机构是都察院,监察朝廷政治得失;地方监察制度,总督、巡抚作为地方最高长官,有监察地方之权。

监察制度方面,除了监察官,还有谏官,就是备皇帝顾问、劝谏规正君主言行的官吏。

西周时无专职谏官,但卿大夫都有进谏之责。 春秋时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

秦汉时有谏官,如光禄大夫、谏大夫、侍中、中常侍、给事中等有言谏之责,可视为当时的谏官。

南北朝时有给事中、谏议大夫等谏官。

唐朝的门下省有以谏议为主要职责的机构。唐重谏官,唐太宗建立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之制;武则天时期也设立散骑掌侍、谏议大夫。

宋代于门下省分出谏院,与御史台合称“台谏”,主要举发臣下不法失职。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2d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