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7-22 09:44: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2016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23小题,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48gO2和O3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3NA

B.常温常压下,11.2L乙烯含有2NA个碳原子

C.1.7g氨气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

D.2.7g铝与足量NaOH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28g乙烯(C2H4)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在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32g氧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1L乙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6NA/22.4

4.下列操作方法或仪器选择正确的是( )

A.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

分离水和乙醇

C.

收集氨气

D.

用到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不到的仪器是( )

A.长颈漏斗 B.广口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

6.下列仪器使用不当的是( )

A.试管可作为反应容器

B.量筒用于量取一定液体药品

C.胶头滴管用过应立即清洗滴瓶中的滴管也是如此

D.烧杯常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试剂的反应容器

7.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验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 D.

收集氢气.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收集满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B.

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9.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应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溶液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液体也不能蒸干

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11.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硝酸铵和氯化钠(水)

B.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观察颜色)

C.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D.酒精和蒸馏水(品尝)

12.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除杂质

B.用加入浓溴水的方法分离硝基苯和苯酚的混合物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D.用加热氧化铜除去氮气中含有的少量氧气

13.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除杂物)( )

A.KCl(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B.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CuO(Cu)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14.下列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Mg粉中的Al粉: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NaHCO3溶液中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D.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B.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L医用消毒酒精

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氧气

16.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是( )

①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

②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Ca(OH)2和NaHCO3溶液

③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7.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支柱.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对上表中各种配料成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品名 蔬菜苏打饼

配料 面粉、鲜鸡蛋、精炼食用植物油、白砂糖、奶油、食盐、脱水青菜、橙汁 保质期 十二个月

生产日期 2008年11月6日

A.富含蛋白质的是鲜鸡蛋

B.富含维生素的是脱水青菜和橙汁

C.富含淀粉的是面粉和白砂糖

D.富含油脂的是精炼食用植物油和奶油

18.合理利用二氧化碳,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工业发展.在常压下,﹣78℃时,二氧化碳气体凝结成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某学生买回一盒冰淇淋月饼,盒里有很多作为致冷剂的碎干冰.下列关于干冰处理的正确做法是.( )

A.将干冰放入冰箱 B.让干冰在通风处自然升华

C.直接将干冰倒入下水道 D.用手取干冰扔入废物箱

19.关于药品的取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

②实验中剩余的药品应该扔掉

③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倒入废液缸中

④剩余的固体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液体应倒入废液缸中.

A.① B.② C.②③ D.全部

20.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铜与青铜都属于铜的合金

B.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小

D.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21.下列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高强度水泥 B.钢化玻璃 C.碳化硼陶瓷 D.钢铁

22.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时,不需要公布指标的项目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23.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图

A.属于氨基酸 B.可以与碱发生反应

C.该物质易溶于水 D.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31分) ,推断正确的是( )

24.欲用胆矾(CuSO4 5H2O)配制480mL 0.1mol L的CuSO4溶液.根据题意填空:

(1)如图所示仪器,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用到的是 (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填仪器名称).

(2)配制该溶液应选用 mL容量瓶,使用容量瓶之前必须进行 .

(3)配制该溶液应用托盘天平称取 g胆矾.

(4)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填编号).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将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1

25.用质量分数为37.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g/cm)配制成1mol/L的稀盐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20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 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 mL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 .

A.5mL B.10mL C.25mL D.50mL

(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释的盐酸其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mL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标线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面底部与瓶颈的环形标线相切.

③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几十毫升,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

(5)配制完后,应将容量瓶中的稀盐酸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存放,盖好塞子并贴上标签.

26.0.5molH2SO4的质量是 g,含 个分子,含 mol氧原子,能和 _mol NaOH完全反应,该硫酸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与 g HCl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同.

27.(15分)(2015秋 东台市校级月考)(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a)食盐 (b)食醋 (c)苹果汁 (d)葡萄糖 (e)青霉素,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富含维生素C的是 ;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 ;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的是 ;即可作为调味剂,又可预防感冒的是 ;食用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肾脏受损的 .

(2)塑料、橡胶、光导纤维是现代生活中常用的材料.试填写下列空白:

①上述三种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②光导纤维的化学成分是(填化学式)

③橡胶硫化的目的是使线型橡胶分子之间通过硫桥交联起来,形成由 转变成 ,从而改善橡胶的性能.

(3)

①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和 .

②在潮湿的空气里,钢铁表面吸附一层水膜,形成电解质溶液,与钢铁里的碳构成无数微小的 ,发生原电池反应,负极反应是: ,从而加快了钢铁的腐蚀. ③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在建设的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和

“节约能源”.酸雨是PH小于化合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请写出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3

2015-2016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23小题,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48gO2和O3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3NA

B.常温常压下,11.2L乙烯含有2NA个碳原子

C.1.7g氨气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

D.2.7g铝与足量NaOH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 A.根据臭氧的质量计算出物质的量,再计算出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

B.根据是否是标准状况下进行分析;

C.根据氨气的质量计算出氨气的物质的量及含有的电子数目;

D.2.7g铝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根据方程式判断失去的电子数.

解答: 解:A.48g臭氧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3mol氧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3NA,故A正确;

B.不是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11.2L乙烯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1mol电子,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NA,故C错误;

D.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7gAl转移电子0.3NA个,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主要是气体摩尔体积条件应用,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的方法,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28g乙烯(C2H4)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 A、NO2和CO2均含2个氧原子;

B、乙烯C2H4)和环丁烷(C4H8)的最简式均为CH2;

C、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

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解答: 解: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NO2和CO2均含2个氧原子,故1mol混合气体中无论两者的比例如何,均含2mol氧原子,即2NA个,故A正确;

B、乙烯C2H4)和环丁烷(C4H8)的最简式均为CH2,故28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n==2mol,故含有2mol碳原子,即2NA个,故B正确;

C、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92g混合物中含有的NO2的物质的量n==2mol,而1molNO2中含3mol原子,即2molNO2中含6mol原子,即6NA个,故C正确;

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在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32g氧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1L乙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6NA/22.4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 A.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

B.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1mol氦气含有1mol原子;

C、根据氧气中含有的氧原子质量计算出氧原子物质的量及数目;

D.1mol乙烷燃烧生成2mol二氧化碳和3mol水.

解答: 解:A.常温常压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及分子数,故A错误;

B.1mol氦气含有1mol氦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NA,故B正确;

C.32g氧气含有32g氧原子,含有2mol氧原子,所含原子数目为2NA,故C错误;

D.1mol乙烷燃烧生成2mol二氧化碳和3mol水,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5NA/22.4,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的“热点”,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

4.下列操作方法或仪器选择正确的是( )

A.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

分离水和乙醇

C.

收集氨气

D.

用到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

考点: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化学试剂的存放;分液和萃取;气体的收集.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容量瓶不与刻度线,没有刻度,故一定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向容量瓶内转移溶液需要用玻璃棒引流;

B、分液漏斗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采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玻璃的成分含有SiO2,磨口出接触面增大,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是矿物胶.

解答: 解:A、容量瓶不与刻度线,没有刻度,故一定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向容量瓶内转移溶液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A正确;

B、乙醇与酒精互溶,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

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采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将瓶口向下,导管伸入瓶底,故C错误;

D、玻璃的成分含有SiO2,磨口处接触面增大,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是矿物胶,瓶塞与试剂瓶粘在一起,无法打开,故成分碱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涉及物质分离、气体收集、试剂保存、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比较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不到的仪器是( )

A.长颈漏斗 B.广口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

考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分析: 根据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使用的装置为“固+液常温型”,依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据此选择需要的仪器.

解答: 解: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使用的装置为“固+液 常温型”,用到的仪器有:长颈漏斗、广口瓶,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不需要用酒精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到集气瓶;所以用不到的仪器是酒精灯;

故选:C.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仪器的选择等,明确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6.下列仪器使用不当的是( )

A.试管可作为反应容器

B.量筒用于量取一定液体药品

C.胶头滴管用过应立即清洗滴瓶中的滴管也是如此

D.烧杯常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试剂的反应容器

考点: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分析: A.试管可以作为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量筒是用来取用一定量液体药品的仪器;

C.滴瓶中的滴管用过后不用清洗;

D.烧杯能用作较大量的试剂反应和配制溶液.

解答: 解:A.试管可以作为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用来制备少量气体,故A正确;

B.量筒常用于一定液体的量取,为保持量取的准确性,不可做反应容器,故B正确;

C.滴瓶中的滴管用过后不用清洗,故C错误;

D.烧杯能用作较大量的试剂反应和配制溶液,且能间接加热,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基本操作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在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

7.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验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 D.

收集氢气.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综合.

分析: A.酒精灯不能对火,易发生失火;

B.捂热试管,观察烧杯中是否出现气泡;

C.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注入水中;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解答: 解:A.酒精灯不能对火,易发生失火,应利用火柴点燃,故A错误;

B.捂热试管,观察烧杯中是否出现气泡,可检验气密性,操作合理,故B正确;

C.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注入水中,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易导致液滴飞溅,故C错误;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不能利用图中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仪器的使用、稀释、气体的收集及气密性检验等,把握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装置的作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收集满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B.

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综合.

分析: A.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应在试剂瓶口;

B.试管中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大拇指顶住试管夹的短柄;

C.滴加时悬空正放;

D.称量时左物右码,且NaOH在小烧杯中称量.

解答: 解:A.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试剂瓶口,观察现象,不能伸入瓶内,故A错误;

B.试管中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大拇指顶住试管夹的短柄,则图中操作不合理,故B错误;

C.滴加时悬空正放,不能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试剂,故C错误;

D.称量时左物右码,且NaOH在小烧杯中称量,图中操作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验满、液体的取用、加热及称量等,把握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装置的作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9.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应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考点: 化学试剂的分类;浓硫酸的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 根据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在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是腐蚀品的标志.

解答: 解:由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在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是腐蚀品的标志.

A.浓硫酸不是爆炸品,故A错误;

B.是腐蚀品的标志,这是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故B正确;

C.浓硫酸不是易燃的液体,故C错误;

D.浓硫酸不是剧毒品,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溶液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液体也不能蒸干

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考点: 试纸的使用;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蒸馏与分馏.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腐蚀橡皮管;

B、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来回答;

C、根据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回答;

D、根据金属钠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 解:A、KMnO4溶液有很强的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来装,应该用酸式滴定管来量取,故A错误;

B、若先用蒸馏水润湿会造成溶液浓度的降低,测出值不一定准确,故B错误;

C、蒸馏时防止暴沸和意外事故,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液体也不能蒸干,故C正确;

D、金属钠性质比较活泼,在研钵中研成粉末时易于空气中氧气,水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知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较简单.

11.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硝酸铵和氯化钠(水)

B.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观察颜色)

C.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D.酒精和蒸馏水(品尝)

考点: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行,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氯化铁的水溶液为黄色,氯化亚铁的水溶液为浅绿色,软水中含有较少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酒精有特殊的香味,注意不能品尝药品,以此解答. 解答: 解:A.由于硝酸铵溶解度大且溶解于水时明显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所以可以将两物质区别开来,故A正确;

B.由于氯化铁溶液显棕黄色,而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所以观察颜色可以区别开来,故B正确;

C.当加入肥皂水振荡后,得到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反之是硬水,故C正确;

D.实验方法中是不允许使用品尝的方法,即使是知道无毒的物质也不可以,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难度不大,注意实验操作的严谨性和安全性,实验操作时,不能品尝化学药品,以防中毒.

12.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除杂质

B.用加入浓溴水的方法分离硝基苯和苯酚的混合物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D.用加热氧化铜除去氮气中含有的少量氧气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 A.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酸可与饱和碳酸钠反应;

B.生成三溴苯酚溶于苯中;

C.一氧化碳是少量的,不会被点燃;

D.氧化铜不与氧气反应.

解答: 解:A.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酸可与饱和碳酸钠反应,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杂质,故A正确;

B.生成三溴苯酚溶于苯中,应用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分离,故B错误;

C.一氧化碳是少量的,和二氧化碳是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的,不会被点燃,故C错误;

D.氧化铜不与氧气反应,应用铜网,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除杂等问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把握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难度不大.

13.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除杂物)( )

A.KCl(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B.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CuO(Cu)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K2CO3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错误;

B、BaCO3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

C、Cu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

D、CaCO3不溶于水,CaCl2易溶于水,故加水溶解后过滤,即能除去氯化钙,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下列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Mg粉中的Al粉: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NaHCO3溶液中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D.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 实验评价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而镁不反应,然后过滤得到镁,故A正确;

B.盐酸与碳酸钡反应,与硫酸钡不反应,故B错误;

C.加入盐酸引入新的杂质氯离子,故C错误;

D.铁粉不与氯化亚铁反应,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等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根据除杂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和量,并且操作简单可行,除杂时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离.

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B.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L医用消毒酒精

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氧气

考点: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分析: A.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

B.分子间有间隔;

C.托盘天平准确到0.1g;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

解答: 解:A.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可量取量取9.0mL水,故A正确;

B.分子间有间隔,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的医用消毒酒精小于200mL,故B错误;

C.托盘天平准确到0.1g,无法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故C错误;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6.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是( )

①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

②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Ca(OH)2和NaHCO3溶液

③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考点: 有机物的鉴别;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专题: 压轴题;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 ①根据有机物的水溶性和密度鉴别;

②Ca(OH)2和NaHCO3溶液生成CaCO3沉淀;

③甲烷和乙炔点燃时现象不同.

解答: 解:①苯和溴苯都不溶于水,但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乙醇和水混溶,三者现象不同,可鉴别,故①正确;

②Ca(OH)2和NaHCO3溶液生成CaCO3沉淀,不能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故②错误; ③甲烷燃烧有淡蓝色火焰,乙炔燃烧火焰明亮,有浓烟,现象不同,可鉴别,故③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的异同.

17.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支柱.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对上表中各种配料成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品名 蔬菜苏打饼

配料 面粉、鲜鸡蛋、精炼食用植物油、白砂糖、奶油、食盐、脱水青菜、橙汁 保质期 十二个月

生产日期 2008年11月6日

A.富含蛋白质的是鲜鸡蛋

B.富含维生素的是脱水青菜和橙汁

C.富含淀粉的是面粉和白砂糖

D.富含油脂的是精炼食用植物油和奶油

考点: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分析: 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植物油或奶油中富含油脂;脱水青菜或橙汁中富含维生素. 解答: 解:A.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A正确;

B.脱水青菜或橙汁中富含维生素,故B正确;

C.白砂糖中无淀粉,故C错误;

D.植物油或奶油中富含油脂,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营养素的来源,难度不大,注意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植物油或奶油中富含油脂;脱水青菜或橙汁中富含维生素.

18.合理利用二氧化碳,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工业发展.在常压下,﹣78℃时,二氧化碳气体凝结成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某学生买回一盒冰淇淋月饼,盒里有很多作为致冷剂的碎干冰.下列关于干冰处理的正确做法是.( )

A.将干冰放入冰箱 B.让干冰在通风处自然升华

C.直接将干冰倒入下水道 D.用手取干冰扔入废物箱

考点: 碳族元素简介.

分析: 干冰在通常状况下干冰易升华的特点分析,据此解题.

解答: 解:在常压下,﹣78℃时,二氧化碳气体凝结成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在通常状况下干冰易升华,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9.关于药品的取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

②实验中剩余的药品应该扔掉

③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倒入废液缸中

④剩余的固体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液体应倒入废液缸中.

A.① B.② C.②③ D.全部

考点: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①实验过程中的剩余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否则容易污染试剂; ②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扔掉,应该放回指定的容器中;

③剩余药品倒入废液缸,会造成资源浪费;

④剩余药品放回试剂瓶会造成试剂污染,倒入废液缸会组成资源浪费.

解答: 解:①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药品,故①错误; ②实验中剩余的药品不能扔掉,应该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故②错误;

③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倒入废液缸中,倒入废液缸会造成浪费,有时会造成安全事故,故③错误;

④液体倒入废液缸中,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应该倒入指定的回收仪器中,故④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安全及事故处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化学安全事故及突发事故的处理方法,明确实验室中剩余药品的正确处理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铜与青铜都属于铜的合金

B.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小

D.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考点: 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分析: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合金的性质是: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解答: 解:A.青铜是铜锡合金,黄铜是铜锌合金,故A正确;

B.生铁是铁与碳的合金,碳与盐酸不反应,故B错误;

C.合金的性质是: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因此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故C错误;

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还要理解合金的性质,即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本考点基础性强,比较好把握.

21.下列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高强度水泥 B.钢化玻璃 C.碳化硼陶瓷 D.钢铁

考点: 无机非金属材料.

分析: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耐火材料、平板玻璃、仪器玻璃和普通的光学玻璃以及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和电瓷、搪瓷、磨料(碳化硅、氧化铝)、铸石、碳素材料、非金属矿(石棉、云母、大理石等).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先进陶瓷、非晶体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 解答: 解:A.高强度水泥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

B.钢化玻璃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碳化硼陶瓷是新型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

D.钢铁是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材料,难度不大,学生应熟悉材料中的成分,能运用所学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2.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时,不需要公布指标的项目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分析: 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即总悬浮颗粒物(TSP).

解答: 解:目前计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但没有列入空气质量检测范围,不是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难度不大,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空气质量日报的检测项目有空气污染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要记住三种有害气体.

23.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图,推断正确的是( )

A.属于氨基酸 B.可以与碱发生反应

C.该物质易溶于水 D.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考点: 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该有机物中含﹣COOH和﹣COOC﹣结构,利用羧酸及酯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 解:A.不含氨基,则不属于氨基酸,故A错误;

B.含羧基,能与碱反应,故B正确;

C.属于酯类物质,不溶于水,故C错误;

D.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及其性质,明确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即可解答,注意把握羧酸的性质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31分)

24.欲用胆矾(CuSO4 5H2O)配制480mL 0.1mol L的CuSO4溶液.根据题意填空:

(1)如图所示仪器,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用到的是 B (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 (填仪器名称).

(2)配制该溶液应选用 500 mL容量瓶,使用容量瓶之前必须进行 检漏 .

(3)配制该溶液应用托盘天平称取 12.5 g胆矾.

(4)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②③⑤⑥ (填编号).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将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1

考点: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 (1)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以及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反应所需仪器分析;

(2)根据容量瓶的规格和溶液的体积来选;根据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3)根据n=cv计算溶质CuSO4的物质的量,利用CuSO4 5H2O的物质的量等于CuSO4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CuSO4 5H2O的质量;

(4)根据c=计算不当操作对n或V的影响,如果n偏大或V偏小,则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

解答: 解:(1)配制顺序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一般用天平称量(用到药匙)称量,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所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不需要的仪器有分液漏斗,故答案为:B、烧杯、玻璃棒;

(2)因配制溶液的体积为480ml,而容量瓶的规格没有480ml,只能选用500ml容量瓶,容量瓶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漏,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检漏;

(3)配制溶液的体积为480ml,而容量瓶的规格没有480ml,只能选用500ml容量瓶,CuSO4

﹣1=的物质的量n=cV=0.5L×0.1mol L0.05mol,CuSO4 5H2O的物质的量等于CuSO4的物质

的量,所以CuSO4 5H2O的质量0.05mol×250g/mol=12.5g,故答案为:12.5;

(4)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物体的质量偏小,浓度偏小,故①正确;

②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将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因液体中含有溶质,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小,故②正确;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因烧杯和玻璃棒上沾有溶质,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小,故③正确;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的体积无影响,浓度不变,故④错误;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的液面比刻度线高,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⑤正确;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过会儿滞留在刻度线以上的液体会下落,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⑥正确;

故选:①②③⑤⑥.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仪器以及误差分析,难度不大,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5.用质量分数为37.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g/cm)配制成1mol/L的稀盐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20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 250 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 21.0 mL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 C .

A.5mL B.10mL C.25mL D.50mL

(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释的盐酸其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mL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标线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面底部与瓶颈的环形标线相切.

③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几十毫升,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③①④② .

(5)配制完后,应将容量瓶中的稀盐酸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存放,盖好塞子并贴上标签.

考点: 溶液的配制.

分析: (1)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只能配制和其规格相对应的体积的溶液,据此选择; 3

(2)先计算出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稀,然后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浓V浓=CV稀来计算;根据“大而近”的原则,根据需要量取的浓盐酸的体积来选择合适的量筒;

(3)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对操作顺序进行排序.

解答: 解:(1)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只能配制和其规格相对应的体积的溶液,常用的规格有100mL、250mL、500mL、1000mL,现在需要这种盐酸220 mL,故应选用250mL容量瓶,故答案为:250;

(2)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1.9mol/L,设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VmL,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可知:

11.9mol/L×VmL=1mol/L×250mL

解得V=21.0mL.

根据“大而近”的原则,根据需要量取的浓盐酸的体积为21.0mL来选择合适的量筒,故应选择25mL量筒,故答案为:21.0;C;

(3)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对操作顺序进行排序可有:③①④②;故答案为:③①④②.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属于基础型题目,难度不大.

26.0.5molH2SO4的质量是 49 g,含 3.01×10 个分子,含 2 mol氧原子,能和 1 _mol NaOH完全反应,该硫酸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与g HCl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同.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23分析: 根据m=nM计算硫酸的质量,根据N=nNA计算硫酸分子数目,氧原子物质的量为硫酸的4倍,由2NaOH+H2SO4=Na2SO4+2H2O,可知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硫酸的2

倍;含有氢元素质量相同,则氢原子物质的量相等,据此计算HCl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HCl的质量.

解答: 解:0.5molH2SO4的质量是0.5mol×98g/mol=49g,含硫酸分子数目为

﹣123230.5mol×6.02×10mol=3.01×10,含氧原子物质的量为0.5mol×4=2mol,由

2NaOH+H2SO4=Na2SO4+2H2O,可知中和氢氧化钠为0.5mol×2=1mol,与之含氢元素质量相等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则HCl的质量为1mol×36.5g/mol=36.5g, 故答案为:49;3.01×10;2;1;36.5.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27.(15分)(2015秋 东台市校级月考)(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a)食盐 (b)食醋 (c)苹果汁 (d)葡萄糖 (e)青霉素,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富含维生素C的是 c ;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 d ;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的是 e ;即可作为调味剂,又可预防感冒的是 b ;食用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肾脏受损的 a .

(2)塑料、橡胶、光导纤维是现代生活中常用的材料.试填写下列空白:

①上述三种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③橡胶硫化的目的是使线型橡胶分子之间通过硫桥交联起来,形成,将分子由型 转变成 体型 ,从而改善橡胶的性能.

(3)

①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

②在潮湿的空气里,钢铁表面吸附一层水膜,形成电解质溶液,与钢铁里的碳构成无数微小的 原电池 ,发生原电池反应,负极反应是: Fe﹣2e ,从而加快了钢铁的腐蚀.

③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在建设的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和

“节约能源”.酸雨是PH小于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请写出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232+

考点: 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含硅矿物及材料的应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 (1)苹果汁富含维生素C;葡萄糖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的是青霉素;食醋既可作为酸性调味剂,又可预防感冒;食盐食用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肾脏受损;

(2)①有机高分子材料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据此解答;

②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③天然橡胶经过加工后可以得到相对稳定的硫化橡胶,硫化后,橡胶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别的大分子有机物;

(3)①普通玻璃成分是:二氧化硅,硅酸钠和硅酸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29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