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更新时间:2024-03-20 05: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背景分析

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

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

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

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经过对广大的调查研究,经过专家的论证,提出了将原《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整合成一门综合课――《品德与社会》的设想。综合后的《品德与社会》课能体现原两门课的优势,使品德教育有个载体,使社会知识有了灵魂,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小学教育。

2、综合课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儿童发展规律。这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弊端,设置综合课程。课程综合化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各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因为,许

多影响全球的问题(如环境,人口等)需要依靠学科联合起来综合解决,况且课程综合化符

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实际的社会生活是综合的,人的知,情,意,行发展也是整体的。有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人际关系的丰富性,才能

使人格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也就是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发展完善的人格或品性。设置《品德与社会》综合课正是为了改变过去的分科教学,彼此割裂地“铸造”学生人格而无效的局面,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程性质分析

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他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中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科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同时,还有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类型看,具有综合性。课程标准在这部分第二段进一步说明了本课程的特性:

1、综合性。

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

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别于过去分科课程的特性。

2、经验性。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等。这里阐明了学生是在活动中,在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的,是主动参与式的学习,它不再是灌输式的,被动式接受的教和学

3、基础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的都是基本的,初步的知识能力,只是为了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应是区别于初中的《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课的特性。

三、设计理念诠释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研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这就是积极引导儿童发展,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成为具有爱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根本目标(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而且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作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理念之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而且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理念之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设计思路说明

6、走近世界

本部分的内容是将看似距学生遥远、产际上已与学生的生活不可分割的今日世界,通过地理环境、文化遗产、节日风俗、民族习惯、科学技术、战争与和平等不同侧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启发并引导学生走近世界,关心并初步了解世界,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国家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增进对世界的亲近感,愿意成为一个自立于世界的中国人。本部分内容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进入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共分为8项。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建构这门课程的基础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是小学中高年级儿童们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平台和基础之上,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道德及社会性从来都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时时刻刻地存在于人的各种活动之中。道德从根本上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是从社会生活里人们的互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念和认识。所以,对儿童品德的提高也不应当离开他们的生活,而要在他们的生活中展开,这种培养应当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决不是脱离了生活的培养,决不能为了道德而道德。因此,课程标准在设置上,努力把学生置于生活中,《品德与社会》课是把“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

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面对这样的任务,我们必须看到,无论各种道德观念,还是各种社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本身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形成并且概括提炼出来的。它们本身就既是源于生活,又是高于生活的,同时随着生活的发展还在不断地产生着变化。因此,我们说《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儿童生活,不是简单地照搬生活,不是停留在儿童现有道德和社会性水准之上,而是在复原儿童生活本来面貌的基础上,使他们的道德和社会性水准有所提高,从而体现出国家和我们这个社会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要求。

在教学实施上,必须贯彻课程标准的这种根本理念,使得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感受和理解、习得和掌握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内容,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粹的知识学习。

1、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别列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部分。但是,教师必须认识到,这样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

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一个人情感体验是在生活中获得的,生活态度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能力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的,而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知识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归纳出来的。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是共同存在于生活中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要通过情境的设置、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教学回归生活,恢复生活本来的面目,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事实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从来不是孤立地学习和获取知识,他们总是依据某种价值观,运用某种能力去学习和获取知识,而在这种活动中,也始终伴随着特定的情感和态度,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

在具体的课程单元中,教师要逐渐地习惯于全面考虑和把握教学目标。无论是什么样的具体内容,也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教师都应当事先从目标出发进行考虑;在这一单元、主题或课题的学习中,可能促进学生哪些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可能促进学生哪些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可能给予学生哪些知识经验和获得?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以把握。当然,在不同的内容中,态度、能力、知识目标必然地会各有侧重。

2、要充分利用并且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并非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并不是从这门课的学习才开始的。《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之前,通过自己的生活以及学校教育(尤其是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了一些很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已经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行为习惯,具有了很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很自然地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基本相适应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初步的社会积极性。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正是从学生这样

的发展基础上建构,继续予以教育和提高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要把教学内容当做学生完全不懂的东西来加以讲解,加以灌输。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

除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品德与社会》课还应当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过程就是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各种能力不断得高,知识积累不断增加,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的过程。这样才符合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连续性过程的规律。所有这些,仅仅依靠原有的生活经验是不够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得为生思考和尝试的范围不断扩大,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向更熟

悉、更高级的水平发展,使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得以拓展、扩充、提升。

3、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必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是得到落实,得到保证,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就越是理想。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时,知识就可能被真正领悟,能力就可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就可能被真正触及和调动,态度,价值观就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选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去观察、记录、归纳、体验、感悟、整理、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自主的学习中得到收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自主性应当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自主性学习并不是彻底排斥教师讲、学生听,关键在于,教师的讲应当是能够调动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当学生的思维完全跟随着教师的语言讲授,进行着比较、分析、归纳、演讲等思维活动时,他们同样是在进行着自主性的学习。

4、要不断调控教学内容。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注意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就不应该是静态的,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zx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