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技术交底

更新时间:2023-12-08 15: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验收技术规程》JGJ160-2008、《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标准》渝建发[2008]169号、《关于加强桩基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的紧急通知》渝建质监【2008】00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挖孔灌注桩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2】162号、《关于进一步强调禁止人工挖孔灌注桩使用的通知》渝建安发【2012】21号、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通知》重庆建委[2014]16号文、《关于加强人工挖孔桩作业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渝建发[2011]95号、《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JGJ/T225-2010、《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2014 2、安全操作事项

2.1孔桩周边防护措施

1、砖砌井圈必须高出土面200mm以上,坡面桩井圈最小高度≧200mm。 2、挖出的土石方及时远离孔口,不准放在周边1m范围内,严禁机动车辆到桩孔口附近运弃渣土;雨季施工时,有效组织场区内排水。

3、井口上搭设高1.2米钢管防护架,并设立醒目的警示牌,随时将井口周边材料清理干净。

4、由于边坡较高,为保证安全,施工前对地下车库周边边坡采用喷浆挂网支护。

5、坡面桩和坡脚桩开挖前,采用操作平台和防护架,操作架采用钢管搭设,架上铺跳板形成操作平台,要求搭设牢靠且满足操作空间要求,防护架采用钢管搭设,内边用楠竹跳板封闭。

6、每日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特别雨后要加强观

察,发现土石有崩塌、滑动现象,必须清理,消除隐患后,方可入井进行挖孔作业。

7、安全员每日对基坑边坡、道路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8、为保证人员和车辆安全,应加强警示标识,施工现场行走机械道路不宜少于双车道,坡度不宜大于10°,作业现场车辆倒车、装载、进出须有专人指挥。人员进出设置专用通道,详施工现场人员及车辆行走路线图。

9、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验收,土石方吊装设备、人员上下桩孔安全爬梯接口、塔吊、钢筋加工机械、木工加工机械等机械设备和均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才能使用,边坡支护、露桩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质量、安全检查合格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10、施工现场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遵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2.2孔桩内防护措施

1、每天上班前,对提升设备和电气进行检查,检查提升设备支架、滑轮、钢丝绳、勾扣是否牢固,制动设备是否灵敏。井口支架必须牢固稳定。钢丝绳禁止出现接头,每套钢丝绳必须为一条完整的。发现问题,整改完成后才能开始作业。

2、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内空气质量并确定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方法采用向井内释放鸽子(用线绳套着鸟笼)看其是否晕倒来进行检测,开挖深度超5M的孔桩用鼓风机(或空压机)定时向井内吹风送氧。风量不宜少于25L/s,送风5~10分钟后再下人作业。

3、井台面上的操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尤其在孔内作业时绝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要认真观察孔内一切动态,保持与孔内人员不断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挖出的土石方用塔吊及时运离井口,不得堆放在坑井口周围,井圈上不得放置工具和站人。井口的工作平台应保持清洁,确保没有堆放杂物。

5、孔内设软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井,软爬梯与桩孔口必须可靠连接,施工人员进入井孔内必须戴安全帽,且必须使用防坠器,防坠带应拴牢,使用吊笼、电动葫芦等应有安全可靠的自动卡紧保险装置,电葫芦采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

必须检查其安全起吊能力;井下作业采用12V的安全电压接灯照明。水钻施工必须穿绝缘鞋。

6、如遇井内抽水时,只能从上部将抽水泵放入井内待水抽干后,将水泵提出才能下井作业,禁止边抽水边作业。

7、夜间禁止人工挖孔作业,作业前不得喝酒,作业时不得吸烟,不得穿化纤衣裤,不得在孔内使用明火。井内土方吊运时每次装料只能平桶面,禁止超装,吊装桶容积不得大于0.1m3。

8、孔内最后一节护壁位置安放安全防护板,用15mm厚层板配木方定制而成,提升渣土时人避于防护板下。

9、水钻起吊时,孔下不得留人。

10、禁止带病下井作业。作业中感觉不适,及时出地面休息。

2.3边坡临边防护

1、边坡支护断面如图1所示。

喷浆挂网支护 喷浆挂网支护

图1边坡支护图

2、坑顶临边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栏杆及栏杆柱均采用Φ48*3.0mm的管材,以扣件固定。

3、防护栏杆由二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横杆离地高度为1.2米,下横杆杆离地高度为0.6米,立杆总长度1.2米,立杆间距2米。 4、防护栏杆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

5、栏杆安设位置:便道侧距基坑顶边缘1.0米,其余三方距基坑顶边缘0.5米。

6、所有护栏杆用黄黑油漆刷上醒目的警示色,钢管红白油漆间距为20CM,

基坑一侧设2米宽的安全马道,并悬挂提示标志。护栏周围悬挂“禁止翻越”、“当心坠落”等禁止、警告标志。

7、基坑周围应明确警示,堆放的钢筋线材等材料和车辆不得超越基坑边3米范围警戒线,基坑边警戒线内严禁堆放一切材料。

图2 基坑临边防护示意图

3、操作要点及技术措施

3.1工艺流程

放线、做井圈 挖下一节桩孔石方

在护壁上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 桩底扩孔 开挖第一节土方 清理桩孔、校队桩中心、直径、垂直度 支模浇筑第一节护壁 支模浇筑护壁砼 安装孔口护栏、活动 井盖、照明、通风设施 拆护壁模板 拆第一节护壁模 是否符合终孔要求 岩芯取样 对桩中心、直径、垂直度、深度、扩底尺寸、持力层情况检查验收

图3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3.2施工方法

本工程土方开挖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桩孔开挖深度严格按照地勘报告提供数据和设计图纸进行,护壁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

一、放线、砌砖井圈

1、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场地坐标 控制点和基础设计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护壁厚度+100mm+50mm为半径画出上部(即第一步)的圆周,椭圆桩将两个半圆连接起来。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

2、在护壁开挖线外做高200mm井圈,井圈采用200砖砌筑,内外及顶面抹1:2水泥砂浆,用经纬仪将轴线或桩中心线引测至井圈上,用水准仪将标高引测至井圈上,并用红油漆对轴线、标高、桩号、自编号、嵌岩深度等设计参数标识在井圈上(轴线用红油漆,桩中心线用黄油漆标识),如下图所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zu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