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仪式体验》课程纲要.

更新时间:2024-06-07 22: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44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 投稿邮箱:jyxdhbjb@vip.163.com 课程与教学 一 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传统文化中的仪式体验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学习时间:12课时 二 课程开发的情境分析

仪式,多指典礼的秩序形式,现如今的仪式更加丰富起来,如:升旗仪式、春节欢庆、婚礼、毕业旅行、吃散伙饭、击剑选手赛前相互致敬、盛装出席一场音乐会等仪式性的事情。人们藉由这种仪式带来的仪式感,来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促进自我变革,使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迅速提升。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看似无趣的事情,不管别人如何,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好,才能发现生活的乐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仪式出现畸形的变化,变相的成了一种攀比,炫耀,示威的行为,脱离了仪式的本意。所以用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精粹、节日风俗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对他们进行真正的仪式感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心理和行为健康的养成。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是人类宝贵的遗产。传统文化中的仪式是语文学科的外延知识,是弘扬人文性的重要补充。课程的开展也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是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重要渠道。

三 课程目标 (一 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传统文化中的古礼精粹和节日风俗的知识学习和切身体验,获得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仪式感,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感受礼仪之邦的文明和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

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 课程的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一些古礼的内涵,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②能行几种简单古礼,掌握典型的节日风俗。(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查阅相关传统礼仪和节日的知识,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模拟仪式,切身体验礼仪和风俗,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良好的仪式感,庄重认真地对待事情,发现生活的乐趣。 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

追溯传统仪认知仪式价交流与感悟 体验传统仪仪式知识概 述

参观博物馆 聆听讲座 学习成果展

古礼体验 节日风俗体 五 课程实施

(一 课题一 古代礼仪中的仪式体验

(1学习内容:了解古礼的相关知识,体验几种简单有益的古礼。 (2教学目标:

《传统文化中的仪式体验》课程纲要 杨若男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摘 要: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课改的亮点之一,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文化中的仪式是语文学科的外延知识,是弘扬人文性的的重要补充。通过传统文化中的古礼精粹和节日风俗的知识学习和切身体验,能够使学生获得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仪式感,增强对生活的热爱。课程的开展也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是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仪式体验;古礼;传统节日

作者简介: 杨若男,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6.21.059 145

教育现代化·2016年8月第21期

课 程与教学

①知识与技能:能认知一些基本古礼,行几种简单古礼。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仪式,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礼仪文明,提高对仪式的认知。(3学习方式:小组合作(4学习形式:查阅资料、动手体验(5学习过程:①准备阶段(第1课时:第一节课教师向学生介绍校本课程12课时的内容安排,然后引入古礼知识的概述。内容包括中国的五种基本礼仪、人生四礼和其它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然后将学生分成六组,分别查阅诞生礼(两组学生完成,一组负责佩章礼、悬弓悬帨礼、起名字、报喜;另一组负责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礼、入冸礼即入学礼(包括正衣冠、盥洗净手、拜师礼、朱砂启智、成人礼(包括男子加冠、女子加笄、乡饮酒礼(谋宾和迎宾、献宾、乐宾、旅酬、无算爵和无算乐、婚嫁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仪式,六组轮流引领大家体验这些仪式。每组推荐1名小组长,课后组织小组讨论,确定实施方案,进行明确分工。②活动阶段:教师要检查每个小组是否有明确的分工,小组成员是否都参与进来;验收小组学习成果,示范是否标准,解说是否准确,是否有简易的道具;教师要给予点评和指导,其他小组成员要积极参与。 (第2课时 由第一组和第二组带领大家体验诞生礼;(第3课时 由第三组和第四组带领大家体验入学礼和成人礼;(第4课时由第五组和第六组带领大家体验乡饮酒礼和婚嫁礼。(二 课题二 传统节日中的仪式体验(1学习内容: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体验几种重要节日的风俗。(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了解传统节日的简单知识,掌握典型的节日风俗;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节日,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节日文明,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3学习方式:小组合作(4学习形式:查阅资料、动手实践(5教学过程:①准备阶段(第5课时:教师引入传统节日的学习,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头牙、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尾牙、小年、祭灶、除夕的

基本知识。接下来布置下面的任务,六个学习组,每一组负责春节(祭灶、扫尘、洗浴、贴门神、贴春联、

守岁、年夜饭、压岁钱、祭祖、拜年等、元宵节(吃元宵、舞狮子、猜灯谜、踩高跷等、清明节(禁火、

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端午节(赛龙舟、食粽、佩香囊、悬艾叶菖蒲等、中秋节(舞火龙、赏月、吃月饼、重阳节(吃重阳糕、登高、饮菊花酒、赏菊、佩茱萸、中的一个节日,查阅和整理相关节日习俗,轮流带领大家体验这些节日风俗。②活动阶段:教师要检查每个小组是否有明确的分工,小组成员是否都参与进来;验收小组学习成果,示范是否标准,解说是否准确,是否有简易的道具;教师要进行点评和指导,其他小组成员要积极参与,并给予评价。(第6课时由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带大家体验春节和元宵节的风俗;(第7课时由第三组和第四组分别带领大家体验清明节和端午节的风俗;(第8课时由第五组和第六组分别带领大家体验中秋节和重阳节的风俗;

(三 课题三 仪式感的培养与交流(1学习内容:学习组进行讲“传统文化中的仪式”知识竞赛、参观河北民俗博物馆、听师大名师讲座以及仪式感交流会等活动。(2学习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巩固前两个专题所学的知识,了解一些河北民俗。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以上这些活动,培养学生成果交流与自我展示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仪式的价值,培养仪式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学生的爱国情感。 (3学习方式:小组学习、讨论交流

(4学习形式:组织比赛、参观博物馆、听讲座、交流汇报 (5教学过程:活动阶段1:“传统文化中的仪式”知识竞赛(第9课时

教师设计比赛题目,并主持活动,各小组为一个单位,每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竞赛分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为必答环节,第二个环节为抢答环节。活动阶段2:分组参观河北民俗博物馆 (第10

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在管内人士的带领下进行参观,请专业人士为同学们讲解河北民俗博物馆中关于传统仪式的知识。参观时要有纪律有秩序,做文明参观者。活动阶段3:听“君子与礼仪”的讲座(第11

146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 投稿邮箱:jyxdhbjb@vip.163.com 课 程与教学

课时邀请某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教授为同学们做一次关于“君子与礼仪”的讲座,对学生进行礼仪文明的熏陶。学生认真聆听,做好记录,提问环节踊跃发言。活动阶段4:仪式感交流会(第12课时各小组将上课或外出时活动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整理汇总,派一名代表在课上进行成果展示;仪式感交流要先在组内进行,每位同学写一篇感悟(要上交,内容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仪式,比如班会、升国旗等等,谈自己的感想,每位同学都要发言,做好记录,最后选出一名代表,课上发言。注:共三个课题,每个课题完成后,都要进行课后小结。内容如下:①教师给学生的感悟文章以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一个参考项目。②根据各组学生表现,看预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根据各小组汇报成果,开始小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填写评价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六 课程评价

1.活动表现综合评定:学习组参加的活动,包 括一次古礼的体验活动、一次风俗体验活动、一次

成果展览,对活动表现进行综合评定,教师可制作相应的评价表,内容如下: (1学生的自评,由学生对自我在学习过程中 的表现进行评价。

(2组内成员互评,由小组讨论得出对每个成员的评价。 (3小组间互评,由小组讨论得出对其他组的

评价。(4教师评价,由教师对每个学习组的表现进行评价。2.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包括知识竞赛成绩

(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组内成员给予相同的成绩和感悟篇章的成绩两方面(教师评阅给出组成。3.评语(1教师评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具体的评价,肯定学生好的表现,指出学生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期望。

(2同学的评语:小组成员之间互写留言或寄语,记录他在活动中最棒的表现,提出建议或者表

达对同学的祝愿。(3家长评语:反馈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一些

好的表现,相比之前的进步之处。(4自我评语: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写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和进步之处,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以及今后对自己的要求和努力方向。

注: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成长记录袋,把相应的评价表、评语和学生的感悟篇章都收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之中。参考文献[1] 范蔚,李宝庆.校本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索桂芳.试论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纲要”的设计[J].教育探 索,2013(03:28-31.

[3] 李达.校本课程评价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4.学,所以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选取微课的素材的过程中应该本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来进行。主要的是所选择的教材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学

生,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镇南关充分的认识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要性。

(二 立足教学回归本质

将微课引入到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所以无论是微课题材的选取还是在微课教学的设计方面,我们都应该从教学的目的出发。来对题材进行恰当正确的选择,此外在完成教学之后还要对教学中阐述的内容应该以课本上的重点知识为主。通过正确的采用微课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从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中获得收益

五 总结

目前,我国的社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科技的进步让人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要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所掌握。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我国的发展型人才,我们应该加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通过将微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这一课堂教学中来,我们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教学工作者应该根据教学的需求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壁垒,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金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计算机 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4,(23:55-58.

[2] 刘磊,龚少卿.“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 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1:166,169.

[3] 王军.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职教通讯,2014,(36:57-59.

上接第143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zt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