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一 -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更新时间:2024-06-28 15: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宁中学基本教案

学科 : 语文 备课人 : 备课时间: 2013年7月21日 一、教学课题: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二、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了解孔子在本文中的重要思想。

1、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四、预备知识和工具:了解孔子;古汉语字典

五、高考考点及试题: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高考试题:(11年广东卷)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论语》)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白居易《琵琶行》)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杜牧《阿房宫赋》)

(4)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答案】(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六、教学内容取舍:

第一课时

1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开始学习《先秦诸子选读》。那么什么叫先秦诸子呢?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二)、先秦诸子散文概论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下面就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先秦的诸多经典,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著作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 (三)、儒家思想及其《论语》:

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

2

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

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来源:学科网](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四)、整体感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五)、小结

(六)、作业:熟读课文,生字正音并释义

板书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前三小节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一) 、复习导入 (二)、新授 1、翻译第一小节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

3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 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见孔子后,出来说:\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

明确: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2、翻译第二小节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pèi)。 (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8)怃然:怅然,失意。

孔子、子路:实实在在的路 针对子路

长沮、桀溺:人生道路 嘲讽孔子

孔子: 天下众生 境界高远

明确: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来源:学&科&网Z&X&X&K]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来源:Zxxk.Com] 3、翻译第三小节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2)殆(dài):危险。 (3)趋:快步走。 (4)辟(bì):通“避”,躲避。

明确: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虚假尊重,又有读一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深。 表现

4

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尊重。 (三) 、小结 (四)、作业:习题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五小节的内容及其进一步理解掌握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来源:Zxxk.Com]

教学重点 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一)、复习 (二)、新授

1、朗读并翻译第四五小节

(1)、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2)、“芸”通“耘”,除草。 (3)、见:通“现”,使??拜见。(4)、明日:第二日。

(5)、“反”通“返”,回去。(6)、其: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7)、洁:使??洁。 ( 8)、乱:使??乱。 (9)、仕:做官。石门: (10)、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11)、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2、评析

(1)、 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

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2)、“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3、思考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5

(2)、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这”。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 提示:可以考虑提出者不同的出发点。言之成理即可。 (3)、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

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三)、问题探索。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了解,写一篇小短文,说一说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如何看待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 (四):小结

(五):作业 :写一篇400字的文章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

七、注意问题:1、讲授正文前,可先介绍先秦诸子,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认识。2、重点学习“子路问津”和“子路从而后”两则。3、注意引导学生准确解词译句。

八、配套练习和习题: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封人: 君子: 无道: 耦而耕: 津: 易: 怃然: 谏: 趋: 荷: 食:

2、掌握下列通假字。

仪封人请见: 桀溺:

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植其杖而芸: 使子路反见之: 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6

书曰:前吏有循吏,何哉?世使然也。汉武役繁奸起,循平不能,故有苛酷诛戮以胜之。梁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逮践皇极,以俭先海内,身服浣濯之衣,御府无文饰,宫掖无珠讥锦绣。每选长吏,务简廉平。武康令何远清公,以为宣城太守,盖良吏也。若夫酷吏,于梁无取焉。(《梁书·列传第四十七·良吏》)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 ○

②逮践皇极,以俭先海内

(2)何远本是“倜傥轻侠”之士,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成为良吏?请用现代汉语列点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封人:镇守边界的官。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无道:没有德政。 耦而耕:两人并耕。 津:渡口。

易:改变。 怃然:怅然若失的样子。 谏:挽回。 趋:快步走。 荷:背负。食:拿东西给别人吃。

2、掌握下列通假字。

仪封人请见:\见\通\现\,引见之意。 桀溺:\桀\通\杰\。 而谁以易之:\而\通\尔\。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避\。 植其杖而芸:\芸\通\耘\。 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 3、【答案】 (1)翻译 (6分)

①用孝悌来教化百姓,鼓励他们从事农业生产。(3分) ②到了登上帝位,皇上便在国内率先奉行节俭。(3分) (2) (2分)①社会风气要求官吏必须廉洁公证; ②梁朝皇上崇尚朴素廉洁的节操; ③廉洁朴素是当时选拔官吏的标准。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zg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