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6 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1-09 02: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域下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研究

文 献 综 述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主体性是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特性,是人本质的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仅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更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因而对社会主义核心教育中的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界对于“主体性”的研究开始较早,关于主体性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但具体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研究成果比较少,主要散见于一些著作的部分章节和学术期刊部分内容之中,专门研究的文章较少,专著则没有。在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大学生主体性”为主题进行搜索,从1989年到2014年共有383篇。数据显示2002年开始国内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加,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顶峰为47篇。其中学术研讨会5篇,期刊309篇,硕博论文42篇。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为关键词搜索结果为0,以篇名进行搜索共有322篇,其中硕博论文1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主体性作用”为全文进行搜索,共有25条信息,其中2014年4篇,2013年6篇,2012年6篇,2011年3篇,2009年4篇,2008年1篇。其余年份没有相关研究;同时以主题、篇名、关键词进行检索,其结果均为0。由此可见,目前为止,国内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且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最近几年的一些期刊的部分内容中。因此对该选题的研究仍有较大研究空间。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如下:

(一) 国内研究现状

前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学生主体性作用者方面的研究较少,仅在相关的研究中有所涉及。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李文新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徐萍的《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07)。陈芝海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04)。徐园媛,谭自慧,罗二鹏主编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模式构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4.07)刘允正、郝春新、何新生合著的《裂变与整合: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化趋势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研究》,刘小新的《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等。但对主体性、大学

生主体的研究比较深入,并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学术界对大学生主体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主体与学生主体性内涵的相关研究;关于大学生主体性特征的研究;关于于大学生主体性构成的研究;影响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因素研究;关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研究。在这些方面都已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理论成果。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黄蓉生主编的《二十一世纪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郭湛主编的《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意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贺善侃《实践主体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高岸起《利益的主体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李为善、刘奔主编的《主体性和哲学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张天宝主编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丁建志主编的《主体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张万兴、赵平俊《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等等,这些都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本课题研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域下研究大学生主体性作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研究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也形成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成果。首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研究。有学者主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处于统领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长期秉承的、相对稳定的根本价值准则,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一[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8.)。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际上就是指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价值观体系。这里的价值观体系就是以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形态出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与系统。(吴倬.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8(6):92-96.)。也有学者指出: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居于核心地位、代表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彰显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主流意识、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观念或体系。(孙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4)其次,关于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的研究。孙建清在其博士论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中指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迎接时代挑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实现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的需要。徐岩认为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在于: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能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能够发展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吉林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韩玉风在《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期刊,理论观点,2010.1 106—107)说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教育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大 学生创新素质的动力,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 学生树立科学观、政治信仰和理想的需要。刘蕴莲学者在《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指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强化 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保证 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中国梦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帮助大学生 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大学生生进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这对本选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 年第 5 期(总第 185 期)(116—117)

2.关于大学生主体性内涵、特征及结构研究 (1)关于大学生主体性内涵的相关研究

厘清大学生主体性的概念、特征、结构,是有效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前提条件。对大学生主体性内涵的界定,首先应从对主体性内涵的研究入手。

关于主体性内涵的研究。主体性是与主体相连的一个概念。目前理论界对主体性内涵的研究的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主体性就是人的本质属性。学者卢正芝在《学会参与:主体性教育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从根本说是劳动主体,是历史主体,人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主体性。第二种观点认为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属性或主体的规定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与河南安阳人民小学组成的联合试验组在《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与指标体系的建立测评研究》一文中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张天宝也指出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而不是主体的全部属性(参见于张天宝主编《主体性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第三种观点认为主体性是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特性。郭湛在其《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指出: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学者袁贵仁曾把人的主体性看作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其内涵主要包括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参见于袁贵仁主编的《马克思人学思想》[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同时黄蓉生教授在《二十一世纪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中指出: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其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并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人的本质的表现,是主体在作用于环境中自我发展的过程;主体性是人类文化的人格化,是在文化的外化和内化的统一过程中发展的结果;人的主体性指的是作为人所具有的价值性特征。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第三中观点更为全面。它将主体性界定为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主体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

关于大学生主体性内涵的研究。既然主体性是历史的、具体的。那么不同主体的主体性就会有所区别。因而对于学生而言,其主体性必将尤其特殊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在学术界和教育届已达成共识,但就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方面还存在一些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主体各种特效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结晶,是学生“在对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参见王道俊、郭文安:《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载《教育研究》,1990(04))。同时,黄崴在(《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社会发展》载《未来与发展》,1994(4))一文中指出:所谓主体性,指的是认识主体在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教学认识的主体性,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的能动的选择上,表现出自觉性、选择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在 对外部信息的内部加工上,受学生

原有认知结构、经验、思维方法、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制约,表现出独立型、创造性。张天宝在其《主体性教育》一书中将学生的主体性定义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的时候所表现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些不同的观点都具有相似性,都将主体性界定为是一种对象性范畴,也只有在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获得自身的规定,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

(2)关于大学生主体性结构的研究

主体性是通过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的。学术界目前对大学生主体性构成方面的直接研究相对较少,但主体性构成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丰富。胡泽勇在《高校德育的主体性构建》中将主体性划分为:(1)实践主体性、认识主体性、功利主体性、道德主体性、审美主体性; (2)个体主体性、群体主体性、社会主体性和类主体性;(3)内在主体性、外在主体性。同时、李为善在其《主体性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书中指出:根据主体活动的逻辑次序,我们可以将主体区分为实践主体、认知主体、评价主体和决策主体等基本类型,相应的主体性也就有是实践主体性、认知主体性、评价主体性和决策主体性。在《主体教育》(丁建志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中指出:主体性人才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体功能、主体内涵。张天宝在确定发展小学生主体性素质时将其目标分解为学习的主体性、生活的主体性、社会活动的主体性(同上)。明显他将学生的主体性分为的三个部分。同时,部分学者也从其他角度对主体性结构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黄科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再思考》(黄科 [D].西南大学,2007)中指出,受教育者主体性表现为,受教育者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着一系列活动,包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化教育内容,外化为一定行为方式并形成行为习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等受教育者主体性体现在这一系列活动之中。张耀灿老师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归结为:与教育者的平等互动;对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价值认同;自教自律三个方面。(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这些研究对于进一步分析分析大学生主体性构成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3)关于大学生主体性特征的研究

大学生主体性特征与其主体性发挥存在内在关联性,前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后者的发挥状况。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可知目前学术界对主体性特征的研究成果较多,且大多数学者都赞成将主体性特征总结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特征。而专门对大学生主体性特征进行研究的较少,只能散见于与主体性较为类似的个性特征方面。对于大学生主体性特征可以从研究学生主体性特征入手,从共性上找出普遍性。目前对学生主体性特征的研究主要有这几种观点。首先,张天宝在其《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一文中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概况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这基本是从广义上来说明学生主体性特征的。这与张万兴学者提出的学生主体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在初等教育中,学生的客体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中等教育是学生由客体地位占主导向主体地位占主导跃进的过渡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高等院校学生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虽然相对于属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较高阶段,因此更能凸显道德自律与自主。二是其学生主体性处于基本成熟期,因此对主体性的表达更稳健清晰。三是学生主体性趋于理性化。(参见于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也有学者研究得出大学生在主体性上表现出

众多的二重性,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重体验轻责任;b.重功利轻信念;c.好交往而轻协同。(参见于刘富胜.从大学生主体性特征看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还有学者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认为90 后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自我认知水平和更为强烈的自我意识,较高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一定的创新和自我规划能力(郭鹏,郑华萍.论90后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这些研究为研究大学生主体性特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唯一的不足在于没有对学生的受动性、依附性、模仿性进行研究,这也是主体性的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将会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所在的阶段特点以及群体氛围等的影响,进一步展开研究,系统的探讨归纳当代大学生群体主体性特征状况,为研究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提供依据。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具体表现的研究 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即站在主体地位上的大学生的主体行为及其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具体表现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只在部分论文中强调要发挥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从认同的内化机理(理想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里调适)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坚信马克思主义是认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深层表现、忠于共同理想是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观念表现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是认同核心价值观的意志表现)间接阐述了大学生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具备的作用(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5)。出杨志臣在其硕士论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10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一文中指出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内在推动力。邱国勇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提吃要推进自我教育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个体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机制要通过心理机制起作用。在情理交融中认同;在分析鉴别中选择;在社会实践中整合。(邱国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

2013)。在其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为零散。丁建志将学生主体性表现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功能进行主体选择。二是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重新建构。三是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的借鉴、创造和超越。贺善侃在根据时间主体功能论将实践主体划分为认知功能、实践功能和评价功能。(参见于贺善侃主编)这些研究成果虽然还不系统,但为研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具体表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的存在的困境研究 所谓主体性作用的困境,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所发挥作用的困境,它与每个人有关,任何人不能回避。目前学术界对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的研究。就其相关研究来看,这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主体性研究。陈兴汉、邱仁福在其《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关于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的思考》(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一书中对主流价值观边缘化与人们主体性的缺失相关联。二是对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在一些学术论文之中。杨雪在其硕士论文《提高思想品德课学生主体性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3)中将学生主体性缺失概括为学生自主性欠缺、主动参与性不够、创造性不够。李钰茜从对角度概括出我国教育实践中人的主体性的缺失,即应试教育的弊端、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学生主体性的过渡膨胀(参见于李钰茜《主体性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为视角》,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2)。三是单独对主体性困境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主体性困境》。郭湛在论述当代主体性困境中指出 人的主体性在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zc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