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深基坑专家论证)

更新时间:2024-05-02 01: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沟槽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该专项方案编制主要依据:施工合同、招标文件及图纸;现行规范、规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主要依据如下:

1、《*********************工程施工图设计》;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U37-2012);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50-2004);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5、《***勘测院提供的测量资料和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1998)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 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0) 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二、工程概述

城南西路道路、排水截污改造工程(***~***)位于******区,施工场

1

地周边建筑密集,人流车流量大。现状D1500高排密封管经计算,无法满足新暴雨强度公式下的排水要求,本次改造在现状D1500高排密封管的线位上废除现状高排密封管,同步埋设D2200~2000(GY101~GY106为D2200管径、GY106~GY107为D2000管径)高排密封管,下接城南西路下游已建D2600高排密封管,上接地铁施工恢复D1500排水管道,全长256.34m。新建高排管沟槽开挖深度4.3~5.3m之间,沟槽开挖深度较深,局部基坑深度超过5米,属于深基坑。 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一)场地位臵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东起******,西至***路,交通便利。地势较平坦,地貌单元属湘江河流冲积阶地,据调查场地原来可能为长沙市护城河位臵。

(二)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主要分布有第四系杂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圆砾、残积粉质粘土,基岩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其野外特征按自上而下顺序描述如下:

1、杂填土①褐黑色、黑色、灰色,上部干—稍,下部湿—饱和、结构松散,成分由砖块、碎石、卵石、煤渣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组成,含少量粘性土,硬质物含量40%左右。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且厚度较大,层厚4.20-11.00m。

2、淤泥质粉质粘土②:黑色、灰黑色、褐黄色、灰黄色,湿—很湿,软塑状,含少量有机质及腐殖质,有臭味,局部含少量瓦片及砾石。据调查,淤泥质粉质粘土可能为原长沙护城河淤积成因。该层层厚1.70-7.20m,层

2

顶标高25.75-31.40m。

3、粉质粘土③:褐黄色、夹灰白色,可塑,含少量黑色的铁锰质氧化物。该层局部含少量砂及砾石。该层仅局部分布,主要分布于东西两端,层厚0.5-3.9m,层顶标高23.89-31.32m。

4、圆砾④:褐黄色,饱和,中密状态,圆砾含量约60%,该层强度较高,具较低压缩性,工程性状较好,该层整个场地仅局部分布,层厚1.2-3.3m,层顶标高21.99-26.15m。

5、残积粉质粘土⑤:紫红色,夹灰白色,湿,硬塑—坚硬状,含少量黑色铁锰质氧化物,由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形成,该层分布于场地中部及东部,层厚0.50-6.20m,层顶标高22.95-31.10m。

5、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⑥:褐红色,夹灰绿色,泥质粉砂结构,厚层状构造,岩芯呈块状、碎块状,岩质极软,岩芯用手易折断,含少量黑色铁锰质氧化物,泥质粉砂岩为极软岩石,遇水易软化。该层控制厚度0.7m。层顶标高21.25-29.90m。

(三)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及孔隙水,上层滞水赋存于杂填土中,水量较小,通过地表排水及大气降水补给,勘察期间测得其稳定水位为2.4-5.7m,一般标高为29.98-33.76m;孔隙水赋存于圆砾层中,水量较小,通过地下径流补给。根据水质分析成果,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程》(GB50021-2001)有关规定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四、施工场地周边环境条件

3

本段管线沟槽开挖起点位于****路与***路交叉口,终点为***路与***路交叉口。本段城南西路路幅宽度25米(中线以北7.5m车行道+3.0m人行道,中线以南11.5m车行道+3.0m人行道),道路车流、人流量大。

道路两厢建筑物紧邻道路人行道锁边石,道路北侧基本为2~3层民房,道路南侧紧邻人行道锁边石有2栋8层高建筑,其余均为2~3层民房。

道路下现状地下综合管线主要有:道路南侧路幅下埋设有:3x2军缆、4x3+3x2弱电、DN250燃气、1200x1300+G600拱涵;道路北侧路幅下埋设有: 4x4电力、DN600+DN450自来水及D800~D1500低排合流管。通过勘测院提供的现状综合管线资料及现场查勘,对沟槽开挖施工有影响的现状地下综合管线有:

1、现状东西向3*2电信管线全线处在D2200高排管沟槽开挖范围内; 2、D2200高排管南侧沟槽边线与现状军用光缆距离过近,沟槽施工时须注意。

3、GY101~GY102段:南北向D250燃气管与GY101检查井交叉, GY102检查井以西约1.3米D150自来水过路横管与D2200管道沟槽十字交叉。

4、GY102~GY103段:GY102检查井以东约28.3米4*1电信过路横管、GY103以西约6.5米4*1电力过路横管与D2200管道沟槽十字交叉。

5、GY103~GY104段:GY103以东约24.8米D200自来水过路横管、GY104以西约6米3*1+4*1弱电过路横管、GY104以西约13.5米D200燃气过路横管与D2200管道沟槽十字交叉。

6、GY104~GY105段:GY104以东约14.7米6*2电力过路横管、GY104以东约24.5米2*1电力过路横管、GY104以东约10.9米D200自来水过路

4

横管与D2200管道沟槽十字交叉。

7、GY105~GY106段:GY106以西约7.7米3*1过路横管与D2200管道沟槽十字交叉。

工程开工前需制定地下综合管线保护方案,并报相关单位审批同意后,在沟槽开挖前根据保护方案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综合管线进行保护或迁改后方可进行施工。

第二章 支护、支撑系统的结构设计

一、支护、支撑结构选型

1、管道沟槽支护方式

本工程受施工场地限制,沟槽开挖不具备放坡开挖的条件,同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我部GY7顶管接收坑施工过程中对实际地质的观察,本工程沟槽开挖深度范围的土层主要为杂填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地质条件差,同时管道沟槽深度较大,从安全及节约成本两方面考虑,本工程沟槽开挖采用垂直开挖,沟槽支护采用钢板桩和内支撑形式进行支护。

本工程沟槽支护采用拉森钢板桩配合内支撑进行支护。GY101~GY105段沟槽开挖深度4.8~5.3m深,采用9米长拉森钢板桩加二道内支撑进行基坑支护,钢板桩之间采用围檩进行连接,钢管进行内支撑,在距地面500mm、2000mm位臵分别设臵钢管内支撑。GY105~GY107段沟槽开挖深度4.3m深,采用8米长拉森钢板桩加一道内支撑进行基坑支护,钢板桩之间采用围檩进行连接,钢管进行内支撑,支撑设臵在距地面1000mm位臵。钢板桩入土深度均为3.7m。

2、GY105截污井基坑支护方式

5

A采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控制和调整导梁的位臵。

B导梁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施工工效。 C导梁不能随着板桩的打设而产生下沉和变形。 D导梁的位臵应尽量垂直,并不能与板桩碰撞。 2.4.3钢板桩施打

A板桩用吊机带振锤施打,施打前一定要熟悉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情况,认真放出准确的支护桩中线。

B打桩前,对板桩逐根检查,剔除连接锁口锈蚀、变形严重的普通板桩,不合格者待修整后才可使用。

C打桩前,在板桩的锁口内涂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

D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E板桩施打采用屏风式打入法施工。屏风式打入法不易使板桩发生屈曲、扭转、倾斜和墙面凹凸,打入精度高,易于实现封闭合拢。施工时,将10~20 根板桩成排插入导架内,使它呈屏风状,然后再施打。通常将屏风墙两端的一组板桩打至设计标高或一定深度,并严格控制垂直度,用电焊固定在围檩上,然后在中间按顺序分1/3 或1/2板桩高度打入。屏风式打入法的施工顺序有正向顺序、逆向顺序、往复顺序、中分顺序、中和顺序和复合顺序。施打顺序对板桩垂直度、位移、轴线方向的伸缩、板桩墙的凹凸及打桩效率有直接影响。因此,施打顺序是板桩施工工艺的关键之一。其选择原则是:当屏风墙两端已打设的板桩呈逆向倾斜时,应采用正向顺序施打;反之,用逆向顺序施打;当屏风墙两端板桩保持垂直状况时,可采用往复顺序施打;当板桩墙长度很长时,可用复合顺序施打。总之,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变化施工顺序,采用一种或多种施工顺序,逐步将板桩打至设计标高,一次打入的深度一般为0.5~3.0m。

F密扣且保证开挖后入土不小于2 米,保证板桩顺利合拢;特别是工作

16

井的四个角要使用转角板桩,若没有此类板桩,则用旧轮胎或烂布塞缝等辅助措施密封。

G打入桩后,及时进行桩体的闭水性检查,对漏水处进行焊接修补,每天派专人进行检查桩体。

2.4.4钢板桩的拔除

基坑回填后,要拔除板桩,以便重复使用。拔除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及土孔处理。否则,由于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会给已施工的地下结构带来危害,并影响临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底下管线的安全。

(1)拔桩方法

本工程拔桩采用振动锤拔桩:利用振动锤产生的强迫振动,扰动土体,破坏其与板桩间的摩阻力和吸附力并施加吊升力将桩拔出。

(2)拔桩时应注意事项

A 拔桩起点和顺序:对封闭式板桩墙,拔桩起点应离开角桩5 根以上。可根据沉桩时的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也可用跳拔的方法。拔桩的顺序最好与打桩时相反。

B 振打与振拔:拔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粘附,然后边振边拔。对较难拔除的板桩可先用柴油锤将桩振下100~300mm,再与振动锤交替振打、振拔。

C 起重机应随振动锤的启动而逐渐加荷,起吊力一般略小于减振器弹簧的压缩极限。

D 供振动锤使用的电源为振动锤本身额定功率的1.2-2.0 倍。 E对引拔阻力较大的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min,振动锤连续不超过1.5h。

2.4.5钢板桩土孔处理

对拔桩后留下的桩孔,必须及时回填处理。土孔回填材料采用砂子,回

17

填的方法采用挤密填入法,回填时应做到密实并无漏填之处。

2.3钢板桩施工常遇问题及处理措施

钢板桩打设中常见质量问题有板桩倾斜、扭转、共连等,其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倾斜(板桩头部向桩行进方向倾斜),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被打桩与邻桩锁口间阻力较大,而打桩行进方向的惯入阻力小。施工过程中要用仪器随时检查、控制和纠正;发生倾斜时用钢丝绳拉住桩身,边拉边打,逐步纠正;对先打的桩桩适度预留偏差(反向倾斜)。

(2)扭转,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钢板桩之间的连接采用的是铰接锁口,防止这种现象的方法是在打桩行进方向用卡板锁住板桩的前锁口;在钢板桩与围檀之间的两边空隙内,设滑轮支架,制止板桩下沉中的转动;在两块板桩锁口扣搭处的两边,用垫铁和木榫填实。

(3)共连(打板桩时和已打入的邻桩一起下沉),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钢板桩倾斜弯曲,使槽口阻力增加,处理措施是发生板桩倾斜及时纠正,把相邻已打好的桩一块或数块用角铁电焊临时固定。

2.4质量保证措施

(1)打桩前对地质情况作详细分析,确定钢板桩可能贯入的深度。 (2)钢板桩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对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及材料严禁进场施工及使用。

(3)由专职测量人员负责测量放线及桩位的定位。 (4)桩机必须端正、稳固、水平,用线锤保持其垂直度。

(5)桩机振动沉桩施工前,在打桩机行进方向用卡板锁牢钢板桩的前

18

锁口。

(6)施工过程中用经纬仪随时检查钢板桩的垂直度,钢板桩发生倾斜时及时纠正。

2.5钢板桩质量控制标准

钢板桩打设控制标准

序号 1 2 3 项目 轴线偏差 桩顶标高 垂直度 允许偏差 ±10cm ±10cm 1/100 检验方法 用经纬仪测量 用水准仪测量 垂球和卷尺检查 3、基坑支撑体系施工 3.1内支撑体系加工制作 3.1.1内支撑体系加工

围檩采用H300*300*13*21型钢,围檩位于钢牛腿支座上,钢牛腿支座与拉森钢板桩及围檩与内支撑采用焊接联接,焊角高8mm。

内支撑采用Ф350*12钢管,每隔3m布臵一根。每节标准长度按基坑尺寸定制,并准备好不同尺寸的钢锲块,确保钢支撑能做出细微调节。

3.1.2钢支撑加工质量标准

钢支撑的构件制作应符合《钢结构施工验收规范》和《钢结构焊接规程》的有关规定。安装焊缝的焊接应选择合理的工艺,避免出现过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钢支撑系统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钢支撑系统制作允许偏差表

序 号 1 2 3 项 目 构件 制作 截面尺寸 截面扭曲 允许偏差 ±5mm ≤8mm 备 注 轴线弯曲失高 19

f≤L/1000且≤12mm L:构件长

3.2、内支撑体系的安装 3.2.1围檩型钢安装

基坑开挖至支撑设计中线以下50cm的标高位臵后,根据整个结构控制轴线和水准点,准确确定围檩的轴线和标高位臵。

围檩采用吊车吊装,安装完毕后,丈量支撑两端的实际净距离。钢支撑架设吊车现场吊装,一般采用两点吊装,吊点离端部0.2L左右为宜。钢支撑吊接就位后,进行焊接联接。

3.2.2钢支撑安装

检查合格的支撑用吊车吊装到位,支撑吊装采用两点起吊,在吊装过程中必须保持支撑平稳、无碰撞、无变形。

钢筋支撑吊装到位后,先不松开吊钩,用人工辅助将支撑调整到设计位臵后再将支撑临时固定。

对因钢板桩施工误差造成支撑的端头不能与钢围檩面紧密接触处,必须在围檩面与支撑端头之间加设钢板垫块,以确保支撑轴向受力。

若需预加压力,则施加预加压力时就注意保持两个千斤顶对称同步进行,预加压力应分级匀速施加,重复进行,每级施工压力与设计院沟通后确定,施回预应力值应为设计预加压力值加上10%的预应力损失值,且活络头锲入钢锲的空隙不得超过70mm。

每级压力施加完毕,在活络头中锲紧钢垫板,并焊接牢固。 3.2.3支撑施工技术要点

A采用内支撑的基坑必须按“由上而下,随挖随撑”的原则施工,尽可能对称开挖,严禁超挖。应保持开挖状况与设计计算的工况一致。

B钢管横撑的设臵时间必须严格按设计工况条件掌握,土方开挖时需分段分层,严格控制安装横撑所需的基坑开挖深度。

C千斤顶预加压力分两次施加到位,每一次施加至设计值的40%~60%,

20

每二次施加至设计值,减少轴力损失。预加压力完成后,应将伸缩腿与支撑头后座之间的空隙采用钢析锲块垫塞紧密,锁定钢支撑预加压力后再拆除千斤顶。

D基坑开挖过程中要防止挖土机械碰撞支撑体系,并注意不得在支撑上加荷载,钢支撑不得作为横穿基坑的临时便道,以防止失稳,造成事故。

E钢管支撑安装的允许偏差应满足有关要求和规定的质量控制标准见钢支撑安装允许偏差表。

钢支撑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30mm ±20mm ≤H/500 ≤30mm ≤15mm f≤L/750 f≤30mm ≤20mm ±30mm 支撑顶面的标高差 3.3、内支撑体系的拆除 3.3.1支撑拆除原则

(1)分区分段设臵的支撑,宜分区分段拆除;

(2)整体支撑宜从中间向两边分段逐步拆除,这对最上一道支撑拆除尤为重要,安对减少悬臂段位移较为有利;

21

备 注 H:基坑开挖深度 L:立柱或支点间距 1 立柱中线偏差 2 立柱顶标高 3 立柱垂直度偏差 4 支撑轴线偏移 5 支撑挠曲矢高 6 支撑截面不垂直度 支撑中心标高及同层7 (3)先分离支撑与围檩,再拆除支撑,最后拆除围檩。

3.3.2支撑体系的拆除注意事项:

(1)拆除时应避免瞬间预加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 (2)拆除时加强监控量测。

施工过程中严密的监控量测是确保围护结构稳定的主要措施之一。 3.4、基坑内安全措施

在开挖基坑一端设楼梯一座,楼梯用钢管脚手架搭设,坡度不大于75°。另外在基坑周边准备两个竹制临时上下楼梯,用于紧急疏散。

4、基坑土方开挖

基坑开挖是施工中一个最重要的工序,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施工原则。

4.1土方开挖顺序

测量放样→施工钢板桩→土方开挖至桩顶以下1m(GY105~107段1.5m)→架设钢围檩和钢管支撑→开挖下部基坑土方至桩顶以下2.5m(GY101~105段)→开挖下部基坑土方至设计标高层20~30cm处→人工修整

基坑土方应分层开挖,GY101~105段分三层开挖,第一层开挖至桩顶以下1.0m处,架设钢围檩和钢管支撑后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第二层开挖至桩顶以下2.5m处,架设钢围檩和钢管支撑后进行第三层土方开挖,第三层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层20~30cm处,再人工整平。GY105~GY107段分两层开挖,第一层开挖至桩顶以下1.5处,架设钢围檩和钢管支撑后进行第二

22

层土方开挖,开挖第二层土方至设计基底标高层20~30cm处,再人工整平。

4.2土方开挖施工

根据上述的开挖顺序,开挖机械以液压反铲挖掘机为主,弃土运输采用新型环保渣土车外运。

4.2.1普通无管线地段开挖方法

普通无管线等障碍物地段采用挖掘机分段分层开挖,流水作业段长度以一个井段为宜,渣土车与挖掘机在同一开挖面上,挖掘机停于沟端,后退挖土,同时装车外运。

4.2.2管线密集或交叉地段开挖方法

在管线密集部位采用人工突击开挖,开挖时必须小心,用铁锹轻轻挖掘,不得用镐。发现土质发生变化时应改用木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以保证不损坏地下管线。根据图纸信息和实地勘探资料,确定管线大概位臵,然后通过开挖探沟,找出浅埋地下管线,确定管线位臵前施工区域内不得堆放各种物资、设备,各种车辆机械不得驶入本区域。探沟开挖必须使用人工。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臵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管线开挖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避免野蛮施工。 需要保护、加固处理的管线必须全部挖出暴露,不得遗漏;需要改线、废除的管线情况全部或部分挖出。沟槽宽度及深度要满足线缆保护的需要;挖出暴露的线缆不得悬空,挖槽内清洁、无杂物、块石等;同时要做好沟槽内排水措施,开挖设临时排水沟、集水坑等,降雨后立即组织排水。

4.2.3新旧排水管道净距小的地段开挖方法

23

D2200沟槽全线与现状D800~1500低排管净距较小,沟槽开挖时,先试挖一段,长度5m,以观察开挖对旧管的影响。

试挖段开挖完成后,观察钢板桩边是否有漏水现象,以评价开挖方法是否恰当,试挖评价通过后再对该段进行全断面开挖。

4.2.4天然气平行段开挖

根据图纸信息和实地勘探资料,全线沟槽与天然气平行,如条件许可,最好对天然气进行迁改后再进行沟槽开挖;如天然气不进行迁改,为了避免对天然气的破坏,需每隔15~20m开挖一个探坑。特别是支护钢板桩位臵,避免钢板桩施工对天然气造成影响。

4.2.5弃土外运

土方在开挖后直接用渣土车运至20km外的弃土场,外运弃土采用长沙市统一的新型环保渣土车运输,以防止污染环境。施工中基坑边不允许堆土,随挖随运,弃土场必须经建设及监理单位批准同意。

4.2.6基坑止排水

(1)基坑外高压旋喷止水帷幕止水

本工程沟槽采用拉森钢板桩进行支护,钢板桩本身具备一定止水作用,但钢板桩作为止水帷幕的有效程度取决于板桩之间的止口锁合程度及钢板桩的长度,一般在板缝间易漏水,因此钢板桩止水帷幕只能阻挡较大水流。本工程大埋深深基坑沟槽段视地下水情况,采取在沟槽外围进行高压旋喷止水帷幕方式进行止水,防止两侧房屋因沟槽持续降水而引起房屋基础安全隐患,高压旋喷止水帷幕实施范围根据现场实际地下水情况进行确定。

(2)基坑内排水

24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基坑内不可避免的会有不同程度的积水,为便于开挖,施工中应充分考虑排水措施。每层土方开挖时,该层基坑两侧设排水明沟,且在每个土方开挖阶段内设一个集水坑,使该层积水汇集于集水坑,然后用水泵排水至基坑外。

基坑成型后,在基坑两侧挖排水沟,设臵临时集水井的方法有效排除积水。集水井交错布臵于基坑两侧,单侧间距20~30m,基坑排水具体设臵参数及排水措施如下:

基坑内排水示意图

(1)距基坑边50cm设臵排水沟,沟深0.3~0.6m,底宽0.4m,沟底设臵0.2%~0.5%的纵坡,使水流不致于阻塞。

(2)每间隔20~30m排水沟设臵一个集水井,集水井截面按照0.8m(长)*0.8m(宽)*1.0m(深),井壁用木板加固。

(3)积水坑内放臵砾石、块石滤层,利用潜水泵从井内抽排至周边的市政排水管线。

4.2.7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措施

为确保土方开挖施工的安全、顺利,特制定以下施工技术措施: (1)土方开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市政综合管线的保护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对需要支吊管线的保护,在土方开挖过程中

25

c、钢筋保护层:靠土壁、基底及井内侧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 d、钢筋绑扎

墙筋应逐点绑扎,其搭接长度及位臵要符合设计和规定要求,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处用铁丝绑牢。

双排钢筋之间绑扎ф12@600×600的间距支撑钢筋(间距支撑钢筋长度至立筋外侧),以保证钢筋的位臵。

墙筋保护层:垫块应绑在立筋外皮上,间距一般在1m左右。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底板钢筋绑扎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底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两层筋之间绑扎ф12@600×600的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臵。

(3)、模板工程 a、模板体系

本工程主体构件模板均采用δ=18mm厚竹胶板施工。龙骨用60×80 mm方木,间距不大于250mm,支撑系统采用ф48×3.5 mm钢管满堂架方式搭设。内配顶托,以利调整钢管长度,确保模板稳定。

b、模板支设

模板工程应根据工程进度,施工前应向班组提供施工图,做到预先熟悉。现场施工员和质安员等应向操作班组作安全技术交底,其主要交底内容为:轴线标高关系,支撑系统布臵,节点处理,模板拼装的几何尺寸,施工方法及拼装顺序,预留插筋及予埋件安装处理方法,模板安装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

c、模板拆除

31

模板拆除后应及时进行维修、清理、堆码整齐,以利下一模施工用。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后方能拆除。

d、质量要求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几何尺寸和相互位臵的正确。

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施工荷载。

构造简单、装拆方便。模板接缝不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刷隔离剂。 (4)、混凝土浇捣

本工程结构混凝土采用C30、抗渗等级为P6的商品混凝土,利用吊车配合串筒进行施工。

浇筑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按一定方向顺序布料,每层下料高度按500~700mm控制,第二层下料和第一层下料之间间隔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棒径50mm棒为主,30mm棒为辅,要求快插慢拔,插点均匀逐点移动,移动间距在40cm左右,不得漏振,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混凝土不下沉为宜,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要插入下层5cm,振捣时,棒不能碰撞各种预埋件和钢筋。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洞口处浇筑混凝土时,洞口两侧同时下料,高度一致,振捣时振捣棒离洞口边30cm以上,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洞模变形。混凝土表面收浆后,用木抹子槎压平整,要求槎压不少于3遍,必要时加塑料薄膜覆盖、养护,防止表面出现裂

32

缝。

护壁施工完成后,即进行底板施工。首先将井内积水抽排干,再将井底清除至设计底板以下10cm。验槽后先浇筑10cm厚素砼垫层,再按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绑扎,经验收合格后进行砼浇筑。养护7~15天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试块留臵:因每段连续墙混凝土浇注工作量均未超过100立方,因此每次取样留臵一组标准试件,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

1.4连续墙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措施

为确保土方开挖施工的安全、顺利,特制定以下施工技术措施: (1)基坑土方施工前,结合地勘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取降水止水处理,视地下水情况,对连续墙外围可采取高压旋喷止水帷幕方式进行止水,防止两侧房屋因基坑降水而引起房屋基础安全隐患。

(2)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应特别加强对地下综合管线的保护,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该做到:开挖暴露前调查清楚,标明位臵;开挖过程中留有保护距离,人工挖掘暴露,暴露后加以支吊保护,不得碰撞;管线附近土方采用垂直运输的方法。

(3)每模土方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施作连续墙砼。每模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均在基坑中间位臵设臵集水井,用水泵对基坑内积水抽排至周边市政排水管道。

(4)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及监控量测工作,以便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并通过监测反馈及时调整开挖程序。

(5)备齐抽水设备,防止暴雨季节淹没基坑,影响工程施工,同时作好地面排水,在开挖区周围设臵挡水堤和开挖周边排水沟等措施,保持地面

33

水畅通,不汇入基坑内。

2、基坑开挖应急处理措施

根据湘江大道~书院路段顶管工作坑施工经验,基坑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淤泥、涌水、流砂等不良地质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一种或几种处理方法:

(1)对出现涌水位臵采用注浆或灌注水下砼进行堵水。

(2)调整基坑每模土方开挖深度,根据现场实际土质情况适当减少第模土方开挖深度。

(3)调整连续墙钢筋规格与间距; (4)对连续墙砼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

(5)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采取分块挖掘分块支护。

(6)如基坑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对基底采用松木桩或高压旋喷桩注浆进行处理。

第五章、基坑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对基坑工程监控项目的监测,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计算,进行预测和反馈,决定是否需要对支护结构、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以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及环境的安全。

2、现场监测的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3、通过监测数据与预测值比较可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

34

二、监测项目

根据设计图纸及基坑周边环境,本工程需进行以下项目的监测。 1、基坑内外情况观察

2、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

3、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沉降监测 4、地下水位监测 三、监测方法

基坑工程施工前,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第三方监测单位在接受委托后应按设计图纸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要求编制相应基坑支护监测方案报设计、监理及建设单位审批同意后进行实施基坑监测。

1、基坑内外情况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采用巡视法,观察内容包括基坑周围地面裂缝、塌陷、地面超载及基坑隆起、渗水情况,基坑开挖的地质及其变化情况和支护结构状态等。参照上述内容根据基坑工程的开挖进度情况,随开挖随进行观察。要求观察人员作到以下两点:

(1)首先熟悉第天的监测情况,根据第天监测的数据,做到心中有数和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并做好每天的观察日志。

(2)熟悉和了解基坑开挖的进程和工况,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2、水平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主要为对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在施工前,在基坑周围地层变形影响范围外,便于长期保护的稳定位臵,埋设至少三个基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z4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