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失业统计分析

更新时间:2023-12-26 10: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失业统计分析

1.2.2失业的测量指标

根据失业定义,可以确定衡量就业和失业的标准,从而可以对失业状况加以衡 量进而掌握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失业率及其变化趋势。

失业率是失业人员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即 失业率 =

失业人数?100%

劳动力人数城镇失业率的计算方法是: 城镇失业率 =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城镇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口3中国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

3.1我国失业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3.1.1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三次失业高峰

表一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年末登记数)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万人) 530.0 567.6 541.5 439.5 379.4 271.4 235.7 238.5 264.4 276.6 296.2 377.9 383.2 352.2 363.9 1

比上年增长(%) —— 7.1 -4.6 -18.8 -13.7 -28.5 -13.2 1.2 10.9 4.6 7.1 27.6 1.4 -8.1 3.3 城镇登记失业率(%) 5.3 5.4 4.9 3.8 3.2 2.3 1.9 1.8 2.0 2.0 2.0 2.6 2.5 2.3 2.3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5.5420.1 476.4 519.6 552.8 576.8 571.0 575.0 595.0 681.0 770.0 800.0 827.0 839.0 847.0 830.0 886.0 15.4 13.4 9.1 6.3 4.3 -1.0 0.7 3.5 14.4 13.1 3.9 3.4 1.5 1.0 -2.0 0.2 2.6 2.8 2.9 3.0 3.1 3.1 3.1 3.1 3.6 4.0 4.3 4.2 4.2 4.1 4.0 4.2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

4.53.52.51.5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年份

图一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78-2008)

由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失业高峰,分别是在1980 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及2003年;

(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表明近 年中国城镇的就业形势有所恶化;

(3)尽管上升趋势十分明显,然而自2000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 3.0%-4.5%的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

第一次失业高峰,也就是1980年,全国登记失业人数541.5万人。这一时期各级政府通过鼓励国有企业建立经营实体、子女顶替和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措施,用了5年的时间平抑了这次失业高峰。到1985年底,城镇失业率已降至1.8%;

第二次失业高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转型的速度加快,国家开始对

2

就业存量进行改革,在国有企业实行富余职工的下岗分流,开始真正触及劳动力的存量结构。在下岗分流的高峰时期2000年底,全国共有下岗职工911万人,远远超过当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导致实际失业率在2000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峰。

第三次失业高峰大约在2003年。此时正值中国加入WTO,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乃至就业的影响不断加大;短期内,对原来就业格局的撞击讲显得更加突出,一些部门的就业机会不仅不会增加,反而有所减少,从而带来了更多的结构性失业。

3.1.2我国失业状况的一些特点

(1)下岗使隐形失业显性化

下岗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用语,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使国有和集体企业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亏损不断扩大等问题,从而下岗职工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在失业队伍中的比重也逐渐加大。

表二 历年全国国企下岗职工人数(1998—2004) 年份 全国 1998 594.8 1999 652.5 2000 657.2 2001 515.4 2002 409.9 2003 260.2 2004 153.0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国企下岗职工人数高峰出现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段。进入新世纪后,国企下岗职工人数逐年减少,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

中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状况。与新生劳动力充裕、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相比,下岗职工在重新就业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竞争力。因为他们年龄较大,人力资本存量较低,且缺乏技能。

(2)青年就业问题逐步显现

青年失业的问题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尽管产生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与劳动力市场的其他群体相比,青年失业突出地表现为结构性、摩擦性和自愿性失业。

2000年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12.65亿,其中城市人口4.58亿,农村人口8.07亿。15-24岁的青年占我国人口总量的15.9%(约1.97亿人)。

表三 中国2000年劳动年龄人口失业率(%)

年龄(岁) 总计 全国 3.58 城镇 合计 8.27 市 9.43 镇 6.24 农村 1.15 3

15-19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以上

11.63 6.98 3.68 2.76 2.97 3.16 2.12 1.22 0.6 0.18 0.22 22.6 13.12 7.89 6.76 7.17 7.71 5.96 3.91 2.29 0.82 1.01 22.78 13.73 8.8 8.02 8.81 9.55 7.35 4.72 2.81 1 1.32 22.32 12.03 6.27 4.58 4.15 3.91 3.4 2.61 1.59 0.62 0.71 7.32 3.02 0.93 0.43 0.32 0.28 0.25 0.23 0.14 0.06 0.11 资料来源:《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从结构上看,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城镇失业率已达到8.27%,其中城市为9.43%,镇为6.24%;分年龄来看,失业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说明青年的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由于青年的受教育程度低,而正规部门的雇主对青年的文化水平和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的要求,导致一方面部分劳动力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失业。同时,由于缺乏就业经验,就业能力不足、就业心态不成熟,一部分青年因持观望和对工作挑剔的态度而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总之,几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青年群体具有较高的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上青年比例的增加,进一步导致了自然失业率的上升。

(3)传统产业部门的失业比新兴产业多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的加速转型时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就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农业从业人员逐渐减少,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8年的39.6%,农、林、牧、渔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下降;非农从业人员在1999年首次超过农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百分比已经从1978年的12.2%上升到2008年的33.2%,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金融业和旅游业等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较快。

传统工业部门普遍都面临着入世后的经营机制的调整和转变,所以这些行业的失业人员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而在一些新兴发展的如高科技、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等行业中,下岗职工的数量很少或根本不存在。失业人员的这种行业分布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同时也放映了失业的结构性特征。

表四 按行业分就业人数(年底数)

单位:万人 年 份 采 掘 业 制 造 业 房地产业 社 会 服务业 179 1978 652 5332 31 4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万人1000900800700600500197819851991199319951997697 795 882 905 898 932 915 932 902 868 721 667 597 561 558 5899 7412 8624 8839 9106 9295 9613 9803 9763 9612 8319 8109 8043 8083 8307 37 36 44 48 54 66 74 80 84 87 94 96 100 107 118 276 401 594 604 643 543 626 703 747 810 868 923 921 976 1094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2009》整理可得

万人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197819851991199319951997199919992001年份2001年份

图 采掘业 图 制造业

万人14012010080万人1200100080060060400402002001978198519911993199519971999200101978198519911993199519971999年份2001年份

图 房地产业 图 社会服务业

5

由图表可以看出,传统采掘业、制造业等部门的从业人员迅速减少,在1995年之后基本都呈递减趋势;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迅速,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以及批发零售毛衣和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则迅速增加,在1990年之后基本都呈上升趋势。

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减少,非国有经济的就业增加,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为这劳动力资源的重新组合。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劳动者离开原来的部门,转移到新的部门。由于不同的产业和工艺要求的技能不同,劳动者无法适应新的岗位要求,并且转岗需要获取必要地信息,这些都会产生摩擦性失业和机构性失业,从而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4)失业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表五 按失业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分的人口

单位:人 受教育程度 总计 未上过学 扫盲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 研究生 合计 1162419 6411 1746 106369 588991 324435 76648 48250 9250 319 男 623823 2939 788 65218 320672 162439 37980 27282 6292 213 女 538596 3472 958 41151 268319 161996 38668 20968 2958 106 资料来源:《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大学本科扫盲班0%1%大学专科4%中专7%高中28%未上过学1%研究生0%小学9%初中50%

图三 按失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分的人口

6

从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看出:

(1)失业者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初中文化程度的占了50%,高中文化程度的也占了28%,这两者占了失业人口的大多数。

(2)男性总体失业人数高于女性。具体来看,女性失业人数除了在未上过学、扫盲班、中专这三个教育程度上高于男性外,均低于男性。

然而近年来,由于连年学校的扩招以及毕业生专业结构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互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分配求职也出现困难,不少大学毕业生也将加入求职队伍。同时,造成男性总体失业人数高于女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与我国男女比例的人口基数有关,此外男女在择业方面的主动性也有所差别。

3.2失业的成因

3.2.1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供给人口相对过剩

一国就业状况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平衡情况,劳动力供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等。对于劳动力供给人口,国际上通常用15~64岁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统计(我国通常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虽然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实行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会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新增劳动力绝对数仍将大幅度增加。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口总量和这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大大高于其他国家,形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持续性的巨大就业压力。

从劳动力参与率的状况来看,由于我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生产资料社会所有,每个公民对生产资料有无差别所有权,这种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方式就是每个公民都具有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的权利。同时,由于在社会主义阶段,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客观上也要求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的权利转变为劳动者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福利,形成社会主义国家独具特色的权利--福利型就业,劳动力参与率极高。我国总体劳动力参与率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高出近13%。劳动力供给人口总量过大和劳动力参与率过高形成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双重压力。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居高不下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派生的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

3.2.2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量体制性冗员释放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

(1)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量体制性冗员释放

我国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劳动者的素质较差,是导致体制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一个原因。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人口增长较快。另外,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据统计,我国企业现有职工队伍中,初中文化以下者高达68%,全国700万青

7

年职工中达高级工者仅占3%。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的广东省也不例外。广东省的高级技术工人不足60万,占工人总人数10%左右 。如此看来,职工的大量失业就在所难免了。另外,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彻底以及改革过程成功与失败参半,也导致了大量的事业人

(2)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的严重滞后,社会保障覆盖面太窄,社会化程度低,社会保障功能分散于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内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对所有职工的生活从养老、住房、医疗、食堂、子女入托上学到职工的生、老、病、死全部包下来,各单位都办成一个独立的“小社会”,既浪费了资源,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向非国有经济成分流动的积极性差,阻碍了劳动者就业岗位的顺利转移。 (3)经济结构调整产生大量结构性失业、下岗人员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工业体系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各地区、各企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同化现象严重,这就给职工的失业埋下了伏笔。伴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不断调整,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相比相对萧条,旧的吸纳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渠道的就业容量不断下降,新的就业增长点刚刚形成,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也推动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企业依靠质量、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品牌、集中化与高市场份额、售后服务的非价格手段参与竞争,资金、技术、管理对劳动要素替代愈来愈大。而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技术结构调整更成为我国当前就业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不断加大 (5)经济周期性波动所带来的失业

我国GNP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反相关关系决非偶然。高增长是高投资带动起来的,这时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任务充足,企业中不仅隐性失业会减少,而且还会扩招正式工以及临时工,这样待业、失业人员就会减少,失业率下降;但在经济萧条阶段,由于市场需求疲软,银根紧缩,投资下降,企业产品积压直至裁减工人,导致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上升。对于这类失业可以通过刺激需求等凯恩斯式的反周期需求管理来进行治理。

3.3中国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学认为,要素的投入会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也会增加对要素的需求。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当经济发展较快时就会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导致就业的增加;当经济停滞或衰退时就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导致失业的增加和失业率的上升。

经济增长与增加就业之间的关系已被多国的经济实践所证明,也为各国学者所普遍接受,被认为是经济学上的一个基本定律。对于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中外学者进行

8

了大量的研究,其成果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就业弹性系数。它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所做的量化研究。

就业弹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其所揭示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某个学者所研究的具体数值。因为,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经济结构可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投入的外延型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可能更强,弹性也更明显。而在经济增长主要靠技术进步的内涵型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会弱一些,弹性系数也会小一些。而在某些体制变化或结构调整比较剧烈的时期,就业弹性系数可能会出现“钝化”现象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值。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个别时期可能会出现“钝化”、“弱化”甚至“逆化”的可能,但从中长期趋势看是明显存在的。我们既不要因为一时的“只见经济增长而不见就业增长”而否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也不能不加分析地认为经济增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区都必然带来就业的增加。我们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必须全面地分析各种因素对这种关系的影响,从比较大的范围内,比较长的周期里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表六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就业弹性系数

单位:% 年份 1981—1985 1986—1990 1991—1995 1996—2000 2001—2005 GDP平均增长率 16.5177 20.000 29.2536 8.6575 13.6932 就业人数平均增长率 3.34368 6.00272 0.9684 1.1178 0.9451 就业弹性系数 0.20243 0.372878 0.033104 0.129115 0.06901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计算

从表六可以看出:

(1)8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1%,就业增长率相应能增长0.2个百分点以上,甚至在80年代中后期,就业弹性系数达到0.37,此时属于“高经济增长,较高就业增长”类型; (2)90年代后期,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1996-2000年间,GDP每增长1%,就业弹性增长仅0.129个百分点左右,属于“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类型;

(3)进入21世纪,就业弹性系数进一步下降,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069;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率下降的趋势在2006-2008年间达到最低,为0.036。

表七 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 (年底数)

就业人员 年 份 1978 1980 1985 (万人) 40152 42361 49873 构成 (合计=10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8318 29122 31130 6945 7707 10384 4890 5532 8359 70.5 68.7 62.4 17.3 18.2 20.8 12.2 13.1 16.8 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64749 65491 66152 66808 67455 68065 68950 69820 70637 71394 72085 73025 73740 74432 75200 75825 76400 76990 77480 38914 39098 38699 37680 36628 35530 34820 34840 35177 35768 36043 36513 36870 36546 35269 33970 32561 31444 30654 13856 14015 14355 14965 15312 15655 16203 16547 16600 16421 16219 16284 15780 16077 16920 18084 19225 20629 21109 11979 12378 13098 14163 15515 16880 17927 18432 18860 19205 19823 20228 21090 21809 23011 23771 24614 24917 25717 60.1 59.7 58.5 56.4 54.3 52.2 50.5 49.9 49.8 50.1 50.0 50.0 50.0 49.1 46.9 44.8 42.6 40.8 39.6 21.4 21.4 21.7 22.4 22.7 23.0 23.5 23.7 23.5 23.0 22.5 22.3 21.4 21.6 22.5 23.8 25.2 26.8 27.2 18.5 18.9 19.8 21.2 23.0 24.8 26.0 26.4 26.7 26.9 27.5 27.7 28.6 29.3 30.6 31.4 32.2 32.4 33.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100??p`P@0 %0%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19781985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

图四 三次产业分就业人数比例(1978—2008)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1)第一产业的比重正逐年下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了2008年的39.6%;两个数据分别为30年间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2)第二产业的比重趋于稳定,平均在20%-30%之间波动,且波动幅度不大;最低值出现在1978年,为17.3%,最高值出现在2008年,为27.2%

10

(3)第三产业的比重正逐年上升,从1978年的12.2%上升到了2008年的33.2%,两个数据也分别为30年间的最高值与最低值。

表八 按三次产业分的平均就业弹性系数(1990—2008) 单位%

产业类型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GDP平均增长率 11.1612 17.752 18.2579 就业人数平均增长率 -1.317 2.3663 4.3358 就业弹性系数 -0.11798 0.133301 0.23747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从表八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 (1)三次产业中,GDP平均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三产业18.2579%,第二产业17.752%,第一产业11.1612%,说明第一产业的GDP占总的GDP的比重正在下降;

(2)各产业就业平均人数第一产业最低,已经为负值,第二产业为2.3663%,第三产业最高,为4.3358%;

(3)1990-2008年期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系数出现负数,说明第一产业的GDP每增加1%,就业人数不但不增加,反而还减少,而第三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237457,在三者中最高,成为创造就业的主体。

3.4失业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前面我们讨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肯定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促进作用。那么,一般而言,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源自于较快的经济增长,既然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就业的增加,那么,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应有较低的失业率。但是我们在现实中观察到的很多实例却不是这样,比如,德国、法国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失业率经常保持在10%左右,比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要高。再比如国内的上海,可以说是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但上海的城镇失业率也比很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要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是不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失业率就应该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失业率就越高呢?我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很难一概而论,也就是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失业率不一定低于甚至经常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失业率未必高于经济发达地区。之所以出现这种违背“常理”的事情,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3.4.1收入对就业的双重影响

从理论上说,如果提高工资就会增加劳动力的供给,带来就业的增加,只要有足够高的工资,所有的人都愿意就业。这是收入对就业的第一种影响,即提高工资水平会促进就业的增加。但在现实中人们发现了收入对就业的另一种影响,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有

11

些人开始从单纯追求较高的收入,转变为在更高的收入与较多的闲暇之间做出选择,其中有些人选择了更高的收入,而另一些人则选择了放弃部分收入而追求更多的闲暇。这就是收入对就业的第二种影响,即收入水平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阻碍就业的增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人们的收入水平一般也较高,所以这些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有所不同。

3.4.2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人们对失业的承受能力较高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收入与储蓄,也意味着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因此,无论是个人对失业的承受力,还是社会对失业的承受力都较高。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可能放弃一些“不太好的工作”,腾出时间去寻找更好的工作。从而导致失业率的上升或“居高不下”。相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的收入与储蓄都较低。人们不能承受较长时间的失业,对工作挑三捡四的情况比较少,因而失业率可能较低。

3.4.3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工作选择机会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由于经济比较活跃,工作的机会一般也会多于经济落后地区。落后地区由于工作机会少,人们可能更“珍惜”现有的工作,他们担心放弃现职就找不到新职,因而不会轻易放弃现有的工作去寻找新的工作。而发达地区工作机会较多,人们可能对现有的工作就不那么“珍惜”,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放弃现有的工作去寻找新的更好的工作。从而导致摩擦性失业的增加,进而带动失业率的上升。从劳动力流动率看,发达国家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也普遍高于落后地区。它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变换工作的频率要快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流动率上的不同,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为什么发达国家有时有比较高的失业率。

综上可见,失业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远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特别是在进行不同地区失业率比较的时候,切不可简单地认为经济落后地区的失业率就一定比经济发达地区高,也不要以为发达地区的失业率高于欠发达地区就不正常。当这种情形出现的时候,应从多个角度去认真研究,因为这两个失业率可能隐含着不同的经济意义,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可能也应有所区别。

参考文献

(1) 陈瑾玫。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2

(2) 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2

(3) 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中国就业发展报告[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4) 杨缅昆,章飚。失业统计:一个尚待开发的核算领域[J].统计研究,1997,(5) (5) 成健梅。我国失业统计的国际比较与改进[J].中国统计,2001,(2)。 (6) 叶世芳。我国失业统计的改革[J].统计研究,1998,(3)。

(7) 宋长青,熊自力。失业统计改革的10个问题[J].中国统计,2001,(8)。

统计0701 小组成员:陈燕、王少楠、杨波、刘洋、上官淦卿、颜辉、白冬冬

小组分工:前言由刘洋编写,失业的定义由白冬冬编写,失业的不足与借鉴由杨波与王少楠编写,中国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由陈燕、上官淦卿、颜辉编写。编撰人上官淦卿与刘洋。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yz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