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更新时间:2023-10-20 10: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透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赵燕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3)

[摘 要]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本文从价值主流、个人本位、天人观、知识观、交际观等几个方面分

析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以期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关键词]中国;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285(2008)11-0020-03

各国价值观差异,造成各国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差异很容易导致交际双方的误解。跨文化交际差异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价值观。本文将分析中西价值观的差异,以期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一、价值观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无所不在,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1]。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2]。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第四层是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而且时时刻刻指导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 二、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 1.价值主流。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 善的民族。

2.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在现世的作为之中,一个人在社会越有作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义。在专制社会中权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为最大者莫过于实现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千百万中国文人碌碌无为的一生。受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致使科学被困于萌芽状态。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权术上,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变幻莫测而实质又超稳固的政治文化模式。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中,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当官不成求当圣人;报国不得则退做隐士,或吟诗饮酒自得风浪。于是道教、佛教随之兴起,贪生 的自去修道,厌世的不妨念佛。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3.个人本位与群体本位。西方文化特点是强调

个人价值,即主张个人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个人行为与个人兴趣,勇于进取,珍视个人权利。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个人主义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拯救自己;寻求自我表达,强调个人尊严,注重个人隐私,个人的权利不可剥夺;人的力量无限,崇尚竞争,适者生存。在西方社会,人们普遍将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个人主

义”作为这一精神的概括,被赋予积极意义。每个人都尽量体现个性化的自我:个人自信,自我肯定,自由表达内心情感而不受外界约束,公开发表不同见解。中国社会的三大基本结构即高度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绝对君主制和宗法制,都是从本质上和个人主义水火不兼容的,形成群体本位的集体主义。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崇尚“大公无私”等。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方面,人们被要求做到“克己守道”、“与集体或领导保持一致”。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强调个人是为家庭而生存的,个人的生死荣辱和家庭息息相关。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个人主义”便自然地成为与“集体主义”相对的贬义词,如自以为是、自负都带有贬义色彩,“个人主义”被认为是“利己主义”。语义是文化氛围的产物,语言符号具有既定的文化内涵。在汉语中,“个人主义”的定义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 4.天人观。西方传统认为,宇宙是由神创造和控制着的,人和宇宙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因此,宇宙 自然法则必须遵守。这样的宇宙观形成了后来的二元论世界观。他们认为人和世界是各自独立的,彼此的关系是对立,而人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人的任务就是要发现被超自然创造者所设置下的真理,其生命目标就是征服自然。变化被认为是进步,对待生命的态度倾向客观理性。故西方人看问题以个体为基础,重差别与对立,习惯于解析式的抽象思维。这种注重个体的天人相分宇宙观导致一种人是天生的利己主义者观念的产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共为一体,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顺从自然规律,注重天人合一,因此,中国人习惯于整体想象思维。 5.知识观。中西方对于宇宙形式的认识不同,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不同。中国人经常应用演绎法,把重点放在整体观察事物,获取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超越表面的差异,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统一。西方神学告诉我们,西方人经常应用分析法,把事物看成一个个体、某一属性的表现,但并不认为每个个体是平等的;他们认识到事物的个性,同时意识到所有的个体差异在一个包罗万象的统一体中是相互联系的,意识到个体差异中的统一是最高的学问。中国人在整个认知过程中重视心理过程、整体观察、直观经验和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倾向于模糊、不精确富有伸缩性。西方人基于二元世界观获取知识,强调理性。思维方式倾向于通过分类形成直接、清晰的观点,呈直线性分析,如典型的三段论。中国人在精神满足中寻找进步的动力,西方人认为这是物质进步和社会的发展[3]。

6.交际观。合理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存在主义及私有制经济使人们在交际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至高无上等观念。因此,西方人外向,求独立,求功利,主张人类改造自然、性本恶。这些思想观念的形成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西方大多数国家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始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人们思维的对象倾向于外界,人们希望重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寻求外部世界对人最有价值的东西,为己所用。在中国,重整体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差序格局为主的社会结构、维护等级身份的伦理观念以及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个人要融入群体中去,国家、集体、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由此决定了中国人在交际时性格内向、含蓄、谦虚,不求功利,大公无私。天人合一观念还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而不是人与自然抗争。人际关系受无形的约定束成的社会规范、价值、礼仪制约。人之初,性本善,提倡人回归自然,保持本性。万物不变,万变不离其宗。仁爱思想、中庸之道使人们安分守己,安居乐业,渐进,顺从自然。在封闭的大陆型文化环境中,人们知足常乐。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在稳中求发展,求稳不求变,注重传统和过去。在交际中,对老者尊敬有加,把上年纪的人称“老师傅”,把有经验的人称“老手”,注重老朋友间的联络,认为交往越久感情越深厚。 7.言辩观。西方人推崇修辞学,他们愿意掌握语言这一有利工具(语言是延伸自我影响和改造他人的工具)。他们偏爱语言是因为他们认为唯有通过语言,人们才能得以相识。在当今西方社会,大学广泛设置修辞、逻辑课程,促使学生去有效交际,在商业中语言交流更是被广泛研究

和强调。重视语言和辩论的观念直接或潜在地影响着西方人的交际行为、交际方略和交际风格。因此,在以个人为本的西方社会中,人们愿意把内心世界中的东西,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东西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人们健谈且善于表达自己。修辞在中国只不过是一种交际技巧,人们并不 把它当作一门科学。雄辩至言被认为是多余,善谈之人被看作炫耀和不诚恳。在以群体为本的中国社会中,人们在交际时自我压抑,说话委婉、含蓄,谨慎使用言语,注重察言观色,对环境具有高度敏感性和接受性。语言常常被看作保持社会和谐的一种手段,而不仅仅是表达思想、信息的一种工具。孔子对语言的态度是谨慎的,他一向主张“君子欲讷与言,而敏于行”。 8.时间观与金钱观。西方的时间观属于线式时间观念,时间好比一条直线,是一种单向持续运动,是“流逝、飞行”。在西方人眼里,复归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前超越才有希望,因此在时间取向上,西方是未来取向,即一去不复返的直线式前进取向。这也是西方人倾向于变化,喜欢求异、求新的原因所在。中国人以过去取向为主,重视过去发生的事情。人们做什么,首先要考虑过去做过此事没有,有什么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等等。而且连今天做得如何,也往往以过去为标准,因此循规蹈矩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人们崇拜祖宗、敬老尊师、重经验、重年龄,因为这些都与过去相联系。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 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9.年龄观。在中国文化中,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老”象征着经验丰富、知识渊博。“老师傅”、“老干部”、“李老”成了少数德高望重的人才配享有的尊称。与此相反,尊重青年是西方文化中第一级价值。青年代表着未来,象征着无限的可塑性和可能性。在西方人们的眼里,年青象征着健康、财富和智慧。西方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是个人奋斗的社会。人老了就意味着从社会竞争的舞台上退了下来;对女性来说,“老”还意味着魅力丧失,这对个人来说是件既痛苦悲哀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所以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老;而且老人的独立意识很强,有一种不服老的自尊心。所以年龄也成了人的隐私。 10.家庭观。中国以家族为本位。“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是我国立身处世的纲领。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主张“父母在,不远游”。家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西方文化突出自我、突出个人,追求独立。长辈与晚辈之间可以直呼姓名。孩子在成年以后就搬出 家自己住,自己养活自己,老人一般也不和子女一起居住,依靠自己独立生活。在西方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一得之见。 三、结论

中西价值观是性质和来源不同的两种文化,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差异性较大,互补性也较强。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差异避免失误。科学地对待西方文明及其他优秀文明,吸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推动自己民族的发展。

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差异【作者中文名】 董淑铭; 【文献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THREE-GORGES UNIVERSITY, 编辑部邮箱 1999年 02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一、个人主义在中、美民族中的地位

个人主义属一种哲学范畴,其含义在东方民族和西方民族中大相径庭,在汉语中,个人主义指“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是有害社会进步的东西。”川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和社会哲学,认为“个人价值至高无上,广泛强调自我控制和自我支配,反对权威、宗教、国家、社会以及其它任何外在因素以任何方式干扰和阻挠个人发展心‘,’在美国,个人主义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美国最早的移民来自十七世纪初的欧洲大陆。那时的欧州政教合一,宗教主宰了人们的一切,大搞宗教独裁,不允许其它教派的存在,凡是不信仰国教的人都被视为异教徒。这些教徒在政治、经济、文等方面的地位极其低下,常常遭受无端的迫害。为了逃避各种迫害,他们逃至大洋彼岸的美洲大陆。当他们刚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时,到处是茫茫原野,无人为他们提供裹腹之食、栖身之地,他们一无所有,必须依靠坚韧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去开发原始森林、建设家园、创造财富、寻求自已的空间。这块新大陆幅圆辽阔,人口稀少,这为从不同国度来的人们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富兰克林就以他顽强的个人主义脱颖而出,其《自传》、《究理查德年鉴》对美国人民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美国最早的移民都来自欧洲,主要是英国。大多数移民都采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但他们各自民 族的文化并没有完全消失。这些移民们融和在一起,创造了美国文化,而这种文化是欧洲文化在新环境中的融和,带有其鲜明的特点。美国个人主义过分强调个人,包括个人的身份、 个人的作风、个人的独立性、自主选择。个人要充分发展,势必要影响他人,以致于牺牲别人、甚至家人和朋友的利益。这也使他们养成了个人主义突出注重自我的特点,缺乏互助合作精神,因此,也使美国军队成为世界上纪律最涣散的军队。在国际事务中,美国的这种极端个人主义,也有突出的表现,如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一加利的卸任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而东方民族,特别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把个人主义看作是极带贬义的词,是与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相对的,是自私自利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有碍社会进步的东西。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历程,才走到今天。一方面,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知识贫乏,无法理解许多自然现象,更无法抵御外在的自然灾害,包括来自其它动物的侵犯。人们需要成群结队地活动,共同分享猎物,这就是集体主义的雏形。后来形成的儒家思想也强调群体意识,其经典《礼记》中就有对其理想的大同世界的描绘。虽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价值观的主流仍然是注重集体主义。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毛泽东倡导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无疑都脱不掉传统的“大同思想”的色彩。另一方面历代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他们害怕富商大贾以财势与官府分庭抗礼,害怕因经济发达,交往增多,而“民智日开”。这种“重农抑商”的政策也多少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取向:重集体轻个人,重义轻利。中华民族是个重义轻利,尊公蔑私、存理去欲的民族。这些品质在历代文人学者的作品中都有体现,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品质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个人是渺小的,必须依靠众人的努力才能完成一项事业。中国谚语讲“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众者胜天”、“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等都属集体精神的意识形态。如今年长江中游出现的大洪水,就是靠众人的力量战胜的。在传统的自我称谓中,常把自己说成“在下”、“鄙人”等等。

二、中美人眼中的竞争意识

在重视个人培养、强调个人独立和崇尚自我实现的美国,竞争是其基本价值观之一。美国先民们刚抵达美洲大陆时,没有殷实的家庭可依靠,没有旧世界那样严格的等级制度,人人都一贫如洗,除了自己的双手,别无他靠。大片的处女地等着他们去开发,开发的土地越多,相应地财富也就越多。因此物质财富便成了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成功与失败的唯一标准。那些在财富数额上占领先地位的个人不仅在物质成就上得到认可,而且在道德领域里也得到一定的肯定,“有钱便有德”。社会鼓励其成员竞争,人们也以积极的态度踊跃地参加。他们相信竞争不仅推动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他们来讲,生命犹如一场竞赛,无处不在。政客们为权利而激烈竞争;商人们为利润而竞争;平民百姓为工作、职位及各种各样的利益和机会而竞争。整个美国社会犹如一个大的竞技场,人人都为了获得自己的所需而努力拼搏并击败他人,有些人为达目的甚至不择手段。竞争可在任何人之间进行,如父母之间、夫妻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等。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讲,竞争是竞争,友谊是友谊,友谊不应影响公平的竞争。因此这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某种紧张,导致人情淡漠,特别是城市中,人们都生活在极大的压力下,很多人患心理疾病,导致美国心理咨询业的繁 荣。慈善行,向被统治者宣传恭顺服从,老年人要慈祥和蔼,青年要尊敬长者。这样一个社会自有其迷人的地方,比如尊老爱幼。但同时也在存在着特权。在封建社会性别上的歧视那就更不待说。中国是一个尊敬长者的国度,这从一些谚语中可见一班。“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年纪就是智慧的象征”等。这就容易导致青年人对年长者或位居高位者的盲目服从。比如在执行一项决议时,若有人提出异议,人们就会说“上边这样要求的”,不管其合理与否。新中国建立后,废除了特权,解放了妇女,民主与法制逐渐健全了起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要真正清除几千年来特权阶级所带来的影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华民族是个倡导重义轻利的民族。注重道德修美,强调“天人合一”、“和为贵”,“中庸之道“深人民心。”“君子优道不优贫”,“君子不言利”等思想使我们中国人把物质利益放在了次要地位。如果一个人把物质利益放在首位,人们称这种行为为“利欲熏心”。这就使人们不敢光明正大地去创造财富,享受物质利益,而背地里人们还不得不为物质利益去争斗,这就形成了中国人在某些场合“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性格。传统的价值观不鼓励人们竞争。个人太突出,必定打破原有的平衡与和谐。中国人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古人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特别注重“和”。“枪打出头鸟”也使人们有所畏惧。“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普遍存在。近代,西方思想文化传人中国,给中国文化价值观带来了一定影响,特别是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竞争机制。各企业提出“向竞争要效益”。竞争确实促进了效益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但不少人还不适应这种新的体制,有些人更愿意固守以前的“大锅饭”制度。 三、平等的观念及实施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主宰国民思想的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强调“三纲五常”,注重各种区别,如男女之别、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别、青年人与老年人之别等等。他们期望用一种道德的力量将社会绑在一起,向统治者宣传仁荡咨吉多忆化无开究 为了摆脱旧世界各特权阶级加在百姓头上的各种枷锁,那些受尽凌辱的平民只身逃往新大陆。他们凭着坚韧的毅力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了财富,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在开国伊始,他们就在《独立宣言》中写道:“所有的人都生而平等,他们都有追求自由、幸福及财富的权利,??这些都是不证自明的。”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把任何人拒绝于任何权利以外都是违背上帝旨意的。这种观念在美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 因此,在社交生活中,等级观念较淡薄,人们不太注重社会地位,也不喜欢因地位高而受到特殊关照。很多从平民地位升至高位的人在离职后,仍从事一些平凡的工作。在任何宴会上,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能融洽地相处。正因为这种平等的观念,所以在美国不存在石太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ya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