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教师阅读版)

更新时间:2024-03-27 14: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推进方案

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侨香学校

一.什么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主要是指向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行为、过程 ? 以及学习结果。当然,学生不是孤立的,学生与教师是一对概念,因此,学生的深度学习一定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要有学生的深度学习,必先有教师对教学的深度设计。 教是为学服务的,“学”是“教”的目的。

二、深度学习的性质

主动的、有意义的、学生自主操作内容、参与教学过程 ? 的。

三、深度学习的特征 如何判断发生了深度学习? 1、联想与结构

能够根据当前的学习活动去调动、激活以往的知识经验,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结构.全身心(思维、情感、态度、感知觉)投入到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挑战成功的成就感。“探索”、“发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学科的思想方法与他人(教师、同学)展开积极的合作与沟通,体会合作在学习中的价值与意义。体会学科的价值、学习活动的意义以及个人在学习活动中的成长本质与变式。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特征,全面把握学科知识的本质联系。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列出正反例(如标

准正例、非标准正例、反例)来说明学科知识的本质迁移与应用。能够将所学内容迁移到新情境中,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四、深度学习发生的条件

1、内容: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

聚焦课标整体把握学科体系与关键教学内容,梳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重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经过设计的、具有教学意图的结构化的教学材料。 2、过程:整体设计、实施学生的学习活动 ?

依据学科主题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适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并帮助学生简约地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揭示活动的意义与目标,使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觉、主动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领会学科蕴含的思想方法。?

3、氛围:创建民主、平等、合作的互动氛围 ?

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不以任何理由压制、嘲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倾听、给予回应,与学生平等地展开讨论设计相互依赖与合作的学习任务。知晓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能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4、评价 ?

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地获得关于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依据反馈信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与改进要学什么“深度”的内容?围绕学科核心内容组织起来的、对现实生活有意义的、促进学生持续探究的单元学习

活动主题达成什么“深度”的目标?期望学生从单元主题学习中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深度学习目标应该是指向学生,从学生的基础、兴趣、需求和问题出发,提出和阐释学习目标;以“学生将会理解??”的陈述形式或以学生感兴趣的开放性问题的形式加以表达,如“文学中不同体裁的异同是什么?”等;最理想的方式是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指向学科本质。期望学生掌握反映学科本质的、最有价值 的理论、思想、概念、技能,策略、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学科专家的工作机理,如,生物学科中单元学习主题是“生命的意义”,那么单元深度学习目标就是“学生能理解生物学家如何区分生命体与非生命体”。指向“高级”思维能力。“学生将理解民主社会权利与责任的关系”,要比“了解美国权利法案及其影响”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能够创建一个简单、功能齐全的用户界面,用来收集数据并将其传输进数据库”,比“定义和描述数据结构”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具体明确。如,“学生应能利用资源和提供的材料来正确分析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国家课标学年总目标,单元学习主题,单元学习目标,活动目标1,体现系统、公开活动目标2 活动目标?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目标?方向应具体、明确: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习的核心概念、过程、技能等。应关注高级思维能力提升应重“学”的目标应系统。目标系统有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将认知、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整合;与单元学习主题、学习活动和评价密切相连,形成完整的学习系统。“深度”学习目标明确表达了单元主题学习完成之后,期望学生获得的学习结果,包括能反映

学科本质及思想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和灵活应用的知识、技能、策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学科课程标准,指向学生思维习惯养成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如,“通过研究机械设备,学生将理解力学原理,并能据此解释指甲钳这类日常用品的工作机理”。 五、如何实现“深度”的目标?

(一)什么样的学习活动是有“深度”的? ?

与深度学习目标相契合让学生参与挑战性任务,考虑学生多种学习倾向。

(二)为什么这样的活动是有深度的? ?

有助了解学生原有经验和真实水平,了解学生前提性知识和经验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学生学习任务,让学生尝试,看看他们如何做的。有助于探究性的意义建构,形成高级思维教学中过于丰富的活动设计,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重学生参与但忽略了为什么参与,忽略了参与过程中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深度”学习活动是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探究型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解释、举例、分析、总结、表达、解决不同情境中问题等。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性的活动,创造对新知的理解。 六、如何评价我们已实现了目标? (一)如何评价我们已实现了目标? 什么样的评价才是有“深度”的? ?

依据深度学习目标,学生能分析、综合、比较、联系、批判、假 设、解释证明其观点关注过程、重在反思改进。评价活动深度公开评

价标准,深度学习活动开始前,应清晰明确地让每位学生都知道、理解评价的标准,并始终牢记以便随时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

价。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例如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检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等。

(二)为什么这样的评价有“深度” ?

持续的过程性评价,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及时对学习进行修正。 跟进性的指导,能够使学生的? 学习活动得到有效支持。学生参与评价标准制定,能够把握自己的学习效果和问题所在,并积极地去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多元的评价方式,能够评估深度学习所要 ? 求的思维理解过程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研修课程结构。其目标是帮助学员获得实施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七、本次深度学习的主题与方式:

第1天需求调查:现实起点,项目解读:改革愿景,理论框架 第2天课例研修:实践范例

第3天教学设计:方法与应用(学科) 第4天行动计划:

校本行动(学校)深度学习,就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智慧之旅。旅程的终点不是让学生获得一堆零散、呆板、无用的知识,而是让他们能够充分、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1、要学什么“深度”的内容?2、达成什么“深度”的目标?3、如

何实现“深度”的目标?4、怎样确定学生实现了这些目标? 针对这四个问题,深度学习也相应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单元学习主题、深度学习目标、深度学习活动和持续性评价。这四个要素不是各自独立的,每一个要素都会激活其它要素。也并非程式化,您可以从任何一点入手进行教学的研究与设计。 八、深度学习的组成要素 一、单元学习主题 (一)是什么

“单元学习主题”回答学生要学什么才能获得深度学习能力的问题,是指围绕学科核心内容组织起来的、对现实生活有意义的、促进学生持续探究的单元学习活动主题。 (二)为什么

1、信息海量喷发造成学生认知负荷,需加以系统组织:我们期望把什么都教给学生,

期望内容全覆盖。然而,脑工作容量有限,一次只能加工7+2 个组块的信息。因此,教学必须给予学生有组织的知识。

2、有组织、模式化的知识利于学生记忆、理解和迁移:学科分科愈来愈细化,同时,本学科教学内容严重割裂,当零散的知识堆积在学生头脑中时,学生很难持久记忆,更无法理解知识的意义,并在需要应用时顺利提取。心理学“专家——新手”研究表明,专家围绕着学科的“大概念”,即核心观点和基本原理组织其深层的知识体系。围绕“主题”把课程内容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将

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模式化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吸纳新知识。同时,又能够促进对知识全面深入地理解,有助于解决问题。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目标太少。

3、应重“学”的目标:把“教”的目标等同于“学”的目标,忽视学生在自己原有经验和基础上想学什么、能学什么。

4、目标应系统:系统性表现在一是活动目标、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确立整体、系统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目标结构,进而形成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二是应将认知、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整合;三是目标应与单元学习主题、学习活动和评价密切相连,形成完整的学习系统。 (三)主要特征

1、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目标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前提知识、思维水平、情感态度等,从学生的基础、兴趣、需求和问题出发,提出和阐释学习目标。最好以“学生将会理解??”的陈述形式或以学生感兴趣的开放性问题的形式加以表达,如“文学中不同体裁的异同是什么?”等。最理想的方式是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

2、指向学科本质:深度学习目标期望学生掌握反映学科本质的、最有价值的理论、思想、概念、技能,策略、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单元学习主题的内容是什么(知识)、如何做(方法)、为什么(目的)、如何交流(形式),从而掌握学科专家的工作机理。如,生物学科中单元学习主题是“生命的意义”,那么单元深度学习目标就是“学生能理解生物学家如何区分生命体与非生命体”。

3、指向“高级”思维能力:深度学习目标追求理解、评价、迁移、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培养。如,“学生将理解民主社会权利与责任的关系”,要比“了解美国权利法案及其影响”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能够创建一个简单、功能齐全的用户界面,用来收集数据并将其传输进数据库”,比“定义和描述数据结构”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表达具体明确:清晰说明希望学生实际学到什么以及多少,达到何种程度。如,“学生应能利用资源和提供的材料来正确分析电子表格中的数据”。

5、体现系统公开:应依据国家课标要求、学年课程总体目标,围绕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和每一学习活动的结果,形成目标结构。目标将决定着学习活动的选择和评价的内容及方式,与学习主题、学习活动和评价相伴始终。此外,需公开目标并在教学中经常提及。

九、深度学习活动 (一)是什么

“深度学习活动”,回答“如何学”才能达成深度学习目标的问题,是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探究型学习活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解释、举例、分析、总结、表达、解决不同情境中问题等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性的活动,创造对新知的理解。 (二)为什么

1、有助了解学生原有经验和真实水平:了解学生前提性知识和经验

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学生学习任务,让学生尝试,看看他们如何做的。 2、有助于促进转变:无论是概念、技能、思维策略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和交往中主动探查出与新知识之间的差距和冲突,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将新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3、有助于探究性的意义建构,形成高级思维:教学中过于丰富的活动设计,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重学生参与但忽略了为什么参与,忽略了参与过程中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此外,恰当的活动设计、与学习目标的匹配,也将确保评价的有效设计与实施。 (三)主要特征

1、与深度学习目标相契合:例如,当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时,就需要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尝试解决的完整过程。

2、让学生参与挑战性任务:深度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关键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过程。它不是“判断对错”这样的测试性学习,而是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颖的问题。活动情境设计要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成功体验。

3、考虑学生多种学习倾向:学习活动设计呈现低结构特点,能够满足共性与个性的需求。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倾向,考虑学生的多元智能来设臵不同的学习活动进入点,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表达对知识的

理解。给学生提供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便于其深度加工。 4、有指导的探究:只有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时,才能在自己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构建起关于新知的意义,也才能有效应用。在这一对意义探索的艰难旅程中,教师需为学生搭建必要的“脚手架”,如,问学生“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或“是什么让你得出这样的结论?”,甚至在必要时直接示范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方法、

工具、策略和理念,让学生利用这些去交流探讨、行动实践,最终实现对概念、问题的深入理解、创新应用。此外,学生小组的协作将互相提供探究的支持,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

5、表现思考的结果:讨论、解释、评价、解决问题等活动,以及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可视化思维工具的运用,展示出理解、思维活动的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可见,为评价提供依据,有利于学生修正和改进。单元学习结束时,要求学生综合他们在整个单元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展示学习的最终产品,有助迁移和创新。

6、系统设计: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设计,符合课堂教学内在逻辑(导入、探究、总结、迁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由低到高、由已知到未知)。 十、持续性评价 (一)是什么

“持续性评价”回答“是否达成了既定目标”问题,是指依据深度学习目标,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活动持续地提供清晰反馈,帮助学生改进

学习的过程,包括建立标准并提供反馈。 (二)为什么

1、持续的过程性评价,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对学习及时进行修正。 2、跟进性的指导,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得到有效支持。 3、多元的评价方式,能够评价深度学习所要求的思维理解过程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4、学生参与评价标准制定,能够把握自己的学习效果和问题所在,并积极地去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 (三) 主要特征

1、依据目标:依据深度学习目标,确定清晰的评价标准。 2、关注过程、重在反思改进:评价和反馈意见需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反馈意见要详细、具体,应能根据每个操作给予持续性的辅导。 3、共同制定和执行: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关于深度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评价活动中。

4、评价深度:评价内容和方式指向学生的理解和思维,因此应制定并运用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表现与方法,使不同的学习个体都能够获得成功感。 5、公开评价标准:深度学习活动开始前,应清晰、明确地让每位学生都知道、理解评价的标准,并始终牢记,以便随时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6、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根据评价的目的,评价方案可以是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检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正式评价、非正式评

价。在形式上可以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等。 十一、“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践策略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践策略,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围绕单元教学设计,聚焦深度学习的四个要素,构建单元设计基本程序,并体现动态设计特点的单元教学设计策略。这种实践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整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改进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有意义的深度学习体验。适用于学校教师及教师团队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开展学习、研究、实践和反思。 一、“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践图示

1.实践图示中,由深度学习四个要素构成的单元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四个主要环节,是与基本教学问题相对应的,表明实践图示的构建,遵循了教学设计的基本规律。 A.教学实践 B.单元设计

C.单元学习主题(中心任务) D.深度学习目标(活动预期) E.深度学习活动(学习过程) F.持续性评价(达成反馈) G.实践

(1)基本教学问题 (2)单元学习主题

(3)中心任务: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内容?

(4)深度学习目标

(5)活动预期:学生在学习中应得到什么?

(6)深度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学生应该怎样参与学习? (7)持续性评价达成反馈: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

2.实践图示中的“单元”是指课程实施的单元,即以主题为中心,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组彼此关联的系列教学活动,通常需要若干课时完成。图示中的“单元”不完全等于学科教科书编写“单元”或“章节”,“主题”也不完全等于教科书上的单元或章节“标题”。 3.实践图示中,四个要素存在着关联性与一致性:单元学习主题(中心任务)、深度学习目标(活动预期)、深度学习活动(学习过程)、持续性评价(达成反馈),这四个要素之间既有从单元学习主题到持续性评价的通常逻辑顺序关系,更有四个要素在设计和实践中具有内在彼此相关、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联结关系,四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整体,相互间也不是单一的线性关系;在设计与教学实践过程中,四个要素存在着一致性,如果一个要素出现变化,需要相机调整相关要素。

4. 实践图示中,依次抓住确定单元学习主题、确定深度学习目标、设计深度学习活动、设计持续性评价四个主要环节,构成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教学设计的思考路径起点通常是从确定单元主题进入的,同时也可以从其它环节灵活进入设计全程。经过各要素的研究、分析、设计、选择、修改、审核等加工后,形成教学整体方案和具体课时计划。在教学实践中,还要依据教学实际情况调

整教学方案,在设计、实践、反馈中,使设计方案更合理,使教学实践更有效。

5.实践图示中的教学设计,是以单元教学为实施单位的整体设计,统筹规划单元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安排,每课各有侧重,单元完整有序。单元教学设计要建立在对学段、学年、学期的整体课程规划上,在学段、学年、学期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 6.实践图示中的单元教学设计者,是一个团队,包括从事教学研究的专职人员、学校教师团队和教师个体。完成单元教学设计,需要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也要研究学生与教师。因此,在深度学习中,教师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的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需要参与有些内容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的操作 环节一:确定单元学习主题 【设计思路】

本环节的设计是在聚焦课标、研究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确定明示学生、贯穿单元教学全程的学习主题,以激发学生探求未知的渴望,引导学生建立有组织的知识网络、经历有明确意义的学习过程。具体的设计思路是依据三个维度来确定单元教学主题。

维度1:课标主题和教材内容。维度2:学生实际情况。维度3:学科基本思想与方法。对于维度3如果现在还不能科学地界定其内涵,保留继续研究的意识,主要遵循维度1和维度2 的思路进行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通常有三类:与学科教材编写的单元或章节一致的单元

学习主题;由跨教材单元、章节的相关内容整合而生成的单元学习主题;由跨学科而有相关的内容整合而生成的单元学习主题。 【操作要点】

1.研究课标及教材,梳理单元教学内容结构。

研究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找出单元内容蕴含的关键性的学科知识能力、学科思想方法、核心价值观念等,参照结构化的学科体系,明确体现学科本质的核心内容。

2.调研学情,依据学生需求,筛选单元学习主题。

了解、分析学生需求、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社会实际,并结合其他相关信息,依据单元核心内容生成若干学习主题,辨析、比较主题的价值,筛选出单元学习主题。 维度1:课标和教材内容 主题1,主题2,主题3

学习基础,生活经验,学习障碍点 维度2:学生分析

维度3:学科基本思想与方法 发展空间

3.论证检验,确定单元学习主题。

教师团队与课程专家参考“单元学习主题设计提示“,再次对照课标要求,分析、检验主题,最终确定能够贯穿单元教学全程,可以多角度切入、引发深层次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主题。 【设计提示】

单元学习主题设计提示 设计流程 检验提示 1.主题是否与课标要求相一致?

2.主题是否是一个或多个学科领域中的核心或起着核心作用?能否反映学科本质?(可以利用知识网、概念图、思维导图)

3. 主题能否反映富有挑战性的、能吸引师生兴趣的学习问题或任务?

4.主题是否与生活、生产中的真问题相关?能否让学生理解主题的意义和价值。

5.与主题相关的资源是否丰富? 【实践思考】

1.可以从哪些内容中生成单元学习主题? 2.你所在学习小组确定的单元学习主题是什么? 3.你们基于哪些思考而确定这个单元学习主题? 环节二:确定深度学习目标 【设计思路】

本环节设计是依据课标要求和课程的学年总体目标,围绕单元学习主题,确定指向课程三维目标,体现学科本质或学科思想方法,通过循序渐进地深度学习活动,期望学生达成的深度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有助于确立学生学习的重点,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学习目标按照大小可以分为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单元目标描述了学生从单元特定的主题中学到的东西;而课时目标与课时的评价相呼应,明确了每节课学生通过深度学习活动而理解的学习内容。研读

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教参,教师的思考,学生的需求,生成单元主题 论证单元主题,确定单元主题。 【操作要点】

1.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从学科思想方法和学习价值的角度,集思广益,初步列出深度学习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围绕单元主题,结合单元学习内容,放开思路,集思广益,深入分析讨论教师期望学生获得的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2. 结合学情分析,根据学生需要,确定深度学习目标。

分析学生已有水平和现阶段思维特点,依据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经过深入讨论,围绕单元主题,在多个学习目标中,筛选、确定针对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需要,指向学习中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单元学习目标。 3.多方论证调整单元学习目标,从而最终确定深度学习目标。 听取同事建议和学生想法,参考“深度学习目标设计提示”进行目标调整,使得单元学习目标确定科学合理,具有指向学生、指向学科本质、指向“高级”思维能力、表达具体明确,体现系统公开的特征。 【设计提示】

深度学习目标设计提示 设计流程 检验提示

1.目标是否与课标相符合?是否切合单元学习主题?是否指向每一个学习活动的结果?国家课程标准、学年课程目标、单元学习目标和活动目标是否形成目标结构?

2.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和思维发展阶段?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和问题?是否能适当地让学生参与制定? 3.目标是否能反映学科本质?是否能反映学科专家在该单元主题时所运用的知识、方法、过程、形式和价值观?

4. 目标是否指向学生思维习惯养成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升? 5. 目标是否能具体清晰说明期望学生实际学到什么及学到何种程度?是否能告知学生? 【实践思考】

1.你们学习小组确定的深度学习目标是什么? 2.请说说你们确定深度学习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参照单元主题,确定深度目标,结合学情、课标、教材生成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对照“深度学习目标设计提示”论证小组确定的深度学习目标。 环节三:设计深度学习活动 【设计思路】

本环节的设计要依据单元学习主题、深度学习目标、单元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进行,设计以基于解决关键问题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引导并帮助学生体验、经历、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展示出他们对事物的新认识,呈现他们的思维特点。 单元教学中深度学习活动依阶段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活动特点:开头起始阶段的深度学习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领整个单元的教学;中间深入探究阶段的深度学习活动,主要为达成学习目标,

聚焦关键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思维。最后展示交流阶段的深度学习活动,注重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使得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操作要点】

1. 将深度教学目标转化为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教师用陈述句表述的单元学习目标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疑问句表达,形成导向深度学习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分析、探究、交流的学习热情。

2.根据深度学习目标,结合单元学习内容与具体的学情,与生活建立联系,创设具体的学习任务情境。

从单元学习目标出发,结合单元学习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兴趣,建立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联系,创设承载学习任务的活动情境。

3.依据关键问题解决的步骤,设计活动的基本程序与活动的主要环节。

基于关键问题解决而设计一系列体现深度学习特征的学习活动,需要设计者围绕学习目标,分析活动情境的程序,设计主要互动环节。主要环节的设计不仅需包含学习中关键问题,还要符合活动展开的内在逻辑,学科教学的内在逻辑,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4.多个角度审议,从而修正深度学习活动的设计。

教师需要将这些学习活动与单元学习目标进行对照,检查这些活动是否符合单元学习目标,并参考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提示”,根据活动

内涵要点,对深度学习活动进行检验,审议修正活动设计。 【设计提示】

深度学习活动设计提示 设计流程 检验提示

1.是否能将单元学习目标转化成问题,形成对学生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的任务?在教学实施设计中是否把单元目标从陈述句转换成了引导深度学习的疑问句?

2.学习活动是否直接针对目标中的关键概念和学科本质? 3.学习活动设计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多种学习倾向?

4.学习活动是否能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是否能在学生进行探究时提供必要的支持?

5.学习活动的阶段性是否清晰合理,符合导入、探究、总结、迁移的逻辑?

6.学习活动是否能展示出学生对目标的达成状况? 【实践思考】

1.你们学习小组设计了哪几个深度学习活动? 2.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深度学习活动? 3.这些深度学习活动时如何设计出来的? 环节四:设计持续性评价 【设计思路】

本环节的设计重点是依据深度学习目标,设计发生在深度学习的全程的持续性评价,即设计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信息反馈手段。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多样的,评价的形式可以是正式的也

可以是非正式的。

通过持续地信息反馈,促进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方式。 使“持续性评价”成为不断实践——获得反馈——改进学习的过程。因此,深度学习中的持续性评价是促进的学习手段。

开展持续性评价需要建立评价标准和提供反馈意见。持续性评价要以深度学习目标为前提,要能够在深度学习活动中找到说明学生认知程度的证据。

评价时针对学生的语言、行为或作品进行而不是对人。 【操作要点】

1.依据学习目标,设计整体评价方案。 参照学习目标

设计学习活动和次序,内容特点,完成活动设计,多元智能,习惯风格学生基础根据确定的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目标,设计评价的维度与目标达成的层级标准。

2.结合学习活动,确定灵活多样的反馈方式。

在制定学习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单元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活动的形式、特点,选择多样化的评价反馈办法。 3.关注思维表现,促进学生自我调整。

针对思维容量大、思维层级丰富的学习重难点,制定可以评价思维发展的表现性标准,明确可以收集的评价证据,教师和学生结合课堂实际情况,在学习过程中,给出具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调整。

4.审议方案的可行性、评价与单元目标的自洽性。

参照“持续性评价设计提示”多角度审议评价方案是否可操作、评价方案是否有利于评价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注意评价的规范性与开放性和评价者的多元化。

5.评价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达成。

学生也要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学习过程,并评价学习目标的最终达成情况,为后续学习提供改进思路。 【设计提示】

持续性评价设计提示 设计流程 检验提示

1.评价标准的设计是否与深度学习目标一致? 是否指向学生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2. 评价活动是否贯穿学习活动始终?是否向学生公开了评价的标准?

3. 评价证据是否来自于学习活动中的学生行为、语言和作品? 4.是否把评价的结果转化为反馈信息指导或促进学生的学习? 5.评价主体是否多元?评价的方式是否多样? 6.对整个教学单元设计的一致性进行综合检验。 参照学习目标

正式、非正式语言;作品;行为;明确评价内容;确定评价主体;选择评价方式寻找评价证据;完成评价设计;教师对整个教学单元的一致性检验提示。

1.你所设计的单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是否互相连贯、相互作用?

2.整个单元表达是否清晰流畅?其他教师是否能从中得到启发、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或是否能够经过修改用于别的学生? 十二、学校内课题推进预案

1、科组活动集体学习和讨论“深度学习”

2、分备课组集体备课做“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并实验 3、实验教师具体在每一节课中实验并课后反思形成文

4、评价体系,(1)讨论明确评论体系(2)设计(3)实验(4)反思(5)改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xz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