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十三: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实验

更新时间:2024-03-13 07: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三十三: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实验

振动的干扰对人、建筑物以及仪表设备都会带来直接的危害,因此振动的隔离涉及到很多方面。隔振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减少振源振动传至周围环境;二、减少环境振动对物体或设备的影响。二者原理相似,性能也相似。原理就是在设备和底座之间安装适当的隔振器,组成隔振系统,以减少或隔离振动的传递。有两类隔振,一是隔离机械设备通过支座传至地基的振动,以减少动力的传递,称为主动隔振;另一种是防止地基的振动通过支座传至需保护的精密仪器或仪器仪表,以减少运动的传递,称为被动隔振。 【实验目的】

1 .学习隔振的基本知识。 2 .学习隔振的基本原理。

3 .了解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效果的测量 【仪器和用具】

ZJY -601A 型振动教学试验仪、计算机、空气阻尼器 【实验原理 】 1.主动隔振

在一般隔振设计中,常常用振动传递比T和隔振效率η来评价隔振效果。主动隔振传递比等于物体传递到底座的振动与物体的振动比,被动隔振传递比等于底座传递到物体的振动与底座的振动之比,两个方向的传递比相等。一般,由物体传递到底座时常用力表示,由底座传递到物体时则用位移、振动速度或振动加速度表示,这样便于应用。

隔振效率:???1?T??100% (33-1)

T?传动比T:

1?D2u2?1?u?22?D2u2 (33-2)

式中D为阻尼比,u=激振频率和共振频率的比。 只有传递比小于才有f隔振效果。因此T<1的区域称为隔振区。由图中的曲线可知:当

f0?f?2f0时,T<1。f0系统有放大作用;当f?f0时,系统发生共振,传递比极大;当

2f0?f?3f0时,作用有限;3f0?f?6f0时,隔振能力低(20—30dB);6f0?f?10f0时,

隔振能力中等(30—40dB);f?10f0时,隔振能力强(>40dB);阻尼比D对T的影响。虽然在

ff0?2的范围内,阻尼比的增大有效地降低共振时的位移振幅,但对ff0?2的隔振区,

却反而使传递比增高,对隔振不利。在ff0?2时,D=0与D=0.1的两条曲线极为接近,这就是说,阻尼比D在此范围内变化时,T值的差异不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D值。

2.被动隔振

防止地基的振动通过支座传至需保护的精密仪器或仪器仪表,以减少运动的传递,称为被动隔振。被动隔振传递比等于底座传递到物体的振动与底座的振动之比,由底座传递到物体时则用位移、振动速度或振动加速度表示。 隔振效率:

传动比 T :

式中 D 为阻尼比, u?f为激振频率和共振频率的比。 f0被动隔振的隔振原理和隔振效果与主动隔振相似。 【实验内容 】 1.主动隔振

电机调节器 计算机系统 打印机或

及分析软件 绘图仪 动态分析仪

图33-1

(1)把空气阻尼器(1kg)和质量块组成的弹簧质量系统固定在底座中部,速度传感器放上面,接入数采仪的应变通道,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放在底座上,接入采集仪的电荷通道将调速电机安装到隔振器上,电机连线接到调压器上。

(2)开机进入打开控制分析软件,设置采样频率等参数,正确输入传感器灵敏度,设置双通道时间和频谱示波,并将加速度通道信号积分处理,变为速度显示。

(3)调节调压器,使系统产生共振,从频谱图和时间波形中读取频率值f0以及第一通道的峰值A1和第二通道的峰值A2。

(4)改变激振频率(电机转速),分别测量f0?f?(5)根据所测幅值计算传动比和隔振效果

2f0、f0?f0、2f0?f?3f0、

3f0?f?6f0、6f0?f?10f0、f?10f0时,两传感器的振动幅度。

A1A2 隔振传动比:

隔振效率:???1?T??100%

T?2被动隔振

打印机或 动态分析仪 计算机系统及

分析软件

绘图仪

激振信号源

图33-2 (1)把小的空气阻尼器和质量块组成的弹簧质量系统固定在梁中部,速度传感器放上面,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放在梁的下面。

(2)把激振器安装在支架上,将激振器和支架固定在实验台基座上,并保证激振器顶杆对简支梁有一定的预压力(不要超过激振杆上的红线标识),用专用连接线连接激振器和DH1301扫频信号源输出接口。

(3)把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接到数采分析仪的振动测试通道;把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接到数采分析仪的应变测试通道。

(4)打开数采仪器的电源开关,开机进入DHDAS2003数采分析软件的主界面,设置采样率、量程范围,输入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

(5)打开四个窗口,分别显示二个通道的时间波形信号和频谱信号,并且加速度信号要经积分运算变换为速度信号。

(6)调节扫频信号源的输出频率,使梁产生共振。在各窗口中分别读取当前振动的最大值、频率值

f0、振幅以及第一通道的峰值A1和第二通道的峰值A2。

(7)改变激振频率,分别测量f0?f?2f0、f0?f0、2f0?f?3f0、3f0?f?6f0、

6f0?f?10f0、f?10f0时,上下传感器的振动幅度。

(8)根据所测幅值计算传动比和隔振效果 隔振传动比: AT?1A2???1?T??100%隔振效率:

【数据处理】

1kg空气阻尼器隔振器被动隔振测试结果 频率范围 频率f 第一通道振幅第二通道振幅传动比T 隔振效率 f0?f0 A1 A2 f0?f?2f0 2f0?f?3f0 3f0?f?6f0 6f0?f?10f0 f?10f0 【思考题】

1. 什么是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

2. 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实验测量方法的区别?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xn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