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单元基础知识及阅读回扣训练

更新时间:2024-05-09 22: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单元基础知识及阅读回扣训练

一、基础考点训练 1.作者作品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鲁迅被誉为“________”。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杂文集《________》《________》《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2)弗罗姆(1900—1980),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________》《精神分析与宗教》等。

(3)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________》。 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著作《外省通信》被看作是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________》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称为“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

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主要著作有《________》。 答案 (1)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呐喊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坟 热风 (2)爱的艺术 (3)随笔集 思想录 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2.字音

(1)自诩( ) .(3)残羹冷炙( ) .(5)蹩进( ) .(7)孱头( ) .(9)藩篱( ) .(11)履行( ) .(13)不堪( ) .(15)培养皿( ) .(17)给予( ) .(19)专横( ) .(21)消磨( ) .(23)咄咄逼人( ) .

(2)冠冕( ) ..(4)吝啬( ) ..(6)譬如( ) .(8)罪孽( ) .(10)弥补( ) .(12)脑髓( ) .(14)推衍( ) .(16)规矩( ) .(18)刹那( ) .(20)畜牲( ) .(22)归根结蒂( ) .

答案 (1)xǔ (2)ɡuānmiǎn (3)zhì (4)lìnsè

(5)bié (6)pì (7)càn (8)niè (9)fān (10)mí (11)lǚ (12)suǐ (13)kān (14)yǎn (15)mǐn (16)ju

(17)jǐ (18)chà (19)hènɡ (20)chù (21)mó (22)dì (23)duō 3.字形

??炙 (1)?

?灸 ?

??诞

(2)?

?涎 ?

秩 ??

(3)?轶 ??帙 惋 ??

(5)?婉 ??腕

咄 ??

(4)?绌 ??拙 衍 ??

(6)?衔 ??街

答案 (1)残羹冷炙/针灸 (2)诞生/垂涎 (3)秩序/轶事/卷帙浩繁 (4)咄咄逼人/相形见绌/笨拙 (5)惋惜/委婉/手腕 (6)推衍/衔接/街道

4.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对的打“√”,错的打“×”) (1)那些人总是白天里讲着冠冕堂皇的话,夜里却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 ) ....(2)休戚相关,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 ) ....(3)他这样做,是节外生枝,有意使问题复杂化。( ) ....

(4)这些都是小事情,不足为奇,不过偶然想到,举例而已。( ) ....(5)他居功知傲,咄咄逼人,群众基础很差。( ) ....

答案 (1)√。(2)×。此处应用“休戚与共”,强调共同承受苦与乐。(3)√。(4)√。(5)×。此处应用“盛气凌人”,偏重骄横傲慢。 二、阅读考点训练 【考点展示】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真题训练】

(2013·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尚浅说 黄毓璜

辞典上“时尚”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还不妨说,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

同时,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亦可成为溃靡之温床,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因势利导”因而成为可能,“圣者时也”的名言,“我行我素”的标榜,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不妨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要不然,“ok”、“byebye”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女女的嘴边。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能力,另一方面呢,也就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可见“趋时”大体指向外部关涉,关涉“面子”上的事,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是不太大的。这原本毋庸置疑,须得一议的是: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鹜趋之或心理失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存在,那么,“与时俱进”跟“顺时迁变”就不能是一回事。而且,执著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的姿态,所谓“不随俗沉浮”,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

“不合时宜”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抗尘走俗”与“超尘脱俗”的起始点。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可以肯定的则是:一个精神强健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不失尊严的人,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摘编自《啄木鸟》) 【注】 ①性相:梵语,“性”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相”是事物外观的表相。 1.下列对文章所说的“时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所形成的一时风尚,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

B.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和可仿效性特质,决定了其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的不断

推进。

C.流行时间虽然不长,但不管人们是喜欢、接纳,还是厌恶、拒绝,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

D.存在两面性,既可以成为淘汰旧事物、孕育新生事物的契机,也会成为酿造腐朽奢靡的温床。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C项“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错,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2.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答案 (要点)①人具有“顺变”能力,能适应时尚。②人有“从众”心理,往往会趋时逐流。③人都爱“面子”,易于屈从时尚的压力。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题干中给出的这句话在第三段开头。紧接着,作者就从“顺变”“从众”“面子”等方面解释了原因。答题时,围绕这三个方面分析概括即可。

3.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 答:

答案 (要点)①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不超越实际追求时尚。②在时尚面前要有自己的选择。③要保持心灵的高傲,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时尚所左右。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观点态度。题干要求概括文章的观点,首先应划定答题区间,即锁定作者阐述对“时尚”的态度的语句,然后分析概括。第三段最后一句提到人们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这是态度;第四段最后一句提到“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这也是态度;最后一段最后一句提到“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即告诉我们不要被时尚左右,这也是态度。 (2013·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论名声 [德]叔本华

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

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通常,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所以,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

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因时因人而异。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击或湮灭。因此,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所以为了增进我们和社会的幸福,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没有沸扬的名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然而,名声并不代表价值,许多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莱辛便说过:“有些人得到了名声,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得。”(金玲译,有删改) 4.文章说“立功”与“立言”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答:

答案 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机遇,立言则无需机遇。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要通读全文,找出关于“立功”与“立言”的关键语句,然后整合答案。第二段“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第三段“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第四段“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根据这些句子不难作答。

5.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又说“名声并不代表价值”,二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第一句话要联系作者对“绝对价值”的解释加以理解。文中说“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可见题中第一句话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题中第二句话要联系后文的阐述和莱辛的话来理解。

6.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答:

答案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是指树立圣人之德,“立功”包含功业和声名,立言则指创立学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则认为立言优于立功。但它们都强调“德”的首要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白我国古代“立德、立功、立言”的含义。然后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作出客观周全的判断。就本文而言,叔本华认为立言优于立功,他没有单独谈“立德”,但是原文说“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说明他也强调品德。比较我国古代的说法和叔本华的说法的异同,就可得出答案。

答案 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第一句话要联系作者对“绝对价值”的解释加以理解。文中说“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可见题中第一句话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题中第二句话要联系后文的阐述和莱辛的话来理解。

6.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答:

答案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是指树立圣人之德,“立功”包含功业和声名,立言则指创立学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则认为立言优于立功。但它们都强调“德”的首要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白我国古代“立德、立功、立言”的含义。然后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作出客观周全的判断。就本文而言,叔本华认为立言优于立功,他没有单独谈“立德”,但是原文说“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说明他也强调品德。比较我国古代的说法和叔本华的说法的异同,就可得出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x8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