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4】(安徽专用)2013版高中历史 阶段滚动检测(二)第一~十六单元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06-09 17: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阶段滚动检测(二)

第一~十六单元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滚动单独考查)《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

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C.郡县制 B.宗法制 D.封建礼制

2.从社会历史看,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而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

一个稳定的“选举社会”。这“选举社会”是指( )

A.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

C.察举制度 B.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度

3.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利克里和秦始

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

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 B.贵族制与分封制 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4.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

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5.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

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

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

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前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变局”和“创举”被后人誉为“旧邦改造”,其史实依据是(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C.中华民国成立 B.清朝统治被推翻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7.在某次烟标收藏博览会上,我们看到如下一组烟标专题展品,其反映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

A.国民革命时期国共联合北伐

B.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敌后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开展土地改革

8.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

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的主张。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共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不断滋长

C.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

9.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

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2011年7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

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西藏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充分说明我国实

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10年4月,在世界银行改革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

票权,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47.19%;其中,中国的投票权,由2.77%

上升至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这表明( )

A.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控制了世界银行

B.中国在世界上经济地位的提升

C.世界银行的作用发生重大变化

D.美国对世界银行重大决议的最终否决权已经丧失

12.(滚动交汇考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

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政治局势的理解,

正确的是( )

A.多极化格局形成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13.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在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

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

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

A.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B.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促使世界多极化格局开始出现

C.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

D.美国已经放弃推行建立单极格局的政策

14.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

( )

A.分散性

B.自给自足 C.相对稳定性 D.精耕细作

15.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

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

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

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

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

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

16.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

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 。”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17.(2012·泰安模拟)历史学家哈孟德夫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

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 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

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

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

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

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B.“遗其体而求其用”

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19.(2012·临沂模拟)20世纪初,中国部分地区出现租地农场主和以集资组成公司的名义来

经营的农牧垦殖企业 1912~1919年,中国的农垦公司达100家,资本总额为1 245万

元。这反映了( )

A.农村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

B.平均地权在农村得到普遍实施

C.中国农村自然经济全面瓦解

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动

20.(滚动交汇考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的环节中,与俄国新经济

政策的实质最为相似的是( )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B.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改革开放

21.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下列两幅图片所示两个

特区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文化传承不同

C.经济模式不同 B.政治体制不同 D.生活方式不同

22.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兴起戴帽子。

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形最早应该出现

在( )

A.戊戌变法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23.罗斯福在1934年6月8日的咨文中说:“根据我国宪法,联邦政府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

是增进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依存的这种保障也就是我们的明确职责。”1935年美国“社

会保障法”出台。该法的出台,本质上反映了( )

A.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社会救济问题的基本解决

C.“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D.国家干预经济的新特点

24.(滚动交汇考查)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

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

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

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

B.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全球化

D.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解体

25.2011年2月6日是美国已故总统里根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出于对奥巴马政府的不满,

美国民众掀起一股怀念里根的热潮。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时曾有一句名言:“就目前的

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采取的主

要措施是( )

A.加强金融救市

B.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医疗保障开支

C.减少税收,缩减福利开支

D.提出知识经济口号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7分,共50分)

26.“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

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但在实

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

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

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

从一个侧面显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

的根本性差别。(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

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

材料三 “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

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

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3)材料三中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3分)

(4)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

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4分)

27.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推

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

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

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

认识。

——摘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语录

材料二 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

彼决一战哉? 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

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

不如习商战。

——郑观应《商战》上,《盛世危言》卷3

材料三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的创新分别是什么?分别简

述其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

(2)材料二表达了中国早期维新派什么强烈的愿望?简要回答中国近现代两次加入世界市场

的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分别指出促成变

化的主要原因。(6分)

28.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

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

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

十家,嘉靖间倍之 ”。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

材料二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2)试归纳材料二中1820~1939年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出的主要趋势,并分析导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材料三 英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过程最早开始于11~12世纪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15~17世纪,英国又出现了第二次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的浪潮。尽管经过了两次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但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以上,而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农业人口急剧下降,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到总人口的75%。

——摘自湖南农促会网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中叶英国人口的变化对其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5分)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上半期影响中英两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因素对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有何启示?(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子穿戴赤色画龙的衮衣和冠冕,诸侯穿戴黑中带红的衮衣和冠冕,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穿戴裨衣礼冠,位次于大夫的士则穿皮弁之衣。材料体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不同的等级序列,反映了分封制的特点,故选A。

2.【解析】选D。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高低选拔官吏;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使门第不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能够参与到国家政治中。

3.【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中国秦始皇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根据所学可知A、C、D三项符合,B项贵族制不符合伯利克里时期,分封制在秦始皇时没有实行。

4.【解析】选B。本题考查《权利法案》的意义。该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议会是权力的中心,国王权力受到限制,A、C两项说法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项错误。

5.【解析】选C。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看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那么“在此以后”是指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的要求。

6.【解析】选C。解答本题需注意三个关键词:“1912年”、“变局”和“创举”。根据1912年这一时间,可排除A项。B项只涉及旧邦,而没有改造,可排除;D项是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从属于C项,因此C项为最准确的依据。

7.【解析】选B。联系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内容,可知这一组烟标反映的主题是红军长征,即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实行战略转移,B项符合题意。

8.【解析】选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1937年9月,排除A。从材料看,中共希望改善与国民党的关系,这与当时日本侵华加剧,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有关,因此中共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B与史实不符,可排除;C与史实不符,可排除。

9.【解析】选C。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四月提纲”中提出的是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七月流血事件后才决定以武装起义夺取政权;1954年宪法才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0.【解析】选D。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①说法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②漏了“聚居”,说法错误。③④是正确的说法。

11.【解析】选B。世界银行投票权的改革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改革意义重大,故B 正确。但改革作用有限,美国的一票否决权没有改变,排除A、C、D。

12.【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原因与意义。解题关键在于把握题干的要求,即对当时世界政治局势的理解,强调的应是毛泽东的“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当时美国经济衰退,陷于侵越战争泥潭,尼克松不得不改变对华政策,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都与史实不符。

13.【解析】选C。除中国外“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因此A项表述不准确;多极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出现,B项错误;美国并未放弃其单极格局的政策,D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14.【解析】选C。民谚反映了古代人民看重农业生产,轻视商业。A、B、C、D四个选项都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但与古代商业相比,农业的相对稳定性利于生活的安定,故人民重农业而轻视商业。因此C为正确选项。

15.【解析】选D。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即草市。到唐代时,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据此判断草市指的是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选D项。

16.【解析】选D。题干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产生的价格革命,A、B、C是其具体体现,D是商业革命。

17.【解析】选D。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结合材料“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 ①正确;“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说明②正确;“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说明③正确;从“一切都为利润牺牲”可知④正确。

18.【解析】选B。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清朝官员主张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可判断是洋务派的主张。A项是顽固派的主张可排除;B项“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正是洋务派的核心主张,符合要求;C项和D项虽然也是洋务派求富和自强的主张,但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不符合题干讽喻意义的要求,故也应排除。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19.【解析】选A。20世纪初的农牧垦殖企业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反映了农村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项不符合史实;C项自然经济全面瓦解错误;农村中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动,D项错误。

20.【解析】选A。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私人兴办小企业等,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和实践。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公私合营的方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与列宁的思想相似。

2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时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最主要”,经济特区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22.【解析】选B。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的法令。

23.【解析】选D。结合材料中的“联邦政府”“职责”等信息,不难看出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24.【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分析处理能力。关键句“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C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A不全面,正确选项为B。

25.【解析】选C。“政府本身就是问题”,从这一信息可以看出里根总统主张应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美英等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26.【解析】本题考查古今中西方政治制度。第(1)题,古代中国是专制制度,选举之意是选拔官员,而西方近代是民主政体,体现主权在民。第(2)题,结合问题的上下提示,可知“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指的是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从民主的范围和实质分析其不同。第(3)题,从材料中的“民之主”和“政权掌握在多数人手中”概括得出。第(4)题根

据所学,德国是君主立宪制,而法国是共和制,比较两者的差异。

答案:(1)中国的“选举”是指选拔官员的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选举的范围基本限于统治集团内部(奴隶主或地主阶级);西方的“选举”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

(2)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不同:古代希腊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古代希腊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

(3)古代中国的“民主”是指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古代西方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

(4)(每空1分,共4分)

27.【解析】第(1)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政府干预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2)题,找出关键信息“习兵战,不如习商战,说明希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加入世界市场即分别发生于近代与现代两个时期,先后是被动与主动,扼要简述影响。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第二次是改革开放,由单一的公有制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原因从国内外的政治与经济等方面分析并扼要回答。

答案:(1)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美国:美国民主制度、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

(2)愿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方式: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主动对外开放,逐步加入了世界市场。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后,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但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灾难深重。改革开放后,与其他国家平等互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

现代化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

(3)变化:第一次由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

28.【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江南地区”、“棉纺业发达的松江、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可得出特点,然后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原因。第(2)题,回答趋势时可结合表格中的“迁出”“至他乡种田”“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逐项概况得出,原因应从鸦片战争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思想变化概括得出。第(3)题,从材料可以看出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增加,产生的影响应辩证地分析。第(4)题,在具体分析中英两国国情的基础上,得出影响两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启示应结合上述材料综合得出。

答案:(1)特点:主要分布在江南的东南沿海和长江两岸;专业化城市出现;城市发展加快;经济功能加强,生产性(或商业性)突出。

原因:交通发达;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城市人口增加。

(2)趋势:居民迁出逐渐增多;到他乡种田的现象消失;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的增多;出国做工的增多。

原因:国门被打开,并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帝国主义入侵,国内局势动荡;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业、手工业衰落;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等。

(3)积极影响: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消极影响:导致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出现贫困问题;给城市治安带来压力等。

(4)中国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较大;英国则主要受工业革命(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启示:城市化进程受政治、经济活动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作保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wv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