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四新四大”工作总结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25 12: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校扎实推进“四新四大”

工作的报告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起,省教育厅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要求·大实践”、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新标准·大规范”和学校文化建设“新体系·大构建”等四项活动。2015年以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心指导下,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立德树人“四新四大”活动开展得有声有声。对提高我校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现就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

学校接到上级“四新四大”工作通知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组织校委会成员研究部署这项工作的开展,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立德树人“四新四大”活动相关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育人效果。并成立以

郭宽荣校长为组长的组织机构,同时,结合我校教育发展实际,进一步统筹安排立德树人“四新四大”活动工作进程,切实把活动任务落到实处,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工作要求,突出工作重点

学校要严格按照四项活动同步推进的原则,对每项活动提出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的工作进度,合理安排四项活动的时间和工作进程,切实做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各项专题育人活动安排“两手抓,两不误”。

立德树人“四新四大”活动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涉及学校育人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工作推进中,我校紧扣活动主题,突出重点任务,不断强化落实。“新要求·大实践”活动要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新常态·大视导”活动要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通过视导活动,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途径;“新标准·大规范”活动要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推进标准化管理试点工作,

促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新体系·大构建”活动要重点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性、继承性、创新性,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校自收到立德树人“四新四大”活动通知后,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加大对“四新四大”活动的宣传力度。学校相继利用LED电子屏、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激发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活动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借助每周的教研活动、主题班会对立德树人“四新四大”活动文件进行学习,并围绕主题进行讨论。让我校师生熟知与活动相关的政策要求、目标任务、组织方式和工作重点,为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深入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四、活动丰富多彩、成效鼓舞人心 (一)“新要求·大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新要求·大实践”是2015-2017年贯穿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题,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实践育人的创新举措,学校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我校举办了核心价值观诵读比赛,核心价值观手抄报比赛活动,用生动形象、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研发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本课程,赋予德育新形式。

2、学校开展了“讲故事比赛”活动、“道德讲堂”演讲比赛、

“我的中国梦”大型公益演讲进校园活“红领巾”进课堂活动。

3、聘请渭城派出所尤刚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每学年来校开展 “法制第一课”及法制教育周、法律进课堂、《宪法日》活动,让学生从小学法律、懂法律,用法律。

4.利用学校展板、板报专栏、校园广播、微信群等媒介,营造体现核心价值观、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相继安装展板30余块,打造核心价值观文化长廊,在教室、办公室、部室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学校相继成立学生兴趣社团12个,围绕“新要求”的内容,积极开展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书画比

赛、书信文化、诗歌童谣、文体活动等活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借助网络开展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网上祭英烈,消防安全知识竞赛。

7、开展书法、戏剧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聘请咸阳大众剧团的孙海平和王亚春两名演员来校进行戏剧知识宣传活动。

8、开展了学雷锋、红领巾志愿者系列活动,学校在3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观看《雷锋》影片,走出校园开展捡拾垃圾,清理校园周边小广告等学雷锋志愿者活动。

9、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学校相继组织学生到汉阳陵、咸阳污水处理厂、咸阳流动科技馆等进行参观学习。

10、开展“珍爱生命”实践教育活动,培养“生命高于一切”的意识,学会生存教育,通过创伤救护、应急逃生、防火防灾、防盗防抢、防溺水、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教育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生存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1、开展“三节”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节粮、节水、节电,坚持“光盘行动”、“水滴行动”、“绿色行动”,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

12、借助母亲节,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通过做家务,给母亲洗脚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家长的辛劳,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感恩意识。 13、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通过小制作、小发明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1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对班级和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直面失败、乐观向上、勇敢坚毅的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新常态·大视导”活动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我校结合“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从2015年起组织开展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

常态·大视导”活动。

1、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学区联盟”赛教、“青蓝工程”、“国培计划”、继续教育等培训。围绕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3、加强科研引领。学校成立语、数、英、综合教研组,每周开展教研活动,指导教师进行校本研修活动。

4、开展高效课堂活动,我校的高效课堂“y+5251”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成效突出,效果明显。

(三)“新标准·大规范”活动开展情况

我校全面落实《管理标准》,开展“新标准·大规范”活动,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完善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推动实现学校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坚持育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教育公平作

为基本价值取向,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根本任务,把创建安全和谐、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作为基础和前提,把依法办学和科学治理作为学校管理的发展方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由入学机会均衡向质量管理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

1、修订完善学校规章制度。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贯彻《管理标准》,并逐条对照明确学校管理职责和管理任务,对学校日常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对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空白进行弥补,对内容陈旧、操作性不强、与教育法规政策抵触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方案进行修订完善,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学校相继对《请假制度》、《教育教学考核办法》、《部室管理制度》等制度进行了修订。

2、制定学校章程。学校按照《陕西省中小学章程制定办法》(陕教规范〔2015〕10号)的要求制定学校了学校章程。章程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宪法、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

学效益。完善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

3、规范办学行为。学校严格遵守教育政策法规,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按照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全力做好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工作,不分重点班。学校辖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小学一至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内,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不用考试成绩为学生和班级排名次。

4、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发挥家长委员会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重点做好学校德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推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化解家校矛盾等工作。学校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重要工作和重要举措,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四)“新体系·大构建” 活动开展情况

学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ws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