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版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公开课教案

更新时间:2024-06-04 03: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观沧海教案

教学目标:

1、 正确诵读诗歌,感受诗歌“慷慨悲壮”的风格。 2、 理解这首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 3、 体味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重难点分析:

1、 诗人的抱负如何含蓄地融合在写景的词句中? 2、 体会本诗慷慨激昂的情感和开阔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5分钟)

1、 课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曹

操的相关知识。

2、 回顾所学《龟虽寿》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感知曹操心怀天下的远大志向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 诵读诗歌(10--15分钟)

1、 先请一位同学诵读诗歌,正音,学生点评,指出曹

诗慷慨悲壮的风格。推荐诵读

2、 老师范读,增加学生的直接感受,学生自由读,

齐读。

三、 整体感知(20--35)

1、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观沧海》也不例外。那么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观沧海(从诗题中得知)

师:诗句中有没有体现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师: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好吗?(这首诗叙述了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碣石山登山观沧海的事)(人、时、地、事)

2、师:看来开篇第一句作者就向我们交代了诗歌的大概,由此可见,第一句在全诗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统领全文)

师:其实这统领全文可以浓缩在一个字上,它就是?(观)

3、 作者在碣石山上都看到了什么?(海水、山岛、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等)(日月之行?是想象——“若”)

师:水是怎样的?“何”是什么意思?“澹澹”是什么意思?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何”,副词,多么,形容沧海的浩渺壮阔)

师:能否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沧海的多

么的壮阔浩渺啊,蔚蓝的海面上,水波荡漾) 师:山岛又是怎样的?(耸峙:高高地挺立) 师:山岛上有什么?(树木、百草)

师: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哪位同学?(山岛上长

满了繁盛浓密的树木和各种各样的茂密的花草。) 师:哪些词体现了繁盛茂密?(丛生、百草、丰茂) 师:诗人登临碣石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壮阔浩渺的

沧海,然后又注目于海中或海边的高高挺立的山岛,山岛上繁茂的树木百草,描写条理清晰,秩序井然,极富逻辑。(齐读)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谁曾想一袭秋风引来风云变化:秋分萧瑟,洪波涌起!那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大家想象一下?(阵阵萧瑟凄凉的秋风迎面袭来,海面上波浪翻滚)(齐读)(板书:描写——壮阔)

4、师:南唐文人冯延巳在《谒金门》一诗中有这样一

句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在诗人曹操的笔下,这阵阵秋风不只是一池春水,而是吹翻了一水沧

海;不仅是吹翻了一水沧海,更是吹开了诗人的心胸和想象的空间。诗人想到了什么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师:你能替曹操描述一下他想到的内容吗?(那日起日

落的太阳和月亮,那灿烂耀眼的星辰,都是出自这波澜壮阔的大海吧)(板书:想象——雄奇) 四、 合作探究:(10--45分钟)

1、 师:南北朝时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刘勰说过一句话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有云“诗言志”,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什么志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水何澹澹) 师提示:阵阵秋风吹开了诗人的心胸,在诗人眼中,“海”

是单纯的海吗?(诗人以海自比,向世人表明心迹:自己也有沧海一样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和吞吐日月的伟大抱负)

2、

出示材料: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

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

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已成现实。后患既除,挥戈南下直取吴蜀,统一中原指日可待,心情是何等激奋!

《观沧海》使我们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博大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3、 齐读诗歌,尝试背诵 4、 小结 板书:

观 描写 壮阔 博大的胸襟 沧 伟大的抱负 海 想象 雄奇 积极乐观的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w1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