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学期末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3-10-01 11: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司金融学 第一章 导论

1、公司金融学(corporate finance)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形成合适的资本结构,建立起公司激励兼容的资本配置机制。属于微观金融学范畴。 2、公司金融研究内容:资本预算、公司筹资、投资决策、股利分配决策

第三章

1、财务报表有三个: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2、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1)会计报表的统一资料难以满足各类报表使用者的特殊使用者; (2)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会计报表资料通常与分析师的实际情况不一致; (3)缺乏统一的分析依据;

(4)会计报表资料不能全面的反映一些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非货币信息; (5)企业的财务分析方法中提供了诸多的人为修饰便利。 3、资产负债表比率、损益表比率、现金流量表比率(详见课本)

第四章 公司价值评估

1、公司价值评估内涵:按照公司价值评估的一般理论,公司价值评估研究是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公司的经济价值,它是公司这一典型整体资产在现时市场条件下的公允市场价值,是由公司的未来整体获利能力所决定的市场价值。

2、公司价值评估中的方法:现金流量贴现法、经济利润法、相对价值法、期权股价法。在这些方法中,最常见最常用的是现金流量贴现法。

3、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是公司经营带来的现金流量满足公司再投资需要后,尚未向股东和债权人支付现金前的剩余现金流量。

第五章 最优资本结构

1、资金成本:指企业为筹措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是资金使用者向资金所有者和中介人支付的占用费和筹集费用,也称资本成本,包括资金占用费和筹集费用。

资金占用费指企业生产经营、投资过程中因使用资本而付出的费用,如股票的利息、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的利息等。

筹集费用在筹集过程中支付的各项费用,如发行股票、债券支付的印刷费及发行手续费、律师费、资信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广告费等,它在发行时一次性支出。属于固定性费用。

2、经营杠杆系数:也称经营杠杆程度,是企业息税前利润随着销售额(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幅度。

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变化所引起的利润变化的幅度,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

当企业销售额达到盈亏平衡点时,营业杠杆就趋于无限大,此时,企业经营就只能保本。企业往往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额、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等措施,使经营杠杆系数下降,降低经营风险。 3、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或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可用来反映财务杠杆

的作用程度,估计财务杠杆利益的大小,评价财务风险的高低。

财务杠杆系数表明的是息税前盈余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在资本总额、息税前盈余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例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收益也越高。

4、综合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额(量)变动率的倍数,是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乘积。 5、影响资本结构决策的主要因素 (1)企业的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确定企业资本结构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具体来说,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应降低负债比率,以保持较低的财务风险;而经营风险较低的企业可适当增加负债比率,以获得较大的风险报酬。 (2)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成长率

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可以提高负债比率,以获得更大的财务杠杆利益;盈利能力差的企业应降低负债比率,以降低财务风险。

一般情况下,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盈利能力强,对资金的需求较大,权益资金不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而且成本较高时,可以使用较多的负债。 (3)企业财务状况

财务状况包括企业的资产机构、资产的周转速度、资产的变现能力等因素。 (4)股东及经营者的态度

在企业经营良好时,为了不分散对企业的控制权和提高每股收益与权益资本报酬率,股东偏好于采用负债方式筹资。此外,企业经营者的态度及经营者的性格和对风险的好恶态度也会影响融资决策。 (5)企业信用等级与债权人的态度

企业信用等级的高低与债权人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的便利与成本。

第六章 公司融资决策与管理

1、公司融资:是指公司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及调整资金结构等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

2、公司融资决策:是指公司为实现其经营目标,在预测资金需要量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融资方式、融资条件、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的比较,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以及确定各种融资量即融资结构的过程,其核心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

3、公司融资决策的原则:适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可得性原则。 4、短期融资:为了满足企业临时性流动资金需要而进行的融资活动。 (1)商业信用:①应付账款②应付票据③预收账款。 (2)短期借款:①信用借款②抵押借款。

5、长期融资:指公司为保证公司在规模上维持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融资活动。 (1)长期借款融资;(2)长期债券融资;(3)融资租赁 6、股权融资

(1)吸收直接投资: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吸收国家、企业单位、个人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2)普通股融资 (3)内源融资

7、债务融资:(1)发行债券融资;(2)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融资;(3)租赁融资 8、混合证券融资:(1)优先股融资;(2)认股权证融资

第七章 股利理论和股利政策

一、股利:指公司股东从公司取得的利润,通常以股东投资额为分配依据,包括股息和红利。 二、股利分配的方式:现金股利、财产股利、债券股利、股票股利 三、股票股利的作用

股票股利不增加股东财富和公司价值,但对股东和公司却具有重要意义。 1、对股东而言,股票股利可以间接地增加股东财富

(1)公司发行股票股利后,若还能发现金股利且维持每股现金股利不变,那么股东因所持股数的增加而能分配到更多现金。

(2)理论上,发放股票股利会使股价因股东所持股数的增加而成比例下降。但实际上,股价下跌幅度取决于市场的反应程度,与股数的增加并不成比例。若股价下跌幅度小于股数增加的比例,那股东可得到来自股票价值相对上升的好处。若股票股利传递的是发展的积极信息,股价还可能因此稳定上升,股东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本利得。

(3)在股东需要现金时,可将分得的股票股利出售,由于资本利得税与所得税的差别,股东将得到纳税上的好处。

2、对公司而言,股票股利有利有弊。

(1)发放股票股利无需支取现金,又在心理上给股东以投资回报的感觉,使公司留存了大量的现金,便于满足投资机会的需要并缓解现金紧张的状况。

(2)发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股票市价,当公司股票价格较高,不利于交易时,股票股利具有稀释股利的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促进交易更加活跃.

(3)发放股票股利的费用较高,会增加公司负担;在某些情况下,股票股利也向投资者传递了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的信息,降低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加剧了股价的下跌,给公司带来负面的影响。 四、股票分割的作用 1、降低股票价格

如果股票的市场价格每手交易所需的资金量太大,许多小户、散户。就会因资金实力有限而难以入市交易,使得股票的流通性降低,股东人数减少。公司在股价过高时采用股票分割的方法来降低股票的交易价格,可提高股票的流通性使公司股东更为分散。这种做法也可防止少数小集团的股东通过委托代理权,实现对企业控制的企图。 2、信号显示

股票分割可以向股票市场和广大投资者传递公司业绩好、利润高、增长潜力大的信息,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五、股票回购

(一)、股票回购是指股份公司出资将其流通在外的股票以一定价格购买回来予以注销或作为库存股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

(二)、1、股票回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1)提高每股收益;(2)稳定或提高公司股价;(3)分配公司超额现金;(4)改善资本结构;(5)反并购的策略。

2、股票回购也可能对上市公司的经营造成负面影响:(1)回购股票需要大量资金用以支付回购的成本,因此回购的前提是上市公司更有资金实力。若公司负债率较高,在举债进行回购,不仅公司资产流动性变差,而且将背负巨大的偿债压力,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活动。(2)回购可能是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更注重创业利润的兑现,而忽视公司的长远发展,损害公司的根本利益。(3)股票回购容易导致内幕操纵股价。 六、股利政策的制定原则

1、最大限度地保证股东财富最大化;

2、既要考虑股东的眼前利益,又要保障公司的长远发展; 3、有利于资本结构的调整; 4、有利于股价的合理定位; 5、保持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八章 公司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指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期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 二、风险管理功能

1) 给组织未来的经营活动提供框架性指导 2) 提供组织决策、规划的科学性 3) 提高组织的经营免疫力 4) 促进组织资源的最优配置 5) 保护组织的资产和形象 6) 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 7) 实现组织社会责任目标 三、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为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控制或处理和风险效果评价等四个环节。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对企业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对风险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风险识别即是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和客观的各种风险系统地、连续地进行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原因。识别风险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依靠感性认识,经验判断;另一方面,可利用财务分析法、流程分析法等进行分析和归类整理,从而发现各种风险的损害情况以及具有规律性的损害风险。在此基础上,鉴定风险的性质,从而为风险衡量做准备。 1、风险识别工具

(1)财务报表 (2)风险类别表 (3)风险调查表

(4)损失清单表:风险管理人员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列举排队,类似对企业仓库存货的盘点清查,列出库存物品的品名、品种、规格、数量、价值等项目一样。 2、风险识别方法

(1)生产流程法(2)风险类别列举法 (3)财务报表分析法(4)现场调查法(5)分组分析法 (6)对历史资料的回顾与分析(7)损失清单法(8)与其他部门的交流 3、风险描述

将风险识别出来以后,通常需要使用一些表格的形式对风险的特征进行精确的描述。 (二)风险估测

风险估测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的详细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风险估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两方面。

损失频率的高低取决于风险单位数目、损失形态和风险事故;损失程度是指某一特定风险发生的严重程度。风险估测要求从风险发生频率、发生后所致损失和自身的经济情况入手,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力,为正确选择风险的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1、定性分析法 2、定量分析法 (三)风险控制或处理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与实施是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风险管理技术分为控制法和财务法两大类,前者的目的是降低损失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重点在于改变引起风险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后者是事先做好吸纳风险成本的财务安排。 风险处理和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控制法:指避免、消除风险或减少风险发生频率及控制风险损失扩大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 包括:避免;预防;抑制;风险中和;集合或分散。 2、 财务法:包括自留或承担;转移 (四)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分析、比较已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法的结果和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以此来评判管理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收益性。

1、企业风险管理后评价:指企业实施风险管理方案后的一段时间内,由风险管理部门对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回访,考察企业实施风险管理方案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变化,并对企业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

2、企业风险管理后评价的要求:

(1)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2)评价的可信性 (3)评价的实用性 (4)评价的透明性 (5)评价的合作性 (6)评价的反馈性 3、企业风险管理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1) 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 2) 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 3) 风险处理技术后评价 4) 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价 5) 风险管理社会效益后评价

4、企业风险管理后评价的主要方法和指标 1) 征询法 2) 评分法

3) 计算法及企业风险管理后评价的主要指标

第九章 投资管理

1、投资:从广义上说,投资是为了取得更多的利润而发生的现金支出。包括用于厂房、机器设备等长期资产的新建、改建、扩建或购置的投资,包括购买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和公司股票的投资,还包括以企业资产采用联营方式等向外单位投资。

2、投资决策方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法。其中净现值法较常用。

净现值法:一项投资的未来报酬总现值超过原投资额现值的金额。 进行投资分析时的步骤:

(1)预测投资方案的每年现金净流量,公式: 每年现金净流量=每年现金流入量—每年现金流出量

(2)根据资金成本率或适当的报酬率将以上现金净流量折算成现值。 如果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相等,按年金福利折成现值;

如果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不等,按普通福利分别折成现值并加以合计。 (3)将方案的投资额也折算成现值。 如果是一次投入,则原始投资金额即为现值;

如果是分次投入,则应按年金复利或普通复利折成现值。

(4)以第二项的计算结果减去第三项的计算结果,即可得出投资方案的净现值。 若净现值为正,说明可接受此方案; 若净现值为负,应拒绝此方案。 例题 P223

净现值法是建立在资金的时间价值基础上的一种方法,因此,必须把未来增加收益的总金额,按照资金成本率或适当的报酬率折算成现值,再与投资的现值进行比较。再者,企业投资的总价值是企业各个投资方案的个体价值之和,如果选择的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是零或负数,采用该方案后,企业的财富非但不会增加,可能还会减少;反之,如果采用的是净现值的方案,则会使企业的财产增加。 3、提高投资决策科学性的几个原则:

(1)坚持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满足实现不断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 (2)企业投资决策必须求真务实,提高解决企业发展中问题

(3)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广泛调动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各个层面的资源,扩大制定投资决策方案的广泛参与程度

(4)高度关注投资决策方案的现实可操作性 (5)为实现投资效益,需要关注解决投资决策的效率 (6)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4、提高投资决策科学性的途径

(1)改革与完善制定投资决策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重视投资决策的配套性与连续性,重视制定投资决策的前提和约束条件

(3)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决策信息系统,加强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加快创造让不同企业利益体广泛参与投资决策制定的条件。

(4)严格规范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切实将可行性研究的各项内容实事求是地开展研究。

第十章 公司并购与重组

1、公司并购:指公司收购与公司兼并的简称,泛指公司的产权交易行为。

公司收购:指并购公司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取得被并购公司的控制权的交易行为。

公司兼并:通常是指并购公司已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如承担债务)购买取得其他公司的产权,使其他公司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公司的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2、公司收购与兼并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之处:(1)基本动因相似,都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具体表现在要么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要么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经营;要么拓宽企业经营范围面实现分散经营或综合化经营;总之,都是增强企业实力的外部扩张策略或途径。

(2)公司并购与兼并都是以企业产权为交易对象。

区别:(1)在收购中,被收购公司产权可以是部分转让,仍可以法人实体存在;而在兼并中,被并购公司作为法人实体不复存在;

(2)在收购后,并购公司成为被并购公司的新股东,以收购出资的股本为限承担被并购公司的风险;兼并后,并购公司成为被并购公司的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债务的承担者,其资产、债权、债务一同转换;

(3)收购一般发生在企业正常经营状态下,产权流动比较平和之时;而兼并多发生在被并购公司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不佳时,兼并后一般需要调整其生产经营,重新组合资产等等。

3、公司重组:指企业之间通过产权流动、整合带来的企业组织形式的调整,通常包括改变其资产组合、资本结构以及股利决策等,这些改变通常与所有者权益结构和管理层决策有关。包括业务、资产、债务、股权、人员和管理的重组。

4、企业并购与重组的动因

(1)谋求管理协同效应:指通过公司并购与重组来撤换不称职的管理者,充分利用一批高效率的管理人员,将会给公司带来管理效率上的利益。

(2)谋求经营协同效应:指公司并购与重组后能通过经营规模扩大和经营效率提高所产生的效益,即公司并购和重组后整体效益要大于连个独立公司效益之和的效应。

有两个层次:1)生产规模经济,表现在: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时间,降低操作成本与运输成本;2)企业规模经济,表现为:节省管理费用;节约营销费用;集中研发费用;抵御风险能力增强,融资更容易 (3)谋求财务协同效应:1)实现合理避税;2)财务能力的提高;3)预期效应

5、现金并购

特点:(1)现金并购是公司并购活动中最清楚而又最迅速的一种支付方式,在各种支付方式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2)并购公司以现金方式支付,不会产生任何税收负担。

(3)现金出资方式下,即使资本收益税是不能免除的,也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得以减轻。 缺点:(1)对被并购公司而言,现金并购使其无法获得公司合并后的持续股本利息。

(2)对并购公司而言,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筹资问题,即如何在用于并购的现金基础上进行再次的融资一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二是并购的现金来源问题,即并购企业以何种方式筹措并购所需现金。

影响因素:(1)短期的流动性(2)中期或长期的流动性(3)货币的流动性(4)融资能力

6、股票并购:指并购公司通过增加发行本公司的股票,以新发行的股票替换目标公司的股票,从而达到并购目的的出资方式。

特点:区别于现金并购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支付大量现金,因而不会影响并购公司的现金状况。

影响因素:(1)并购公司的股权结构(2)每股收益率的变化(3)每股净资产的变动(4)财务杠杆比率(5)目前股息收益率(6)当前股息收益率(7)股息或货币限制(8)外国股权的限制(9)上市规则的限制

7、综合并购:指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提出收购要约时,其出价为现金、股票、认沽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证券的组合。

(1)公司债券:公司债券作为一种出资方式,一般要求它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上流通。与普通股相比是一种更便宜的资金来源。

(2)认股权证:是一种由上市公司发出的证明文件(或股权证券),赋予它的持有者的一种权利,即持有者有权在制定的时间内即有效期内,用制定的价格认购有该公司发发行的一定数量(按换股比率)的新股。 (3)可转换债券

(4)其他方式:发行可转换优先股,发行延期支付证券

8、公司并购的风险

(1)营运风险:指并购公司在并购完成后,无法使整个公司集团产生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市场份额效应,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经验共享互补。

(2)信息风险(3)融资风险(4)反并购风险(5)法律风险(6)体制风险 性质 项目 社会的 道德责任、消费者的压力 政治的 政治干预、外国政府的行动 法律的 民事责任、法定责任、契约责任 财务的 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不正确,错误的销售决定 直接的 各种灾害,如战争、爆炸等 间接的 灾害后的利润损失 二、财务报表分析:比率分析法 (一)资产负债表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表示每一元的流动负债由几元的流动资产来抵偿,故又称偿债能力比率。此项比率应维持在2:1以上。资产负债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但这个比率也不能过高,若流动比率过高,可能会表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占用了过多资金,为此,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获利能力。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验,也是测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有效工具,其表明的是速冻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所谓速动资产是指可迅速支付流动负债资产,如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等,扣除了存货、

待摊费用等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1:1时比较合适。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如果速动资产中应收款占一大部分且有一部分是不易收回而成为坏账的,则速动比率就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偿债能力。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可以用以偿付流动负债的现金数额越多,可变现损失的风险越小,而且变现的时间也越短,但现金比率过高的企业说明其没从最佳角度利用先进资源;反之,若现金比率过低,则又说明企业即期支付方面出现了问题。

以上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都是可用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按严谨程度排序,则应是现金比率大于速动比率,速动比率大于流动比率。 4、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本指标反映企业资产总额中有多少是由债权人提供的。 5、债务股本比率

债务股本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该比率越小表示股东对债权人承担的责任越大,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越安全。 6、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该比率反映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所有者投入的。股东权益比率越大,负债比率越小,企业财务风险就越小,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 7、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本指标表明资产总额是股东权益的多少倍,权益乘数越大,股东权益总额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越小。 8、有形净资产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净资产净值),本指标反映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收到有形的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该比率越低,则企业财务风险越小。 (二)损益表比率 1、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如果这个比率太低,则说明企业难以保证用经营所得来按时按量支付债务利息,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受到威胁,一般来说,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 2、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净额×100%,该比率反映企业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例关系。毛利率越大,则说明在销售收入净额中销售成本所占比重越小,企业通过销售获得利润的能力越强。 3、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该比率越高,企业通过销售的扩大获得高收益的能力越强。 4、成本费用净利率

成本费用净利率=净利润÷成本费用总额×100%,这一比率越高,则说明企业为获得收益而付出的代价越小,获利能力越强,因此该比率可用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控制成本费用的能力。 5、每股利润

每股利润=(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该指标反映了股份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每股所取得的利润,反映了股份公司的获利能力,若每股利润越高,则股份公司获利越强。 6、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该股股数,从每股股利的高和低,能反映出公司获利能力的强弱、现金的充裕程度以及公司的股利政策。 7、股利发放率

股利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利润×100%,该指标体现了公司的股利政策。 8、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发行在外的股票股数,反映股东权益总额与发行在外的股票股数的比率关系。 (三)、现金流量表比率 (1)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是用来反映企业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的能力,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动态指标。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则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弱 (2)到期债务本息偿付率

到期债务本息偿付率反映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本期到期债务本息的比率关系。到期债务本息偿付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一般来说,该指标应该大于等于1;若小于1,则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足以偿付本期到期的债务本息。

(3)偿债保障比率

偿债保障比率是反映负债总额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比率关系。偿债保障比率=负债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该比率越高,则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低。 (4)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是支付利息支出的倍数。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现金利息支出。 该指标更能明确的反映企业实际偿付利息支出的能力。 (5)资产现金流量回报率

资产现金流量回报率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资产平均总额之间的比率关系。资产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平均总额*100% 该指标越高,则说明企业的经营越有效率 (6)每股现金流量

每股现金流量反映企业每股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资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表明企业的每股普通股在一个会计年度中所赚的现金流量越多;反之,每股现金流量越低,则每股普通股所赚得的现金流量越少。 4、损益表比率 (9)市盈率

市盈率又称价格盈余比率或价格与收益比率的关系。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利润。

通常来说市盈率高,说明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股票;然而,如果某股票市盈率越高,则意味着这种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 (10)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赊销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该比率指标可用一评价某特定期间内企业收回赊销款项的速度和效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总额。

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在短期内能收回贷款,利用经营产生的资金支付短期债务能力越强,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流动性比率低的不利影响;但周转率过高,则说明企业可能采取了过紧的信用政策和苛刻的信用条件,以致妨碍企业正当销售量的扩大,影响企业发展。 (11)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反映的是应收账款数额同年平均每天赊销数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该指标用以测验企业收回账款期间的长短,信用期短意味着企业未来应收账款的收现风险较小;反之,信用期长则意味着应收账款的首先风险比较大。 (1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某一特定的存货余额对期间销贷成本的比例关系,即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库存。

该指标越高,说明存货的使用效率越高,囤积存货的风险相对降低;该指标也不能过高,若指标过高,则说明存货数量太低,未设置应有的安全库存等;若指标过低,则可能反映出库存管理不良,产、供、销配合不好、存货积压、资金流动性减弱等等。 (13)存货平均周转期

存货平均周转期是反映存货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存货平均周转期=360/存货周转率。 存货平均周转期低,说明存货管理情况好,但不能过低,若过低,则反映出可能因缺少存货而遭受销售损失。

(14)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关系。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 (15)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关系。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较高,管理水平较好。 (16)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销售收入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关系。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该比率高,说明企业利用其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高,有助于获利能力的提高。

市盈率又称价格盈余比率或价格与收益比率的关系。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利润。

通常来说市盈率高,说明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股票;然而,如果某股票市盈率越高,则意味着这种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 (10)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赊销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该比率指标可用一评价某特定期间内企业收回赊销款项的速度和效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总额。

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在短期内能收回贷款,利用经营产生的资金支付短期债务能力越强,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流动性比率低的不利影响;但周转率过高,则说明企业可能采取了过紧的信用政策和苛刻的信用条件,以致妨碍企业正当销售量的扩大,影响企业发展。 (11)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反映的是应收账款数额同年平均每天赊销数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该指标用以测验企业收回账款期间的长短,信用期短意味着企业未来应收账款的收现风险较小;反之,信用期长则意味着应收账款的首先风险比较大。 (1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某一特定的存货余额对期间销贷成本的比例关系,即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库存。

该指标越高,说明存货的使用效率越高,囤积存货的风险相对降低;该指标也不能过高,若指标过高,则说明存货数量太低,未设置应有的安全库存等;若指标过低,则可能反映出库存管理不良,产、供、销配合不好、存货积压、资金流动性减弱等等。 (13)存货平均周转期

存货平均周转期是反映存货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存货平均周转期=360/存货周转率。 存货平均周转期低,说明存货管理情况好,但不能过低,若过低,则反映出可能因缺少存货而遭受销售损失。

(14)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关系。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 (15)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关系。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较高,管理水平较好。 (16)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销售收入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关系。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该比率高,说明企业利用其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高,有助于获利能力的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vv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