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3-08-14 16:42: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第1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

1.1 编制依据

1.1.1 依据“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青岛国旅联合同安路项目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样及说明。

1.1.2 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山东省和青岛市的有关施工规定。

1.1.3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分析。

1.1.4 本公司多年来相关施工管理经验和本公司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三个标准体系相关文件。

1.1.5 本方案主要依据以下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建筑基桩检测规程》(SJG 09-2007)(深圳市标准) 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1999) 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 9.《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S 22-2005)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 46-2005)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13.《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 1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1990) 1.2 编制说明

1.2.1 本工程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广东省和深圳市的有关施工规定施行;依据“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青岛国旅联合同安路项目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样及说明要求进行编制。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由基坑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工程组成。 1.2.2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我们的编制原则是“经济、合理、优质、高效”。

1.2.3采用“对比优化、博采众长”的编制思路,以使本方案重点突出,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2.4 本工程施工方案包括钻孔桩、搅拌桩、预应力锚索、土钉、喷射混凝土,基坑土方开挖等基坑支护工程。

第2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名称为青岛国旅联合同安路项目工程,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同安路886号,由青岛市国旅城发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莱西市建筑总公司总承包,山东华烨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青岛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山东省三益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总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8.04万平方米,地下面积3.56万平方米。地上由A座21层办公楼, B座19层办公楼及4层的商业裙房组成,地下为两层地下车库,其中地下二层为人防工程。基础型式为筏板基础,结构型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及屋面防水均采用SBS防水卷材防水,外墙为70厚岩棉板保温层,电梯、消防、通风、给排水、强弱电设施齐全。

场地±0.00m=39.40 m。2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11m~12.1m。 本次施工内容为:深基坑土方开挖与边坡支护工程。该工程由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 2.2 场地周边条件

本工程拟建建筑物地下室外墙线与红线距离3.0~5.0m不等。 2.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本工程根据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资料。该报告显示,场地典型土层分布从上至下为:素填土、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粉砂、粉质黏土、含砾粉质黏土、砂质黏性土、全风化混合岩和强风化花岗岩。

2.3.1 与基坑支护有关的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

①1杂填土: 以灰色为主并夹杂有其他颜色,松散状态。主要由含砂砾黏性土组成,夹杂建筑垃圾混凝土块、砖块及生活垃圾等。该土层为新近堆填,层厚为0.60~3.00m,平均值为1.97m。

①2素填土:灰、褐、褐黄色,以松散状态为主,局部稍密。主要由扰动的含砂砾黏性土组成,局部含少量碎石。该土层为新近堆填,层厚为0.80~7.20m,平均为3.62m。 2.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

②1粉质黏土:灰、褐黄、褐色,可塑状态,不均匀含少量砂。层厚为2.00~3.50m,平均为2.66m。层顶标高为28.00~34.15m。 ②2淤泥质黏土:灰黑、深灰色,软~可塑状态,局部呈流塑状态,含少量未腐烂植物根茎和有机质(有机质含量多小于2%,但局部可达13.32%),不均匀含少量石英质中细砂,该层土质不均匀。层厚为1.30~6.90m,平均3.45m。

②3粉砂:灰、灰白、褐黄色,饱和,稍~中密状态,不均匀含少量黏性土,黏粒含量在10~13.2%,平均值为11.6%;层厚为1.90~4.50m,平均为2.57m。层顶标高为23.28~27.63m。

②4粉质黏土:灰、灰白、褐黄色,可塑状态,不均匀含少量砂。场地内零星分布。层厚为1.20~3.50m,平均为2.13m。 3.第四系坡积层(Qdl)

③含砾粉质黏土:灰、灰白、褐黄、褐色,可~硬塑状态,石英砂砾

含量约为30%,含少量砾石。层厚为2.00~9.50m,平均为4.97m。 4.第四系残积层(Qel)

④砂质黏性土:褐、褐红、灰、灰白、褐黄、紫褐色,可~硬塑状态,原岩结构可辨,由混合岩风化残积而成。场地内广泛分布,层厚为0.90~13.50m,平均为5.77m。 5、震旦系混合岩(Z)

场地下伏基岩为震旦系混合岩。按风化程度不同由上而下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和微风化岩带。

⑤1全风化混合岩:紫褐、褐黄、褐红、灰褐色,原岩结构尚清晰,矿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可捏成团。场地内大部分布,层厚为1.40~16.50,平均为5.03m。层厚为3.20~32.50,平均为15.85m。 2.3.2 场地地下水情况

勘察期间,场地内各钻孔均见地下水,根据其赋存介质及埋藏条件不同,以三种类型为主:1.存在于人工填土中的孔隙水,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其含水量及透水性差。

2.存在于第四系冲洪积粉砂层中的孔隙水,其土层中黏性土含量不同,且其在场地内局部分布,连通性较差,与降水的联系一般,具潜水~微承压性,其含水量及透水性较强。

3.存在于强、中风化基岩裂隙中的裂隙水,根据钻探情况,其含水量及透水性受裂隙发育程度影响,因多数埋藏较深,与降水的联系较差,其含水量较丰富。勘察期间测得钻孔中稳定水位埋深在0.00~8.30m

之间,标高为28.98~32.80m。 2.4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2.4.1 设计要求

4.EF段护坡上部采用坡率法支护,坡率分别为1:1,坡面挂网喷射混凝土护面;土钉墙支护。 2.4.2 安全等级及变形要求 第3章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3.1 技术准备

组织学习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专项施工方案,需专家论证的方案应提前论证,进行图样会审。通过学习图样熟悉图样内容,了解设计要求和施工所要达到的标准,明确工艺流程,掌握和了解设计图样细节。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共同进行图样会审,彻底将施工图样所存在的问题消除在施工之前。 3.2 人员准备

3.2.1 配备经验丰富、技术业务精湛、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全面负责和加强对本工程的生产指挥和技术管理工作。 3.2.2 调遣专业性强的作业队伍投入施工,确保整个深坑支护工程顺利完成。

3.2.3 根据本工程的情况及特点,有针对性地组建项目班子,可根据设计要求积极为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机械、人员、技术等准备工作与策划工作),并且以无条件满足本工程需要为前提。 3.2.4 根据施工要求组织好施工力量。各分项工程由技术负责人全面

负责,并配备安全工程师1人、测量工程师1名和挖掘机班、电工班、运输班、钢筋班、木工班、脚手架班、钻孔桩、搅拌桩班、专业支护班等。

3.2.5 项目管理人员设置表 表1项目管理人员设置表

3.3 材料及试验准备

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的材料主要为: 1.钻孔灌注桩桩芯混凝土强度C25。

2.钢筋d≤12mm为HPB235,fyk=235N/mm2 ;d>12mm为HPB335,fyk=335 N/mm2。

3.锚索采用3³7Φ5钢绞线,fyk=1860N/mm2,,夹具连接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4.执行《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 05-1996)。 5.常规检测:施工用原材料,如水泥,钢筋、砂、碎石等。 6.每500m2做一组喷射混凝土试块。

7.锚索抗拔力检验数量应取锚索总数的5%,并不得少于3根。 8.土钉检验数量应取土钉总数的1%,并不少于3根。 3.4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

深基坑支护施工所用的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 表3 主要机械设备表

3.5 测量准备

施工前,应对图样进行认真理解。对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够相互通视。对有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可以采用交汇法或其他的方法加以固定。 施工方案 4.1 工期目标

根据总体施工工期安排,二区深基坑支护工程总工期定为73d。 4.2 深基坑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

基坑施工顺序 :土方开挖→土钉墙及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土方开挖→土钉墙、搅拌桩、钻孔灌注桩、冠梁及角撑的施工→基坑向下土方

开挖→土钉墙施工 。 4.2.1 基坑土方开挖

由于本工程的基坑为深基坑,开挖深度为设计边坡顶下12.4m,原地面最高处挖土深度13m,土方开挖对基坑与周边环境的安全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为确保施工安全,本工程的土方开挖边坡严格按设计控制,基坑土方工程拟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理配合,采用4台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20辆载重为16t的自卸汽车运土。现场没有空地可存放土方,土方全部外运,土方直接运至最近的弃土场,运距约5km。为防止扰动基底面层原状土结构,机械开挖时应预留30cm左右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修理。由于本工程施工现场是在相邻为居住区的地段施工,所以机械挖土时应安排专人指挥,运土车辆应按指定路线,有秩序得进出。

地下室基坑施工基本顺序为:场地平整→土方开挖至33.5m高程→土钉墙、冠梁→边坡顶周围排水沟和防护栏杆→土方开挖地下室二区到28.5m高程→地下室土钉墙→土方开挖地下室二区到设计基底→下室二区降水井、周边排水沟、灌注桩→工程及资料整理→验收准备。 土钉墙支护的顺序为:土方开挖→土钉定位成孔→放置土钉→灌浆→制作并安装钢筋网和安放腰梁钢筋→锁定锚头→喷锚→下层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分层进行,每层高(深)度不超过3m,土方开挖时,注意控制好边坡不受破坏,采用人工配合修坡。每层土方开挖完成后应修整边坡,并按设计进行边坡支护,在上层边坡支护完成后方可开挖下层

土方。

4.2.2 深基坑临时道路施工

本工程基坑设计上没有进入二区深基坑的施工临时道路,二区深基坑的土方运输和工程桩施工的机械运输、材料运输等无法进入二区基坑内,故在1#楼与2#楼之间的位置铺设一条临时道路通往地下二区深基坑,路面设计坡度为i=20%,路面宽为6m,临时路总长232m,路边支护段为46m。临时路两旁边坡从基坑底0+00m至临时路0+23m处的支护方案按深基坑边坡支护AB段剖面图、上部边坡放坡为1:1施工;临时路两旁边坡从0+23m处至临时路顶坡面0+46m处的支护方案按深基坑边坡支护FGHIJ段剖面图、边坡放坡为1:1施工。 该临时道路路基铺设400mm厚石块,面层铺150mm厚石粉层,在深基坑开挖的同时,随着开挖的深度分层铺设路面,保持路面坚实,车辆顺畅。

4.2.5 土钉墙施工 1.施工顺序

土钉墙支护的顺序为:土方开挖→土钉定位成孔→放置土钉→灌浆→制作和安装钢筋网,安放腰梁钢筋→锁定锚头→坡面喷混凝土→下层土方开挖。 2.平面布置

土钉孔位呈梅花状布置,具体布置的水平和垂直间距见剖面图。 3.施工要求

⑴土钉施工应同基坑开挖相协调,实行分层、分段开挖。每开挖一层

土方就施工一排土钉。

⑵土钉与水平夹角为10°。土钉采用人工或钻机成孔,土钉孔径不小于80mm;孔径允许偏差为5mm,位置允许偏差为100mm。 ⑶成孔后应及时安放锚筋并灌浆,土钉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水泥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0~0.45,浆体强度不小于15MPa,注浆压力不小于0.2~0.5MPa。灌浆应采用反向注浆工艺,即注浆管插入孔底向外注浆,第一次注浆初凝后再进行二次补浆,孔口应设注浆塞。

⑷面层采用喷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为C20,厚度为80mm。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2,水泥可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⑸面层中设置钢筋网筋,采用ф6.5钢筋,钢筋网间距为200mm×200mm,设置横向加强腰梁ф18钢筋。并用锚头角钢锁定,锚头角钢靠翼侧套孔,锚杆头穿过角钢,角钢压紧腰梁钢筋后,角钢翼侧与锚杆头上下用侧焊连接,焊缝长70mm。 4.2.6 预应力锚索施工: 1.施工顺序

预应力锚索的顺序为:土方开挖→锚索定位成孔→放置钢绞线→第一次灌注浆→第二次灌注浆→制作和安装钢筋网,安放腰梁钢筋→安装腰梁模板→预埋锚索孔洞及钢板→腰梁混凝土→腰梁模板拆除→锚索张拉并锁定锚头→喷锚→下层土方开挖。 2.平面布置

锚索孔位设计布置,具体布置的水平和垂直间距见剖面图。

3.施工要求

⑴锚杆钻机成孔,孔径150mm,长度18~20m。

⑵锚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5°~25°,孔位与水平方向偏差100mm,垂直方向允许偏差50mm,孔深超过设计长度0.5~1.0m。成孔后应清孔,并立即插入锚筋和灌浆。

⑶锚筋采用3根Φ15.2钢绞线,安装采用专门托架,锚杆自由段为5.0~6.0m,锚杆的自由段应扎塑料管或包塑料布。锚筋应露出孔口1000mm以上,锚筋应干净无污无锈,预应力锚杆锚筋不允许接长。 ⑷注浆管应与锚筋一起放入钻孔,底端距钻孔底50~100。采用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压力为0.3~0.5MPa,二次注浆压力为3.0~5.0MPa。两次注浆压力均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5~0.50。两次注浆时间间隔为10~12h,具体由现场确定。

⑸锚索灌浆后即可安放腰梁钢筋,做混凝土腰梁,最后用穿心千斤顶、高压液压泵泵和锚具对锚索施加预应力至设计荷载并锁定。 ⑹在锚固体强度大于15MPa以上时,即可张拉锁定。 4.2.7 地下水控制

1.部分地段基坑侧壁采用搅拌止水围幕,部分地段采用坑内设集水井、降水井降水。

2.基坑坡顶应根据地势做好排水沟,以汇集降水与坑外地表水,防止流入坑内;基坑内坡脚与地下室底板间设排水沟,汇集降水与地表水,并及时排出坑外。

3.挖土期间,根据需要可通过临时集水坑集中抽出流入集水坑的地

下水,为挖土创造条件。 4.2.8 主要材料

1.钢筋d≤12mm为HPB235,fyk=235N/mm2 ;d>12mm为HRB335,fyk=335 N/mm2。

3.锚索采用3³7Φ5钢绞线,fyk=1860N/mm2,,夹具连接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4.2.9 施工监测

基坑开挖、地下室施工期间应观测坡顶位移和相邻建筑物、道路沉降及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应用监测信息指导施工。 1.水平位移观测点设在基坑周边坡顶处,共设15个。 2.沉降观测点主要设在临近的建筑物上,共设38个。

3.基坑开挖期间,每2~3d观测1次,其他时间3~7d观测一次,遇大雨应加密观测,基坑维护期15d观测一次。

4.观测数据超过警戒值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预防或处理突发事件,直到基坑回填土方完成。应急预案应包含以下内容:基坑漏水应急措施、影响基坑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及应急措施、基坑失稳、土方坍塌应急措施等。

5.施工前,应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等现状进行调查拍照,对墙面定期进行检查是否有裂缝。 4.2.10 质量检验

1.常规检测:施工用原材料,如水泥、钢筋、砂、碎石等。 2.每500m2做一组喷射混凝土试块。

3.锚索抗拔力检验数量应取锚索总数的5%,并不得少于3根。 4.土钉检验数量应取土钉总数的1%,并不少于3根。 4.3 模板工程

本工程就其工程量而言,现浇部分并不占主要部分,但现浇部分构件主要是腰梁和支护桩顶冠梁。采用预先制作好的木模和50mm³80mm的木枋,用钢管配合支撑;钢管立管支承在地面上时,地面应填平夯实,并加垫50mm厚垫木。

模板和支撑必须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性,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竖向模板和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在安装过程中应临时固定好,以防倾覆。

模板拆除一律按各部位模板的受力情况、混凝土强度达到的时间及拆模顺序进行拆模,侧模在混凝土浇筑后3d内拆模。

拆除钢模时严禁乱抛掷,应集中放置并及时修整,涂刷隔离剂;拆除胶合板和木模时,应先撬开一角,然后用木枋推移以尽量减少损耗。拆下来的模板应清理和修补,涂刷上隔离剂后在规定的地方堆放整齐待用。 4.4 钢筋工程

钢筋制作采用集中制作,现场人工绑扎,其绑扎质量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构造柱做法符合规范的要求。

当钢筋品种、规格不齐而要进行代换时,应先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理技术核定资料后,方可代换。钢筋进入现场首先必须对出厂合格证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在现场按规定对其抽样送检,经

检验后方可使用。

制作好的成形钢筋必须分部位进行挂牌堆放,钢筋焊接必须严格按照焊接规范由持证上岗的焊工进行操作。在施焊前必须进行试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焊接,焊接接头也必须按规定抽样送检。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采用1∶2水泥砂浆制成20mm³20mm与钢筋保护层等厚度的垫块,垫块上埋有钢丝;钢丝与板或梁下部筋绑扎牢固,呈梅花状均匀布置。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按建筑布置图中所示的位置及详图所示预埋件要求预埋好预埋件。钢筋和预埋件绑扎预埋完毕后,经质量监督部门及建设单位现场代表和公司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5 脚手架工程

在建筑施工中,脚手架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它是建筑施工技术措施中的重要环节。

本工程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搭设外脚手架时,必须满足其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

1.立杆基础要夯实找平,立杆应垂直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扫地杆应紧贴地面的立杆端部。

2.架子必须在高度每高4m、水平每隔7m时,脚手架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

3.架子外侧、斜道和平台要设1m高的防护栏杆和钉18cm的踢脚板或防护网。

4.脚手架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2m,脚手架板必须满铺,离墙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架搭接不得小于20cm,对头搭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20cm。

5.架子两端转角处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和支杆,与地面的角度应不大于60°。

6.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8m,钢管脚手架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m。

7.脚手架负荷每平方米不能超过270kg,钢管立杆横杆扣件连接牢固。

8.钢管脚手架,凡架管有锈蚀、弯曲、压扁、裂纹等情况时均不得使用。 4.6 混凝土工程

1.本工程现浇混凝土均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

2.水泥、砂、石随机抽样到实验室试配,由实验室出具配合比试验单。要求按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根据搅拌站容量换算出每盘用量,写于悬挂于搅拌台侧的小黑板上,严格按分盘用量称量;雨季材料含水率过大,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从水量中扣除,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当砂、石来料中的含泥量过高超过规范中规定要求时,应适当冲洗,以确保混凝土质量。

3.浇筑混凝土前,必须一次备齐工程材料,以免停工待料;浇筑前应先清除模内垃圾等杂物,检查模板缝隙及孔洞是否堵严;在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防备临时停电、停水,预先应在浇

筑地点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以及人工拌和、捣固用的工具,以防止出现意外的施工停歇缝。

4.振捣混凝土构件时,振动棒或平板振动器不能直接接触钢筋或预埋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后加以覆盖和浇水,每日浇水不少于三次,使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不少于7昼夜。 4.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4.7.1 现场勘探及初步设计:

1.本工程所在施工现场范围内无各种埋地管线。

2.现场采用380V低压供电,设一配电总箱,内有计量设备,采用TN-S系统供电。

3.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采用导线架空或穿钢管埋地敷设,布置位置及线路走向参见临时配电系统图及现场平面图,采用三级配电,两级防护。

4.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接地电阻R≤4Ω。 4.7.2 确定用电负荷: 1.各用电机具: 表4各用电机具表

2.总的计算负荷计算,总箱同期系数取 Km = 0.6 有功功率:Pc Km Pav 无功功率:Qc Km Qav 视在功率:计算电流:

总的有功功率 Pc

=

Km

³

ΣPav

Sc Pc2 Qc2

有功功率—利用系数法负荷计算

无功功率—利用系数法负荷计算 视在功率—利用系数法负荷计算 计算电流—利用系数法负荷计算

Ic

Sc3Ur

=0.6×(40.50+36.00+1.70+18.70+40.50+36.00+5.00+1.70+18.70+40.50+36.00+7.00+1.70+18.70+40.50+36.00+7.00+1.70+18.70+40.50+36.00+1.70+18.70+36.00+7.00+1.70+40.50+18.70+6.80+5.10+9.35+4.40+12.80+23.80)=401.790 kW

总的无功功率 Qc=

Km

³

ΣQav

=0.6×(41.31+36.72+1.28+14.03+41.31+36.72+6.65+1.28+14.03+41.31+36.72+9.31+1.28+14.03+41.31+36.72+9.31+1.28+14.03+41.31+36.72+1.28+14.03+36.72+9.31+1.28+41.31+14.03+6.94+5.20+9.54+5.85+17.02+31.65)=402.492 kV A 总的视在功率

Sc = (Pc2+Qc2)1/2 = (401.7902+402.4922)1/2 = 568.713kV²A 总的计算电流计算

Ic = Sc/(1.732³Ur) = 568.713/1.732×0.38=864.095 A 4.7.3 选择变压器:

变压器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P0 ── 变压器容量(kV·A); 1.05 ── 功率损失系数;

cos ── 用电设备功率因素,一般建筑工地取0.75。 经过计算得到 P0 =1.05×401.790/0.75=562.506 kV A。

根据计算的变压器容量,经查“常用电力变压器性能”表得:应选择SL7-630/10型三相电力变压器,它的容量为630kV A>562.506kV A能够满足要求。

4.7.4 选择总箱的进线截面及进线开关:

1.选择导线截面:上面已经计算出总计算电流Ic = 864.095A,查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vt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