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货运教案

更新时间:2023-10-12 04: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船舶货运》教案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授课对象 教师姓名 学期 教材

船舶货运 专业课 航海技术专业

职称 编写时间

2004 年 8 月

授课学期 课程时数

第 5 学期 52 学时

沈玉如,船舶货运,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参考书 徐邦桢等,海上货物运输,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王建平,船舶货运技术,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李锡蔚,集装箱船舶积载,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7 年

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研究海上货物运输中货物管理的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船舶货运 是研究各类货物海运特性,各类船舶货运性能,货物在船上装载规律,以及编制和实施货物积载计划程序和方法的一门应用学科。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基本掌握船舶和货物的基本知识,各类货物在海上运输中的共同要求和特殊要求,海上货运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船舶和货物的基本知识;

2 .熟悉船舶装载能力、稳性、强度、吃水差及货运质量的基本要求与控制方法; 3 .熟悉并掌握海上运输危险货物、杂货、集装箱货、散装谷物、散装固体货物的特殊要求和方法。

第一章 船舶与货物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了解与货物运输有关的船舶和货物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学会使用船舶静水力资料和载重线海图。

重点: 船舶的重量性能、容量性能和载重线标志概念,船舶静水力参数图表及其使用,船舶吃水计算,载重线海图使用,亏舱率、积载因数和自然损耗率概念。 难点: 平均吃水概念。

教学内容: 学时

船舶的重量性能与容量性能。 2 船舶静水力参数图表及其使用。 船舶吃水。 2

载重线标志与载重线海图。 货物的基本性质。 2

货物的亏舱率、积载因数和自然损耗。 1

第一单元内容:船舶重力、重心的概念与计算,船舶浮力、浮心的概念以及船舶的漂浮平衡条件;船舶各类排水量的定义和查算方法;船舶总载重量、净载重量和航次储备量的概念;船舶常数的概念;船舶舱容的种类及含义;舱容系数的定义;船舶吨位的概念和用途。 第二单元内容:常用的静水力参数(船舶排水体积、漂心、 TPC 、 MTC 等的概念);船舶载重表尺、静水力曲线图和静水力参数表的特点和组成、适用场合和查用方法;船舶水尺标志及其观测方法; 平均吃水概念, 不同状况下船舶平均吃水(等容吃水)的基本计算 ; 少量载荷变化后船舶平均吃水的计算;舷外水密度变化对船舶吃水的各种修正计算;淡水超额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第三单元内容:船舶储备浮力的含义,船舶干舷的含义及其与储备浮力的关系;船舶载重线标志的形式、标志上缩写的含义,载重线标志各线段的长、宽和距载重线圈中心的具体尺度,不同载重线段的相互关系以及载重线标志的使用方法;《载重线海图》中地带、区域和季节期的含义及种类;我国沿海载重线海区的划分规定;货物基本性质。

第四单元内容: 亏舱(率)、货物积载因数和自然损耗(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计算。 作业:

1-1 :已知某轮船长 148m ,某装载状态下 D = 19000t ,首吃水 8.55m ,尾吃水 9.05m ,水密度 1.008g /cm 3 。试求该轮航行至水 密度为 1.023 g /cm 3 水域时的首尾吃水各为多少? ( 设此时 X f = -4.20m ,TPC=25.5t/cm , FWA= 16.2cm )

1-2 :某轮第四舱底舱积载计划如右图:铝矾土 500t(SF 4 = 0.91m 3 /t) ,纸 250t(SF 2 = 2.69m 3 /t) ,重烧镁 250t(SF 3 = 1.25m 3 /t) ,苦杏仁 750t (SF 1 = 1.98m 3 /t) 。该舱长 19.3m ,前舱壁距船中为 -4.0 m ,试求每票货和全舱货物的重心距中距离?

1-3 :某轮空船排水量 4000t ,航次储备 700t ,船舶常数 200t ,在标准密度海水中吃水为 7.20m 时排水量为 10000t , TPC=18t/cm ,现因航道水深限制只允许通过吃水为 7.10m 船舶,且该处水的密度为 1.005t/m 3 ,求船舶该航次能承运货物的最大重量?

第二章 充分利用船舶的载货能力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具体核算船舶装载能力,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船舶装载能力。 重点: 船舶载货能力的概念,航次净载重量计算方法,满载满舱要求下配装轻重货物的重量计算。

难点: 不同航次油水补给方案下航次储备量的计算。 教学内容: 学时 船舶载货能力概述。 1 航次净载重量的计算。

充分利用船舶载货能力的主要途径。 2

第四单元内容:船舶载货能力及其载货重量能力、载货容量能力和其他载货能力三个分项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船舶载货能力是否满足航次货运任务的核算。

第五单元内容:船舶净载重量在航线水深受限和不受限条件下的计算;船舶常数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充分利用船舶载货能力的主要途径;为满足船舶满载满舱要求,应配装轻重货物的重量计算。 作业:

2-1 : Q 轮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港( 2 o N , 45 o E )装完货后,于 10 月 1 日 12 : 00 时开往香港。离摩加迪沙港时船上存有滑油 52t ,船舶常数为 180t ,摩加迪沙港至西贡的航程为 2520 n mile ,西贡至香港的航程 789 n mile ,航速为 14.5 节,航行储备时间 3d ,船抵香港后停泊 3d ,燃油、淡水按航次需求在出发港补给。利用教材第 23 页资料求船舶本航次的净载重量。

2-2 :某轮满载排水量 19650 吨,空船排水量 5560 吨,航次储备量有燃油 1429 吨,淡水 325 吨,备品 28 吨,船舶常数 200 吨,船舶总舱容 19864 米 3 。本航次拟配装铜块( SF= 0.37 米 3 / 吨),棉花( SF= 2.83 米 3 / 吨),沥青( SF= 1.36 米 3 / 吨),亚麻( SF= 2.80 米 3 / 吨)四种货物。现计划装铜块 5200 吨,棉花 1000 吨,问应再配装沥青和亚麻各多少吨才能达到满载满舱?

第三章 保证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弄清稳性与船舶安全的关系,确保在整个航次中船舶具有适度稳性;理解船舶稳性若干概念,熟练计算不同装载情况下的船舶稳性;掌握不同条件的稳性调整方法及计算;弄懂船舶静稳性曲线和动稳性曲线绘制方法;熟知 IMO 及中国完整稳性的基本要求。

重点: 船舶稳性的概念和分类,初稳性高度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我国和 IMO 稳性规范对船舶稳性的要求和船舶稳性的校核、检验与调整方法。

难点: 动稳性概念,在动稳性曲线上求取最小倾覆力矩(臂), IMO 横风横浪联合作用的倾侧模型。 教学内容: 学时 船舶稳性的衡准指标 2 对船舶稳性的要求 2 船舶稳性的校核与检验 2 船舶稳性的调整 2

第六单元内容:船舶稳性的定义、分类,船舶的三种平衡状态;船舶稳心概念,稳心距基线高度、稳心半径和复原力(臂)矩的概念和求取方法;初稳性的假定条件,船舶初稳性高度的基本计算方法、少量载荷变动对初稳性高度的影响计算(假定 KM 不随载荷的变动而改变);液舱内自由液面对初稳性高度的影响因素及修正计算;大倾角稳性的表示方法,大倾角稳性与船舶初稳性的区别;船舶复原力臂的计算。

第七单元内容:静稳性曲线图的绘制方法,曲线上特征点的含义和求取方法;船舶动稳性与静稳性的区别,动稳性的表示方法; IMO 对无限航区各类货船稳性的基本要求;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中对海船基本稳性要求所基于的最恶劣海况和船舶状况的设定;稳性衡准数 K 的计算;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对无限航区和近海航区各类货船稳性的基本要求。

第八单元内容:船舶适度稳性的概念和检验条件;船 舶稳性不足 的征兆,遇危急时须采取的应急措施; 船舶横摇周期的定义,计算以及与 GM 的关系。

第九单元内容:船舶横倾角的调整;船上载荷重量变动、载荷垂向移动和悬挂载荷分别对初稳性高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计算。 作业:

3-1: 某轮出港时垂向总力矩为 17500tm, 设排水量为 3500t 时 ,KM 为 5.50m ,试求出港时的 GM 值?若该轮抵目的港燃油消耗量 50t ,其 KP 为 0.7m ,淡水消耗量 30t , KP 为 3.0m ,使油、水柜产生自由 液面,设燃油比重 0.85 ,油柜长 7m ,宽 14m ,中间有纵向隔舱壁;淡水柜长 2m ,宽 6m ,试求抵港时的 GM 值?

3-2 :某轮当时排水量 6000t ,因装货造成右倾 9 ° ,KG 为 6.52m ,现在二层柜内加装 300t 棉花,其重心高度为 10.8m ,分装于纵向中心线左右两翼各 5.0m 处,其 KM 为 7.15m ,求左右两翼各装多少吨货才能使船舶保持正浮状态?

3-3 :某轮排水量 15000t,GM 0 = 0.45m , 要求 GM 1 = 0.60m ,现利用二层舱的盘元 (SF H = 0.45m 3 /t) 和底舱的棉花 (SF L = 2.80m 3 /t) 互换舱位来调整稳性 ( 货物垂向移动距离为 6.0m ) ,问各需移货多少吨?

第四章 保证满足船舶的强度条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弄清船舶强度有关概念 , 熟知船舶在营运中不同条件下改善和保证强度的具体做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vl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