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复习思考题.doc

更新时间:2023-04-06 03: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室气体:能让太阳短波辐射白由通过,同时吸收地面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 人

工改造的的白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 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白然遗迹、人文 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屮,为

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一个由多 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 于白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Z 间的边际科学,是 现代科学技术向深度、广度进军的标志,是人类认识自 然、改造自然进一步深化的表现。

★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

构和状态的变化(包括白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资源耗竭、人口剧增等)。

环境规律:是指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s (h 的间接光氧化:气态so?在光化学反应活跃的的 大气中能与强氧化性白由基(如0H 基、HO?基、R0 基、R0?基等)反应而被氧化,称为SO?的白由基氧化。

★固体废物:俗称垃圾。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稈屮废 弃去的間体和泥状物质。

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分为反应 物和非反应物。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大气屮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 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 的污染物质,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更强。

★光化学烟雾

定义:指含有氮氧化物和怪类的大气,在阳光屮紫外线 的

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

机制:A.NO 向NO2转化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关健 B.碳氢化合物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稈是由一系列复杂的链式反应组 成的,是以N02光解生成0的反应为引发,导致了 03 的生

成;碳氢化合物的存在打破了 N02的光解循环, 生成了重要的自由基(H02和R02),促使N0向NO2 快速转化;N02继续光解产生03,同时在转化过程屮 产生的a 由基又继续参与反应生成更多的白由基。如此 循环肓到NO 或碳氢化合物消失为止。所产生的醛类、

03、PAN 等二次污染物是最终产物。

条件:(1)地理条件:位置条件:太阳天顶0 < 60° ;

时间条件:夏季屮午前后;天气条件:晴朗,高温、低 湿、逆温(2)污染源条件:以石汕为动力燃烧的工厂; 汽车排气

阳伞效应与温室效应 阳伞效应:颗粒物一方面反射部

分太阳光,减少阳光的 入射,从而降低地表温度;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地面辐射 到大气屮的热量,起着保温作用。两者相比,一般认为 前者大于后考,因此总的效应是使气温降低,即称“阳 伞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T 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

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 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確等 温室气体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太阳短波辐射到 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二氧化碳 吸收,由于大气屮二氧化碳等气体不断的排放使其在大 气屮含量增加,其结果导致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屮某些物质的含量远远超过了大气

自净能力,以至对人体、生态、材料造成危害的现彖。

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即/<0,称为逆温。

长波辐射,当其浓度增加时,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

沿温度升高的气体。

酸雨:又称酸沉降,是指PH<5.6的降水,包括雨、雪、

霜、雹和霜等各种降水形式(湿沉降),及大气中所有酸 性物质转移到地表的过程(干沉降)

水体与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指水相的质量

水体(water bodies ):在环境学屮是一体系。不仅包括 水,也包括水屮的悬浮物、溶解物、水生生物和底泥。 即为液相和固相的混合体。

COD 与高赣酸盐指数

二者均为常用的描述废水屮化学耗氧量的指标。其屮, 以高镒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耗氧量,新环境水 质标准称为高镒酸盐指数CODMn,而仅将酸性重倂酸 钾法测得的值称为COD,通常记为CODCr

★COD 和 BOD

COD : 乂称化学需氧量。指在规定条件下,使水样屮能

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酸性重倂酸钾)的 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

BOD :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

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

噪声:人们不需要的,使人厌烦并干扰人的正常生活、 工作和休息的声音。

噪声污染:是指噪声强度超过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

容许的程度,对人类健康或生产产生危害的现象。

环境质量评价:一般是指一切可能引起环境发生变化的

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政策、法令在内的一切活动,从保 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H 、区域开发规划实施示可

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环境规划::是人们为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而对H 身

的开发活动和对环境的煤响所做的合理安排。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即指在某

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坏境所承受的人 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

7 ?如何对大气污染物进行综合防

质的最大数量,它是一种重要环境资源。

异同:环境承载力以人类活动为主,而环境容量则与该 环境单元木身的组成、结构及功能有关,是一种重要的 环境资源。

区域清洁生产:址指将综合预防的坏境保护战略持续应

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效率和降低对人 类和环境的危害。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乂不对后代人满足

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第一章绪论

1、★人类生存环境可分为哪三类?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白然因素的总

和。由生物和无机环境组成。工程环境:是人类在利用 和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人丁-环境。社会环

境: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发展的社会劳动屮形成的,人与

人Z 间各种社会联系及联系方式的总和,包括经济关 系,道徳观念,文化风俗,意识形态,法律关系等。

2、★按照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可分为哪三类? “三次 浪潮”时期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 自

然型环境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 交叉型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 社会型环境问题(第三类环境问题) 种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状态。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 用的核心规律。

第2章大气环境

3?不同温度层结下的烟型有哪些?它们常岀现在怎样

的大气状况下?对地面的污染状况怎样?

A 翻卷型(波浪型wavilness ):烟流呈波浪状,气温层

结处于不稳定状态,即Y >0; Y - Y d>0时,扩散条件 较好,污染物落地最人浓度点距烟囱较近,多发生在晴 朗的白天。

B 锥型coniform :烟流呈圆傩形,发生在中性条件下,

即Y >0: Y - Y d~0。扩散速度、落地浓度较波浪型低, 污染物输送较远,多出现于多云或阴天的白天,强风的 夜晚或冬季夜间。

C 平展型(扇型Fanning ):垂肓方向扩散很小,出现逆

温层,大气处于稳定状态,即Y<0; Y-Yd<0o 污染 物可传送很远,多岀现于弱晴朗的夜晩和早晨。

D 屋脊型(上升型climbing ):烟流下部是稳定的大气,

上部是不稳定的大气。持续时问短,对近地面污染较小, 一般在日落前后出现。

E 熏蒸型(漫烟型Fumigation ):烟流上部是稳定的大

气,下部是不稳定的大气。持续时间短,但地面污染严 重,一般在日出后出现。

污畑 SO r 82IM3物和KAS1T 貨BS 空尖 ?氢化葩、NO Q 0r K.

M. PAN HL 燃斜油 心.烬气、石油

热反应 光化学反应、的反应 化学作用 M 化作用

光化学?化作用 7(9) ?l —4P

24-32 X : > 血(乂) 85以上

70以下 M 性逵濯 血鮭圧

22mz $以下 发生挙书 12-1月(冬對 8-9月(早秋) 岀現腐间 白天夜间连续 白天 視 野 08 — 1 6km 以内

< 100m

■ M 对呼皈il 有激作用 > 产*对可致死亡 对au*和吁吸道育刺激作用. ■

IX

n ■化作用冬

6?常用的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方法有哪些?常用的除尘

装置有哪些?

方法:①吸收法:采用适当的液体作为吸收剂,使含有 有

害物质的气体与吸收剂接触,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被吸 收于吸收剂中,使气体得到净化。

②吸附法:利用固体表面的吸附性质,使废气与大表面 多孔性固体物质相接触,将废气屮的有害纟H ?分吸附在I 占I 体表面上,使其与气体混和物分离,达到净化目的。 ③催化法:利丿IJ 催化剂的催化作丿IJ,使废气中的有害纽 分发生化学反应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去除物质的

第一次:生态恶化第二次:环境污染第三次:污染 转移

3、简述人类活动与环境系统的关系?

简述低层大气中()3的来源及平流层中03的耗竭机

理?

(1)在大气屮无其它反应干预下,03的浓度取决于

—种方法。

★常用的除尘装置:(1)机械式除尘装置(2)袋式除

尘装置(3)湿式除尘装置(4)电除尘装置

1 .环境的多样性:环境的的基木属性2—,退人类与坏境相互作用屮的基木规律。包括:A H 然环境多样性(物

质、环境过稈、环境形态和环境功能B 人类需求与创 W ;

低层大气压中。3增加的前提是NANS 1. 全血规划,合理布局2.区域集屮供暖、供热3.选择

高 烟囱和集合式烟囱

排放4.改变燃料构成;开发新能源

造多样性(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创造)C 人类与环境相 互作用多样性(作用界曲、作用方式、作用过程和作用

效果)

2. 人与环境和谐:是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取得的一

(2)平流层中存在一些微呈成分,这些微量成分是O

和。3转化成。2而木身不被破坏,这些微量气体纽成如

NOx、CLOx、HOx等被称为活性物种。

还原型和氧化型烟雾的比较

5.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6.绿化造林8?影响污染物输送和扩散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影响大

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1)气象条件:

动力因子:风和湍流

热力因子:大气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

天气形势:降水;雾

(2)下垫面条件:

地形和地物;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

(3)其它因素:

污染物的性质和成分;污染源的几何形状和扌IF放方式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索:1.地形和地物的影响2.山谷风3?海陆风4?城市热岛环流

9.试以某一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为例,说明其发生的原

、机制、影响及防治对策。

原因:光化学烟雾是汽车、T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丿M过穆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污染物,也有气溶胶)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彖。机制:A.NO向N02转化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关健B.碳氢化合物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是由一系列复杂的链式反应纟H. 成的,是以NO2光解生成O的反应为引发,导致了03 的生成;碳氢化合物的存在打破了NO2的光解循环,生成了重要的自由基(H02和R02),促使N0向N02 快速转化;N02继续光解产生03,同时在转化过稈屮产生的£1由基又继续参与反应生成更多的Izl由基。如此循环頁到NO 或碳氢化合物消失为止。所产生的醛类、

03、PAN等二次污染物是最终产物。

影响:A危害健康B降低能见度C损害有机物质D毁坏植物防治措施:控制污染源,减少氮氧化物和碳氢化介物污

染源的排放;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利用化学抑制剂;

植树造林

第3章水体环境

2 ?简述水体污染的主要人为源及其特点;

人为污染源:

工业废水特点:量大、面广;成份父杂、毒性大;不

易净化、难处理

生活污水特点: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杂质很多,以

N、P、S为主;一般呈弱碱性,PH值约7.2?7.8 农业

退水特点:农药、化肥、有机质含量高

3?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哪几类,其代表物质有

哪些?

按释放的污染种类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几方面物

理类

(1)颜色:可以说明水中污染物的含量;纺织、印染、

染料、造纸等废水排入水体后,可使水色变得极为复杂。

(2)浊度:由胶体或细小的悬浮物引起;生活污水中

铁和猛的氢氧化物引起的浊度十分有害。

(3)温度:因工业废水的排放引起天然水体温度上升,

严重的可形成热污染(thermal pollution )。

(4)悬浮固体:指水体屮胶体或细小的悬浮固体;可

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和藻类的光合作用,限制水生生物的

正常运动,减缓水底活性,导致水体底部缺氧,使水体

同化能力降低。

化学类

(1)无机无毒物质A酸、碱及一般无机盐类B氮、磷

等植物营养物质

(2)无机有毒物质A重金属毒性物质(汞、镉、铅、

锯、铜、碑)B非重金属的无机毒性物质(氛化物、氟

化物)

(3)有机无毒物(需氧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

质、脂肪等

(4)有机有毒物质(酚类,农药,PAH, PCB,洗涤

剂,石油等)

生物类(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寄生螞虫等)

放射性类(核武器试验;原子能工业排放或泄漏)

4 ?★耗氧有机物进入水体环境后可能发生哪些水质

作用?简述耗氧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共同规律。

1.有机物生物化学分解

基木反丿"包括水解反丿卫、氧化反丿'V。

2.耗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代表性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油类;蛋白质需氧

有机物降解的共同规律是:首先在细胞体外发生水解,

然示在细胞内部继续水解和氧化。降解的后期产物都是

生成各种有机酸,在有氧条件下,可以继续分解,其最

终产物是CO2、H2O及NO3—等;在缺氧条件下则进

行反硝化、酸性发酵等过稈,其最终产物除C02、H20

夕卜,还有NH3、有机酸、醉等。

5?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植物

营养物Z、P如何转化;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预防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体屮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

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

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彖。

N、P如何转化:(1)含氮化合物在水体屮的转化(完

全循环)

有机氮转化:氨化过程+硝化过程;反硝化过程(缺氧)

(2)含磷化合物在水体屮的转化(底质循环一动态的稳

定体系)

多以难溶沉积物的形式沉积T底泥屮搭施:(1)控制

磷的流入最;(2)石灰处理;(3)疏浚底泥, 去除水

草和藻类;(4)引入低营养水稀释或人工曝气;

6.简述重金属在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转化

的规律,

特征:(1)分布广泛,虽含量低,污染危害明显;(2)是有色金属,被广泛使用,污染源多;

(3)大多是过渡元素,价态变化较多,毒性效应明显;

出减轻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措

★2

3 ?简述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的原

(4) 在水环境屮的迁移转化,扩大了污染范|韦h (5) 对生物体和人体的毒性效应显著

转化的规律:(1)沉淀一溶解作用

%1 溶解度大者迁移能力大,有利于局部水体的H 净; %1 重金屈沉淀物通常大量沉积于排污口附近的底泥 里,易形成二次污染;

%1 沉淀作用限制了重金属的扩散速度和范I 韦I 。

(2) 氧化-还原作用

判断依据:决定电位卩£

可使重金属在不同条件的水体屮以不同的价态存在,而 价态不同,其活性与毒性也不同

(3) 络合作用

影响重金属难溶盐溶解度的重要因索:耗基及氯离了的 络合作用

%1 重金屈络合物的生成,可使重金屈在水屮的溶 解度增大,迁移能力增强;

%1 促使沉积物屮重金属的重新释放,形成二次污染。 ⑷吸附作用

两个过程:胶体的吸附;胶体微粒的凝聚 %1 是重金属从液相转入固相的主要途径;

%1 只是暂时现彖,一旦条件改变,重金屈可重新释放。

(5)甲基化作用-无机汞 7?简述城市污水的三级处理系统(各级处理的目的及处 理后的水质状况)

&简述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1.

制定水环境质量标准 2.水

环境防治对策

(1)减少耗水量(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3) 整

工业布局(4)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 在管理上应从浓度管理逐步过渡到总最控制管理

1. 十?壤污染与大气及水体污染发工条件的异同; 2 ?简述土壤污染特点和土壤污染量指标;

特点:①隐蔽性和潜伏性②不可逆性和持久性③危害 的严重性

指标:①土壤本底值:是指未受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 境屮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 ②植物屮污染物的含量 %1 生物指标

★3、根据重金属在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联系实际找

一、 根木措施:控制和消除十-壤污染源 二、 从影响重金属元素迁移转化的因素分析

1. 氧化■还原条件:可采用稻田淹水;施用有机质还原

肥料和含硫物质。(不宜晒田;排水或间歇灌溉)

2. 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PH 值:加石灰

3. 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施用有机肥

4. 难溶性有机金属盐的生成:施用褐藻土

5. 其他:施用磷肥

的容许残胡量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

★ 1 ?简述固体废物综合防治遵循哪些原则?

遵循的原则(三化原则)

1) 减量化: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最。

①城市固体废物②工业固体废物

2) 资源化:废物的再循环利用,冋收资源和能量。

①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途径:物质冋收、物质转换、能量 转换②城市垃圾资源化:资源化系统③工业尚体废物资 源化

3)无害化:通过工程处理,使其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 不

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对象:有害固体废物)

1 .预处理:①破碎②压实③分选 2. 固化处理 3.

热化学处理 处理对彖:有机废弃物

①焚烧法:是最彻底、最节能和哉环保的方式Z — 缺点: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指标:有害气体;烟尘;重金属元素单质或其化合 物;有机污染物 ②热解处理

③湿式氧化法

4. 生物处理技术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1)区别对待、分类处置、严格管

(1)一级处理:常由筛滤,重力沉淀和浮选等方法组成。

主要去除废水屮大部分粒径在100u m 以上的大颗粒物

4?★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对土壤污染进行综合防治。 -、控制和消除十?壤污染源(根木措施) 制冇害废物;(2)最大限度地将冇害废物与生物圈相隔 离;(3)集屮处置。

质,经过一级处理的废水,一般达不到扌非放标准。 I. 控制和消除T 业“三废”扌IF ?放2.加强土壤污灌区

(2)二级处理:常用生物法和絮凝法。主要去除废水中

大 部分有机物,经过二级处理的废水,一般可以达到农

灌 标准和废水排放标准。(3)三级处理:综合使用物

理,化学生物处理法。主要是去除废水屮的营养物质,使废水能够重新回用。

监测和管理3.合理施用化肥和农线4.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二、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1 ?施加抑制剂:2.控制十壤氧化?还原状况:3.改变耕作制度4.客土深翻(客土;换土 :翻土)5.制定农药(1)区别对待、分类处置、严格管制有害废物;?(2)

最大限度地将有害废物与生物圈相隔离;(3)集屮处置第六章物理环境污染

1、噪声污染的特点: 1)是物理性污染,无污染物;2)没有后效作用;

评价;现状评价;预断评价

略?

3)是局部和多发性的;

噪声是一-种感觉公害,在环境屮不残留,不能集屮处理, 需要特殊的方法进行控制。

4、日常生活中如何免受噪声污染?

①声源上降低噪声

A 机械噪声

利用润滑或阻尼物料减少摩擦或撞击;用焊接代替钏 接;用无声液压或挤压代替冲压,用压力机代替锻锤 B 空气动力噪声

选择合适的空气动力机械设计参数,减少气流脉动,减 少周期性激发力;降低气流速度,减少气流压力突变, 以降低湍流噪声;降低高压气体排放压力和速度;安装 合适的消声器。

C 电磁噪声

?电动机噪声:合理选择沟槽数和级数;在转了沟槽 屮充填一些环氧树脂材料,以降低振动;增加定了的刚 性;提高电源稳定度;提高制造和装配精度。?变压器 电磁噪声:减少磁力线密度;选择低磁性硅钢材料; 合理选择铁心结构,铁心间隙充填树脂性材料,硅钢片 之间采用树脂材料黏贴。②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

A 吸声降噪

B 消声器降噪

C 隔声技术③在接受点阻止 噪声内用:佩戴耳塞外用:佩戴耳罩;头盔 ★计算:声压级分别为83、85、78、90dB 的|

答:总声压级为91.8 dB 。

第七章环境质量评价

1、按时间分类可将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三种类型:冋顾

2、按照污染源评价法,如何找出某地区的主要

污染源 和主要污染。

将某污染源内各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一个地区中某个 污染源或某个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由人到小排序,最人 者所对应的污染物或污染源为该污染源的丄要污染物 或该地区的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

3、目前常用的环境质量功能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M 值法、W 值法、模糊聚类法

第八章环境规划

1、思考排污许可证买卖制度建立的意义? 1影响企业决策

当企业存在减少产最、纳排污费和消减污染三种选择的 时候,收取排污费可以促使企业减少产量,消减污染。 2促进污染减排技术的采用和创新

因为根据企业的排污量来征收排污费,所以企业必须考 虑减少排污量,这将促使企业不断开发新技术,减少污 染物的排放。

3筹集环保资金

排污收费作为环境保护部门的资金来源,可为公共环境 ? 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

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综合中国国情,谈谈中国应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1)根本途径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传统的经济体 制、传统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①对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原则,开发稈度决不 能超过环境承载能力。②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社会 经济结构,实施以节约资源为核心的战略。③坚持科 教兴国的方针,正确选择技术发展方向,保持技术的先 进性。④使在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迫 使污染与破坏环境者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

(2)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新体系:

①以节地、节水为屮心的,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集约化 农业生产体系。②以节能、节材为屮心,注重整体效 益的清洁生产型的工业生产体系。③以节省运力为中 心,高效、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④基于市场机制与政 府处观调控相结合的白然资源管理体系。⑤以节约资木 和节约资源为屮心,有利于环境的商业运营体系。⑥提 高人的文化教冇水平。⑦以优化环境质量为中心的环境 保护体系。

★谈谈你对“白色污染”的治理建议;

一是开展宣传教厅,增强环保意识。各有关部门加大宣共存时,其总的声压级为多少? 保护设计提供部分资金,以及返还污染企业作为治理污 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节能减排、环保消费、绿色消费

LP2=85dB; LP3=83dB; LP4=78dB. VLPl-LP2=5dB,查表得 a=1.2dB,则

LP1 +2=LP 1 + a =90+1.2=91.2 dB

VLPl+2-LP3=8.2dB,査表得 a =0.6dB (四舍五入),则 LP 1 +2+3二LP 1+2+a =91.8 dB

VLPl+2+3-LP4=13.8dB,因为 a >10 dB ,忽略不计, ???LP 总=91.8dB

2、思考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

确定环境H 标、进行区域环境容量的估算、环境污染总 量控制、区域环境污染系统最优控制 第九章持续发展与环境

主要内容:

? 经济可持续发展--保证 ? 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 二是加大监管力度,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商场、 超市、集贸市场及个体经营场所提供、销伟使用翔料购 物

袋情况口常巡查制度,强化口常监管,逐步构建册料 购物袋生产、销售、使用长效监管机制。 三是科学防治农用薄膜白色污染。引进和扶持废旧地膜 加T 企业,强化废I 口地膜I 川收利用,逐步形成使用、I 川 收加T 、再利用的良性循环。积极推广降解地膜和替代

解:对各声压级由大到小排序,分别设定为LPl=90dB;

染的专项基金。[

等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vf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