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期中考复习
更新时间:2024-04-27 18: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环境影响评价期中测试题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1、环境的概念 本专业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的基本特性: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3、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4、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5、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按照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 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时间顺序,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
按照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6、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7、环境影响报告书(EIS),简单地说,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 8、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②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③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④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⑤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⑥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⑦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9、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导向功能
10、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1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
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第一次用法律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89年12月26日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进一步用法律确立和规范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年9月l曰起正式实施。用法律把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拓展到规划也要作环境影响评价 12、环境质量标准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
13、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14、地方环境质量标准:(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15、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16、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1、环评程序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2、环评程序遵循的原则: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相关性原则、主导性原则、等衡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随机性原则、社会经济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3、甲级证书承接全国范围内
乙级证书单位可承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批
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实行定期登记制度。登记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前,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再次登记。
5、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海洋行政主管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6、审批时限:环境影响报告书 60日内;环境影响报告表 30日内;环境影响登记表 15日内;重新审核10日内。 7、重新审批的两个情况: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5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8、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9、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依法评价原则 、早期介入原则、完整性原则、广泛参与原则 10、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11、一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和深入的评价;二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评价;对于三级评价,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一般评价。
12、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按建设项目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因素进行划分。
13、工程分析的方法 :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14、现状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 15、当建设项目拟排放的污染物毒性较大时,应进行人群健康调查
16、预测评价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
17、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应按相应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的特性、当地的环境要求而定
18、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为三个阶段(即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和两个时段(即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
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
1、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3、环境影响识别方法:核查表法、矩阵法、其他识别方法(叠图法和影响网络法) 4、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矩阵法、图形叠置法、网络法
补充:工程分析
1、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表现不同,可以分为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和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2、“工程分析”专题的作用: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弥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和源强估算的不足,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基础数据;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依据。
3、工程分析的方法:类比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
4、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简介、物料及能源消耗定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建筑项目工作内容六部分:工程概况、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及产污环节、
6、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是各专题评价的基础资料,必须按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退役期)三个时期
7、废气可按点源、面源、线源进行核算,说明源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关问题。 8、废水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
9、废液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处置方式和去向等有关问题。
10、废渣应说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数量、处理和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 11、噪声和放射性应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及分布。
12、建项目要求算清两本账:一本是项目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量;另一本则是实施污染防治措施后的污染物削减量。两本账之差才是评价需要的污染物量终排放量。
13、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则要求算清三本账:第一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项目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第二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第三本账是实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削减量。(“以新带老”削减量) 三本账之代数和方可作为评价后所需的最终排放量。
14、新鲜水总量加上原料带来的水量等于产品带走的水量、损失水量、排放废水量之和。 Qf十Qr=Qp+Ql+Qw
15、无组织排放是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 m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 16、无组织排放确定方法: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反推法
17、对项目可研报告等文件提供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及运行的可靠性评价 18、环保措施方案分析: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
19、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可靠性;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20、飞机场:主要考虑五个方面的影响,按重要性排序,通常是噪声、大气质量、水质、社会影响和继发性社会经济效应。此外还对植被与野生生物等有影响。
21、大坝和水库建设对水库内和下游的水质和水量的影响:1)拦蓄在水库内的水质发生季节性变化;2)均匀地减少下游进入河口的流量,引起河口盐水入侵类型的变化,迸一步影响河口的渔业;3)改变当地的地下水位和水质;4)降低下游河段对废水污染的自净能力;5)蒸发量增大,减少下游河水流量
补充: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的方法
2、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包括:大气污染源调查、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3、大气: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
4、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现场实测法、物料衡算法、排污系数法。 5、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资料来源分三种途径:(1)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2)收集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3)进行现场监测。
6、监测制度:(1)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 7、监测布点设置依据:①项目的规模和性质;②地形复杂性;③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
8、监测点位数:一级评价项目点位不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点位不少于6个;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
9、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条件:a)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0°;b)监测点周围应有270°采样捕集空间,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c)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米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d)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20米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最后还应注意监测点的可到达性和电力保证。
10、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11、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12、常规地面观测资料:观测资料的时间:每小时一次,每天 24 次;如果每日实际观测次数少于 24 次,应取每日 8次(北京时:02,05,08,11,14,17,20,23) ;如果每日实际观测次数少于 8 次,应取每日 4 次(北京时:02,08,14,20)。
13、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必需调查的观测资料的内容:时间、风向、风速、气温、低云量、总云量、干球温度。 14、常规探空观测资料观测资料的时间:至少每日 1 次(北京时 08 点)。
15、常规探空观测必需调查的观测资料的内容:时间、探空数据层数、每层的气压、高度、气温(含干球温度和露点温度)、风速、风向
16、主导风向一般是指连续2-3个风向角的范围。
17、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大于等于30%
18、通常水温的垂向分布有三个层次,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为过渡带,称为温跃层。
19、陆架浅水区是指位于大陆架上水深200 m以下,海底坡度不大的沿岸海域,是大洋与大陆之间的连接部。
20、水现状调查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以及必要的环境监测。
21、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须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
22、影响地面水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按排放方式可分为点源和面源;按污染性质可分为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水体酸碱度(pH值)和热效应四类。
23、污染源调查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 。非点源调查基本上采用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
24、需要调查的水质因子有两类:常规水质因子、特殊水质因子
25、对水样盐度<3‰者,采用河流、湖泊、水库的原则与方法;水样盐度≥3‰者,按海湾原则与方法执行。 26、调查与评价原则: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项目所在场地调查与类比考察相结合、现状监测与长期动态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组织现场监测及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
27、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Ⅰ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 Ⅱ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 Ⅲ类:指同时具备 I 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
28、.地下水污染源调查调查原则: a)对已有污染源调查资料的地区,一般可通过搜集现有资料解决。 b)对于没有污染源调查资料,或已有部分调查资料,尚需补充调查的地区,可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同步进行。 c)对调查区内的工业污染源,应按原国家环保总局《工业污染源调查技术要求及其建档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调查。
29、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调查重点主要包括废水排放口、渗坑、渗井、污水池、排污渠、污灌区、已被污染的河流、湖泊、水库和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等。 30、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选定。
31、I 类建设项目应同时监测地下水水位、水质;II类建设项目应监测地下水水位,涉及可能造成土壤盐渍化的 II类建设项目,也应监测相应的地下水水质指标。
32、现状监测井点的布设原则:现状监测井点采用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的布设原则;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为主;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 2 倍以上。
33、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1)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7 个点/层2)二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5 个点/层。3)三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3 个点/层。 34、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建设项目行业污水特点、评价等级、存在或可能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而确定。
35、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需根据评价级别、敏感点分布情况及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需要等因素确定声环境调查的范围、监测布点与污染源调查工作内容 36、环境噪声现状评价量:根据GB3096,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 ,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Lmax)。 根据GB9660,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量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
37、噪声源噪声的测量: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包括:声压级(包括倍频带声压级)、A声级(包括最大 A声级)、A声功率级、倍频带声功率级以及有效感觉噪声级。
38、植物的样方调查: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 m2以上;灌木林样地在10 m2以上,乔木林样地在100m2以上 39、根据初始瓶(IB)、黑瓶(DB)、白瓶(LB)溶氧量,即可求得:LB-IB=净初级生产量、 IB-DB=呼吸量、 LB-DB=总初级生产量
40、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氧气测定法,即黑白瓶法、CO2测定法、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叶绿素测定法 41、生物量实测:样地调查收割法。样地面积:森林选用1000m2疏林及灌木林选用500m2草本群落选用100m2
正在阅读:
环境影响评价期中考复习04-27
医院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012年03-08
NBA全球营销分析10-23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与提高课堂实效性浅析04-16
常用多音字大全07-09
jquery试题与答案03-17
属龙和属兔配吗03-07
PLC实验报告-08-27
2018年延边大学法学院804法学专业综合之经济法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05-03
表C6-16 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08-1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中考
- 复习
- 评价
- 环境
- 影响
- XX医院医疗制度汇编
- 商务英语阅读2_翻译复习翻译
- 浅谈人体基因风水的应用
- 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 第一编 高考作文命题 - 图文
-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 高考英语词汇手册(完整版)
- 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试题全集90页
- 吐血整理,材料化学专业,APS面试中德双语
-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案例
-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
- 企业融资全过程
- 《诗经》全文鉴赏大辞典
- windows server 2012 网络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三国演义》分回梗概及重点情节梳理(Word2003)
- 朱祖振客家研究专题文集
-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毕业考试试题(共6套,含参考答案)
- 低瓦斯浓度发电技术
- 无缝线路理论知识
- 基于精细化思想的安防系统安装项目管理研究
- 苏教版 3 年级上册同步作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