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全册书单元练习13单元

更新时间:2024-01-05 06: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材料题训练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班级____ 姓名____ _学号_____

一、非选择题(3小题,其中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l/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 “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

材料二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之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材料三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一梭伦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归纳平民抵押债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两种? 但从希腊的地理环境和从事行业分析,当时的平民分化为哪两类?(4分)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危险的境地”是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位历史学家所主张的“高压力量”的确切含义?(4分)

(3) 从材料三中我们可知梭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这一法律条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梭伦 材料二 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 500斗级

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 1

骑士级 双牛级 雇工级 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300斗农产品。享有除担任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这一措施对雅典的哪个阶层最有利? (3分)

(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5分)

(3)根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梭伦改革。(6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典的战神山议事会是古代雅典的一种政治机构,因会议厅设在雅典卫城以西300米高的战神阿瑞斯山丘而得名。这一机构可能是由氏族中的长老会议演变而来。王权废除后,它由卸任的执政官组成,起初拥有广泛的权力。后来,随着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它的权力逐渐被削弱。

材料二: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雅典公民讨论战争、媾和及选举等重大事务的场所。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但是,只有前三个等级的成员才享有被选举权,属于最低等的人不得竞选各级职官。

材料三:“四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四个部落各选100名代表组成,为公民大会拟定议程,准备和审议公民大会的议案。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以当选。

材料四:公民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财产很少甚至于没有财产的公民都可出庭担任陪审员,是充分体现平民参与政权的民主机构。 请回答:

(1)一个雅典年收入200麦斗以下的平民,在公元前7世纪他可以在材料所反映的那个机构中担任官职?公元前6世纪呢?为什么?(6分)

(2)战神山议事会的权力在公元前6世纪后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原因何在?本质上反映出什么问题?(6分)

2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二、非客观性试题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

4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

图一 铁制农具 图二 奖励耕织 图三 商鞅铜方升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

3

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①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⑶据材料二图二中的牛耕图,史学家一般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⑷引用材料三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⑸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41、阅读下列材料:(2009年浙江省高考自选模块历史题)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 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的原因。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

4

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史记·商君列传》

回答:(1)材料一中主要作了哪些规定?试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哪一个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

(3)你认为材料二中哪句话最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为什么?

(4)材料三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

(5)材料四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哪里?

4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原注:开谓刑严峻则政化开,塞谓布恩赏则政化塞,其意本于严刑少恩)。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5

材料四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1)从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带来怎样的社会结果?(不得摘抄原文)为什么会出现“民勇于公 战”的局面?

(2)材料二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其评价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3)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

(4)材料三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

(5)材料四评价商鞅变法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三的观点有何不同?

(6)材料三中庶人是指哪个阶级?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着眼点应是什么?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485 年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谨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官职)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6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 490 年)王欲(京师平城)之内,颇为少雨,关外诸方,禾稼仍茂。苟动之以礼,绥之以和,一岁未收,未为大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均田制推行的原因,并指出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据材料二归纳均田制的内容。

(3)据材料三指出均田制实施的作用。能否消灭“富强者并兼山泽”的现象?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

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娃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高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

(3)材料三中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从材料中找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7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秦国)知顺民之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隧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商君书·垦令》

材料二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风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入顷,县令、郡丞六顷。更糊目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卷110《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一说“灭庐井而置阡陌”的实质内容是什么?材料说“(井田)废久矣”,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从材料一看,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

(2)据材料二,说一说北魏推行什么土地制度?土地分配的特点是什么?这一土地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请说一说你对“土地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26. 公元前4世纪的商鞅变法和公元5世纪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就背景和实质而言,两次变法或改革有何相似之处?

(2)两次变法或改革中都有一些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试就经济方面的措施加以说明。

(3)两次变法或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影响?

8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训练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31.(1)形式:“六一汉”或债务奴隶。 分化:山地派和海岸派。(4分)

(2)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尖锐。 含义: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一步到位,废除贵族专制统治。(4分)

(3)主要内容:颁布“解负令”。(2分)背景:雅典社会矛盾重重且矛盾激化,改革呼声日益强烈;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登上雅典政治舞台。(4分)

32.(1)特点:体现了“中庸”色彩;革命性。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对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最有利。(3分)

(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2分)

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3分)

(3)评价:a.积极性:梭伦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总之为雅典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b.局限性:民主化改革不彻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6分)

33.(1)公元前7世纪他不能在任何机构任职,因为战神山议事会由贵族控制,且公民大会无实权。公元前6世纪,他只能担任陪审员,因为他是第四等级,在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中只享有选举权。(6分)

(2)战神山议事会的权力在公元前6世纪逐渐被削弱,其部分职能被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所取代。原因是梭伦改革的进行及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斗争的结果。本质上反映出雅典贵族政治逐渐被民主政治取代。(6分)

解析:解答该问题应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教材关于梭伦改革关于财产资格限制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第一问注意时间限制;第二问要联系战神山议事会与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的有关规定进行具体说明。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39、答案:(1)法家 秦孝公的支持(2)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重农抑商(3)材料二持否定态度,材料三持肯定态度。“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

40、答案:⑴说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⑵正确。因为当时通过商鞅“为井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 ⑶倾邻国而雄诸侯。

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为秦国的富国强兵(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

41、①“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

42、(1)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 (2)变法使秦国富强;材料二。

(3)“民以殷盛”。变法后,对老百姓来说负担仍比较重。

(4)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否定。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

(5)认为商鞅为人“刻薄人也”,其“变法”为“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仅从

9

其品德方面评价,没有认识到其历史进步性。

43、(1)结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富足,遵纪守法。原因: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w.w.w.k.s.5.u.c.o.m (2)主要着眼于对个人品质的评价。材料二认识到商鞅变法也有消极性,但认为商鞅“天资刻薄”“严刑少恩”是其受恶名,最后被车裂的根源是片面的。商鞅的悲剧结局,是因为变法极大打击了旧贵族势力,遭到了他们的仇视。商鞅作为法家人物,主张以严刑峻法统治人民,保证了改革的进行,也起到积极作用。

(3)因为变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获得人民群众支持。其人个性果断,坚持自己主张,严刑峻法是成功原因。

(4)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变法对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破坏作用。

(5)着眼于变法取得的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实际效果,看到了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二不同的是肯定了变法所建立的新秩序。

(6)新兴地主阶级;最主要的着眼点应是生产力。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23答案(1)抑制土地兼并,让百姓丰足,巩固北魏统治。

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成年男女可以获得土地露田,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可以获得更多土地,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各级官吏可以获得土地。

(3)恢复农业生产,增加了粮食;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不能。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24答案

(1) 推行的均田制。国家掌握大量可供支配的无主荒地。有利于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孝文帝迁都洛阳。目的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以南征为借口,反映了改革面临很大的的阻力。

(3)实行汉制,采用汉姓。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

25答案(1)实质: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原因:铁器和牛:耕推广,新兴地主的经济、政治势力增大:思想:重农。

(2)制度:均田制;特点:按生产资料拥有(如牛)、人员差别(官民不同)等分配,具有阶级等级性。作用:有利于农业恢复,保证了税收。

(3)启示:“土地制度”只有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不断增加社会效益。 26(1)都处在分裂割据、社会动荡的时代; 都面临着增强国力,击败外敌的任务; 都有国君或皇帝的大力支持。 都是封建化性质的改革

(2)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进一步完善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对后世影响深远。

(3)都增强了国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v8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