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资料拾零

更新时间:2023-08-06 19:1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四十年后,夏志清在“古代读书人受到孔孟

教育的影响,个个都觉得应该甘为人民喉舌,揭露朝廷、社会上所见到的黑暗现象。但他们生活在皇帝专制政体下,大半变得‘明哲保身’、‘温柔敦厚’起来;也有很多人无意官场,或者官场失意,人变得消极,求个‘怡然自得’就够了;到了晚清末年,专制政体即将瓦解,读书人才真敢放胆写出他们心里要说的话来,所谓‘谴责小说’的盛行,不是没有道理的。”“大体说来,中国现代文学是揭露黑暗,讽刺社会,维护人的尊严的人道主义文学。”

2、 “现代性”意识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相对主义意识。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

提出了两种现代性,一种是作为西方文明史一个阶段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相信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必然带来全面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种是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它是个人的、主观的、想像性的绵延,是“自我”展开所创造的私人空间,直接催生了现代性的多副面孔。①然而中国的现代性问题自有其独特之处,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是高度浓缩的,所以中国的现代性不像经典的西方现代性一样体现出前后相继的特色,而是在以救亡图存的为主调的众生喧哗的语境之中呈现出来的,明显具有繁复、驳杂的特色。

3、 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之下,面对民族命运的危亡和个人前途的幻灭,“疾病”作为一个事件

或是意象,大量出现在小说作品中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然而在不同政治立场和审美趣味的作家笔下,“疾病”的隐喻意义和功能却各不相同。于是乎,“疾病”便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寻访中国文学现代性多副面孔的途径。

4、 以“疾病”作喻古已有之,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疾病”多用来形容女性娇羞、柔弱、闭合的

病态美。在文学史的序列当中,集中赋予“疾病”以新的美学意义的是晚清一代小说家。

5、 晚清小说家对“疾病”的处理基本一致,都是用来影射国家时局的衰败。吴趼人的《二十

年目睹之怪现状》叙述者取名为“九死一生”,曾朴作《孽海花》则把叙述者命名为“东亚病夫”,其痛彻之心可见一斑,他们都是在暗示社会的黑暗和残缺,希冀于民族命运的彻底改变。这些小说家更注重作品开启蒙昧的社会功能,这与当时社会改革家的提倡有一定的关系。夏晓虹考证之后得出的结论认为“吴趼人的小说创作是对梁启超维新理想的呼应”[3]P636。1915年梁启超作《告小说家》写道,“今后社会之命脉操于小说家之手者泰半”,并指出那些“为妖言以迎合社会”的小说“直接坑陷全国青年子弟使堕无间地狱,而间接戕吾国性使万劫不复。”[4]P67梁启超在这里已经提出了文学作品与“国民性”的问题,清晰地展示了晚清一代对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一代的启示和影响。

6、 当文学家描写疾病的时候, 疾病往往不只是作为一个推动情节的道具在使用, 而是与其

他事物相关, 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是任何其它题材所不可比拟的, 因为身体与心灵一样, 具有最大限度的发散性和开放性。当文学作品无法脱离社会文化语境而处于其中的时候, 肉体就会在社会文化的巨大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 身体符号则往往成为映射社会文化的一个窗口。当社会文化出现问题的时候, 这种问题就会投射到身体上, 其表现就是肉体的病态, 这就是柄谷行人所说的复杂的诸种关系网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当作家意识到这诸种关系网的平衡被破坏之后, 他便会将其转化为艺术形象加以表达。因此, 身体的疾病就成为社会文化的隐喻, 它与精神的疾病一道成为社会文化症候的附着物。作为文学的主题或题材, 它们首先传导了人们不寻常的经验。这种患病的经验或通过疾病表现出来的经验丰富了关于人类存在的知识。其次, 疾病在文学中的功用往往作为比喻(象征) , 用以说明一个人和他周围世界的关系变得特殊了。生活的进程对他来说不再是老样子了, 不再是正常的和理所当然的了。

7、 晚清小说中疾病的隐喻对古代小说中疾病隐喻的各方面都有所突破, 主要表现在疾病的

社会隐喻功能的加强。在晚清小说中, 疾病主要隐喻社会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弊害。古代

小说的疾病隐喻是为了否定个体, 晚清小说疾病隐喻是为了否定社会和国家以及对个体造成伤害的礼教制度等。然而, 从总体上看, 晚清小说中又充满了矛盾。这个矛盾主要表现在对病症的不同诊断结果和所开的不同药方上。下面我分别从知识分子在面对疾病时所选取的不同角色定位来论述其思想的差异性。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uy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