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城乡差距的表现

更新时间:2024-04-20 09: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中国城乡差距的表现

【摘要】在当代中国社会,城乡差距已经成为非常严峻的问题。这种差距体现在

多方面。这些差距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全局影响,更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键词】中国城乡差距;表现

城乡差距问题在解放前就存在。20多年的改革在消除城乡差别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城乡二元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许多因素,至今仍然在深深地刺痛着我们,并拖累着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全面进步的步伐。可以说,这是一个几乎困扰了中国人一个世纪的难题。我国的城乡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上的差距

1.经济发展方面

农村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属于第一产业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是农村的主导产业,第二、三产业一般处于从属地位,或者基本没有二、三产业。城市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三产业。工商业经济本身具有很大的商品性,大量的产品要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无论是古代的小商品经济,还是工业革命后日趋发达的市场经济,它们的主要舞台,始终是在城市。所以,农村的经济发展远比不上城市。 2.居民收入方面

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发展有实力的乡镇企业,无力振兴地方经济,广大农民被迫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寻找机会。由于农民大都缺乏专业的高级技能,一般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从业门槛低、生产不规范、厂商内部竞争严重,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恶劣且工资收入偏低。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又造成农村土地无人耕种,出现大规模抛荒耕地,农业收入无法得到保证。一方面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但收入偏低,另一方面,传统的农业收入也无法得到保证,二者综合影响之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3.居民消费方面

收入决定消费。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低决定了其消费水平低。农村人的收入很大一部分用于再生产,比如买种子、肥料等。城里人的收入除基本的生活消费外,一部分用于发展自己,比如参加培训;一部分就用于享乐了。

二、政治上的差距

1.政治参与度

农村人的政治参与度很低,他们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守着那一亩三分地,维持全家人的生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种庄稼地。对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基本不参与。就连村委选举也需村里拿钱来请他们履行这一义务。除此之外,农村人政治参与的渠道也是很少的。 2.关于司法制度

礼不同与法律,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主要规范人们的外在行为,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是经教化过程

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在很多农村的礼治秩序中,不知“礼”,是不被允许的。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家庭是农村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单位,一般家庭不仅是血缘单位,也是生产、消费和保障的基本单位。由于农村家庭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十分重视血缘关系,家族观念在农村中也比较浓重,家族关系往往成为农村居民形成合作关系的纽带。与此相应的,农村中习俗、道德、舆论等非制度化的社会控制形式对农村生活有重要作用。在某些比较落后的农村,村民们遵循的是“村规民约”,他们知“礼”,不知“法”,我看过的一部电影中就有这样一个事例:一妇女偷情事件败露,被村长拉去游街,最后不堪受辱,吊死在村长家门口。在这种地方,法律就形同虚设了。

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

农业生产是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命体为主要对象,与自然界进行直接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经济活动,土地是它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它所需要的生产设施较二、三产业简单。同时,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应的农村居民的生活设施、交通通讯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也较城市简陋落后。而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要求完备的设施与其相适应完整的交通网络、供水排污、电力照明系统等基础设施更是必不可少,这些公共设施的完备性与复杂性绝非农村可比。而且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法律服务、信息传播、就业培训等方面,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较高水平的社会公共服务。

四、文化上的差距

1.教育设施方面

农村的教育不管是在硬件还是在软件方面都比不上城市。农村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备都比较落后。农村一般只有小学,学校里一个年级最多20-30个人,班主任兼任语文、数学老师和其他比如社会、自然、劳动、音乐等课程的教学。农村学校教师的水平也是低于城市学校的。国家的教育投入也远远低于城市,甚至由于农村的人口密度小,为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部分地区还有“撤点并校”出现。

2.文化程度

农村的社会分工不发达,人口的同质性较强。尽管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的社会分工也在不断发展,但职业分化程度总体上要比城市低得多。社会分工的相对不发达和人口的同质性强决定了农村的社会结构比较简单。农村以农业劳动者为主,职业分化和阶层分化程度都比较低,农村没有城市中那种无所不包的、庞大的科层制组织系统,组织化程度远较城市为低。所以,相应的,农村人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大多只有小学,初中文凭,其思维的广度、深度、厚度都不如城里人。相反的,城市社会分工发达,居民在职业、收入、教育水平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显著,人口的异质性强。社会的阶层和职业分化较为充分,社会的阶层结构比农村复杂。与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相适应,城市的组织化程度大大高于农村,相应的对城里人的文化程度要求也要高一些。 3.思想观念,性格特征方面

有人说:农村教给我朴素、踏实、友善和人情味,教给我传统和安身立命的做人道理,也让我容易趋于固执和保守;城市让我学会周旋、灵活和随机应变,

改变我的生活习惯,打开我的心胸,看到新的天地和新的人群,可是不知不觉也让我沾染了投机、市侩心理和独善其身的冷漠。受地域、交通、信息、生产方式等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农村的社会交往一般以家庭为中心向外扩展,大多数人的社会活动半径较小,社会交往面较窄。但是,由于农村聚居规模小,人们世代生活在一起,因而人们之间发生的经济、政治、文化关系较为直接,在人际交往中扮演较全面的角色,而不是就事论事的片面角色,人际关系较城里人密切。所以农村人朴素、踏实、友善、富有人情味,但他们也固执、保守,思想观念落后。在现代化社会,我们需要开放的心理和创新。这正是城里人才有的,虽然他们市侩和冷漠。

4.精神文化生活方面

农村一般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较远,受交通信息、教育水平、文化娱乐设施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般不如城市丰富多彩,人们对精神文化社会的追求往往也不如城市居民强烈。城市复杂多样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以及人口自身的异质性,使城市生活面貌呈现出多样性,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社会心理较为开放,人们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较强。城市一般都是社会新的知识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发源地,经常会流行各种新的时尚、新的思想、观念。

当前,我国只有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的科教文卫,才能使农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增基.现代社会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uv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