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聿:开拓教学新境界与时俱进育新人

更新时间:2023-10-23 18: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孙正聿:开拓教学新境界与时俱进育新人

丰收的金秋,喜庆的节日,苦夏之后的秋凉,带着一片金黄,一丝芬芳。9月9日上午的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在首届全国高校百名教学名师表彰大会上,一名儒雅的学者用他一贯激昂而富有磁性的声音代表百名获奖者表达了自己献身讲坛、探索教学之路的决心,他,就是我校的孙正聿教授。

我教故我在——“教学既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更是我们的自我实现\

作为大学教授,教师是自己的职业,教学是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当看到同学们那焦灼的期待目光,孙教授就会涌起一股不可遏制的冲动:一定要竭尽全力为学生讲好每一门课和每一堂课。从1982年毕业留校至今,21年过去了,孙正聿几乎没有节假日和周日的概念。他终年呕心沥血,绞尽脑汁。为搞清一个理论问题常难以成眠,即使夜半更深,躺在床上偶有所得也会爬起来。由于担心经常处于“痴迷\状态的孙教授“走神\,妻子已多年不让他骑自行车了。一些人对此颇为不解,“你已是著名哲学家了,何必还去给本科生上课呢?\孙正聿教授却不以为然,“教授也好,博导也好,不都是教师吗?教师上课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他认为职业是人的存在方式,对于教师来讲,就是“我教故我在——我教书,所以我存在。如果不教书,怎么是作为教师而存在呢?\

孙教授在哲学教育上特别欣赏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哲学不是培养‘某种人',而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他特别强调\对教育的最大误解,莫过于把教育当作培养“某种人\的手段从而失去了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和根本功能。\而对于文科的教学改革,他则倡言要培养那种“上得去\的理论型研究人才和“下得来\的应用操作型人才,改变那种既“上不去\又“下不来\的知识储存型的培养模式;因此他最为强调的是“创造性\,并认为大学教育应是“反思层次\的,而非“解释层次\的中学教育,更不应是\描述层次\的小学教育。

“教学既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更是我们的自我实现。教学受到学生的喜爱与欢迎,这是我们的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作为自己多年心血的结晶,孙教授亲自设计并讲授的《哲学通论》课是将专著和教材结合起来的一个创举,也是孙教授的自我实现。

“年过不惑亦有惑,爱智求真敢问真\——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境界。

孙教授在哲学系为本科生讲授“哲学通论\,除吸引了院内的学生、教师,还吸引了校内数理化天地生等各学科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老中青教师,其中不乏教授和博导。一位本校著名的国际政治专家竟一堂不落地听了一个学期。孙教授给哲学系40名本科生上课,但听课人数常常超过400人。每次课都座无虚席,由于听之者众,还多次发生三易教室的事儿。“听孙正聿教授的课是一种令人难忘的享受!\听过孙教授哲学课的人大多发出这样的感叹。孙教授每次走上讲台,只带一支粉笔、一杯茶,人们惊叹孙教授超常的记忆力,孙教授则说:“记住了的东西,不一定能理解;但理解了的东西却能准确地记住它。\听了一段时间孙教授的课,物理系4名学生本科毕业后考入哲学系,攻读科学哲学硕士学位;本校汽车系一名本科生对哲学发生浓厚兴趣,已被批准转入哲学系学习。吉林大学众多教师叹服于孙正聿教授的教学水平,把他引为学习的榜样。近年来,孙教授每年都为吉大留校教师讲一次“这样当好大学教师\。吉大另一位高校教学名师姚建宗由衷地说,“孙教授的课,是我追求的最高境界!\孙教授还曾应邀到清华大学、北师大、东北师大等多所高校开设讲座,也是好评如潮。

“我有一个基本想法,就是教学必须要有魅力;而教学要有魅力,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四个字——‘有理'、‘讲理'。\孙教授运用艺术化的教学,让每一位听过《哲学通论》课的同学相信:任何真正的理论,都不是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如何“讲理\,就是教学艺术问题。孙教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脱稿讲授,分清层次,充分对话,带入境界\的教学方式。总体线条的勾勒,微观细节的阐述,逻辑分析的独白,讲解视角的转换,背景知识的应用,典型事例的穿插,恰到好处的板书,思想感情的交流,疑难问题的提示,理论想象的激发,人格力量

的感染,理论境界的升华,所有的这些成竹在胸,水乳交融,挥洒自如,引人入胜。孙教授认为,“讲理\是一种教学艺术,他将其概括为\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提升学生的理论境界\。为追求这样的授课效果,孙教授常“和自己较劲儿\,力求面对实际生活,从实际生活出发,抓住人们挂在嘴边上的、心目中的哲学问题,如什么是市场经济,为什么搞市场经济,怎样对待市场经济等问题进行理想的剖析,引发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与理论的撞击中思考,引导他们理性地对待社会、对待生活,实现自身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站在大学的讲台上,孙教授真切地感受到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学问做到一定程度,比的是做人\。孙教授在自己四十岁生日的时候,曾写过\年过不惑亦有惑,爱智求真敢问真\,勉励自己认真地做学问。他说当代中国学人常常喜欢讲六个字“平常心,异常思\。思想要异常,否则就没有思想的创新;心态要平常,否则就会失去真实的思想。作为一个学者,主要就是一个字:真——真实的研究,真诚的探索,真切的思考。在《哲学通论》专著的写作和课程的设计与讲授过程中,80万字的讲稿孙教授字斟句酌,从思路到语言都力求做到完美,成书之前由其夫人李璐玮依据孙教授讲课录音逐字逐句整理打印而成,被传为佳话。 理论先驱学生导师

孙教授认为,搞素质教育,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对于大学教师来说,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没有真实的研究,就没有优秀的教学。摆脱哲学教育的枯燥和条文式说教,主要取决于教师对理论研究并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为此,他在哲学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研究方面刻苦钻研。自任教以来,他始终坚持以哲学基础理论为主要研究方向。20多年来,他已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哲学通论》、《哲学导论》、《现代教养》、《超越意识》等十来部学术专著。有评论家将《哲学通论》称之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系统论述‘哲学本身'的‘通论'性学术专著\,“该书以强烈的思辨色彩、鲜明的个性化表述风格在90年代的哲学专著中独树一帜,并一举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思辩色彩,其成果在哲学界和教育界处于领先地位。

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更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教养的现代人。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从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无论是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还是身为博导、学科带头人,孙正聿教授始终没有离开过本科教学课堂。他平均每周都要为本科、硕士生、博士生上十一二个学时课。孙教授先后为本科生讲授“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原理\、“逻辑学\、“哲学学\、“哲学论文写作\、“马列哲学著作选读\、“列宁《哲学笔记》\、“辩证唯物主义专题研究\和\哲学通论\等9门课程,为硕士生、博士生教授\当代哲学思潮\等5门课程。孙教授还积极投身到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当中。他为少年儿童道德品质教育而主编的《中华三字经》,为中学生素质教育而撰写的《科学发现及其包含的科学方法》,都在青少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现代教养》深受大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他多次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并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孙教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永无止境的求索

孙教授说,一个成功的学者背后往往有一个成功的学术团体和学术传统,比如世界著名的维也纳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老一辈学人高清海,邹化政,舒炜光成就了吉大哲学宝贵的教学传统和学术精神,无论是教学还是做学问,我们这一辈人都应当坚持不懈,孜孜以求。

高尔基在《我的大学》里说,“生活本身是痛苦的,但关于生活的思索是更痛苦的\。每个人的经历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孙教授当过知青,做过搬运工人,32岁才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学习。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中的大龄者,12年宝贵的青春年华与学校无缘,却也同时增加了孙教授的人生体悟,锻炼了他的毅力、品质和以及执著追求的精神。(学生记者何文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uu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