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能耗计算方法的中美建筑节能标准差异性分析_彭建
更新时间:2023-05-05 19: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电动车能耗计算方法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摘要
建筑能耗模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软件的选择、实际建筑的建模及参数的输入等。能耗模拟软件作为绿色建筑评价手段及工具,在绿色建筑评价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众多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由于开发人员考虑的问题的不同,致使软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会对绿色建筑能效评价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采用中美常用的DeST,eQUEST,IES三个能耗模拟软件,建立典型建筑模型,通过模拟结果,分析三个软件在能耗模拟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三个软件在冷负荷计算方法、室内辐射换热模型上的不同是造成能耗模拟结果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具体体现在:(1)非透明围护结构的瞬时得热引起冷负荷的热模型不同。在无窗户及室外气象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IES的模拟结果为基准,DeST 与其最大正偏差达到了38.8%,eQUEST与其最大正偏差达到14.8%。(2)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得热形成冷负荷热模型不同。在室外气象条件相同、外墙及屋顶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为零的情况下,以eQUEST模拟结果为比较基准,DeST与其最大正偏差为35.4%,IES与其最大正偏差为15.0%。
对比中美两国绿色建筑节能标准,选取九个能耗影响因子进行单因子影响程度分析。定量分析三个软件的能耗影响因子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程度,并拟合了其关系式。对三个软件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后发现,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因子,主机性能系数因子及室外气象参数因子的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较大,风机效率因子,水泵效率因子,室内设计温度因子及室内送风温差因子的变化对建筑能耗影响次之,而照明密度因子及人员密度因子的变化对建筑能耗影响最弱。同时对比《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ASHRAE90.1-2007规定参数下的建筑的能耗量,发现两部标准在建筑节能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侧重于通过室内人员密度来提高建筑节能性能,而ASHRAE90.1-2007则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主机性能系数等作为建筑节能的重点。该研究结果对建筑的节能设计及改造提供了依据。
以万科总部为例,对比三个软件在中美绿色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上的差异。参照中国建筑节能标准时,DeST计算的节能率为33.7%,eQUEST为34.56%,IES 为32.30%,均满足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能评价指标的规定;参照美
Ⅰ
国建筑节能标准,DeST计算的节能率为21.6%,eQUEST为23.35%,IES为20.17%,LEED得分分别为3分,4分,3分。
关键词:绿色建筑标准,能耗模拟软件,能耗影响因子,节能率
Ⅱ
Abstract
Abstract
Building energy simulation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softwares selection, building model setting and parameters input.Energy consumption simulation softwares are the assessment methods and tools for the green build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process of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and have an significant impact on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gree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At present, there has been a tremendous kinds of energy consumption simulation softwares, however, large discrepancies between different energy consumption simulation softwares due to what the devoloper focus on is different, which will have a impact on evaluation results of gree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ree kinds of energy consumption simulation softwares including DeST,eQUEST and IES which are applied usually in Amercia and China, setting up a typical building model, and the energy comsuption simulation discrepancies are analyzed between three softwares throug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cooling load, the indoor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model were main reasons which result in the discrepancies of three softwares. The discrepancies are following: Firstly, the cooling load thermal models caused by instantaneous heat gain of non-transparent envelope structures are different. Take the IES simulation result for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the maximum deviation is up to 38.8% between DeST and IES, and is up to 14.8% between eQUEST and IES. Secondly, the cooling load thermal models caused by solar radiation heat gain through exterior windows. Take the eQUEST simulation result for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the maximum deviation is up to 35.4% between DeST and eQUEST, and is up to 14.8% between IES and eQUEST.
By comparing energy-saving standard for build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nine energy comsup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selected, and the singe factor account for the impact for the simulation result is analysed. Meanwhile, the impact of energy comsup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ree softwares o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re quantitative analyzed, and relations of three softwares between energy comsuption
Ⅲ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building energy comsuption are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hange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coefficient, host performance coefficient and the out door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coefficient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o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b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ree software comparison analysis, and then the fan and pump efficiency coefficient, design temperature of indoor and supply ai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indoor have great impact on building energy comsuption, the light density and occupancy density coefficient have the weakest influ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energy consumptions of parameters provided by 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Pubilc Building and ASHRAE90.1-2007 are contrasted, and it is found out that the focus of two standards are different, for exampl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improved from occupancy density and indoor ai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y 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Pubilc Building, but ASHRAE90.1-2007 considers 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coefficient and host performance coefficients a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focal points. This study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reformation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 Then, take the Wanke headquarters building for example, and the difference of energy-saving indexs between three softwares with reference of Amercian and Chinese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are contrasted. With reference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in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nergy-saving rate are 33.70% for DeST, 34.56% for eQUEST, 32.30% for IES, and all meet the energy-saving indexs of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 When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in America are used to refenren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21.60%、23.35% and 20.17% for DeST、eQUEST and IES, and the LEED score is 3, 4, 3.
Key words:standard of green building, energy comsuption simulation software, energy comsup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energy-saving rate
Ⅳ
目录
摘要 ............................................................................................................................ I I Abstract .. (Ⅲ)
第一章绪论 (1)
1.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2.1绿色建筑标准及政策对比研究 (2)
1.2.2能耗模拟软件对比研究 (3)
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5)
1.4论文研究方法 (5)
1.5研究技术路线图 (6)
第二章中美两国建筑节能标准及政策 (7)
2.1中国建筑节能标准及政策 (7)
2.1.1中国建筑节能相关标准 (7)
2.1.2《绿标》的节能指标 (9)
2.1.3中国节能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 (11)
2.2美国建筑节能标准及政策 (13)
2.2.1美国建筑节能相关法规及标准 (13)
2.2.2LEED-NC节能指标 (14)
2.2.3美国节能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 (16)
2.3《绿标》及LEED-NC2009节能指标对比 (18)
2.3.1节能指标内容设置 (18)
2.3.2节能指标权重对比 (20)
2.3.3中美两国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对比 (21)
2.4本章小结 (23)
第三章中美能耗计算方法差异性分析 (25)
3.1能耗计算软件介绍 (25)
3.1.1 eQUEST能耗模拟软件介绍 (25)
3.1.2 DeST能耗模拟软件介绍 (26)
3.1.3 IES能耗模拟软件介绍 (26)
3.2典型建筑能耗模型的建立 (27)
3.3软件默认参数设置下的比较 (29)
3.4研究方法介绍 (31)
3.5非透明围护结构瞬时得热引起冷负荷的热模型比较 (31)
3.6通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热模型比较 (33)
3.7本章小结 (35)
第四章中美建筑节能标准差异性分析 (37)
4.1中美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对比 (37)
4.1.1围护结构参数 (37)
4.1.2冷热源主机能效比 (40)
4.1.3建筑照明功率密度 (43)
Ⅴ
4.1.4基准建筑 (44)
4.2参数变化对建筑能耗影响程度分析 (46)
4.2.1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47)
4.2.2照明功率密度 (54)
4.2.3人员密度 (55)
4.2.4主机性能系数(COP) (57)
4.2.5风机效率 (58)
4.2.6水泵效率 (59)
4.2.7室内设计温度 (60)
4.2.8室内送风温差 (61)
4.2.9气象参数 (62)
4.3中美绿色建筑节能差异性分析 (64)
4.3.1研究对象 (65)
4.3.2设计建筑能耗模拟 (66)
参照建筑能耗模拟 (67)
4.3.3
4.3.4
能耗模拟软件对建筑节能率的影响 (70)
4.4本章小结 (72)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75)
5.1总结 (75)
5.2未来工作展望 (76)
参考文献 (7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1)
致谢 (82)
Ⅵ
Contents
Contents
Abstract(Chinese) ....................................................................................................... I I Abstract ...................................................................................................................... IV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
1.1 The background and purpose of paper (1)
1.2 Researsh status and trend over the world (2)
1.2.1 Comparative study on green building standards and polices (2)
1.2.2Comparative study onenergy consumption simulation softwares (3)
1.3 The main contents of researsh (5)
1.4 The metheod of paper (5)
1.5 The technical route of paper (6)
Chapter2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t standards and policies in China and USA (7)
2.1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t standards and policies in China (7)
2.1.1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t standards in China (7)
2.1.2 The energy efficiency indexs of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9)
2.1.3 The economic incentives for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in China (11)
2.2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t standards and policies in USA (13)
2.2.1 The building standards and policies in USA (13)
2.2.2 The energy efficient indexs of LEED-NC (14)
2.2.3 The economic incentives for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in USA (16)
2.3 The energy efficient indexs comparison of the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USA (18)
2.3.1 The contents of energy efficient indexs setting (18)
2.3.2 The contrast of energy efficient indexs’s weighting (20)
2.3.3 The contrast of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between China and USA (21)
2.4 Summary (23)
Chapter3 The differience analysis of energy consumption calculation methods in China and USA (25)
3.1 Introduction of energy caculation softwares (25)
3.1.1 Introduction of eQUEST (25)
3.1.2 Introduction of DeST (26)
3.1.3 Introduction of IES (26)
3.2 The typical building model setting (27)
3.3 The contrast of caculation results within default parameters (29)
3.4 Introduction of researsh method (31)
3.5 The contrast of cooling load thermal model result from instantaneous heat
gain through non-transparent envolpe (31)
3.6 The contrast of cooling load thermal model result from solar radiation heat
gain through exterior windows (33)
Ⅶ
3.7 Summary (35)
Chapter4 The difference analysis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USA (37)
4.1 The contrast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in China and USA (37)
4.2.1 Envelop parameters (37)
4.1.2 Energy efficiency of hot and cool source host (40)
4.1.3 Lighting density (43)
4.1.4 Baseline building (44)
4.2 The analysis of parameters changes impact o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46)
4.2.1 Envelop parameters (47)
4.2.2 Lighting density (54)
4.2.3 Occupancy density (55)
4.2.4 Performance coefficient of host (56)
4.2.5 Fan efficiency (58)
4.2.6 Pump efficiency (59)
4.2.7 Design temperature of indoor (60)
4.2.8 Supply ai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indoor (61)
4.2.9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62)
4.3 The difference analysis of gree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between China
and USA (64)
4.3.1 The researsh object (65)
4.3.2 Energy consumption simulation of design building (66)
4.3.2 Energy consumption simulation of baseline building (67)
4.3.3 The influence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imulation software for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rate (70)
4.4 Summary (72)
Chapter5 Conclusions and Outlook (75)
5.1 Summary (75)
5.2 Job prospects in the future (76)
Reference (77)
Paperpublished (81)
Acknowledgement (82)
Ⅷ
1
第一章 绪论
1.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21世纪人类的共同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建筑作为地球上最大规模、应用最广的人工环境,必须由传统的高消耗型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转变。截止到2010年,我国建筑总能耗(不含生物质能)为6.77亿吨标准煤,占到全国总能耗的20.9%[1],如图1-1;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1/3[2]左右,由此可见,建筑领域已成为全球耗能最大的领域之一。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比例会继续提高,但是能源供应量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能源紧张必将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节能则是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
图1-1 1996-2010年我国建筑能耗的逐年变化[1]
Figure1-1 The trend of building energy comsuption from 1996 to 2010 in China [1] 在当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之时,建筑领域也正在发生一场“绿色革命”。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部门以及建筑业都在大力倡导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概念是目前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中的具体体现,绿色建筑从提出到现在成为研究热点,
经历了“生态建筑”(Ecological Building ),
“可持续建筑”(Sustainable Building),“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等不同的时期。
早期的绿色建筑只是仅仅以降低建筑能耗作为出发点,主要是通过关注提高建筑物在节能方面的性能以降低建筑的能耗。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理念认识的逐步加深,绿色建筑关注的范围已不再局限于能源这一个范畴,而是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提高室内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增加环境舒适度等多方面。
建筑节能标准及政策法规是指导和约束工程建设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对建筑物的设计以及建筑性能有重大影响,同时也是决定建筑是否是绿色建筑的前提条件。与美国成熟完善的建筑法规及政策相比,我国还在不断的制定及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用以规范绿色建筑从设计、施工、验收的各个流程。对比中美两国绿色节能建筑标准之间的差异,借鉴美国先进的节能理念,对我国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对建筑的节能评价从以前的运营阶段提前到方案或设计阶段,为建筑的节能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评价一栋建筑是否为绿色建筑,建筑的节能率是关键性指标。建筑能耗模拟软件作为绿色建筑评价工具及手段之一,在绿色建筑评价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不同能耗计算软件因为采用的能耗计算方法及软件设计模式的不同,计算结果会有差异,所以对比不同软件之间的差异,以及分析这种差异对建筑节能评价的影响,对我们进行建筑能耗模拟及绿色建筑评价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绿色建筑标准及政策对比研究
绿色建筑从开始提出到具体工程实践已经三十多年,对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全世界得到了政府、组织和行业的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标准的不断改进及细化,各评价指标的量化,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1年,方东平,杨杰[3]对美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做了
2
分析研究,得出美国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采取“胡萝卜+大棒”的模式,政策法规的强制性与自愿性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2011年,牛犇,杨杰[4]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历程、政策法规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缺乏明确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之间的衔接与配套存在问题,相关的行政监管机制还有待于完善等。最后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建筑政策法规方面的经验,对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建设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2011年,杨红,时宇,卜增文[5]等分析了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能源策略方面的差异,指出中国的评价方法是均衡项数法,而LEED是累计得分法。
2012年,候壬龙[6]从管理体制差异、节能标准体系的差异以及建筑节能标准管理差异三个方面对比了国内外相关的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并对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最后对我国绿色节能建筑标准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2012年,隋红红[7]对国内外一系列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法规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国内绿色建筑政策的不足,如缺乏专门的绿色建筑法律、缺少基于市场的绿色建筑经济激励长效机制、绿色建筑政策法规落实较差等问题。总结了国外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强制性政策、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政策等政策经验;然后采用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绿色建筑政策问题构建、政策预测、政策建议等进行了分析。
1.2.2能耗模拟软件对比研究
2004年,清华大学燕达、江亿[8-10]等人对DeST在建筑能耗模拟领域如何使用做了一系列系统的介绍。
2005年,由美国能源部组织牵头,Drury B.Crawley, Jon W.Hand[11]等人对世界上20款主流的能耗模拟软件进行了对比,如BLAST,DeST,DOE-2.1E,Ecotect,EnergyPlus,eQUEST等。对比是基于这些软件的开发人员提供的关于软件的一般建模特征,区域负荷,围护结构,采光及太阳辐射,气密性,通风和多区域的空气流动,可再生能源系统,电力系统和设备,HV AC系统,环境的废物排放,
3
经济性评估,气候数据的有效性,结果输出,准确性,用户界面以及与其他软件的接口等等。
2008年,Joseph 72797b71e2bd960590c677f4m, Kevin K.M.Wan, C.L.Tsang, Liu Yang[12]等人通过对同一栋办公建筑在中国五个不同气候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温和、夏热冬暖地区用DOE-2.1E进行能耗模拟。通过模拟分析得到了在不同气候区的使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办公建筑的热工参数和能效表现。建筑的最大热负荷从香港的142MWh(1033MWh冷负荷)到哈尔滨的477MWh(832MWh冷负荷)。同时发现在严寒和寒冷气候区,被动式的太阳能设计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在哈尔滨,窗户的太阳能部分能够减少650MWh的建筑热负荷。
2008年,李骥,邹瑜,魏峥[13]等对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能耗模拟软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软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长波辐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及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影响难以确定等等。最后对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2008年,潘毅群[14-15]等介绍了能耗模拟软件的原理,包括正向建模与逆向建模方法,并对三个能耗软件DOE-2.2,EnergyPlus,TRNSYS进行了介绍。并利用Visual DOE4.0对两栋实际建筑在参照中美两国节能标准的基础上,对其绿色建筑设计及建筑节能改造进行了分析。
2009年,长安大学的马晓云[16]介绍了建筑全年能耗分析软件eQUEST的基本原理、特点,并对西安的某办公楼进行能耗模拟分析,发现不同玻璃类型对建筑物能耗的影响较大,采用合理的空调设定温度会大大降低能耗,冷水机组的效率对建筑能耗影响不大。
2009年,北京工业大学的王瑞锋[17]从建筑热过程描述及物理机制上分析了DeST、鸿业、Energyplus三个软件在能耗模拟方面的差异。
2011年,东华大学的余秋萍[18]采用eQUEST软件对影响建筑能耗的14个能耗因子进行了单因子影响程度分析,量化了各个能量影响因子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2012年,清华大学的朱丹丹、燕达[19]等人对比了DeST、EnergyPlus和DOE-2在负荷计算方面的区别,并用ASHRAE140标准进行了检验,说明了三种软件负荷模拟之间的偏差小于40%,绝大多数小于30%。
4
前人对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及能耗模拟软件对比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到目前为止,采用不同能耗模拟软件对同一栋建筑进行模拟分析,在参考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美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能耗模拟软件的差异对建筑节能评价的影响,很少有文章涉及此领域。
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世界上能耗模拟软件众多,而每个能耗模拟软件都是研究人员针对不同的情况下开发的,软件的设计思路不同,核心的计算方法也不同,所以能耗软件之间的对比是比较复杂的。为了研究能耗模拟软件在参考中美两国建筑节能标准时对绿色建筑节能评价结果的影响,所以分析对比各个能耗模拟软件之间的差别,则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介绍及分析中美两国绿色节能建筑相关标准及政策,并对比两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节能指标之间的差别;
(2)建立典型建筑模型,分析三个不同的能耗模拟软件——DeST、eQUEST、IES在建筑能耗计算方面的差异;
(3)对比中美建筑节能标准,定量分析三个软件在能耗因子影响程度上的差异,同时以此结果来分析中美两国建筑节能标准在建筑节能方面的侧重点。运用三个能耗模拟软件对万科总部进行能耗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对该建筑在绿色建筑节能评价方面的影响。
1.4论文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文献调查法。笔者对国内外相关论文进行细致研究归纳,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建议。
(2)实地考察及资料收集。对万科总部进行实地考察,在熟练的掌握了中美绿色节能标准的要求和内容后收集论文所需资料。
(3)软件模拟法。运用三种不同的能耗模拟软件(DeST,eQUEST,IES)
对万科总部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进行对比。
5
1.5研究技术路线图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可以由图1-2所示流程图表示:
图1-2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Figure1-2 Technical route of the paper
6
第二章中美两国建筑节能标准及政策
2.1中国建筑节能标准及政策
2.1.1中国建筑节能相关标准
建筑节能技术是绿色建筑的基础。绿色建筑发展到现在,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标准、技术和政策的全面支撑,是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20]。中国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减排的发展历程就是各种标准、技术、市场及政策相互促进的历程。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建筑节能的相关研究及实施工作。随着研究的深入,第一部针对建筑节能的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1986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建筑节能的新时代。不过由于当时建筑能耗结构单一,以北方采暖为主,所以节能标准不够完善,覆盖面比较窄。该标准历经两次修订,第一次修订(1986年标准)时的规定的节能目标是建筑节能30%;第二次修订(1995年标准)时规定的节能目标是2000年建筑节能50%,也就是说在1980-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的基础上节能50%,其中建筑节能30%,采暖系统节能20%,同时要求建筑的耗热量指标控制在20.5w/m2。该标准还对建筑物的其他围护结构部件作了相应的要求,例如窗户气密性、地下外墙的保温措施、围护结构的热桥隔热措施等等。
我国对建筑节能立法起步较晚,第一部节能领域的法律是1998年1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当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也相继颁布实施,从此建筑节能才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2005年,我国第一部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提供指导的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1]GB50189-2005(以下简称《公共建筑标准》)正式颁布。该标准在总结了我国制定不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丰富经验基础上,吸收了发达国家编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最新成果,认真研究分析了我国公共建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高耗能公共建筑为主体而编写的节能标准,对我国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7
本标准是以建筑节能50%为目标的,即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公共建筑作为比较能耗的基础,称为“基准建筑”,新建公共建筑的能耗水平是“基准建筑”能耗水平的50%。为了使建筑设计更加灵活,建筑形式更加多样化,该标准设置了两种计算模型:“规定性指标”及“性能性权衡判断”,采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避免了建筑设计时造型单一,形式古板。当某些规定性指标不能满足时,根据性能权衡的方法,只要设计建筑的能耗不高于参照建筑的能耗,那么设计建筑就满足节能50%的目标。同时,该标准还对空调及采暖的主机设备的能效值进行了规定,这对我国空调市场中的先进设备提供了有力保障,使用前景更加广阔。
表2-1 部分国家及行业建筑节能设计、检测和施工验收技术标准Table2-1 A part of the national and industrial technical standards abou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testing and construction acceptance
标准名称发布时间标准编号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1986年JGJ26-198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1993年GB50176-1993
《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1993年GB50189-1993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2000年JGJ129-200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JGJ134-2001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2001年JGJ132-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2001年GB/T50033-20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3年JGJ75-200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2004年GB50034-200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5年GB50189-2005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5年GB50366-2005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05年GB50364-2005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7年GB50411-2007
《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2007年JGJ/T154-2007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2007年GB50411-2007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JGJ134-20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3年JGJ75-2012
2006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2]GB/T50378-2006(以下简称《绿标》)颁布,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全面展开。标准中绿色建筑的定义首次被全面及科学确定下来,基本延续了我国节能、节地、节水、节才及保护环境的“四节一环保”的传统思想,根据中国国情,增加了运营管理,共6组指标。
在《绿标》颁布实施后,相关的评价细则、配套的设计和施工的标准规范逐步完善。2007年以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相继出台了《绿色建筑评
8
价标识实施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更加有据可依。
表2-2 中国绿色建筑主要技术和评价标准体系
Table2-2 The main of China green building techniques and evaluation systems
标准名称发布时间标准编号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1年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2002年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2004年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5年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2005年GB/T50362-200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年GB/T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07年
《绿色施工导则》2007年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2007年HJ/T351-2007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2008年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2009年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2010年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2011年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2010年GB/T50640-2010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2010年JGJ229-2010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2011年CSUS/GBC2-2011 《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2年
我国绿色建筑的实施具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颁布实施前,有关的建筑节能设计,系统设备、建筑材料、照明采光等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应用技术标准也已发布,相应的激励政策也出台,这些标准和政策为我国的绿色建筑体系从建立到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及政策基础。
2.1.2《绿标》的节能指标
中国绿色建筑主要的评价工具是通过《绿标》来实现的。随着绿色建筑在我国的迅速推广,部分省市都出台了符合本省或本市实际情况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基本上沿用了“四节一环保”的思路。下面就以应用最广的《绿标》中公共建筑部分来说明我国绿色建筑的节能评价指标。
该标准主要是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空调设备及锅炉的能效、建筑照明密度
等参数来对建筑节能性能进行评价,各指标分类见表2-3。
9
正在阅读:
基于不同能耗计算方法的中美建筑节能标准差异性分析_彭建05-05
宏伟实验学校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6-07
9-2-w011基于信息中心网络的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公开)11-01
海南东方高排风力发电项目(48MW)工程110kV升压站电气设备调试方05-03
2012年度薄改项目学校验收表03-05
我的双面性格作文500字06-17
广东省13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2份) 人教版912-08
三环与四环立交桥监理细则07-03
品牌提升02-18
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模拟题10-21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中美
- 差异性
- 能耗
- 节能
- 基于
- 不同
- 计算
- 标准
- 方法
- 建筑
- 分析
- 彭建
- (完整word版)浙教版初中科学化学部分综合练习
- 大学英语四六级心得感受
- 六年级上册信息教案
- 2019-2020学年外研版英语必修三同步练习:Module 5 Great People 2 Section Ⅱ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Word版含
- 美国留学:开放的美国教育源于严格的教学制度
- 人教版(新起点)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Hobbies Lesson 1 同步练习A卷
-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1月月考试题02
- 仓山2021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试卷5套汇总★太原市名校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
- 2020高一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3篇
- 在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接省级督导评估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最新】
-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3课时 分式
- 河南省郸城县光明中学2020年中考英语全真模拟检测试题10(无答案)
-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说明书讲诉
- Deviantart、Pinterest、Shutterstock进不去?不使用代理进入国外素材网的方法
- 会计学原理(2011-2012第2学期)复习测验试卷
- 专科《初级会计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2019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54公共管理学(一)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2015年中国电暖器战略咨询报告
- 二年级表内除法口算题(每页18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