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20130619

更新时间:2024-04-02 03: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哲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

1.下列成语可以提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

A.量力而行 B.怨天尤人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2.人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条件出发,而不能不顾自身条件实现发展,这个观点表明 ( )

A.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B.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C.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D.人不能改善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3.在发展经济,生产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和保护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是( )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B.承认社会的客观性

C.承认世界的本质 D.承认物资和意识的关系 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表明( )

A.必须发挥人的能动性 B.物质能够被创造

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 D.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5.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等物质具体形态。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 )

A.可执行 B.客观实在性 C.永恒性 D.矛盾同一性 6.人类社会是一个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 A.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B.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C.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文化生活 D.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7.“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要重视时间,不能思想僵化 8.下列选项中,体现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是( )

①人生自古谁无私,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9.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

A.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 B.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C.事物上升的变化和发展 D.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1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涵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精致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净值的相对性的统一 11.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12.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 )

A.规律是永恒的 B.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C.规律是可以认识利用的 D.规律是不可能被创造的 13.人区别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 )

A.能够改变环境 B.有心理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 D.能反映外部事物

1

14.“审时度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的是( ) A.客观规律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B.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只要发挥认得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D.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分析条件,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以达到最佳效果

15.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孤立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16.“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其中包含的辩证法原理是( )

A.意识对物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事物的发展事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C.发展是变化,变化是发展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建设就能取得成功 17.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最近本的属性是( )

A.具体性 B.主观性 C.条件性 D.客观性 18.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 )

A.现象和本质无关 B.现象表现事物的本质 C.现象歪曲事物的本质 D.现象掩盖事物的本质 19.下列属于事物本质的有( )

①寒来暑往 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20.创造性思维要求我们( )

①培养求知欲 ②培养好奇心 ③培养创造欲 ④培养质疑精神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多项选择题

1.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发展规律也具有( )

A.创造性 B.客观性 C.重复性 D.普遍性 2.历史规律的特点( )

A.形成与人的实践生活之中 B.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 C.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 D.具有主观性 3.生产力是( )

A.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B.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C.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D.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 4.理想是人们( )体现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A.在实践中形成的 B.同奋斗目标相联系 C.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D.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5.社会理想的特点( )

A.有整体性 B.有超越性 C.有阶段性 D.有客观性 6.人是以( )求得生存与发展

A.生理的适应 B.交往活动 C.社会关系 D.生产力

2

7.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 A.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

B.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C.人的各个方面发展条件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发展

D.包括人的活动尤其是劳动自由展开、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8.根据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是( )

A.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 B.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实事求是 D.一切从书本出发

9.下列观点和做法中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观点的有( )

A.地震预示着国家兴衰,闰八月将有灾难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雨露滋润禾苗长,万物生长靠太阳

D.农、轻、重比例协调,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10.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是( )

A.矛盾的观点 B.静止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三、名词解释:

1、 名教即任自然:这是郭象的哲学观,所谓名教就是名分教化,指封建社会的礼乐制度和

道德规范;自然的意思就是自然而然,自然无为,它是道的特性和法则。郭象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把明教与自然调合起来,认为二者一样。

2、 体用不二:该观点是魏晋时期著名哲学家王弼的哲学观点,该观点认为万事万物的本原

是无,“无”是体,而具体的万事万物是有“体”派生出来的,称之为“用”,人对事物的把握是用知晓本真的体,但站在体的角度来看,万物没有区别。 3、 人副天数:该观点是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的,他认为人是天的一个缩小了的副本,即“人

副天数”,既然人是一个缩小了的天,所以人所有的情感、意志、行为都是天的基本反映。人的行为受到天的束缚,如果人背天行事,将会遭到天谴,顺天行事,将得到天的奖赏。

4、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

成危害的发展。它既是一种自然观,又是一种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这一发展观的主题

5、 自我价值: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物

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四、辨析题

1、所有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所有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

答:错,从哲学史上看,所有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大多数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也是可知论者。从划分标准来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按照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来划分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是按照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回答来划分的,二者不可混同。 2、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时又是不至上的。

答:对,这是恩格斯对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思维的无线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致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有是非至上的,及有限的和相对的。

3

3、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发展的历史

答:错,这是唯心史观的基本观点。历史上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都是这样那样的以精神、意识、观念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把历史仅仅理解为思想发展的历史。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既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产生和生产方式是最基本的社会存在。一切历史是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

4、人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人本主义的伟大继承者,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他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考察现实具体的人,科学提示了人的本质和人的真正价值所在,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道路。

4

选择答案

单选:1—5 C C B B B 6—10 D A C C B 11—15 B D C D C 16—20 A A B D B 多选:1. BCD 2. AB 3. ABD 4. ABCD 5. ACD 6. BCD 7. ABCD 8. BC 9.BCD 10.CD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ui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