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更新时间:2023-03-15 04: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鄂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

春寒乍暖,在过去的一学期里,全区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区教研室的领导下,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改革在教学第一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六年级老师都是开拓者,在没有什么资源的条件下,大家锲而不舍、刻苦钻研,是我学习的榜样!

今天,受区教研室的委托,借此平台,与各位同仁就六年级第二单元教学的有关问题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由于我能力有限,有不到遗漏及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专家、同仁的指正!

下面,我就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有关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单元内容的组成 本单元是由导读、《延安,我把你追寻》、《井岗翠竹》、《沿红军走的路》、《出塞》、《语文乐园二》这些内容组成。他们中有现代诗、散文、回顾革命历程的课文。可见,这一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读性、教育性极强。

二、把握单元特点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尽管本组课文形式多样,但我们深读进去,又不难发现,文章都是在歌颂一种乐观、伟大、高尚的革命情怀。因此,让学生在与作者、与文本的对话中受到光荣的革命传统教育,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和熏陶。这就是我们老师在进行单元的教学时必须要心中有数的一个教学目标。

2、挖掘知识训练点。(这一点下面结合具体的课文再作分析)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师生在学习时要重视的资源) 单元导读、课后思考练习。 1、导读:

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其实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提示了学习本组课文的方法以及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这样便让师生对本组课文从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也就是心中有事了,而且导读文字优

1

美,也应该引导学生欣赏:延安窑洞,穿过岁月的烟尘,仍显示出经久不衰的魅力;井岗翠竹,经历战火的洗礼,依旧生机勃勃;英雄少年跋山涉水,走上艰难而漫长的历程。多么富有激情和感召力的句子呀,相信,孩子们读后,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的。所以?导读?千万别小看它。

2、课后的思考练习:

课后的思考练习,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因为它是本课的知识训练点的集中体现。如《延安,我把你追寻》的第2题:?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我们要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就必须要从文中的这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去理解,这也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井岗翠竹》第4题?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这一题所涉及到的恰恰就是本单元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因此,课后思考题往往可以给你提供整课的教学思路。

教学举例

学会与文本深入的对话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浅谈 (一) 教师思考

在这一单元中,《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篇老课文。课文讲的是宏扬延安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因为文章离学生实际较远,因此,学生学习兴趣容易受到影响;另外,文中有不少词语含义深刻,学生一时难以弄懂,而这些恰恰又是表现延安精神的关键词,这些都让学生很难爱上这一课。然而这一篇文章的价值又是显而易见的(延安、革命圣地、优良传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很大)。 所以老师只有抓住课文的?焦点?,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才会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才能走入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因此,引导学生收集延安及其所处时代的背景资料是降低理解难度,深入体悟内容的关键,也只有如此才能使课文中的革命传统教育因素突现出来,进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二)教材分析

2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一节用了两个比喻来描写这种追寻:追寻延安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就像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燕子是一种候鸟,它们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北方是寒冷的,但到了春天,就比较温暖了,大地上的一切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所以燕子要追寻春光。雨露和阳光是小树成长必不可少的,所以小树要追寻雨露和太阳。这里,两个比喻所形容的事物本身并没有说出来,被省略了。这就是?我们追寻延安?。延安,实际上说的是延安精神,那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我们健康成长所不可缺少的精神。

第二节用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事物来描写延安。一是?延河叮咚的流水?。讲?叮步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二是?枣园梨花的清香?。当年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三是?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讲?开荒的镢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四是?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杨家岭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例如1942年5月,在中央办公楼的会议室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1945年4月,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在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著名报告。讲?讲话的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这一节连用了四个?追寻你?。先说?你?,再说?你?所代表的事物,好像同这些事物在当面讲话,显得非常亲切。

诗的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节用?高楼大厦?和?家用电器?代表现代化。?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里比喻高楼大厦大量出现。?满目琳琅?,一般写作?琳琅满目?,这里为了押韵,把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琳琅?是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满目琳琅?形容家用电器,如各种收录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数量很多,质量很好。?破旧的茅

3

屋?代表贫穷的生活条件。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现代化,这种贫穷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说?永远告别了?。?土炕?是窑洞里用土坯或砖头砌成的长方台,下面有孔道同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土炕可以用来睡觉,也可以坐在上面吃饭、聊天。当年的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常同老百姓睡在一个炕上,跟老百姓聊家常。这里说?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是指革命战争年代那种亲密的军民关系、党群关系,那种火热的斗争生活。这是?忘不了?,也不应该忘记的。

第四节用?航天飞机?和?电子计算机?代表现代化。?宇宙?指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有了航天飞机,我们就能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有多种复杂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仿佛在奏出美妙的交响乐。?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这种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所以说?毫不犹豫丢掉了?。?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顶天立地,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的意思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跟第三节里?永远告别?与?忘不了?形成鲜明的对照一样,这一节里?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也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反复说明,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的革命精神要发扬。

诗的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第五节主要从反面说,即: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好像没有了灵魂,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第六节主要从正面说,即: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开头一句?延安,我把你追寻?点了题目。接下去的三句,每句都有两个?追寻?,后面一个?追寻?是对前面一个?追寻?的进一步说明:?金色的理想?说明?信念?,?明媚的春光?说明?温暖?,?火红的太阳?说明?光明?。追寻延安,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这里说的延安当然是指延安精神。

(三)、教学建议

1、怎样引导学生体会延安精神呢?可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为了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教师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再围绕重点、难点归纳出几个问题,如,作者到底追寻延安的什

4

么?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象征着什么??永远告别?与?却忘不了?、?丢掉了?与?却不能丢?是否矛盾?通过讨论,应使学生领悟以下几点:

⑴ 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意思是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延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可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收集的资料,具体讲讲什么是延安精神。

⑵ 全诗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歌颂表现出来的。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具体事物所包含的意义。延河水,实际上讲的是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枣园曾是党中央所在地,实际上讲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实际上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杨家岭会场,那里曾召开过多次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会议,实际上讲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温热的土炕,实际上是指革命战争年代那种亲密的军民关系、党群关系;顶天立地的脊梁,指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⑶ 第三、第四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中的?永远告别?与?忘不了?、?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照。意在反复说明,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的革命精神要发扬。

2、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这首诗感情饱满,词句工整,节奏鲜明,适于诵读。可让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体会到这首诗隔句押韵,并用?〃?把韵脚? ɑng?标出来。朗读时,把韵脚适当加以突出。第一节:光、阳,第二节:香、场,第三节:琅、炕,第四节:响、梁,第五节:煌、翔,第六节:想、阳。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多用排比句,朗读起来节奏感很强。朗读时,要读出排比句的气势。

3、可指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延安的资料,增加学生对延安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ua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