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06 00: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心理现象又称为( )

A.心理规律 B.心理活动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B 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科学

A.心理过程 B.心理现象 C.个性心理 D.认识过程B 3.心理现象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

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 B.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C.个性心理和认识过程 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D 4.个性心理是通过( )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认识过程 B.心理过程

C.意志过程 D.情绪,情感过程B 5、心理学把灵感、心境、注意等心理现象称为 。

A.认识过程 B.心理状态 C.情感过程 D.心理特征D

6.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C 7.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B

8.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 A.个性心理 B.心理特征 C.个性心理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点C 9、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B 10、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 。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点 C.心理状态 D.心理过程B 11、在自然情景中或预先设置的情景中对人或动物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而后

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A 12、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

A 心理过程 B 整个心理面貌 C 气质 D

性格D

13、人的心理是( )

A、客观 B、主观 C、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D、以上都不对C 1. 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叫做( ) A.感应性 B.反映 C.反应 D.反射B

1

2.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整体的变化来对外界刺激作出应答性的反映,以此

保持有机体新陈代谢的机能和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的属性叫着( )

A.感应性 B.反映 C.感受性 D.反射D 3.(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

A.感知觉 B.客观现实 C.认识过程 D.个性心理B 4..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 )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 C.神经元 D.脑D

5.人类 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反映,是一种本质上全新的心理反映形式。 A 记忆 B 思维 C 想象 D 意识D

6、 在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A劳动 B 语言 C 思维 D 创造A

7.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

A 素质 B 缺乏营养 C 缺乏社会性刺激 D

母狼的影响 C

1.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C.个性心理特征 D.以上一个也不是B 2.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是( )

A.指向和选择 B.集中和紧张

C.指向和集中 D.以上一个也不是C 3.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 )

A.心理过程 B.定向反射

C.个性心理特征 D.以上一个也不是B 4.无意注意可以转化为( )

A.有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以上一个也不是A 5.有意注意可以转化为( )

A.无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以上一个也不是A 6.( )是高级类型的注意,它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以上一个也不是C 7.如果一个人活动任务多,注意的范围就( ) A.大 B.小

C.稳定性不变 D.以上一个也不是B

8.注意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注意( )

A.起伏 B.分配

C.转移 D.以上一个也不是A

2

9.有没有外界任何附加刺激时,保持注意是( )

A.容易的 B.困难的

C.十分容易的 D.以上一个也不是D 10."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

C.不可能的 D.以上一个也不是D 11、 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

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 C.表象 D.想象A

12.任何有目的的学习都是以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 为先决条件的。

A.感知 B.注意 C.记忆 D.思维B

13、正在上课,一位迟到学生推门而入,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A

14、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这种周期性变化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范围 C、注意分配 D、注意起伏D 15、刺激物的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人的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想象A

16、活动的玩具很容易引起儿童的无意注意,这是指 。

A 刺激物的强度 B 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C 刺激物的新异 D 刺激物的状态B

17、旧章回小说中常用结束语“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这是利用了听众的

心理,使其对后续部分继续产生注意。

A 察觉 B 期待 C 悬念 D 想象B

18、年轻人要通过意志努力克服困难,把注意集中到学习操作上,这是 。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想象B

1.微弱刺激可使其它感觉的感受性( )

A、提高 B、降低 C、先提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提高A 2.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受阈限 D、绝对感受阈限D 3.吃了糖再吃桔子会觉得桔子很酸这是( )

A、感受适应 B、同时对比 C、不同感受的对比 D、继时对

比C

4.暗适应现象中,个体绝对感受性( )和绝对感觉阈限( )

A 提高、降低 B降低、提高 C 提高、提高 D 降低、

降低B 5.同一感觉相互作用规律主要有( )

3

A 适应 B 对比 C 联觉 D 补偿C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

A. 理解性 B. 规律性 C. 整体性 D.恒常性B

7. 感觉是一种( )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个性倾向 D.个性心理特征A 8..( )所做的"感觉剥夺"实验,说明了感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A.韦伯 B.赫布和贝克斯顿 C.斯金纳 D.黎柏B

9..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

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D 10.观察实际上是一种( )过程.

A.知觉 B.记忆

C.想象 D.发上一个也不是A 11. 汽车司机在双手操纵方向盘的同时,两眼还有注意道路上的行人、车辆、

障碍物和灯光信号等,这属于 。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C

12.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内部感觉? A·味觉 B·机体觉 C·平衡觉 D·运动觉A 1.( )记忆中的编码以言语听学形式为主

A.瞬时 B.短时

C.长时 D.以上一个也不是A 2.长时记忆遗忘曲线是( )的实验结果

A.斯珀林 B.彼得逊 C.艾宾浩斯 D.克拉茨基C 3.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再认和回忆就是对住处的( ) A.提取 B.编码

C.贮存 D.以上一个也不是A 4.艾宾浩斯对遗忘进程的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 A.均衡的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以上一个也不是C 5.一般地说,学习程度在( )时,记忆效果最好

A.100% B.125% C.150% D.200%C

6.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

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 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

4

A.110% B.150% C.200% D.200%以上B 7、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记忆的方法的识记叫做 。

A.机械识记 B.无意识记 C.重复识记 D.有意识记B

8、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

这是由于 。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C 9.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 A.再认和回忆 B.保持和遗忘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D 10、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 。

A.识记后不会遗忘 B.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C.遗忘是逐渐产生的 D.遗忘是先慢后快的B

11.一件往事偶然涌上心头,或触景生情,是 过去的经验。

A 再认 B 回忆 C 识记 D 保持B 12.在教学实践中,随着形象思维的发展,这种记忆在幼儿身上表现的较为突出,

但不完善的记忆是 。

A 形象记忆 B 语词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A 13.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叫做

A.思维 B.感觉 C.知觉 D.记忆D

14、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

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A.重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D

1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复习时主要应采取 。

A.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B.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C.及时复习 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D 16.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干扰 D.抑制A

17. 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等为内容的记忆。

A 形象记忆 B 语词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B

18、临摹字画活动,需要暂时把视线离开范本,凭借范本的 来进行操作。

A 瞬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有意记忆B

19.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干扰 D.抑制B

20. 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

方式进行识记,俗称“死记硬背”。

A 无意识记 B 有意识记 C 机械识记 D 理解识记C

21.依照识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而进行的识记叫做 。

A.理解识记 B.意义识记 C.逻辑识记 D.以上几个都是B 22.依照识记材料的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办法的识记叫做 。

A.机械识记 B.重复识记 C.无意识记 D.有意识记A 23、下列哪一种学习方法可以获得学习材料后的最佳保持?

5

A.仔细而缓慢阅读 B.进行过度学习 C.死记硬背 D.学习完后立即休息B

2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组块

A、9±2 B、7±2 C、5±2 D、6±3 B

25.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

A. 保持 B. 再认 C. 回忆 D. 识记D

26. 是指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

验而进行的识记。

A 无意记忆 B 有意识记 C 机械识记 D 意义识记 D

1.人类思想活动的最基本过程是( )

A.比较 B.抽象和概括 C.分析和综合 D.具体化C 2..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是( )

A.发散性思维 B.集中性思维 C.动作思维 D.形象思维A 3.陆钦斯的水罐实验说明( )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征要因素 A.原型 B.定势 C.功能固着 D.迁移B

4.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了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

了( )的影响

A.定势 B.正迁移 C.原型 D.负迁移D 5..( )强度的动机,解决问题效率最高

A.中等 B.弱

C.强 D.b和c都是A 6.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

冲突。这种冲突就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A

7.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

与 。

A.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B.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创造思维 D.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B

8.俗话说的“想吃粥,又怕烫”是指动机冲突中的: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C

9.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A

10.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

种展开性思维活动是 。

6

A 集中性思维 B 发散性思维 C 变通性思维 D 创造性思维B

11.清晨推窗一看,屋顶是湿的,便会推知昨夜下雨了。这是思维的 。

A 概括型 B 理解性 C 间接性 D 总结性 C 12.新房内家具的安置,墙上壁灯安装的位置等,都是 的结果。

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抽象思维 D 发散思维 B

13.当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

标,同时接受另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BA

14. 是一种无一定方向和范围,不墨守成规,不囿于传统方

法,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活动,是创造型思维德主导成份。 A 集中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动作思维 D 抽象思维B

15.、著名的宇宙火箭专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是从凡尔纳科幻著作《从地球到

月亮》 中得到启示,把火箭送上太空的。这是 。 A 有意想象 B 再造想象 C 创造想象 D 空想C

16. 邓克设计两组被试在不同的安排下使用同样五种工具解决五种不同的问

题,用实验证实了 对问题解决得影响。

A问题理解方式 B 定势 C 功能固着 D 迁移C

18.医生根据病人体温、血压、心电图等给予确诊,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A

19.、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湿润而雨”的结论,属于思维的(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B 20、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 )

A. 提出问题 B. 提出假设 C. 检验假设 D.分析问

题A

21.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概念进行数学运算或推导;科学家发现客观规律等需要通过

活动进行。

A 运动思维 B 形象思维 C 抽象思维 D 想象 C

22、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或联系的反映,是人的思维的基本

形式之一,也构成人的知识的最基本成分。

A 概念 B 思维 C 推理 D 判断 A

1.心境具有( )性的特点

A.弥散 B.集中

C.短暂 D.以上一个也不是A

7

2..激情是一种( )情绪体验

A.强烈的 B.短暂的

C.a和b都是 D.以上一个也不是C 3.."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影响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以上一个也不是B 4..美感的显著特点是( )

A.愉悦的体验 B.很强的倾向性 C.a和b D.以上一个也不是C 5.伴随情绪体验出现的有机体的外部表现叫做 。

A.情绪 B.表情 C.情感 D.感情B 6.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

A.道德观点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认识D

7.小学生在回答“什么是讲道德”这一问题时,只能答“不打架不骂人”等

而不能作出概括的回答,这种道德概念称为 。 A.具体的道德概念 B.知识性的道德概念 C.内化了的道德概念 D.复杂的道德概念B

8.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

A.情绪 B.情感 C.态度 D.需要B

9、带有渲染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又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

状态叫做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情感C

10.汽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出现危险情景的时刻,地震、火灾等时刻,都是会发生

状态。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情绪C

11.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叫做 。

A.需要 B.情绪 C.情绪和情感 D.情感C

12有学生思想品德课考试得分很高,但却不能体现在行动上,这种道德概

念称为 。

A.具体的道德概念 B.知识性的道德概念 C.内化了的道德概念 D.复杂的道德概念B

13. 生气时会咬牙切齿,悲伤时泪流满面,高兴时手舞足蹈,这些行为 表

现与 相联系着。

A 感觉 B 态度 C 情绪情感过程 D 意志C 14. 猛烈爆发而又短暂的情绪状态叫做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情感A 15.“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愉快情绪会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影响人的行为,这是

A情绪情感 B 心境 C 激情 D 应激 B 16. 是学生自觉学习钻研的内部动力。 A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情感B 1.( )是没有意志过程的

A.动物 B.新生儿

8

C.a和b D.以上一个也不是A 2..( )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A.思维 B.知觉 C.情感 D.意志D 3..( )是意志行为的基础

A.本能 B.随意运动

C.不随意运动 D.以上一个也不是B 4.( )是以深思熟虑和大胆勇敢为前提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B

5..对前怕狼后怕虎,不能作出决定的人,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B 6..对容易受暗示的人,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 ) A.果断性 B.坚韧性 C.自制性 D.自学性A

7..对过分活跃和缺乏控制能力的人,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 ) A.坚韧性 B.自制性 C.自学性 D.果断性B

8、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

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A

9、俗话说的“想吃粥,又怕烫”是指动机冲突中的: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C

10.歌德的代表作诗剧《浮士德》长达12000余行,花费了毕生精力,这是意志品质的

A 自制性 B 果断性 C 自觉性 D 坚韧性D

11.当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标,同时接受另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B

12. 人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拟定目的和计划去

行动,人们的这类活动叫做 。

A.意志行动 B.意识活动 C.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 D.情绪、情感方面的心理活动A

13. 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时,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

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

A 意志的自觉性 B 意志的果断性 C 意志的自制性 D 意志的坚韧性 D

1..需要和动机是属于( )方面的内容

A.个性心理特征 B.个性倾向性

9

C.心理过程 D.以上一个也不是B 2..在一定意义上说,其它的个性倾向性都是( )的表现形式 A.需要 B.兴趣 C.动机 D.爱好A

3..成就动机的研究者主要是( )

A.弗洛伊德和阿德勒 B.麦克莱兰和阿特金森 C.马斯洛和罗杰斯 D.班杜拉和米契尔B 4.后来马斯洛又增加( )

A.审美需要和认知需要 B.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C.交往需要和劳动需要 D.饮食需要和运动需要A 5、根据动机引起的行为与目标之间关系的远近,动机可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C.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A 6.、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

的观点D

7、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动机可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C.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C

8、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说明学生产生了 。

A.成就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附属内

驱力B

9、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机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C.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D 10、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方式,或用学习

反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是激发学生的 。

A.成就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附属内

驱力A

11.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 为中介的。

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体验C 12、奥苏伯尔认为,有些学生努力学习取得优秀的成绩是为了赢得一定的地位和自尊,这是出于 的需要。

A.成就动机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 认知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A

13、人对事物采取的态度,是从该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 )为中介的是

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感觉C 14、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 )。

10

A 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 B 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 C 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 D 探索动机和操作动机B 15、动机产生的条件包括需要和( )

A 能力 B 兴趣 C 诱因 D 理想 C

1..能力是一种( )D

A.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特征 C.个性倾向性 D.以上一个也不是 2.、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

测验中占优势。这反映了男女智力在 方面的差异。

A.性别 B.发展速度 C.发展水平 D.类型A

3、有人聪明,有人愚笨,有人有数学才能,有人有写作才能,这是指一个人的 。

A能力 B 动机 C 态度 D 个性 A

4、三元智力理论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斯皮尔曼 B.斯腾伯格 C.阜南 D.推孟B 5、卡特尔根据智力功能上的差异,把智力分为 。

A.特殊因素与一般因素 B.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C.情境智力、经验智力和成分智力 D.言语智力和操作智力B 6、智力结构的二因素论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推孟 B.斯皮尔曼 C.瑟斯顿 D.卡特尔B 7、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斯皮尔曼 B.吉尔福特 C.阜南 D.卡特尔D 8、 就是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 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A 9、大器晚成是指人在能力 差异。

A 发展水平 B 个性 C 表现早晚 D 智力水平C

10、心理学把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称为 ,如

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

A认知能力 B 操作能力 C 社交能力 D 模仿能力C 1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马斯洛 B 勒温 C 默里 D 罗杰斯A

12、如果 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0岁的全部项目,还通过11岁两个项目和12岁的

一个项目,他的智龄为( )。

A 10岁6个月 B 10岁8个月 C 10岁10个月 D 11岁D

13、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 观察能力 B 记忆能力 C 创造能力 D 抽象概括能力D

14、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 吉尔福特 D 艾森

11

克C

15、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是指( )。

A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B 智力中等的占多数

C 智力超常的占多数 D 智力低常的占多数 B

16、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认为人的智力组成因素包括( )

A G因素 S因素 B P因素S因素 C P因素 G因素 D N因素 S因素A 17、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 )

A. 弗洛伊德 B. 冯特 C. 艾宾浩斯 D. 马斯洛B 18、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 尊重 B. 求知 C. 自我实现 D. 安全C 19、智力的高级表现是:( )

A. 抽象思维 B. 创造力 C. 观察力 D. 创造

想象力D

1、气质主要反映了心理活动在 方面的动力方面的特点。

A·速度、强度、稳定性和选择性 B·速度、平衡性、稳定性和指向性 C·灵活性、平衡性、稳定性和指向性 D·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D 2、人的气质类型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下列选项中哪一项的匹配是错误的?

A.强、不平衡型(兴奋型)——胆汁质

B.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粘液质 C.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胆汁质 D.弱型(抑制型)——抑郁质C

3、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明显内向,外部

表现少,反应速度慢而具有稳定性是气质的 类型。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C

4、 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

激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而灵活;外倾性明显。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B

12

5、 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

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情绪兴奋性低,反应速度慢,具有稳定性;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较少。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D

6、 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

激的影响,反应迅速但不灵活;可塑性较低;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外倾性明显。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A

7、教师要了解学生的 类型和特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质量。

A能力 B 性格 C 情感 D 气质 D

8、情绪体验深刻,具有高度敏感性,行动孤僻迟缓,不善交际,这种人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D

9、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 )。

A 都是好的 B 都是坏的 C 有好有坏 D 无好坏之分D

10、“活泼好动”是下列那种表现?( )

A 能力 B 兴趣 C 气质 D 性格C

1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

A 兴奋过程 B 抑制过程 C 兴奋与抑制过程 D 兴奋与诱导过程C

12、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抑制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D 13、粘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A 强、平衡、灵活 B 强、不平衡 C 强、平衡、不灵活 D 弱C

14、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

于:( C )

A. 抑郁质 B. 粘液质 C. 多血质 D. 胆汁 1、性格属于( )

A.心理过程 C.个性倾向性 2、性格是由各种( )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A.理智特征 C.性格特征

B.个性心理特征 D.认识过程B B.意志特征 D.情绪特征ABD

13

3、对人的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最初环境因素是( ) A.家庭 B.学校

C.社会 D.工作性质A

4、人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的性格特征是(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情绪特征

C.性格的意志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D 5、运用含糊、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和简单指导语,让被试者在不受限制的

情况下,自由表现其反应,由此来推知一类性格特征的方法叫着( ) A.问卷法 B.投射法 C.墨渍图 D.个案法B 6、按照心理活动是否外露,可以将性格分为:

A·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B·内向型、外向型 C·独立型、顺从型 D·辐合型、发散型B

7、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性格的 。 A.态度特征 B.理智特征 C.情绪特征 D.意志特征B

8、一个人所具有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反映了一个人的 特征。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需要C

9、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气质 B.性格 C.需要 D.动机B

10、人的 ( ) 与人的道德评价有关,具有社会历史性,在阶级社会

中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

A 能力 B气质 C 性格 D 智力C 1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

A 心理过程 B 整个心理面貌 C 气质 D 性格D

12、提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心理学家是( )。

A 荣格 B 威特金 C 麦克莱伦 D 马斯洛 B

13、性格属于下列那种心理现象?( )

A 认识过程 B 情感过程 C 意志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D

14、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 )。

A 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 吉尔福特 D 艾森克B

15、在家庭诸因素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 )。

A 家庭结构 B 出生顺序 C 家庭的贫富程度 D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D

16、提出性格是由许多特质组成,特质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的心理学家是

14

( ) 。

A 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 艾森克 D 吉尔福特A

1、社会认知又称为社会知觉,这里的"知觉"与普通心理学中讲的知觉是( )

A.一样的 B.不一样的 C.有矛盾 D.无矛盾B 2、"先入为主"的倾向称为( )

A.首因将效应 B.光环作用

C.定势作用 D.社会知觉A 3、认知偏见倾向往往是由( )引起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光环效应 D.社会知觉C 4、光环效应又称之为( )

A.初次印象 B.刻板印象 C.定势作用 D.态度改变C 5、"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等都是( )表现

A.社会助长作用 B.从众行为倾向 C.恐惧感 D.态度改变B

1、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联系过程均是( ) A.人际知觉 B.人际吸引 C.人际关系 D.人际交往D

2、人际关系的三个组成成分,即情感成分,动作成份,认识成份,在不同

的人际关系形成中所占的比重是( )

A.不同的 B.相同的 C.差不多 D.近似的A

3、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模式可以表示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

为,行为指向一定的( )

A.行为 B.目标 C.需要 D.满足B

4、在保健一-激励理论中,外在因素如工作条件,人事关系,工资待遇,

福利安全等都属于( )

A.公平因素 B.期望因素 C.保健因素 D.激励因素C

5、在双因素理论中,内在因素如工作上的成就感,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

奖励,职务上的责任感,提升等,都属于( )

A.公平因素 B.期望因素 C.保健因素 D.激励因素D

6、要使被激励对象的激励力量最大,根据期望理论的公式,效价和期望值

都必须( ) A.高 B.低

C.一高一低 D.中等A

1、 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合。

A 认知 B 情绪 C 个性 D 意志C

15

2、个体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是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心理健康水平

的差异体现在 。

A 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B 个体心理活动的强度 C 个体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D 个体心理活动的自控力A 3、 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A 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B 个体心理活动的强度 C 个体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D 个体心理活动的自控力B 4、 是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志之一。

A 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B 个体心理活动的强度 C 个体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D 个体心理活动的自控力B 5、人们对生活中那些慢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称为是 。 A 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B 个体心理活动的强度 C 个体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D 个体心理活动的自控力C

6、心理活动和过程的随意性程度以及自觉控制的水平高度与 有关。它

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准。

A 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B 个体心理活动的强度 C 个体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D 个体心理活动的自控力D

7、有人白天工作、活动效率不高,但到了夜晚则精神剧增,而有的人正相反,这是 。

A 个体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 B 个体心理活动周期节律性 C 个体社会交往能力 D 个体对暗示的接受能力B

8、有些人很容易由于一些无关因素引起情绪波动和思想动摇,其情绪和思维也容易随着环

境的变化而转移,这表明 。

A 个体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 B 个体心理活动周期节律性 C 个体社会交往能力 D 个体对暗示的接受能力D

9、心理健康者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都是适度的,有选择的,这体现了 C 。

A 个体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 B 个体心理活动周期节律性 C 个体社会交往能力 D 个体对暗示的接受能力

10、由于咨询对象出于对咨询者的高度信任,会把自己的隐私显露出来,因此,咨询者必须

遵守其权利和隐私,这是心理咨询者的职业道德。它体现了心理咨询的 D 。

A 建立良好关系原则 B 特异性和一般性原则 C 避免主观臆断原则 D 保密性原则

11、把上班迟到的原因归于交通事故,考试成绩不好归因于题目难或评分不公

正等都是心理防御方式的一种,即( A )

A.文饰作用 B.压抑

C.投射作用 D.否认作用 12、"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是一种心理防御方式,即( B )

16

A.文饰作用 B.压抑

C.投射作用 D.否认作用 13、俗话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 C )表现

A.文饰作用 B.压抑

C.设射作用 D.否认作用 14、"眼不见,心不烦",掩耳盗铃等都是( C )的表现

A.压抑 B.投射作用 C.否认作用 D.升华 15、人与人之间心理健康水平是( A )

A.有差异的 B.相同的 C.没有差异的 D.相近的 16、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着重于( B )

A.精神病者 B.正常人 C.青少年 D.老年人

17.个体把不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与本能的冲动,加以改变、净化、提高,转化

为具有社会价值、 符合社会标准、高尚追求的行为称为心理防御方式的( A )。

A 文饰作用 B 投射作用 C 否认作用 D 升华 D

18、当失恋时转向写诗和小说或弹琴绘画,来抒发自己的被压抑的情感,这是( D ) 。

A 文饰作用 B 投射作用 C 否认作用 D 升华作

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u2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