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期末复习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06 07: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学原理》试卷 (第30套)

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校是在 出现的。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义务教育的实施是在( )之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 第四次工业革命

3.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隐蔽性 5.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是指( )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6.主张教育目的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辩证统一论 D.自然本位论 7.( )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A 课程 B 课程实践 C 课堂教学 D 课程编制 8.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 )

A 组织者 B 设计者 C 决策者 D 领导者 9.正规教育主要指( )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社会教育 D 人文教育 10.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卯学制 D 壬戊学制

11.“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2.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 A.德育 B.班级活动 C.教研活动 D.教学 13.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 14.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

A.认识活动B.智育活动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15.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类为:( )、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A.知识目标 B.认知目标 C.事实目标 D.知道目标 1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

17.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 A.柏拉图B.昆体良C.皮亚杰D.亚里士多德 18.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19.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 20.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

二、多选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内,不选、错选、少选、多选者,该小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 )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环境E.教育形式 2.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模仿性B.意识性C.规律性D.社会性E.复杂性

3.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E.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

A.无阶级性B.为生产劳动服务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E.在特定场所进行

5.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教育要( )

A.面向学生B.面向未来C.面向现代化D.面向21世纪E.面向世界 6.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B.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C.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D.制约教育目的E.制约教育内容的选择 7.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为( )

A.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B.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C.有利于人口迁移 D.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E.控制人口流动 8.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E.教师素质现代化

9.我国学校教育的类别结构主要包括( )

A.基础教育B.成人教育C.高等教育D.中等教育E.职业技术教育 10.学制具体规定着( )

A.学校的性质B.学校的任务C.入学条件D.修业年限E.学校之间的关系 11.教育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A.导向作用B.选择作用C.激励作用D.评价作用E.协调作用 12.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 A.卢梭B.裴斯泰洛齐C.洛克D.赫尔巴特E.福禄倍尔 13.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

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B.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D.学校物质文化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E.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 14.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 )

A.布鲁纳B.赞可夫C.杜威D.克伯屈E.瓦·根舍因

15.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有( )

A.教学B.科研C.课外活动D.社会实践E.智育

1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教育上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忽视孩子的( ) A.身体锻炼B.精神生活C.品德培养D.智力开发E.自立意识、自理能力 17.社区教育的作用主要有( )

A.协调育人B.优化环境C.组织协调D.监督管理E.主导学生发展方向 18.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决定的

A.工作性质B.工作任务C.教育法规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E.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答案:ABE

19.我国有哪些法律专门规定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0.义务教育是一种( )

A.普及性教育B.自愿性教育C.强制性教育D.淘汰性教育E.选拔性教育

二、判断题(每题2分,计10分)

1.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与人类社会几乎同时产生。( ) 2.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 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

4.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教学极其重要的任务。( ) 5.教学是教师教学生的过程。(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规律 2.人的身心发展 3.教育目的 4.课程 5.学校教育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2.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3.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4.简述交往对话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及避免师生冲突的策略。 [1]特征 [2]策略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六、论述题(10分)

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教育学原理》试卷 (第31套)

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 ) 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

2.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性质,是由所在社会的 直接决定的。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文化制度 D.教育制度 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人的现代化

4.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作者是( )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5.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

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

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7.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

A.教育规范B.学制C.教育体制D.国家

8.教师所表现出的首要和最突出的角色是 。

A.社会榜样 B.办事员 C.教学人员 D.课堂管理者 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 )

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劳动者D.推进素质教育 10.( ) 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又称环节)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A 课的结构 B 教育结构 C 课的类型 D 教育体系 11.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考试成绩 12.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3.社区教育的实质是( )

A.教育的社会化B.社会的教育化C.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D.全民接受教育

14.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C.参加自学考试D.脱产学习

15.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 )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初期

1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

A.身体发育不良B.智力发育不良C.认识水平较差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17.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凯洛夫的《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18.能够将大班教学、小组研究、个别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道尔顿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特朗普制 19.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

A.教育目的B.教育方法C.教育手段D.教育内容 20.班级授课制创始于( )

A.15世纪初B.16世纪初C.18世纪D.19世纪初

二、多选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少选、多选者,该小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与生产劳动在( )时期是相互脱离的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 2.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主要有( )

A.官学B.骑士学校C.私学D.书院E.教会学校 3.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包括( )

A.认知领域B.思维领域C.交往领域D.情感领域E.动作技能领域 4.教育要素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

A.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联系B.教育活动的主客体之间联系C.教师与社会的联系 D.学生与社会的联系E.教育内容与社会的联系 5.下列教育论著中,哪些是“二战”后产生的(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布鲁纳的《教育过程》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E.《学记》

6.社会的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

A.制约着教育的目的B.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C.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D.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E.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7.现代教育的本体功能有( )

A.促进生产发展B.推动社会制度进步C.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过程D.传递和继承人类精神文明E.选择经验和人才 8.印度狼孩的事例充分说明了( )

A.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B.自然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C.人的发展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D.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发展E.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收效不高 9.1958年制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三结合”是( )

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E.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10.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适龄儿童青少年有接受教育的义务B.义务教育是自愿接受的教育C.国家社会有义务保证儿童接受教育D.义务教育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E.家长有义务为子女受教育提供条件

三、辨别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10分,计30分) 1.教师的劳动是个体和集体性劳动的结合,对吗?

2.教师的职责是传授文化知识?

3.“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有无道理?

四、案例分析(每题20分,计40分)

1.请你从教学的视角对下列案例加以分析。

北京某校,上课铃声响后,所有的走廊都静悄悄。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在其中一个很好的班里,学生们已坐得整整齐齐。今天,英美教育专家要来这个班听课。他们来了,他们听到皮鞋在教学楼宽敞的长廊里发出清晰的回响??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大家坐定,授课的老师走进来了。

同学们起立后坐下,老师侧立于黑板前。他的目光没有去巡视全班同学,而是望向窗外。老师的头上已有不少白发,黑板衬出他侧立的剪影??这时刻,你发现,当学生连窃窃私语都没有时,教室里也并非完全安静。你还能听到翻动书包的声音,一支笔从谁的手上放到桌面??老师仍然侧立,望着窗外,好像在酝酿什么。就这片刻,你听到,静了,更静了,一切声音都没有了,世界静到连听课的外国专家也仿佛不存在了。这时,老师转过身来从容说

道:“现在开始上课。”

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老师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黑板上的字渐渐丰满起来,那字大小不一。有些字,老师大笔一挥画上一个圈,或一个框,或一个大三角,看起来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像一个框架图。整堂课,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学生也不必上去擦黑板。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就是重点,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踊跃,仍然不乏精彩。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最后老师说:“今天要讲的都讲完了,同学们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

下课的铃声响了,整堂课无懈可击。这是一位特级教师,他露出了笑容,同学们都很高兴。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外国专家听了却说不出话来。“或许他们也很惊叹?等到了会议室再听他们的意见吧!”中方人员想。到了会议室,我们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我们问:“为什么?”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 请评析该案例。

参考点评: 优点:

缺点:

2.美国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在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后,在被问及成功的因素时,他却说对自己在小学受到的一次惩罚念念不忘。小时候的麦克劳德非常调皮,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出于好奇,解剖了一条狗,想看看它的内脏,事后才知道那条狗的主人是校长。

麦克劳德傻了,等着一个严厉的惩罚,可不到校长的惩罚是让麦克劳德画一张狗的骨骼图和一张狗的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绞尽脑汁认真地画好图,交给校长,而事情的结果是校长非常满意而不再追究杀狗事件。 请评析该案例。

《教育学原理》试卷 (第32套)

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一生写出了大量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1632年写成的(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雄辩术原理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2.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3.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4.“师者,人之楷模”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劳动的 。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复杂性 D.永恒性 5.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 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6.教师备课一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备文本、备学生、备( )和备自我。 A.课程标准 B.教材 C.教学行为 D.课堂管理

7.在我国也是世间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8.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小组教学

9.下面对班主任工作职责的认识,正确的观点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 B.全面了解学生,确保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C.与家长保持联系,教育好每个学生

D.根据学校的要求,使学生班集体得以良好的发展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理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 )

A.德育工作B.智育工作C.教学工作D.学生 11.教师的德性包含以下一些核心品质:

A.爱心、责任心、公平 B.爱心、责任心、公正 C.关心、责任心、公正 D.关爱、规范、公平 12.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13.社区教育的对象是( )

A.社区内的少年儿童B.社区内除学生以外的社会成员C.社区内的每一个成员D.社区内的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

14.《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 A.夸美纽斯 B.芦梭 C.赫尔巴特 D.洛克 1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学工作B.班主任工作C.德育工作D.教书育人

16.( )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方针的制定和教育内容的选择。 A.政治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社会文化 D.教育者 17.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杜威C.赫尔巴特D.凯洛夫

18.“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 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19.(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A.心理起源论B.劳动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需要起源论 20.提出著名的“从做中学”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二、多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D.融合课程

1.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

A.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B.教育具有经济功能C.教育具有政治功能D.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E.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 )

A.有理论假说B.变量控制C.有变革D.可重复操作E.能促进学生发展 3.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

A.教育即生活B.学校即社会C.教学为中心D.儿童为中心E.从做中学 4.下列哪些教育理论著作属于教育学萌芽时期的作品?( )

A.《学记》B.《论语》C.柏拉图的《理想国》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E.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5.我国古代社会教育具有下列特点( )

A.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C.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D.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E.官学、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6.自然环境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 )

A.适应自然的教育的价值取向B.自然环境制约着一定的教育内容选择C.影响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D.影响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E.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7.现代教育所独有的教育动能有( )

A.政治功能B.人口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E.科技功能 8.人的心理成熟的标志是( )

A.性机能成熟B.形成独立思考能力C.具备较稳定的自我意识D.个性形成E.大脑发育成熟

9.下列哪些现象属于身心发展的互补?( )

A.盲人一般听觉灵敏B.聪明儿童常常学习不努力C.坚强的意志能战胜肢体残缺的困难 D.失去双手的人能用口写字E.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10.20世纪教育发展目标中“两全”是指( )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全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D.全部扫除青壮年文盲E.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1.“二战”后,日本学制改革主要表现在( )

A.重视幼儿教育B.学习年限弹性化C.在地方分权的基础上加强中央集权D.综合学科出现E.由“双轨制”向“分支型”学制演变

12.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影响较大的流派有( )

A.儿童中心论B.环境决定论C.社会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E.教师中心论 13.小学生下列劳动中,哪些属于自我服务劳动?( )

A.整理书包B.打扫教室C.打扫校园D.清扫街道E.纸工、编织 14.综合课程主要包括( )

A.活动课程B.核心课程C.广域课程D.潜在课程E.融合课程 15.小学课外活动有哪些特点?( )

A.组织上的自愿性B.内容上的广泛性C.管理上的计划性D.活动上的自主性E.形式上的多样性 答案: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____。 2.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____。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____。 4.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____。

5.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____。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____。

7.科学教育是以传授____,培养____为主的教育。 8.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____所说的一句话:“____。”

四、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德育 答案:

2.师生关系 答案: 3.教师 答案:

4.教育目的 答案:

5.班级目标 答案:

6.学制

答案:

五、简述题(每题5分,计10分) 1.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标准。

3、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六、论述题(每题10分)

1.21世纪的教育应如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试述教师职业角色与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

《教育学原理》试卷 (第33套)

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标号填在题后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 A.《学记》B.《论语》C.《大学》D.《师说》 2.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奴隶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初期 3.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 A.人口环境B.自然环境C.政治制度D.社会生产 4.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5.近年来,英国学制改革使传统的“双轨制”逐渐转向( )。 A.单轨制B.分支型学制C.六三三制D.五四三制 6.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B.杜威、洛克C.杜威、孔德D.涂尔干、赫尔巴特

7.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

A.一种实践活动B.一种主体活动C.一种文化活动D.一种认识活动 8.社区教育这个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19世纪末、20世纪初

9.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是在(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初期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D.现代社会 10.《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A.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二、判断题(每题2分,计10分)

1.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原因。( )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 3.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更为关注科学而不只是人。( ) 4.教学方法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 ) 5.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

三、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学校教育 答案: 2.课程 答案: 3.教学 答案:

4.课外活动 答案: 5.课程标准 答案:

6.校本课程开发 答案:。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德育实施的主要渠道。

2.简述生产力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

3.素质教育的构成是什么?

4.简述教育目的的系统构成。 答案要点:

五、论述题(共10分)

1.试论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

2、试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六、案例分析(每题20分,计40分)

1.在一节获得专家好评的公开课上,当学生在黑板演示,黑板上挂的教具突然掉下来,砸在学生的身上,学生被吓了一跳。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没有慌乱,她镇静地将教具捡起,挂在黑板上,继续开始了教学。

2.阅读下列材料,这份材料对你有哪些启示?请你试着谈四条。

陶行知谈填鸭式教育

厚德福是北碚最地道的北方馆子。陶行知先生在这里第一次看见填鸭,听到填鸭的道理,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久已闻名的填鸭教育。

他从厚德福里一位伙计那儿了解到填鸭的步骤:第一步是买鸭子。先把那些皮儿可能长肥的鸭子买来。皮儿不可能长肥的就不要。选择准确,喂它半个月,二十天就会长得很肥,这好比是传统学校的入学考试。第二步是预备填料,此地用的填料是四分米六分黑面,搓成“食指”大小的小条,填入鸭儿的食道。每天填三餐,每餐填八条,费钱八分。这好比是预备现成教材,按照一定钟点上课。全体一律受教,不管个性如何。在教育界里面有不少的办法和填鸭相仿。谁要在学生需要之外悬立目的,超出学生自愿容量去灌输教材,一心一意指望学生们快快地照他主观的模样长成,使他和他的主顾可以享受,只需如此,他便是在办填鸭教育。

厚德福的朋友还告诉他,北方的填料跟这里的有些不同。北方普遍是将面粉、高粱、麸子拌起来用。有时也用玉米。陶行知先生说四川玉米价钱低,为什么不用玉米呢?朋友说,这儿鸭子喉咙小,用玉米填下去会把鸭子胀死;因为填死了几只鸭,这样才知道玉米对于四川鸭不合用。材料如果用得不对,可以填死鸭子!陶行知先生希望教育者也考虑得这样周到,否则被填死的学生又有多少啊。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鸡吃米呢?他扳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向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一定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欢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选自《陶行知全集》第三卷)

《教育学原理》试卷 (第34套)

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标号填在题后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 A.《学记》B.《论语》C.《大学》D.《师说》 2.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奴隶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初期 3.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 A.人口环境B.自然环境C.政治制度D.社会生产 4.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5.近年来,英国学制改革使传统的“双轨制”逐渐转向( )。 A.单轨制B.分支型学制C.六三三制D.五四三制 6.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B.杜威、洛克C.杜威、孔德D.涂尔干、赫尔巴特

7.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

A.一种实践活动B.一种主体活动C.一种文化活动D.一种认识活动 8.社区教育这个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19世纪末、20世纪初

9.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是在(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初期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D.现代社会 10.《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A.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二、多选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将在题后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教育研究方法中属于调查法的是( )。 A.观察B.谈话C.查阅资料D.问卷E.测验 2.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表现是( )。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B.“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D.教育形式多样化E.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3.人口的数量决定着( )。

A.教育需求B.教育的规模C.教育的性质D.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E.教育质量 4.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是( )。

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学生身心发展规律D.原有学制的影响 E.世界学制改革的影响

5.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是( )。

A.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B.重视教育科学研究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

三、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内,每空1分,共24分) 1.教育学是研究____、揭示____的一门科学。

2.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____所著的《____》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____,起源于劳动过程中____和____的辩证统一。 4.终身教育主张教育是一个____的过程。

5.从广义教育角度看,教育者包括一切对他人施加____的人。从学校教育角度看,教育者主要指____。

6.人口质量制约着教育事业的____、____和____。 7.教育的最基本职能是____,也是教育的特质所在。

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提出____,否定了人的遗传素质和人的自觉能动性。 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____周岁的儿童,不分____、____、____,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0.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 答案: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11.学校工作以____为中心。

12.教师的劳动特点由教师的____和____所决定。

四、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校教育 答案: 2.课程 答案: 3.教学 答案: 4.课外活动 答案: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各自的“三中心”主张。

2.简述生产力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 答案要点:

3.简述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所需的条件。

4.素质教育的构成是什么?

5.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六、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试论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

2.试述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如何培养班集体?

七、分析题(本题8分)

欧洲在古希腊时期出现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统一的学园——缪斯学院,它使古希腊的科学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了亚历山大城。

1775年,法国将巴黎科学院改组为法兰西学院所属的一个部门,使法国的科学研究全部集中在高校,当时的法国科学技术成就跃居世界首位。 美国的理工科博土有近一半在高等学校工作,美国的科学家被高等学校聘用的约占科学家总数的40%。美国高等学校担负了全国基础研究的60%,应用研究的15%。1978年,美国基础研究共支出60亿美元,其中大学占了60%。 试用上述材料分析教育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tv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