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外交家成长故事 - 诸葛亮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4-06-17 03: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流寓荆州,隐居待时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南)一个中小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他的远祖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不阿谀权贵。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曾做过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与当时的名门贵族袁术和荆州刺史刘表都有过交往。

诸葛亮出生的第四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就爆发了黄巾大起义。起义的烽火燃遍全国各地,大河南北,给东汉政府的腐朽统治以沉重打击。诸葛亮八岁时,父母相继去世。诸葛亮姐弟五人:哥哥诸葛瑾比他大七岁,弟弟叫诸葛均,此外还有两个姐姐。姐弟五人依靠叔父诸葛玄抚养生活。诸葛亮十岁那年,关东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于是军阀混战不休,中原大地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里,诸葛亮一家为了躲避战乱,便随叔父诸葛玄辗转到了南方。

献帝兴平二年(195),割据淮南的军阀袁术,便委任诸葛玄为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市)太守。诸葛玄上任不久,东汉王朝又派了一个叫朱皓的人,去取代诸葛玄豫章太守的职务。朱皓从刘繇那里借了一批兵马,动用武力强行上任,因此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四人来到荆州的首府襄阳,投奔荆州刺史刘表去了,诸葛亮流寓到荆州时,才十五岁。不久,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到江东避难去了,后来投奔到孙权那里,做了东吴朝廷的大臣。

荆州地控南北,水陆交通便利,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安定的地区。当时号称“八骏”之一的刘表,徒有名士虚名,他虽有雄兵十万,却没有雄心壮志,只能保境安民,维持暂时的安定。诸葛亮到达荆州后两年,他叔父诸葛玄就病死了,十七岁的诸葛亮从此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看到刘表昏庸无能,不图进取,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盖了几问草屋,过着“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居生活。平时除参加劳动外,多半在草堂内读书,有时应学友相邀,外出游历,或个人寻访师友。

诸葛亮从建安二年(197)到建安十二年,在隆中隐居了十年。由于他出身官宦之家,自幼博览群书,在襄阳隐居期间,因他叔父的关系,又结识了不少当地以及外地流寓到荆州的名流志士,通过交游、研讨学问、谈古论今品评人物以及对时局的看法,使他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学识更加渊博,对荆州的重要地位更加了解。他先后结识了沔南名士黄承彦,从颍川迁居襄阳的庞德公和他的侄子庞统,以及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汝南名师酆(音fóng)久和孟公威,颍川的石广元、徐庶,博陵的崔州平等。他们这些人,当时的名气很大,社会影响也很大。而最有名望的庞德公,当时司号徽尊称他为“庞公”,以兄长相待,刘表多次请他出来做官,都被他坚决地拒绝了。诸葛亮常到他家里拜访,深感庞德公是一位思虑精密、学识渊博的人。诸葛亮在和司马徽的交谈中,深感这位“水镜先生”的雅致情趣,又通过司马徽的介绍,得知汝南灵山的酆久是位熟谙韬略的博学之士,于是诸葛亮就拜他为师,学习兵法阵图、治国安邦之道。在这期问,诸葛亮的两个姐姐,也先后分别嫁给中庐县(今湖北南漳)大族蒯祺和庞德公之子庞山民为妻。诸葛亮则娶了黄承彦之女阿丑为妻。阿丑虽头发较黄,皮肤较黑,但其才智却堪与诸葛亮相配。有一次,诸葛亮在草堂款待客人。阿丑做饭,只见她用数个木人舂米,一木驴运磨如飞,不一会饭就做好。诸葛亮当即向妻子“求传是术”。据说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发明运送军粮的木牛流马,就是用其妻制作木驴之术而制作成的。诸葛亮娶阿丑的故事,被好事者编成“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的谚语而广泛流传。

经过诸葛亮的努力,终于跻身于荆州社会上流,名声越来越大,并成为其中坚人物,被司马

徽称为“真第一流也”。庞德公深感诸葛亮学识渊博,称其为隐藏在隆中山林中的一条“卧龙”,与号称“凤雏”的庞统齐名。

诸葛亮在隆中,常和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一起读书研讨学问,诸葛亮对他们说:“你们三人要做官的话,可以做到郡守、刺史。”他们反问诸葛亮,诸葛亮只是笑而不言。诸葛亮胸怀大志,不问自明。诸葛亮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他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称霸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最早的一个霸主之国。乐毅是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他统率弱小的燕国军队打败了强大的齐国,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使齐国几乎灭亡。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不仅要求自己具有将相才能,而且还表现他决不苟且许身的抱负。诸葛亮在读书之余,还常常在草堂上抚琴弹奏起《梁父吟》的古曲。此曲流传于山东,不仅抒发了他怀念故乡之情,而且这首古曲的内容,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圈的晏子用“桃杀三十”的故事,以激起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诸葛亮隐居待时,一旦这位“卧龙”先生飞出山林,将会做出一番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二、草庐献策,谋划大业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的十年中,全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于建安五年(200)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打败袁绍后,从袁绍手中夺取了冀、青、幽、并四州,又于建安十二年(207)平定乌桓,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最终统一了北方。在曹操统一北方的同时,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任贤使能,发展生产,也消灭了盘踞东南的军阀割据势力,占领了江东六郡(吴郡、会稽、庐江、庐陵、豫章、丹阳),地区虽不算大,但地处长江以南,远离中原战场,经济比较发达,不少北方人士迁到这里,又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是一个很有实力的集团。在南方除孙权集团外,还有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他们都昏庸无能,政权面临着严重危机。

这时胸怀大志的刘备,虽然是西汉皇室的后代,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以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先后被任命为安喜(今河北定县)尉、下密(今山东金乡县)丞、高堂(今山东禹城东南)令、平原(今属山东)相、徐州牧等职,职务不断升迁,但军力却十分薄弱,属下仅有兵马数千,将不过关羽、张飞、赵云数人。虽然转战二十多年,先后依附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等,两次得到徐州,又两次失去徐州。在官渡之战前夕,他见袁绍好谋寡断,志大才疏,决计脱离袁绍,另谋出路。恰在这时,汝南的以龚都为首的一支黄巾军起义响应袁绍,他以联络龚都为名,脱离了袁绍,依附于荆州的刘表。刘表对刘备的到来,表示热情欢迎,以上宾相待。因为刘表和刘备都是同宗同族,按辈数论,两人应是兄弟,表面上相处很和睦,实际上刘表很嫉妒刘备,只给他数千兵马,叫他屯驻新野(今属河南),看守荆州的北大门,以抗御曹操。

刘备虽有统一中国的大志,但一时尚无用武之地,连真正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都没有。他屯驻新野后,除白天和关羽、张飞、赵云操练兵马外,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想起自己戎马半生、屡遭失败的教训,仍然落得个寄人篱下的痛苦经历,不禁思绪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有一次,刘备在刘表府中闲坐聊天,刘备愁容满面,不觉落下泪来。刘表十分惊异,便问刘备有何不快之事。刘备答道:“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生肉。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日月如流水,而自己作为皇室宗亲,怎能眼看祖宗基业落入他人之手?功业未建,老之将至,怎能不悲伤呢!不过他并不因为眼下没有自己的地盘就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ts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