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5 古诗三首 优质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30 11: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1.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要求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 1.理解这几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难点 2.能解释诗句的意思。 教学 两课时 课时
1
望 洞 庭
[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②“遥望”一词好在哪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③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写湖水和君山?]
2
菊 花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
[①从“遍绕”“日渐斜”看出了什么?]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
1
知识点详解 ?
2
③比喻。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君山恰像银盘里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色调淡雅,相得益彰。
3
①写菊花之多、美,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不知时间流逝。充分地表现了诗人的爱菊之情,也暗示了
诗人清高自傲的性格。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②诗人为什么偏爱菊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枫 桥 夜 泊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①这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诗人通过这些景物,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②“夜半钟声”突出了什么?]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洞庭湖的图片、古筝乐曲。
一 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洞庭湖的美景吧。(欣赏洞庭湖的风光图片)
老师配景朗诵:在美丽的湘北大地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分外耀眼,那就是烟波浩渺、雄浑壮阔的洞庭湖。八百里洞庭,水天一色,烟水茫茫,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摄人心魄。远望洞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它永远是一幅鲜活、灵动的天然山水画。
这么美的景色,我们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它呢?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看到了秋月辉映下的洞庭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佳作(板书:望洞庭)。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 初读全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3.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4
②菊花是百花之中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可赏了,人们的爱花之情自然集中到菊花上来了。 ①月落、乌啼、寒霜、江枫、渔火。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四处奔波的寂寞之愁、思乡之愁。
诗人从与众不同的角度赞美菊花,表达了他特殊的爱菊之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5
②夜半钟声静中有动,突出了诗人孤寂忧愁的情怀,更使人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愁、人生求索的愁。
4.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哪些词,说一说。
三 理解诗意,感悟诗境
1.在秋天的夜晚望洞庭湖,会有一种怎样的美呢?请你们再读读这首诗,好好地体味诗中蕴含的美好意境。
2.究竟是哪些景物吸引了诗人刘禹锡呢?请同学们找自己要好的伙伴,一起读这首诗,讨论这首诗的意思,想一想诗里所描绘的景物是怎样吸引刘禹锡的。(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夜晚望洞庭,他看到了湖光、秋月、山水。)
3.集体交流,理解诗句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湖光秋月两相和。
①“湖光、秋月”是怎样吸引诗人刘禹锡的呢?这是怎样的湖水?
②抬起头,我们又看到了一轮怎样的秋月呢?
③是啊,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月,这样的月辉映着这样的水,它们已经融为一体了,是多么和谐呀!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
(2)潭面无风镜未磨。 ①为什么是水平如镜的湖面?
②湖面无风,像一块未磨的镜子,朦朦胧胧,多么宁静啊!谁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3)诗人被这撩人的月光,被这迷蒙的洞庭湖陶醉了。你们陶醉了吗?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4)诗人远远地望去,那山已不是山,水也不是水,它们成了“白银盘里一青螺”。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中想象:在白银做成的银光闪闪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的田螺。这时,你有什么感觉?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青螺”又指什么?
(5)(出示多媒体画面)诗人为什么说“白银盘里一青螺”?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四 感悟诗境,展开想象
1.这首诗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意境浓郁的画面。请学生吟诵。(自由读,指名读。)
2.(多媒体出示画面、音乐)请学生想象:在一个秋天的夜晚,我们跟着刘禹锡一起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朦胧中的君山就像是“白银盘里一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不禁吟诵出这首诗。(师生一起吟诵古诗)
五 拓展延伸
刘禹锡在秋天的夜晚望见的洞庭湖是那么的宁静、那么的柔美,白天的洞庭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我们来欣赏。(多媒体出示画面、文字。)
洞庭湖这么美,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或小散文家,来赞一赞洞庭湖,好吗?可以用上一些优美的语句,或者生动形象的比喻,或者奇妙无比的想象,写一首诗或一段话。
六 总结
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去那里观光旅游的人很多。将来如果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去看一看洞庭湖,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1.课后的练习中,凡遇到“平静的湖面(或河面)像什么”这类问题,学生千篇一律都答“镜子”。这说明教师的教学还是有待改进。问题在于没有向学生强调古今词义的变迁。想想看,现在的玻璃镜既光且亮,用它来比喻“平而不滑、明而不亮”的水面,还是合适的吗?
2.《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的。诗人的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湖光和月色浑然一体,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生通过学诗看图,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很有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默写《菊花》《枫桥夜泊》这两首诗。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与古诗相配的图片。
一 导入
1.复习《望洞庭》,指名背诵。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两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菊花》和《枫桥夜泊》。《菊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他在一次欣赏菊花的过程中,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和诗人一起去欣赏秋日的菊花。
二 学生自学
(1)指名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菊 舍 遍 渐 偏 (2)书写指导。
①遍:注意“扁”里面是一横,不是两横。 ②渐:注意中间是个“车”,“横”变成“提”。 (3)指名读全诗,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三 理解古诗的意思
1.自读古诗,集体交流。(要引导学生注意注释)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这两句的意思是:一簇簇秋菊环绕着房屋开放,好像是到了隐士陶渊明的家。我一遍又一遍地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觉太阳已渐渐偏西了。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百花中,我并不是对菊花情有独钟,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可观赏的花了。
同桌互相说一说诗意,指名说。
2.提问题,悟情境。
(1)学生分组针对诗中词语提几个“什么样”和“怎么样”的问题。 (2)师生共同归纳。
①秋天的菊花开得怎么样?
②谁一遍又一遍地观赏菊花? ③菊花开过后,这里是什么样的?
(3)思考这些问题,说说你头脑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开得正艳的菊花这里一丛、那里一簇,在房屋的周围竞相开放。我绕着篱笆看看这丛,又看看那簇,有时还蹲下来认真观赏。菊花开过后,这房屋的周围也就再没有可观赏的花了。)
(学生想象画面,吟咏诗句。)
3.想象当时的画面,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发出由衷的赞美。)
4.咏诗句,直到读出赞美的语气。采取分组练读、评读的形式。
四 请学生试背这首诗
五 学习第三首古诗《枫桥夜泊》
1.初读古诗,读准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霜 愁 眠 苏 寺
(2)请学生自学古诗:读准生字的字音,思考每句诗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泊:停船靠岸。枫桥:姑苏城外的一座拱形桥……)你是怎么弄懂这些字词的意思的?
(4)小结:看注释、查阅工具书是学古诗的好方法,我们还应该把字词放在诗里去读懂它。 3.书写指导。
(1)愁:注意上边的“火”的笔顺:
。 (2)眠:左边是目字旁,不是日字旁。
(3)寺:注意“土”字的第二横应该是最长的。 4.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理解诗题:枫桥在哪里?(老师在黑板上画“枫桥”)“泊”的是哪只船呢?(老师在黑板上画“客船”)为什么说是“客船”呢?这个“夜”字点明了什么?
(2)老师范读,学生听,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3)学习前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①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画“月”“霜”)“霜满天”是什么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
②你还看到了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画“江枫”“渔火”)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到什么程度?(难以入眠)谁来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
③朗读这两句。
(4)学习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①在这静静的夜晚,诗人还看见了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画“寒山寺”)寺里还传来了什么?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到客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朗读这两句。
(5)朗读全诗。
六 总结全诗,体会感悟
1.让我们跟随诗人,坐上小船,回到那个秋夜吧。(老师描述)在一个月色朦胧、秋霜漫天的夜晚,小船停靠在枫桥边。天气寒冷,你把外衣裹得紧紧的,江边的枫树和江面上的点点渔火使你感到孤独,使你难以入眠。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你的客船上……
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孤身在外,你想到了什么?看着这一切是什么心情? 3.再次吟诵全诗。
1.在教学《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不按照教案上的设计走,而是读完诗后,就让学生去猜张继作这首诗时的心情。教师在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接着引导:“其实,作者的心情就藏在这首诗中,会品味的学生一定能找到。”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很快便能找到“愁”字。这时,教师提问:“他为什么而愁?”激发学生再去读诗,理解诗。仅仅通过一个“愁”字便把整首诗串联了起来。这就是一个问题的整合,既避免了一个个繁琐的问题,又提高了课堂提问的效率,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学完诗后,马上便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孤独和寂寞,对刚进入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还是很不简单的。
2.在进一步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情时,教师应紧紧抓住课文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展开教学。教师要找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紧扣诗眼,抓住“从哪儿看出诗人张继很愁”“诗人张继愁的又是什么”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
1.比一比,再组词。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偏: 更: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啼: 愁: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枫桥夜泊》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 、 、 、 ,听到的有 和 ,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4.从《枫桥夜泊》一诗的哪些景物中,你能感觉到诗人的忧愁?
5.《菊花》一诗中有两个“绕”字,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第一个“绕”字是说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第二个“绕”字是说诗人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个“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到陶渊明家之感;第二个“绕”字则写诗人赏菊兴致之浓,不是观赏一阵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西。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1.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政治上主张革新,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学习民歌写成的诗《竹枝词》等具有健康开朗的情调。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
元稹,字微之。生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卒于大和五年(831年)。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生卒年均不详。唐代诗人。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天宝十二载(753年)登进士。做过盐铁判官、检校祠部员外郎等官。诗以《枫桥夜泊》最为著名。
2.古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模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的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的《文选》,以及徐陵的《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作者的称为“古诗”。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
“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古诗十九首》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正在阅读: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5 古诗三首 优质教案04-30
公共关系学任务02 - 000101-15
奶奶的花园作文600字06-30
易学大师郭学立蛇年谈蛇01-19
2019年乡镇关于开展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总结11-14
为什么湿热下注会引起遗精? docx03-13
2014年矿山公园春节联欢晚会暨导游大赛才艺表演部分主持词05-19
杨澜访谈录-10年嘉宾12-20
夏日里的一幕作文700字06-2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语文
- 上册
- 古诗
- 教案
- 优质
- 年级
- 小学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