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第1-24讲教案(打包24套,必修一) 人教课标版9

更新时间:2023-09-22 19:16: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9讲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夯 实 基 础 【P39】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基础梳理】 1.初步确定

(1)标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2)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2.职能改变:1954年以后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主要职能为参政、议政。 3.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重难突破】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打下合作基础。

(2)发展过程:

①1949年9月21日至30日成功召开的新政协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这一次会议代行了人大的选举和立法职能。

②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召开,政协会议代行人大职能的使命结束,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履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

③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民主党派性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统一大业作出贡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④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实行。

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陆续恢复召开。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真题演练】

【例1】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C)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重要的文件。由“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可判断“它”是《共同纲领》,C项符合题意。《双十协定》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重庆举行谈判时签署的;《论联合政府》是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都不符合“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的信息,A、B、D三项排除。故选C。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基础梳理】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顺利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开展。 2.时间:1954年。 3.地点:北京。 4.内容

(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选举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5.意义: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重难突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及其作用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66—1975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陷于停顿。

新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把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真题演练】

【例2】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两点:一是时间1953年6月,二是妇女选举权的扩大。人民民主原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民主权利,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材料中妇女选举权的扩大说明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是在1954年,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政治协商制度,故C项排除。D项出现在改革开放后,排除。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基础梳理】

1.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定义: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3.实施:(1)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开始。后来新中国发展为五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1984年,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其中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重难突破】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个显著特点

(1)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领导。

(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真题演练】

【例3】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民主增量”的有(C)

A.首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2005年颁布实施《反分裂国家法》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A、B两项属于民主存量,排除;《反分裂国家法》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颁布的,不属于民主政治方面的建设,故D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1984年,故C项符合题意。

四、“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基础梳理】 民主法制的破坏

(1)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其中新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冤案是对国家主席刘少奇的迫害。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名存实亡。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停止实行。 (4)“造反派”之间展开夺权斗争,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陷于瘫痪,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重难突破】 “文革”的教训

(1)要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 (2)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

(3)防止因个人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

(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5)同时,还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真题演练】

【例4】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B)

A.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B.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C.有法不依的现象严重 D.民众的法制观念淡薄

【解析】“文革”中,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从材料中“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可知,我国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故B项正确。

五、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基础梳理】

1.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条件 (1)“文革”的历史教训。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并平反冤假错案。

2.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1)全面立法与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2)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②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加强(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1982年,十六字方针)。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城自治法》)。 【重难突破】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和作用 (1)特色

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根本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民族政策。

③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民主化、法制化为保障,依法治国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作用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和基本制度,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保障。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④中国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对中国的整个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真题演练】

【例5】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前12条都是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改变了以往先规定公民义务、再规定公民权利的本末倒置的做法。但宪法在增加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同时,也规定公民有“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这反映了(C)

A.民主集中制原则还需要恢复 B.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正式确立 C.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解析】根据“前12条都是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改变了以往先规定公民义务、再规定公民权利的本末倒置的做法”说明我国的法治建设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也规定公民有‘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说明这一时期民主法制建设还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故C项正确。

【考点延伸】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一个理念:依法治国。

两个趋向:制度化、法律化。

三部法律文件: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四大举措:平反冤假错案;完善三大政治制度;提出依法治国方针;建立基层民主制度。 【真题演练】 【例6】2002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乡淳风桥村村委会公开拍卖本村的两辆公车。之所以卖掉,是因为在村民代表大会上,70多名村民代表提出:村里经济还相对落后,绝不能这么铺张浪费。会议表决通过了卖掉公车的决定。这反映了(B)

A.直接民主更符合中国国情 B.基层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C.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D.中国公民的法治意识普遍提升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70多名村民代表提出”“会议表决通过了卖掉公车的决定”表明改革开放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中提及的是村民代表而非人人都直接参与基层管理,仍属于间接民主,故A项错误;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题干涉及的是村民的民主意识而非法治意识,故D项错误。

【他山之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s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