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红海滩”

更新时间:2024-04-09 06: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探秘“红海滩”

在辽宁省盘锦市双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大片火红的滩涂,就像碧波上燃起的火焰,堪称世界奇观。这大片的的红色,不是来自砂砾,也不是来自泥滩,而是来自滩涂上的一种植物——翅碱蓬。生长季节,它们一丛丛、一簇簇,紧密相拥,绵延相连在万亩滩涂上,创造了这令人震撼的奇异景观。这大面积的翅碱蓬从何而来呢?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让人困惑。

“红海滩”的形成

“红海滩”位于40°29′N至41°27′N,121°25′E至122°30′E,这里是渤海之滨辽河三角洲的入海口。早年,众多河流在这里汇归入海,形成了河网纵横、川泽密布的低洼平原,人称这里“九河下梢,十年九涝”。河泥的淤积和海退的滩涂,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典型的滨海湿地。沿着盘锦118公里的海岸线,65万亩的滩涂都是典型的泥滩,极致细腻的黑泥里,几乎捻不出一粒细沙。

1986年当地政府为了配合辽河三角洲的农业开发,修建了一条全长26.6公里的大洼三角洲防潮大堤。大堤建成前,由于辽河洪水和渤海海潮的作用,使得滩涂的潮间带上,沟壑密布,高低不平,翅碱蓬在这里仅有零星的分布。大堤建成后,辽河水携带的泥沙在这里淤积,加之渤海每天在这里潮起潮落,使这里的滩涂,既是海滩又是河滩,这里的水,既有海水又有河水。广阔的泥质滩涂,被河水稀释了的海水,还有适宜的光热等条件,使这里的环境极其适合翅碱蓬的生长。

翅碱蓬,俗称黄须菜,是嗜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种子主要是靠海水携带进行传播的,广泛地分布于东北亚地区沿海滩涂。其它地区的翅碱蓬,植株高大嫩绿,叶片细长,偶有一两株红色的,但绝没有盘锦湿地上翅碱蓬这样绵亘万亩,如此红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最新的研究揭开了谜底。翅碱蓬的形态颜色与土壤中的盐分密切相关。翅碱蓬在土壤盐分很轻的条件下生长,茎叶呈绿色;当土壤盐分达到6‰到10‰的时候,翅碱蓬就由绿色变

为红色;当土壤盐分增加到16‰的时候,它的叶片就会发生形态上的变化,由细长变得短粗,呈现强烈的肉质化。这种变化是植物的一种生理上的保护性反应。

辽东湾盘锦百余公里的海岸潮间带,随着河流淤积和海退,滩涂不断增高。每天潮水的浸润,河水雨水的淋洗,裸地土壤维持着较低盐分。从上世纪90年代初翅碱蓬开始在这片泥质滩涂上迅速蔓延,到90年代末,在盘锦3万多公顷的滩涂上,就有2000多公顷的范围全都长满了这种红艳欲滴的植物。

丰饶的“红海滩”

伴随着翅碱蓬大面积的生长,这样的湿地环境又为沙蚕、招潮蟹等大量海淡水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聪明的鸟儿看好这块富饶的湿地,千里万里奔之而来,或短憩或长驻,“红海滩”成了它们栖息和繁殖的天堂。每年经此迁飞停息的候鸟达264种,数量在千万只以上,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丹顶鹤、黑嘴鸥、白鹤等20多种珍稀动物。走进这片湿地,蓝蓝的天空下,无边红艳的滩涂上点缀着一块块芦苇荡,悠闲漫步和自由飞翔的鸟儿,真让人感觉置身在童话的世界里。

丹顶鹤是被誉为活化石类的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共有野生丹顶鹤2500多只,而盘锦湿地内的丹顶鹤最多时可达800多只,约占其野生种群数量的30%。有50多只丹顶鹤在此安家落户,长驻久留。它们在这里栖息于芦苇、翅碱蓬丛生的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令其眷恋的“红海滩”成了丹顶鹤产卵繁殖的最南端,也成了它们越冬御寒的最北限。“红海滩”还是珍稀动物黑嘴鸥之都。每年的4月底,处于繁殖期的黑嘴鸥在这里集群嬉戏,筑巢产卵。鸥卵经过24-26天的孵化,可爱的小生灵就诞生了,老幼黑嘴鸥在这恬静自由的“红海滩”天地里,享受着温馨安逸的天伦之乐。黑嘴鸥是海鸥之中人类发现最晚的鸟。自1871年发现后,人们一直都没有找到它的真实行踪。直至十几年前,鸟类专家在这里发现了黑嘴鸥繁殖的巢卵后,盘锦“红海滩”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的秘密,才最终大白于天下。如今全世界共有黑嘴鸥10000多只,而栖息在“红海滩”上的就多达8000余只,占据了种群数量的80%多。

翅碱蓬繁茂生长,芦苇异军突起,野生鸟类群集,造就了这生态结构完整、生物资源丰富的沿海湿地“红海滩”。一时间“红海滩”的名字红遍了全国。

然而,就在盘锦人为“红海滩”而自豪的时候,2001年两场大雨过后,“红海滩”发生

了梦魇般的一幕——大片的翅碱蓬倒在海水里,枯黄取代了嫣红,“红海滩”不再红火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数万亩的翅碱蓬全军覆没呢?丹顶鹤、黑嘴鸥等珍稀鸟群还会在此停留吗?

“红海滩”的消失

专家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终于找出了翅碱蓬死亡的原因。研究证实,翅碱蓬虽然极其耐盐,但也是有限度的。当土壤盐分达到20‰的时候,翅碱蓬就会枯萎,甚至死亡。

盘锦市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两年大旱,入海河流水量骤减。高温季节,地下盐分随水分一起上移,积聚在表土层。2001年的两场大雨,积聚在表土层的盐分迅速溶解,滩涂潮间带附近海水盐分高达40‰左右,让只能在12‰左右盐度生长的翅碱蓬不耐其“咸”而死亡。

研究中专家们还查明了一个导致“红海滩”消失的人为原因。盘锦原是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所在地。当年为了开采石油的需要,在这片滩涂上修建了一条丁字形的道路。这条丁字路在客观上就起到了大坝的作用,它使携带泥沙的辽河水在河口处流速变慢,加剧了泥沙的积淀。十年间,堤外的地表比堤内的地表抬高了将近一米。到2001年,滩涂抬升到了潮水难以到达的高度。没有了潮水的冲刷、浸润,滩涂表层的土壤盐分增高,导致了翅碱蓬大面积的死亡。

翅碱蓬能吸收土壤中的盐分,是改良盐碱地的“先锋战士”。翅碱蓬没有了,影响的不仅仅是丹顶鹤、黑嘴鸥这些珍稀鸟类群在这里栖息,还会导致“红海滩”整个生态群落的崩溃。翅碱蓬保护和改造沿海湿地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生物无法比拟的。要使“红海滩”能够更好地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让翅碱蓬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红海滩”的复苏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多年艰辛的研究和整治,现在的“红海滩”像大病初愈的婴儿,在大海和天空的怀抱中,宁静而疲惫地恢复着生机。然而,“红海滩”的消失和复苏却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类要破坏一个生态环境是轻而易举的,可是要恢复破坏了的生态环境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s7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