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试题与答案(70分包过)

更新时间:2024-05-23 16: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试题与答案(70分包过)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教育思想或()始终同教育的根本职能、目的联系在一起。它是教育者对整个教育现象的总

体认识,是对教育前提的深入思考、全面把握。

(A) 施教思想 (B) 教育水平 (C) 教育经验 (D) 教育方法

。 2.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 )

(A) 学习潜能 (B) 课程潜能 (C) 教学潜能 (D) 个性潜能

3. 素质教育以培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需要对创新与创新精神、实践与实践能力有正确

理解和准确把握。

(A) 自我学习创新能力 (B) 创新精神 (C) 创造精神 (D) 社会生存能力

4. ()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知真理和崇尚优秀文化过程中积淀升华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A) 精神审美素质 (B) 个人品德素质

(C) 独立人格素质 (D) 科学文化素质

5. ()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A) 基础教育 (B) 家庭教育 (C) 学校教育 (D) 社区教育

6. 素质形成本身,就是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判断。

(A) 精神价值 (B) 内在价值 (C) 外在价值 (D) 实际价值

7. ()是指个体完满的身心、情感状态和由社会适应能力积淀升华形成的一种基本稳定的精

神品质。

(A) 学习素质 (B) 思维素质 (C) 健康素质

(D) 科学文化素质

8.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两个方面。

(A) 社会教育 (B) 综合教育 (C) 德育教育

(D) 技术教育

9. ()就是指学生真正按照自己的愿望,学自己想学、爱学的东西,广泛汲取知识营养,在

社会这个更大的知识空间里搏击、遨游,不断扩充、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

(A) 开拓地学 (B) 创造性地学 (C) 健康教育 (D) 持续性教育

10. 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能否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是衡量教法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

(A) 个性潜能 (B) 发展潜能 (C) 健康个体 (D) 个人理想

11. ()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A) 小目标牵引 (B) 大目标牵引 (C) 目标牵引

(D) 以上都不正确

()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因为人的各种需要都必须以学习的途12. 在人的各种基本需要中,

径来满足。

(A) 生理 (B) 社会 (C) 生活

(D) 学习

(),但一定要教得最好,绝非盲目、无度用“药”。 13. 素质教育对教的基本要求是:

(A) 为教而教 (B) 教学相长 (C) 教到必要 (D) 教有所学

14. ()是指素质教育施教过程应重构学生培养的思路,寻求有利于促进他们自主健康成长的

途径,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

(A) 素质教育改革 (B) 新课程研讨 (C) 新思路构建 (D) 新课改方案

15. ()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A) 个人品德修养 (B) 科学文化素质 (C) 独立人格素质 (D) 思想道德素质

(),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16.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

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A) 科学发展观

(B) 文化素养基本理论 (C) 教育基本理论

(D) 教育学原理

17. ()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

交流。

(A) 高效快递 (B) 质量传递 (C) 高质课改 (D) 高质效传递

[分值:1.0

18. 课程的()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以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

(A) 分级管理 (B) 学科管理 (C) 地方管理 (D) 学校管理

19. ()开发特别要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将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通

过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教育课程 (D) 学校课程

20. ()是指具有崇高昂扬、深远自由、坚定扎实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独特、积极健康的审美情

趣与品质。

(A) 精神审美素质 (B) 个人品德素质

11. 教材的根本属性决定了教材同时具有()等属性。

(A) 实用性与延展性 (B) 科学性和实践性 (C) 教育性和艺术性

(D) 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

12.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可以从()等方面去进行。

“八荣八耻” (A) 大力宣传和践行

广泛传播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道

(B) 德风尚 (C) 鼓励学生增加体育锻炼,直接感受祖国强大的实力 (D) 引导个体自觉加强修养锻炼

。 13. 素质教育目标设计的现实依据是()

(A) 充分认识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要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确定符合当地社会发展水平、 (B) 体现自身特色的教育目标 (C) 从受教育者自身的实际出发 (D) 综合国情和社会现实考虑

,促进其个性14.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塑造与潜能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和结合,意思是()

的健康发展。

(A) 以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B) 以科学方法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C) 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对受教育者进行塑造和完善 (D) 以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个体能动力为依据

。 15. 素质教育目标是()

(A) 素质教育理想的现实化

(B) 为学生提供自定目标、自主评价、自由发展的机会 (C) 素质教育职能发挥过程的分解和落实 (D) 素质教育职能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16. 就人类知识总体而言,不存在更有价值或更无价值之分,对任何知识的价值判断都要根据

特定的()和一般意义而定。

(A) 对象需求 (B) 培养目标 (C) 培养过程 (D) 对象价值

。 17. 个体品德是由多种维度的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分为品德的()

(A) 形式维 (B) 功能维 (C) 内容维 (D) 效果维

18. 精神审美素质具体包括()等内容。

(A) 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 (B) 坚定昂扬的精神境界 (C) 求真自由的胸怀情感

(D) 准确地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良好品质

。 19.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某一层次教育目标的设计者,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处于决策层次的教育工作者要对全国或一个地区,乃至每一个学校的教育目

(A) 标进行设计

(B) 学校领导者需要对本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 (C) 授课的教师需要对本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

(D) 每一位教师需要对本学科乃至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周密设计

。 20. 与全面振兴国家的要求相比,目前人们思想素质还存在的一些差距是()

(A) 认识偏颇,观念陈旧 (B) 社会公德不足 (C) 良心约束无力 (D) 视野短浅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要充分开发国家课程,首先要对国家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基本的评价。

(是) (否)

2.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光的

重要价值为前提。

(是) (否)

3.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财富的差异。

(是) (否)

4. 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激活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培养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创造性。

(是) (否)

5. 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

(是) (否)

6.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离开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学校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不可能的。

(是) (否)

7.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 (否)

8. 任何思想都有相应的道德反映,各种道德都是相同的思想体现。

(是) (否)

9. 家庭教育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是) (否)

10.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 (否)

“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11.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

生活的通行证”。

(是) (否)

12. 素质教育以学为本,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是) (否)

13.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

(是) (否)

14.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统一差异性。

(是) (否)

15. 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

(是) (否)

16. 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是) (否)

就是向“科研型”教师乃至教17.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努力构建带有自己教育风格的教育模式,

育家前进的一条重要途径。

(是) (否)

18.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优秀学生的教育。

(是) (否)

19. 所谓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的恢弘气度、文化的传统力量和文化持久的生命力,都植根于

文化的底蕴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qx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