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一等奖教案系列(独家提供,可遇不可求)—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更新时间:2023-10-12 23: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竞赛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参赛教案: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参赛单位:

参赛教师:

参 赛 作 品

2011年3月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授课时间:2课时

■ 授课类型:理论课

■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和实践过程,了解中国革命经历的挫折、坎坷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历程;使学生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是从中国革命实际和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而进一步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 教学方法:

理论讲述与启发思考相结合。具体而言,按以下逻辑结构展开: 通过对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及其内政外交政策的阐释,使学生认识到南京国民政府已经成为民主革命的对象。

通过对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阐述,使学生明晰革命新道路的创建的历程,理解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中国革命的艰难,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 学时分配:

本章内容安排2课时。

其中第一个大问题(即?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的确立?)和第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二个大问题中的第一个小问题(即?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1课时;第二个大问题中的第二个小问题(即?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和第三个大问题(即?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为1课时。

■ 教学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一)国民党各派的纷争与宁汉合流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和东北易帜 (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内政外交

1.内政 2.外交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一)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八七会议 2.各地武装起义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4.其它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1.红色政权有可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 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3.“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三、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2.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遵义会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红军长征的胜利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 教学基本内容: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导入课程

▲ 巴黎公社:巴黎工人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是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 十月革命:革命首先在大城市彼得格勒成功。1917年11月至1918年2~3月,社会主义革命从城市推进到乡村,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社会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这就是列宁所说的苏维埃政权的?凯歌行进?。

法国巴黎、俄国彼得格勒都是作为大城市的首都。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是本章需要讲述的内容。

一、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的确立[板书]

(一)国民党各派的纷争与宁汉合流[板书]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内部则派系林立,存在着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以及以谢持、张继为代表的“西山会议派”在上海的国民党中央。为了争夺中央权力,国民党内的政客集团和军阀互相勾结,你争我斗,政争迭起。

当时国民党各派系的纷争,主要表现为宁汉双方的争斗。“七.一五”政变后,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已趋于一致。双方斗争的焦点是谁统一谁的问题。蒋介石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于1927年8月13日通电“下野”,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东渡日本。

蒋介石的下野为宁汉合流铺平了道路。9月16日,宁、汉、沪三方在南京成立代行中央执监委员会职权的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接管改组宁汉双方政府,撤销南京、武汉、上海3个中央党部,达成国民党的所谓统一。但由于分赃不均,特委会的实权落到了桂系李宗仁和西山会议派的手中。于是,宁汉对立又演化成宁粤对立。

为了推倒特委会,蒋介石不惜与政敌汪精卫握手言和,迫使桂系停止特委会的活动。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上通过了《整理党务》、《改组国民政府》、《制止共产党阴谋》、《集中革命势力限期完成北伐案》等决议案,改组了国民党中央机构和国民党政府机构。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和东北易帜[板书]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以后,蒋、冯、阎、桂四派新军阀为了共同完成对奉系军阀的“北伐”,暂时获得妥协。1928年4月,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5月,攻占济南。日本借口保护侨民,公然出兵济南进行阻挡,对中国军民进行血腥屠杀,中国军民死亡6123人,伤1700余人,财产损失严重,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蒋介石坚持妥协政策,命令中国军队撤出济南,绕道北上,逼近天津。张作霖见大势已去,遂向东北撤军。撤退途中,张作霖被日军预先埋置的炸药炸死。6月15日,南京政府宣布“统一”告成,同时决定对东北采用和平解决的方针。

张作霖死后,其子张学良就任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在此之前,西南各省军阀先后通电拥蒋,新疆、热河也宣布“易帜”。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北洋军阀中的奉系也最后退出历史舞台,北洋军阀统治宣告结束。

[设问]

大革命失败后,为什么国民党南京政府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内政外交[板书] 1.内政[板书]

1928年8月,国民党召开二届五中全会,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会议通过了25项议案,体现了“以党治国”、“以党治政”、“以党治军”的原则,初步建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国民政府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组成,并分别执行治权。五院制的建立,表明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府体制已基本完备。国民党的训政体制在形式上采用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客观上起了一定程度的民主宣传作用。但这种训政体制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形式同中国封建专制的实质杂糅而成。人民的权力被剥夺,国民党中央取代了国民政府,为确定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

◆ 政治压迫

1927年4月,南京政府建立后,蒋介石就在全国建立了“清党委员会”,对共产党和革命人民进行疯狂的血腥镇压。严禁工人罢工,解散工会、农会及其他各种群众团体,取缔群众运动。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通过《制止共产党阴谋案》,规定:凡经审查确为属于共产党之理论、方法、机关、运动者,均应积极铲除,或预为防范。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就达31万多人,到1932年被杀害者竟达100万以上。

为了对人民实行高压统治,国民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令。从1928年开始,南京政府先后公布《中华民国刑法》、《暂行反革命治罪法》、《政府与民众之关系及其职权案》、《反省院条例》、《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等法律法规,从诸多方面限制、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了维护统治,国民党不仅在全国建立起了数量庞大的军队,而且还建立了一个庞大严密的特务网。其中,以陈果夫、陈立夫的CC集团为基础成立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和以戴笠、贺钟寒的复兴社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是两个规模最大的特务组织。

◆ 经济剥削

在经济上,国民党政府通过增加税收、发行公债、进行金融投机等各种手段,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掠夺财富,逐步形成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主义。他们订立各种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进行侵蚀、吞并和剥夺,使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在农村,国民党虽在1930年公布了《土地法》,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但实际上取消了国民革命时期实行的“二五减租”,极力维护封建土地制度,农村经济状况日益恶化。

2.外交[板书] ◆ 对帝国主义的妥协

在外交上,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奉行对帝国主义妥协的政策。在处理北伐时期的南京惨案和济南惨案等问题上,国民政府都做出了巨大的让步。1928年3月,国民政府在同美国谈判解决宁案过程中,向列强表示已枪决士兵19人及当地居民33人,追缉此案“要犯”林祖涵。随后,在换文照会中竟向美国“深表歉意”,并答应“赔偿损失”和“惩办凶手”,承认美国军队炮轰南京是“保护美侨生命” 。1929年3月28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和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签订了《济南协定》,表示不追究日本侵占中国城市、杀死中国军民的罪行,保证在华日本人安全,保证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 反苏

南京国民政府对苏联采取了强硬的反苏政策。1927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以广州起义为借口,宣布与苏联断绝外交关系,撤销对各省苏联领事的承认,关闭苏联在华的一切国营商业机构。同时,还派兵围攻苏联驻广州领事馆,枪杀使馆人员。对此,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曾发出照会,提出强烈抗议。蒋介石政府不仅蔑视苏联的抗议,而且变本加厉地推行反苏政策。

结论: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说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与北洋军阀的统治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其阶级实质,“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 。但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比北洋军阀的统治更富于欺骗性、买办性和残酷性,因此,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依然任重道远。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板书]

(一)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板书]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八七会议[板书]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为了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新的路线和政策,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会议由李维汉主持,听取了罗明纳兹的报告和瞿秋白关于党的新任务的报告,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发言中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的著名论断。会议改选产生了党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并决定将在湘鄂赣粤等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它“反对了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大进了一步”。它在中国革命危机的关头,清算和结束了共产党内的右倾错误,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鼓舞了他们的斗争勇气。这就使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工农武装斗争的新阶段。会议的主要不足之处是对革命失败后的低潮形势缺乏正确认识,在反对右倾的同时没有注意防止和纠正党内“左”的错误。这就为不久发生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开辟了道路。

●补充资料●

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摘录)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

毛 泽 东

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摘自《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各地武装起义[板书] ★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南昌起义爆发。起义胜利后,成立了以共产党人为主体,有国民党左派参加的革命委员会,发表了《八一起义宣言》。8月3日,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以期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占领出海口,取得国际援助,充实力量,然后伺机攻取广州,重整旗鼓,再行北伐。但是,起义部队在南下途中,遭到强大敌人的围攻而受到很大的损失。一部分部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军会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等领导下,转入粤赣湘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一面坚持革命斗争的光辉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南昌起义是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

★ 湘赣边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前往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领导秋收起义。8月,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作为起义的军事领导机关。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抛弃国民党的旗帜,直接打出共产党的旗号,起义计划以夺取长沙为目标。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分别从江西的修水、铜鼓、安源等地出发,进入湖南境内,准备会攻长沙。起义军一度占领浏阳、醴陵和一些城镇,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夺取长沙的目标已无法实现。9月19日,前敌委员会在文家市召开会议,讨论进军方向问题。经过激烈争论,否定了一部分人“取浏阳直攻长沙”的意见,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向南转移,以保存革命力量。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革命从城市到农村战略转变的开始。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根据部队大量减员和思想混乱的情况,进行了整编。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开始。10月初,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古城,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毛泽东提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0月底,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的中心地区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农村的进军,为国民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 广州起义

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1927年12月11日,在张太雷、叶挺、叶剑英、周文雍、聂荣臻等领导下,举行了广州起义,这是一次工人和士兵联合的城市武装暴动。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占领了广州市区的大部分地区,随即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并发表了宣言和政纲。12月,敌军在美、英、法等国军舰支持下大举反扑,起义军虽经3天3夜的浴血奋战而最终仍遭失败。起义主要领导人张太雷在战斗中牺牲,革命群众7、8千人惨遭杀害。撤出的起义部队,大部分到东江地区,小部分到广西左右江地区,分别参加了当地的武装斗争。

广州起义是以城市工人阶级为主体的革命武装向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英勇反击,是中国共产党挽救革命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又一次英勇尝试。它的失败表明:在国民党新军阀拥有强大武力的情况下,试图以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来迅速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打击了国民党的新军阀统治,扩大了革命影响,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板书]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远离中心城市,四周都是产粮区,最利于军事割据。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红军到达井冈山后,采取积极发展的方针,分兵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恢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复发展地方党组织,规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将原来井冈山的农民自卫军袁文才、王佐的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2团。到1928年2月,先后建立了茶陵、隧川、宁冈3县的工农兵政府和赤卫大队,从1928年3月开始,边界各县先后开展了打土豪的斗争和土地革命的试点工作。至此,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民自卫军到达井冈,在宁冈砻市与毛泽东所部胜利会师。5月4日,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2个师,全军共1万余人。两军会师有力地促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成功地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结合起来,在全国黑暗中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略转变,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 新闻链接 ■

革命后代“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200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6月8日,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共南昌市委、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主办的革命后代?重上井冈山?活动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下正式启动,从全国各地前来的200余名革命后代代表齐聚南昌。

?重上井冈山?活动传达了人们对革命先烈们深切的缅怀之情,也让大家重温了革命历史,想起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一位参加活动的团员说到:?重上井冈山活动?让我们再次回想起革命的艰辛,将会更加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

4.其它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板书]

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外,从1928到1930年,中国共产党人开辟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的主要根据地还有:

★ 赣南闽西根据地。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主力向赣南进军,创建了赣南根据地。随后,红4军3次进入闽西,配合邓子恢等开辟了闽西根据地。1931年,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根据地最大时有21个县,5万平方公里,250万人口,为全国最大的根据地,称为中央革命根据地。

★ 湘鄂赣根据地。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领导了平江起义,创立了红5军,在湖南平江、浏阳、江西万载、修水、铜鼓、萍乡一带进行游击战争,开辟了湘鄂赣根据地并逐步发展壮大。

★ 闽浙赣根据地。1928年1月,方志敏等领导了赣东北弋阳、横峰起义后,转战到两县交界的磨盘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1930年,共产党领导了闽北崇安农民起义,开始创建闽北根据地。1930年夏,赣东北与闽北区结合为闽浙赣根据地,后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

★ 鄂豫皖根据地。1929年,原湖北黄安、麻城起义的队伍创建了鄂东根据地。同年,中国共产党又在河南商城和安徽六安、霍山发动起义,开始创建豫东南和皖西根据地。1930年4月,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成立,后将3个地区连成一片,形成鄂豫皖根据地。

★ 洪湖湘鄂西根据地。1929年,贺龙、周逸群率红军第4军开辟了湘鄂西根据地。后周逸群回到荆江西岸开展武装斗争,创建洪湖根据地。1930年7月,洪湖与湘鄂西根据地连成一片。

★ 广西左右江根据地。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李明瑞、俞作豫等在左江的龙州地区发动起义,创建了左江革命根据地。

总之,从1927年秋收起义开始到1930年,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遍及10多个省区的15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正式红军已发展为13个军7万余人,加上地方部队,近10万人。工农武装割据所点燃的星星之火,已开始形成燎原之势。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板书]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做出了最卓越的贡献。他不仅在实践上首先把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武装斗争的立足点放在农村,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开创了井冈山根据地,创造性地解决了为坚持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而且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了说明。

毛泽东于1928年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1月,毛泽东又写了《井冈山的斗争》,提出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三者紧密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地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必须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初步论述了党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解决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以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中,对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做了全面论述,使这一理论得到不断完善。

1.红色政权有可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板书]

★ 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广泛存在,广大农村有不完全依赖城市而存在的相对独立性,这就为红色政权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民又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这就使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势力范围的划分,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使得共产党领导的若干小块区域,能在周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下存在和发展。中国又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有广泛的回旋余地。上述这些中国的特殊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 国民革命为红军和共产党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良好的群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经济建设

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地军民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着重发展农业生产,努力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在许多青壮年参军参战的情况下,获得了土地的农民群众自愿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成立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合理调节人力、物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努力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增加农作物产量。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增长,公营的军需工业和厂矿企业也开始建立起来。苏维埃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开展同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贸易往来,设置了对外贸易机关,奖励私人商业输出输入各种必要的商品。

毛泽东在1933年8月和1934年1月先后作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报告,总结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阐述了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他指出:“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

◆ 文化建设

苏维埃政府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文盲众多,是旧社会广大农村的共同特点。根据地内普遍建立了各种夜校、半日制学校、补习学校或识字班。中央根据地还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列宁师范学校、中央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等,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着力培养各方面的干部和专门人才。工农群众开始获得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根据地所呈现出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同国民党统治区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根据地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它使陷身于苦难深渊的中国人民看到了一线光明和希望。

2.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板书]

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由于对中国政局的复杂性和中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中国共产党内开始滋长了一种“左”的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一些地区举行暴动。

●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左”倾冒险错误,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其主要错误是: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这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的复兴受到严重挫折,使辛苦积蓄起来的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损失。

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以外,主要的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地结合起来。

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这次错误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其教训是极其惨痛而又深刻的。

■ 学术新观点 ■

三次“左”倾错误的新表述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作为一份献给党的十六大的厚礼,于2002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该书根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次?左?倾错误的不同情况和不同危害程度,作了新的表述:对第一次,只称?‘左’倾盲动错误?,不出现瞿秋白的名字;对第二次,称?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不出现?主义?二字;对第三次,称?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这一表述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板书] 1.遵义会议[板书]

历史的经验表明:革命的政党,革命的人民,总是要反复地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经过比较和对照,才能够锻炼得成熟起来,才有赢得胜利的保证。

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在强渡湘江之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锐减到3万多人。严酷的事实教育了广大的共产党员和红军官兵,他们开始产生对错误领导的怀疑、不满。一些支持过“左”倾错误的中央领导人如张闻天、王稼祥等,也改变态度,转而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样,当中央红军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并在占领黔北重镇遵义之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议”)。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会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并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从幼年达到了成熟。

遵义会议表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在领导中国革命全过程的某一个时期内,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其他原因,党和党的领导人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严重的错误。但是,错误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损害党,损害人民;另一方面是“好教员”,很好地教育了党,教育了人民,对革命有好处。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的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犯错误的教训,“一方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又一方面反对‘左’倾机会主义”,使自己“从两条战线斗争中巩固和壮大起来”,从而把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坚持下来并推向前进的。

2.红军长征的胜利[板书]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人迹罕至的夹金山,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1935年6月中央红军抵达四川懋功地区,同5月初离开川陕根据地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实行转移到达那里的红四方面军会师。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同陕北红军会合,有了新的落脚点和战略基地。至此,中央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尽管经过长征,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从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不足3万人。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这3万人作基干,使革命力量逐步发展壮大,直到取得全国胜利的。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共产党员和红军将士在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它永远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和人民军队奋勇向前。

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开展的理论工作,对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思想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的工作,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广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满怀信心地去迎接即将到来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 讨论题、思考题:

1.毛泽东是如何在革命实践中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 ■ 阅读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中共中央文件选集》(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3.陈绍禹:《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中共中央文件选集》(7),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4.《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来》(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9

六大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qe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