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药剂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11-23 13: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 年《药剂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

1.填写下列物质在片剂生产中的用途:CAP ,淀粉浆,低取代

羟丙基纤维素_ 。2.简单低共熔混合物中,药物以____形式分散;固态溶液中,药物以

___状态分散。3.脂质体是由___和______组成的___微小囊泡,可作为药物载体。4.注射液制备中配液的方法有__和___,大输液的制备大多采用_____的配液方法。5.影响不溶性骨架片释药速率的主要因素为____、___、孔径、弯曲程度。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50 分,请将答案填于答题卡中)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氯化钠等渗当量的定义是( )

A.与1 克某一指定的化学药品浓度相当的氯化钠的量 B.与1 克氯化钠浓度相当的某一指定的化学药品的量 C.与1 克某一指定的化学药品呈等渗的氯化钠的量 D.与1 克氯化钠呈等渗的某一指定的化学药品的当量数 E.使某溶液变成等渗溶液时氯化钠的当量数 2.滴丸常采用固体分散技术中用于制备( )

A. 熔融法B.溶剂法C.冻干技术D.研磨法E.溶剂-喷雾干燥法 3.关于药物影响浸出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乙醇与水的不同比例混合物作溶剂时有利于选择成分的浸出B.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对浸出越有利 C.浓度梯度越大.浸出速度越快D.提高浸取压力有利于增加浸润过程的速度 E.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速度不变,对加快浸出过程有利

4.一般而言,药物制剂的有效期是指药物降解的所经历的时间( ) A.5% B.10% C.15% D. 20% E.25%

5.下列增加微粒动力学稳定性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增加介质粘度B .增加粒径C .减小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D.控制温度变化E.提高微粒粒径的均匀性 6.下列有关混悬剂的叙述哪项有误( )

A.在混悬剂中,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胃肠道吸收迅速B.外用混悬剂应容易涂布,而且有一定粘度要求 C.混悬剂中微粒大小根据用途不同,可有不同要求D.有时为了产生缓释作用,可以考虑制成混悬剂 E.毒性较大的药物制成混悬剂,比制成片剂更为安全 7.下列栓剂置换价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

A.是同体积不同基质的重量之比B.是主药的重量与基质的重量之比C.是主药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之比 D.是主药的体积与基质的体积之比E.同重量不同基质的体积之比 8.胶囊剂不检查的项目是( )

A.装量差异B.崩解时限C.溶出度D.水分E. 外观 9.不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

A.脂肪酸甘油脂B.卵磷脂C.司盘D.吐温E.卖泽 10.维生素C 的降解的主要途径是( ) A.脱羧B.氧化C.光学异构化D.聚合E.水解

11.在口服缓释、控释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为( ) A.崩解B.释放C.吸收D.代谢E.不一定

12.原料药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可以直接应用的成品称为( ) A.制剂B.剂型C.成药D.药品E.药物 13.药物稳定性预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A.Stocks 方程B.Arrhenius 指数定律C.Noyes 方程 D.Noyes-Whitney 方程E.Poiseuile 公式

14.下列关于剂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剂型是药物供临床应用的形式

B.同一种原料药可以根据临床的需要制成不同的剂型 3

C.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剂型其临床应用是不同的 D.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剂型其临床应用是相同的 E.药物剂型必须与给药途径相适应 15.下列不属于溶胶剂特性的是( )

A.热力学不稳定B.能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 C.具布朗运动D.不具丁铎尔现象E.胶粒带电

(二)配伍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A.低分子溶液剂B.高分子溶液剂C.乳剂 D.溶胶剂E.混悬剂

16.是由低分子药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分散微粒小于lnm 17.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液体制剂 18.疏水胶体溶液

19.由不溶性液体药物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 A.Krafft点B.昙点C.HLB D.CMC E.杀菌与消毒 20.表面活性剂溶解度急剧增大时的温度 21.临界胶束浓度

22.表面活性剂溶解度下降,出现混浊时的温度 A.环氧乙烷灭菌法B.流通蒸气灭菌法C.热压灭菌法 D.滤过灭菌法E.干热灭菌法 指出下列药物的适宜灭菌方法 23.氯化钠注射液 24.胰岛素注射液 25.青霉素粉针

三、名词解释(每题4 分,共16 分) 1.固体分散技术

2.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药物 3.单凝聚法 4.潜溶现象与潜溶剂 四、问答题(共24 分)

1.说明脂质体的组成、结构特点(可画图说明)和该制剂的特点。

2.什么是崩解剂,片剂中加入崩解剂的作用是什么?崩解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3.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有何优点?缓释和控释制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药剂学试题18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利用度2、表观分布容积3、首过效应4、被动扩散5、主动转运6、吸收7、肠肝循环8、胞饮作用9、消除10、生物半衰期 二、判断正误

1、 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最可能是受溶出速度所限制的 2、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药物的体内组织中分布的容积

3、 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生物利用度低于药物从直肠吸收的生物利用度的可能原因是药物具有较大的表观分布容积

4、 给药途径可以影响药物的疗效强弱,但不影响药物的适应症。

5、 测定药物在血浆中总的药物浓度比测定游离型药物浓度更能反映药物的药理效应强弱。 6、 口服大剂量核黄素一般具有低生物利用度的原因是核黄素在胃肠道的溶解度太小。 7、 影响药物肾排泄相互作用的主要机理是影响药物的肾小球过滤。 8、 药物的代谢途径与给药途径无关,而只与药物和动物种类有关。 9、 具有特殊吸收部位的药物不能制成口服缓释制剂

三、

1. 2.

填空

药物对某组织有特殊的亲和性时,该组织就可能成为药物贮库,该组织的药物浓度会增高,这种现象称( )。 吸收是指药物由机体用药部位进入( )的过程。分布是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后,通过( )向( )的过程。排泄是指( )的过程。

3. 消除是( )与( )过程的综合效果。药物在体内的( )与( )过程一般总称为处置。

4. 5.

药物体内代谢分为两相,第一相的反应类型包括( )、( )和( )。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 )和( )。它是衡量制剂( )的重要指标。

6. 7. 8. 9.

栓剂中使用( )基质有利用水溶性药物的吸收。

立即起作用的缓释制剂包括( )和( )两部分。 人的体液由( )、( )、( )组成。

药物对某组织有特殊的亲和性时,该组织就可能成为药物贮库,该组织的药

物浓度会增高,这种现象称( )。

10.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一种( )过程,有饱合现象,血浆中的药物的游离型与结合型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四、多项选择题

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的下述哪些体内过程( )。

A 、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

2、 用药对象的生物因素研究包括( )。

A种属差异B、种族差异C、性别差异D、年龄差异 3、 生物药剂学中广义的剂型因素研究包括( )。

A、

药物的物理性质 B、药物的化学性质

C、制剂的处方组成 D、药物的剂型

4、药物在机体内的转运过程包括( )。 A 、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 5、药物在体内的消除过程包括( )。 A 、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 6、药物在体内的处置过程包括( )。 A 、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

7、口服片剂吸收的体内过程包括( )。

A、崩解B、吸收C、分布、D、代谢 8、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 )。

A、 正确评价药剂质量 B、 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 C、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D、 发挥药物最佳的治疗作用

9、现在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

A、 固体制剂的溶出速率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B、 研究改进药物溶出速率与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C、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 D、 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控释制剂 10.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为( )。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作用

11. 主动转运的特点( )。

A. 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载体量有关,往往出现饱和现象 B. 逆浓度梯度转运

C. 需要消耗机体能量,能量的来源主要由细胞代谢产生的ADP提供 D. 不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12、影响药物胃肠道给药的因素( )。 A. 给药部位 B. 给药剂型 C. 给药浓度 D. 给药剂量

13.溶解度小的药通常微粉化增加吸收.通常用的方法( )。 A.研磨 B.微晶结晶法 C.机械粉碎法 D.气流粉碎法

14.多晶型中有以下几个类型( )。 A.超稳定型 B.稳定型 C.亚稳定型 D.不稳定型

15.细胞膜的主要组成( )。 A. 蛋白质 B. 糖 C. 磷脂质 D. 纤维素 五、论述题

1、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和组织蛋白结合对表观分布容积和药物消除有何影响? 2、 假如一种新药口服首过作用很强,下面哪一种剂型的生物利用度较好,为什么? A 水溶液剂 B 混悬剂 C 片剂 D 缓释片剂 3、 如何通过药剂学途径增加药物的淋巴转运 4、 药物的肾排泄机制有哪些?哪些途径有载体参与? 5、 药物相互作用按作用机制可分哪几类?每类各举例说明

影响药物排泄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哪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qc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