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语文第八单元备课

更新时间:2024-05-12 17: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 时 教 学 方 案

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星期____ 课题 识字8 课时数 1 第 1 课时 教学1.认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目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谚语的意思,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4.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科学的兴趣。 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科学的兴趣 关键 认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教学多媒体 媒体 实验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主要环节 一、导人新课 师生活动(学法指导) 设计意图 二、初读感悟,解决字词 初读感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了解了哪些科学知识? 悟,解决2.全班交流 字词 3.小结:科学知识真是无处不在啊! 请大家小声地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 4.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识记“初”,给 “寒”字组组词。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句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⑴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奖给自己弯月亮,有的小朋友奖给自己圆 月亮(教师板画),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一句是写弯月亮?哪一句是写圆 月亮?(随机出示: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① “娥眉月”是什么样的?读词语“娥眉月” A、摸摸自己的眉毛,瞧,弯弯的眉毛下面还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呢,精读课指“目”你记住它了吗?“眉”还可以组哪些词? 文,品味② “月团圆”指的就是这个圆圆的月亮。每月十五、十六时候,月语言 亮是圆圆的。 ③ 初步认识农历,朗读句子。 A、老师这里有一张月历,你能把“娥眉月”和“圆圆月”画 到相应的日子里吗?(指名说) 1

C、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吧!(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二句“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① 导入:如果看到太阳、星星,我们又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 指名读句子。 ◆朝看太阳辨西东 如果早上,你看到太阳,知道是什么方向?你是怎么知道的? ◆夜望北斗知北南 A、说“北斗” a、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说说“北斗” b、课件演示或看插图:北斗七星闪烁,请学生连一连,说说发现。 c、说话:北斗星像什么。(出示:北斗星像 。) d、生字复现:“斗”是今天要学会的生字,你想怎样记住它。 B、你知道面对北斗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引读句子:“夜望北斗知北南” B、原来初三、初四、十五、十六藏在这里呀!你真了不起! 3.合作学习第3~5句话,互帮互助,读懂句子。 ⑴ 布置合作学习任务: 课文中还有3句话,讲了3个科学知识,小朋友可以合作学习,看看哪一组本领大,自己学懂课文。学习的时候,老师建议你们先读句子,再说说句子中的意思。注意,一个小朋友说的时候,别的小朋友要认真地听。 ⑵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⑶ 反馈:你读懂了哪一句话?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湖畔:湖边 畔:边(出示图片,请学生点一点)例如读读“湖”,湖畔;再给“湖”找个朋友。 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南归:从南方回来 归:回 寒:凉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一场:chánɡ 秋雨一场场地下,气温也慢慢降下来;十场秋雨后,冬天也就来临。 4.通过课文得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少知识。我们可以从月亮的变化,知道 ;可以用看太阳和北斗星的方法知道 ;可以根据蜻蜓飞的高低,知道 ;可以通过大雁和燕子飞的方向,知道 ;还可以秋雨下的场数,知道 。 四、写字教学 课 后 录 2

课 时 教 学 方 案

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星期____ 课题 棉花姑娘 课时数 2 第 1 课时 教学1.通过朗读和多次复现,能正确认读“姑、娘”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只、星”目标 等6个字。 2.通过教师耐心地指导,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读好请求的语气。 3.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理解“可恶、盼望、惊奇”等词语的意思,并能感受到棉花姑娘生病时难受的心情和急需医生给它治病的愿望。 4.认识一些对人类帮助的益鸟和益虫,而且了解它们各自帮助的对象。 重点 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难点 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关键 能正确认读“姑、娘”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只、星”等6个字。 教学多媒体 生字卡片 媒体 实验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主要环节 一、导入新课 1. 板书:棉花, ①读一读,读好轻声 ② 见过棉花吗?说说你见过的棉花是什么样的? ③ ③加“姑娘”读好轻声 ④再读“棉花姑娘”。谁能亲亲热热地和它打声招呼? 4.孩子们,“姑、娘“这两个字可是一对好朋友呢!你发现了什么? 5.说得真好。孩子们,我们的汉字呀,真有意思。很多字的偏旁就表示它的意思。一起再来读读课题——(棉花姑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小朋友们,棉花姑娘要给大家说一件事呢?什么事呢?读了 课文就知道了。那就请你赶快打开课文,第一次读课文要注意圈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宝宝认识它;并标出小节号。现在小朋友们就开始读课文吧。检查自然段数,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检查课文词语 3.集体出示词语,在读词过程中,强调要识记的生字。 4.自由再读课文,争取比刚才读得更好。 三、精读课文,对比感受 1.学习第一小节 小朋友刚才的表现这么出色,我很开心,棉花姑娘也很开心!可棉花姑娘却笑不出来,你们知道它怎么了?(生病了)你从课文哪一小节知道?师生活动(学法指导)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3

(第一小节)自由读(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第一小节) (1)个别读 (2)创设情境,体会字词: A、棉花姑娘,你现在还好吧? B、你为什么这么难受啊!(适时出示图片,让小朋友理解“蚜虫”:你瞧,这就是蚜虫,它专门吸食植物身上的汁液,是臭名远扬的大害虫。难怪课文说,它是——可恶的蚜虫。谁能读好这个词,读出对它的讨厌。)(一只蚜虫,两只蚜虫,三只蚜虫??那么多的蚜虫在棉花姑娘的身上爬来爬去,棉花姑娘能不生病吗?谁能读好这句话,出示“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棉花姑娘们,你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呀?请你说??如此强烈的希望,这就叫做——盼望。指名读,正音。那谁能读好这句话呢?) (4)有感情的齐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小朋友,在你们的朗读声中,我仿佛看到了身上爬满蚜虫的棉花姑娘,它们在挣扎、在呐喊,心里是多么痛苦与难受啊!棉花姑娘的病最后好了吗?找到第六节。 ⑵自由读第六小节(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第六小节) ⑶读好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开心??)请个别小朋 友读,再齐读。 ⑷小朋友读着读着,眼前是否出现棉花姑娘动起来的情景?作者的本事真大,用几个词就让我们能感受到,你能找到吗?请把它们圈出来。(“长出、吐出、咧开”,并让学生知道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用实图感受“吐出棉花”的情景)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⑸作者不光能把棉花姑娘写活,而且还能把它美丽的样子也写出来,你能找出这些词语吗?(“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并让学生知道ABAB类型的词语与AB类型的词语在表达程度上不同)再一次美美的齐读第六小节。 ⑹练习说一说: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 )。(多媒体或小黑板) 3.对比读第一小节和第六小节,进一步体会棉花姑娘生病时与 病好时的不同心情 ⑴个别生读 ⑵小组比赛读 ⑶男女生比赛读⑷师生同读两小节 四、总结本课,点出主题 课 后 录 4

课 时 教 学 方 案

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星期____ 课题 棉花姑娘 课时数 2 第 2 课时 教学1.通过朗读和多次复现,能正确认读“姑、娘”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只、星”目标 等6个字。 2.通过教师耐心地指导,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读好请求的语气。 3.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理解“可恶、盼望、惊奇”等词语的意思,并能感受到棉花姑娘生病时难受的心情和急需医生给它治病的愿望。 4.认识一些对人类帮助的益鸟和益虫,而且了解它们各自帮助的对象。 重点 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难点 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关键 能正确认读“姑、娘”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只、星”等6个字。 教学多媒体 生字卡片 媒体 实验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主要环节 一、复习生字 二、学习2至4小节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感受过棉花姑娘病时和病好后的心情了,那你知不知道病时的棉花姑娘请了谁给它治病? 1.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至4小节 2.汇报交流:句式训练棉花姑娘请 、 、 来帮忙捉害虫。 3.棉花姑娘是怎么跟燕子、青蛙和啄木鸟说的,请小朋友们找出棉花姑娘请求它们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运用朗读评价,指导学生读出请求的语气) 4.那么结果怎么样?(谁也不来帮忙。)为什么? 5.练习说话: ①因为燕子只会 ,所以 。 ②因为啄木鸟只会 ,所以 。 ③因为青蛙只会 ,所以 。 ④理解“只会”。 谁 除了会捉 ,就不会 。 (多媒体或小黑板)原来它们不是不愿意帮忙,而是它们都有自己专门要治的对象。 师生活动(学法指导) 设计意图 5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好它? 2.指名读,随机指导朗读。 3.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哪种小动物读得最有感情。(教师读旁白,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4.请几组优秀的小朋友上台读。 三、学习第五小节 这些小动物都帮不上忙,那到底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 ⒈让学生看实图,认识七星瓢虫,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七星瓢虫,再读一读课文中描写七星瓢虫的句子。 ⒉自由读棉花姑娘说的话( 棉花姑娘为什么要“惊奇地问”?用换词理解词义,并读出惊奇的语气) ⒊同桌互读它们的对话。 ⒋出示或读句子“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子飞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读了这句话,你想对七星瓢虫说什么?指导读好“很快,吃光。” ⒌齐读第五小节 四、情景表演 小朋友想不想把这篇课文分角色表演一下? 1.想一想,这里应该有几个角色呢?(5个,分别是棉花姑娘、 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子) 2.请4名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教师扮演棉花姑娘。师生共演。 3.学生评一评。 五、说收获,总结全文 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益鸟、益 虫?“益鸟、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因为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六、指导书写生字 1.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可分三小组进行教学:“只、星”是上下结构的字,主要特点是“上小下大”;“雪、帮”也是上下结构的字,特点是“上大下小”,“雪”字的第十笔“一”不能写出头,在指导学生书写时要求掌握好。“请、就”同为左右结构的字,注意两边不要分得太开,提醒“就”字最后一笔“丶”不要落下。 2.请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3.学生临写,描红练习。师巡回指导。 课 后 录 6

课 时 教 学 方 案

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星期____ 课题 地球爷爷的手 课时数 2 第 1 课时 教学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目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激发学生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难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关键 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教学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媒体 实验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主要环节 一、激趣导人 1.师:小朋友,我们都有一双红润润的小手,这双小手能干什么呢?(指名回答) 2.师:是啊,我们的小手很能干。但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看另外一双特殊的手,那就是——(板书课题)谁能读读课题?(指名读——齐读)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3.师:小朋友想知道的可真多,真会思考。读懂了课文,你就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①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标上自然段序号。 2.反馈课文自然段数,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正音。 3.检查生字词。 (1)带拼音的生字词 师:刚才我们已经和生字见过面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和他们交上朋友呢? (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2)你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和它们交上朋友的吗? (俩——形声字 摘、踢——用手和脚做动作 引——和“蚓”作比较?? ) (3)去拼音分小组赛读。 (4)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三、精读感悟 师生活动(学法指导) 设计意图 激趣导人 初读感知 7

1.再读课文,边听边想:地球爷爷到底有没有手呢?你从哪儿读懂的?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找到或出示句子(自由读——点名读) ①地球爷爷的手到底是什么呢?(地心引力) ②通过演示“磁铁吸图钉“的小实验,让学生发现、理解什么是“引力” ③我们的地球爷爷也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比我们手中的磁铁不知要大多少倍,它的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 ④地球爷爷的手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 出示填空:操作步骤:①按课文内容填一填,地球爷爷的手力气 ,能让 ,能让 。②联系生活经验,再填一填,你觉得地球爷爷的手还能让 。 ⑤地球爷爷拥有这样一双神气的手,他是多么自豪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地球爷爷说的话吧! 2. 是啊,地球爷爷用他的大手吸引住了地球上的人、树、房子?? 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自由想像说。) 3.总结谈话: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呢!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地球爷爷说的话吧! 课 后 录

精读感悟 8

课 时 教 学 方 案

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星期____ 课题 地球爷爷的手 课时数 2 第 2 课时 教学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目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激发学生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难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关键 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教学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媒体 实验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主要环节 一、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 2、读地球爷爷的话,回顾地心引力的作用。 导入: 师:这篇课文不仅给我们介绍了地球爷爷的手,还给我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呢?你知道它们是谁吗?(随机板书:小猴、小兔)让我们一起叫叫它们的名字吧! 3.孩子们,小猴和小兔是好朋友。那你们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为什么?请你们到课文中找找你们愿意的理由。 预设: ◆小猴和小兔它们玩得很高兴,我想和它们一块儿玩,所以?? ①你是从哪儿看出它们玩得很高兴的? ②(随机出示:一天,他俩在树下玩,跳啊,唱啊,真高兴!)那 你能读除它们的高兴吗?自己先试试。(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小猴和小兔很有礼貌,所以?? ①你是从哪儿看出它们很有礼貌的? ②(随机出示:A、小兔,我请你吃桃子吧。 师生活动(学法指导) 设计意图 9

B、爸爸,请您给我们摘几个桃子,好吗? C、猴伯伯,谢谢您! ③这是一只多么有礼貌的小猴子啊,让我们也来学学小猴子来读读这几句话吧! ◆小猴和小兔很好学,不懂就问,所以?? ①你是从哪儿发现它们很好学的? ②(随机出示: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 是呀,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呢?他又没有手。 ③指导朗读 4.四人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书写指导 1.仔细观察这要写的字,你觉得哪几个字比较难写。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师范写,生书空。 3.学生在书上先描后写。 4.同桌互相评一评。 板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 桃子 足球 掉下来 掉下来 课 后 录 10

课 时 教 学 方 案

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星期____ 课题 兰兰过桥 课时数 2 第 1 课时 教学1. 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能正确认读本课“梁、程”等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目标 “兰、各”等6个生字。 2.听老师范读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爷爷和兰兰说的话,读出兰兰过潜水桥时从\害怕\到\惊奇\的语气以及过塑料桥时\又平又稳\的安全感。 3.说说喜欢那一种桥,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交流。 4.反复诵读打比方的句子,运用\大大小小\、\各种各样\进行想象说话,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 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关键 能正确认读本课“梁、程”等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兰、各”等6个生字。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媒体 主要环节 师生活动(学法指导)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板书:桥) 记得这个字吗?谁能来读一读(齐读:桥) 2.小朋友们,能说说你看到过的桥吗?提示:先说桥的样子,再说桥是用什么造的。 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中也给我们介绍了几座有趣的桥。(板书课题:兰兰过桥)谁能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前鼻音:兰读到位:兰兰 (第二个兰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句 1.借助拼音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 2.把你最喜欢读的那一小节读给同桌听,读得好的地方请同桌跟着读一读,读得不好的地方也请同桌教你读一读。 3.课文中有许多难读的句子,你能读好它吗?(课件出示句子)从个别读到集体读。(随机正音) a、她一看,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b、爷爷告诉她,这种桥叫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成的。 c、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d、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随机正音,理解:桥梁工程师、桥梁专家)

11

实验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初读课文,检查字词句

2.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或用生字卡片:字宝宝和词宝宝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跟大家见面了,快去打声招呼吧! 3.拼音宝宝藏起来了,小朋友们还认吗?请小老师领读。 4.爷爷带兰兰看了几种神奇的桥?(板书:潜水桥、塑料桥)介绍潜水桥的是哪些自然段?写塑料桥的呢? 5.让我们跟着兰兰,先去看看潜水桥吧! 四、学习“潜水桥” (一)品读1--4自然段 1.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四个自然段,边读边找出兰兰过桥时不同感受的词。 2.交流板书:吓、惊奇 能说说理由吗? 3.重点感悟惊奇的理由: 有条件的学校(多媒体出示潜水桥的样子)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时过的桥有什么不同?(没有课件的学校,找出句子,反复朗读。) ①学生汇报后,引导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1)架在水里(2)用玻璃砖制造(3)像一座长长的房子。 提问:为什么把潜水桥比作是长长的房子?(揣摩潜水桥长、高大、结实的特点)。 ②用我们的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读好比喻句。 ③潜水桥还像什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见解) ④看到它的样子就觉得惊奇,那么走在潜水桥上更觉得--?(神奇、与众不同)请找出文中的词句来说说。 a、说说\大大小小的鱼\和\各种各样的船\会有怎样的鱼和怎样的船? b、把\驶过来划过去\改位\驶过来驶过去\或\划过来划过去\可以吗?为什么? c、此时的兰兰就好像是 。真是太神奇了!带着你的感受读好第四自然段。 那么塑料桥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指导写字 课 后 录

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2

课 时 教 学 方 案

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星期____ 课题 兰兰过桥 课时数 2 第 2 课时 教学1. 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能正确认读本课“梁、程”等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目标 “兰、各”等6个生字。 2.听老师范读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爷爷和兰兰说的话,读出兰兰过潜水桥时从\害怕\到\惊奇\的语气以及过塑料桥时\又平又稳\的安全感。 3.说说喜欢那一种桥,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交流。 4.反复诵读打比方的句子,运用\大大小小\、\各种各样\进行想象说话,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 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关键 能正确认读本课“梁、程”等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兰、各”等6个生字。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媒体 主要环节 一、复习导入 1.开小火车朗读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 2 .听写词语:让座、请坐、兰花、各种各样、大大小小 3.朗读第1—4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5--9自然段。 1.见过了潜水桥,让我们跟着兰兰再去看看塑料桥吧! 2.自己读读7.8.9自然段,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先说样子,再说走在桥上的感受) 3.交流反馈:(1)架在小河上(2)用塑料管子制造(3)折叠起来像雨衣一样大小。 4.塑料桥神奇在哪儿?能读好塑料桥给兰兰带来的又平又稳的感觉吗? 5.找到有关语段,说说塑料桥使用的过程、方法。(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放)你觉得塑料桥还有什么优点? 6.交流并出示句子: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1)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塑料桥很轻巧、携带起来非常方便、这桥一会儿是一座桥,一会儿自动叠起像一件雨衣,真像变魔术一样。) (2)比较句子: a、 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桥。 b、 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13

实验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师生活动(学法指导) 设计意图

(要求学生初步明白\薄\和\轻巧\的联系,更深刻地理解\轻巧\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了解塑料桥不同于潜水桥的特点。) (3)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7.8.9自然段吧! 三、复述课文 我们跟随着兰兰见过了潜水桥和塑料桥,现在,你能不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桥,向同桌介绍介绍它的特别之处吗?(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 四、读懂第10自然段 ①、这些桥梁可真有趣啊!难怪课文说??(出示: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②、一起用咱们的朗读来夸夸兰兰的爷爷,你还想怎么夸他?(不愧是桥梁专家) ③、小朋友,未来的桥还会是什么样呢? 四、指导写字 1.扩词--带( )、( )、( ) 急( )、( )、( ) 2.仔细观察:“带”字的秃宝盖在横中线上面一点,“巾”的 横刚好写在横中线上。“急”字的心字底写得宽些,注意三点的不同位置。 作业:把课文中介绍的神奇的桥,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能了解新型的桥梁。 课 后 录 14

课 时 教 学 方 案

日期: 2011 年 月 日 星期____ 课题 火车的故事 课时数 2 第 1 课时 教学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建之”。 目标 2.会写“书、发”等6个字。 3.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和它们的特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科技的迅猛发展,感受祖国的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重点 1.识字、写字,了解课文中介绍的有关火车的知识。 2.量词“列、节、辆”的正确运用。 难点 1.生字的识记,汉字的规范书写。 2.用“最早??后来??再后来??”介绍火车的成长过程。 3.对“创举、夕发朝至、世界屋脊”等词语的理解。 关键 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建之”。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投影(或挂图)。 媒体 主要环节 一、谈话导入: 师生活动(学法指导) 实验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同学们,你们见过火车吗?有关火车的知识你们知道多少?交流课前 查阅的有关火车的知识。(这个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谈话导入 用??原来??的句式说话,比如当有学生说“问了爸爸,知道了??” 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我问了爸爸,原来火车??”) 今天,咱们一块来学习有关火车的故事。(板书:火车的故事)齐读 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号,把不会读的字从文中 划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初读课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了解学生读书情况。重点指导文,学习生字,读第三节和第五节的朗读。(随机正音) 通课文,3.学习生字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课文里的词语宝宝坐着火车来了,让我们赶初步感知课文 紧和他们认识一下,做个朋友吧。(此环节有条件的学校可制作课件,词 语坐着火车出现,没有课件的学校,老师可以在小黑板上画一列火车或让 学生扮演火车,把词语卡片贴在学生的胸前出现,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①自己看着车厢里的词语读一读。 ②请小老师领读。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p3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