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11-02 00: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政策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政策: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2、社会保护:是指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3、公共政策:政府或者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4、伊丽莎白济贫法:1602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颁布的社会福利法案,该法在实行过程中建议应对不同类型的贫民采用不同的救济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体力健全的贫民需要送入劳动工厂,对不能工作的贫民送入救济院或者施以院外救济,为失依儿童安排学徒训练机会。

5、福利国家:是一种工业国家的国家形态,它不只是社会保险或公费医疗,也不只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助计划,甚至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综合。

6、公积金法案:是新加坡的一种社会制度法案,为了改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人民生活条件恶劣,失去工作能力的人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的状况。

7、剩余型模型:剩余型模型假定家庭和市场经济是满足个人需求的两个“自然”渠道和优先性的福利供给结构,当这些制度不能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社会福利制度才发挥作用,是一种补救性的制度,当正常渠道重新发会适当作用后,它就应当撤离出来。

8、制度型模型:制度型模型把社会福利看作是现代工业社会中帮助个人达到自我实现的一个适当的合法的功能。

9、社会需要:是指社会整体的需要,也即社会整体生存、运行、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10、民间组织(民间非营利组织):按照非营利组织的原则建立的组织,其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他们向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提供福利性服务。 11、就业组织(雇主):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以及一些个体雇主,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向其雇主提供各种福利性服务。 12、普惠型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分地给全社会或某些群体中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而不论他们是否每个人都有没满足的需要。 13、选择型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更倾向于首先要界定社会中或一个群体中哪些人真正具有特殊困难,在此基础上将福利项目集中提供给那些最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14、社会政策受损者: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利益受到相对损害的个人或群体。 15、弱势群体:①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中能力低下的群体。 ②弱势群体是指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群体。

③弱势群体的概念是按照人群的某种外部特征来划分类别,它往 泛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人。 16、社会支出:政府社会支出是政府在社会政策各个领域所做的财政投入量的总和,也是指政府财政总支出中用作实施社会政策的部分。

17、准市场模式:主要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

18、社会政策议程:一般特指政府根据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而安排的制定社会政策的计划。 19、社会政策评估:一是指对政策方案的评估;二是对社会政策具体行动及其效果的评估。

二、简答(书后习题)

1、什么是政策、公共政策、社会政策? 答:⑴政策:是指政府或政党有关行动的规则体系。

⑵公共政策: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 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⑶社会政策: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2、当代各国社会政策有哪些内容? 答: ⑴社会保障政策:是政府通过公共行动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体系。

⑵公共医疗卫生政策:是政府或其他组织开展的公共卫生事业和为社会成员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 ⑶公共住房政策:是指有政府或其他组织以福利性的方式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住房补贴的政策。 ⑷公共教育政策:是指有政府或其他组织兴办教育事业,向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的政策。 ⑸劳动就业政策:一般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地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和保护劳动者权利而采取的各种公共行动的总和。

⑹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是指直接面向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中的具有特殊需要的个人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

⑺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体系:重点包括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妇女、移民等群体的专门化社会政策行动。 ⑻社会政策的其它内容:还包括其他一些政策行动领域。

(可按分数看具体答几点)

3、社会行政对社会政策有何作用及意义?(社会政策和社会行政之间的关系)

答:首先、社会政策一般都是由政府行政机构或其委托的机构来组织实施。因此,社会行政系统可看做是社会政策的执行系统。

其次、政府行政机构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常常起到关键性作用。

同样、政府行政机构在社会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与一个国家的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过程密切相关。 4、德国社会保险法的社会控制性质包含哪些内容?

答:保险费与保险金的数额是法律规定的。因为保险金的经费是从平日所交纳的保险费而来,当遇到风险的事儿缴纳保险金并非有失尊严的事。因而比较有效地缓解了当时的劳资矛盾。工人情绪逐渐稳定,生活逐渐改善,社会渐趋安定。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雏形。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政策改革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

答:⑴改革初期阶段:出现就业、住房、养老问题,就业政策方面“三结合”就业方针,养老保险方面设置社会统筹机制。 ⑵深化改革阶段:颁布大量新的法律法规;医疗方面建立“三方结合”;建立失业保障制度。 ⑶形成新的框架阶段:建立了社会政策体系;社会救助方面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服务市场化;社会福利社会化、住房商品化。

6、蒂特马斯社会政策研究取向及其长处和不足是什么?(长处或不足取一个)

答:㈠长处:首先,蒂特马斯肯定价值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认为社会政策研究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 其次,蒂特马斯认为社会科学既不是价值中立的,也不能离开客观事实,因此主张把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结论与建议建立在事实和可以检验的证据基础上。

最后,对于蒂特马斯来讲,社会政策的论题比社会服务广泛得多。

㈡不足:其一,单一价值取向。蒂特马斯执着于费边主义的价值观和他自己的福利观。

其二,非理论取向。蒂特马斯的社会政策分析取向是特别的、非系统的和非理论的。 7、比较关于福利国家的公民权理论和集体道德责任说。答:书P56

公民权理论(代表:英国学者马歇尔):政府的社会福利供给是公民权历史演进的结果。公民权从无到逐步扩大,广大民众获得了司法民权和而后的政治权,公民身份的发展也要求社会权的扩大,公民社会权的扩大要求国家必须保证人民有权利获得充分的收入、卫生、住房和教育等。国家必须在法律上建立这些权利,并保证他们实施。

集体道德责任说(英国学者蒂特马斯):主张社会福利应当是公民的集体道德责任。因为国家代表其公民,公民通过国家来担负集体责任和表达他们的利他主义行为。国家不仅有权威和资源来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且它的介入有积极的道德结果:促进利他主义行为、增强团结、促进社会接纳、养成同情心。如果人们承认他们拥有国家,以及国家代表他们的集体利益,那么他们就会愿意支付税款来资助社会服务方案,不仅帮助穷人,而且提升所有人的福利。因此社会政策服务于基本的道德目的。

8、社会政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什么?

答:社会政策学科是随着社会政策实践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当今许多国家中,社会政策已经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专门的学科。社会政策是一门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社会科学学科。它不但是立足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体系上的,而且在研究活动中也借鉴这些学科所使用的方法。

9、什么是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个人需要:是社会中个体和整体社会为了维系其生存并求得发展而必须设法满足的各种条件。 社会需要:是指社会整体的需要,也即社会整体生存、运行、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关系:有效性:①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满足社会的整合需要;②社会政策已经成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有效组成部分,从而满足社会的秩序需要;③社会政策通过资源的再分配,缩小了不同利益群体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④通过规划和落实社会政策,可以有效地调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使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能同步进行,从而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局限性:①调节分配关系时,影响利益群体的的利益格局。②需要与其他社会控制制度的配合。③通过社会政策不能完全控制社会风险的产生。④社会政策是通过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10、如何理解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有限性?

答:作用: ①扭转社会问题 ②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和强制性 ③科学解决问题④集中全社会力量解决问题

有限性:①存在“政府失灵”的危险②会产生“顾此失彼”的现象 ③可能是决策和实施偏离合理目标和路径。

11、社会政策主要有哪些主体单位?他们各自在社会政策行动中扮演何种角色? 答:⑴社会政策行动的责任者:总体和各方面的责任 ⑵社会政策行动的组织者:制定法规,调动资源,协调行动 ⑶资源提供者:人力物力财力 ⑷社会服务的直接提供者

12、合理的运行机制对社会政策有何意义? 答:①可以规范社会政策行动中各个行动者的行为。 ②可以兼顾社会政策行动公平与效率的目标。 ③可以兼顾公共服务方式与个人自由选择。 13、什么是社会政策的“准市场机制”,其具体内容如何? 答:“准市场机制”主要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 要点:①在公共部门和福利性项目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②改变政府拨款方式:“按人头拨款”转向“政府购买服务”。 ③增加收益者的选择 ④增加福利使用者的付费 ⑤加强多服务机构的业绩考核和评估 14、政府在社会政策的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政府在社会政策行动中承担着最主要的责任。 ⑴社会政策行动的组织者: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和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承担最首要的责任。 ⑵资源提供者:通过税收和公共财政等方式筹集资金,并直接向社会政策行动提供必要财政支持。 ⑶社会服务提供者:政府直接建立和管理公共社会服务机构。 15、社会政策决策一般包括哪些基本的内容? 答:⑴是否采取政策行动:决定是否制定/修改或取消一项或多项社会政策。 ⑵社会政策行动的受益者范围:具体的社会政策行动有其专门的对象群体。 ⑶福利水平的高低:福利项目受益者的平均收益程度。 ⑷资源调动方式:经费总量和经费来源也作出规划。 ⑸社会政策项目的运作方式

16、社会政策决策有哪些基本模式?各种模式有哪些优缺点?

答: ⑴民主型决策模式:优: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使公共政策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并得到多数人拥护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将更加顺利。缺:成本偏高,效率较低,被利用使公共政策偏离公共目标。 ⑵集中型决策模式:优:成本低,效率高。 缺:缺乏民众有效参与和监督 17、社会政策的决策过程常常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答:⑴社会政策的需求情况:社会对政府的某项社会政策的需求情况。 ⑵政府和政党的目标:依据政府自身的政治、将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⑶社会政策的预期效果:一项社会政策能够达到其目标的程度。 ⑷政府的财政能力以及社会政策行动的成本:政府调动资金以投入社会政策行动的能力。 ⑸制度方案和技术条件:是保障社会政策正常运行、有效实施和高效率达到其目标的重要条件。 18、制定社会政策的实施细则有何意义,它一般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 答:制定政策实施细则有利于社会政策的实施 内容:⑴受益者资格及其认定方式 ⑵对受益标准的具体规定 ⑶对受益者及相关机构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 ⑷其他配套政策及措施的设计及运行

19、社会政策行动的管理与企业管理有何异同?

答:企业管理中,管理的对象只是企业内部人员和生产过程,而不是对其服务对象实施管理;社会政策行动管理不仅对社会政策主体的活动实施管理,而且还对社会政策的对象实施管理。 20、分析社会政策评估的重要性及一般方法和过程。

答:㈠重要性:①对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加以监控,防止其发展方向发生偏差 ②通过政策评估等方式对政策方案不断加以检验 ③需要采用专门的政策评估行动来判断其效果

㈡一般方法:①定性分析:主要通过深入解剖个案而获得对整个社会政策行动及其收效的深入了解。

②定量分析:主要通过广泛收集,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从而获得对社会政策行动及其收效的数量分析结论。

㈢过程:评估计划的拟定,评估者和评估机构的选定,评估的实施,评估报告的撰写。 21、福利管理中的漏洞问题 答:“福利漏洞”是指在社会政策实践中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社会福利资金流失和浪费。

产生:①社会福利机构方面的漏洞:资金分配和使用的不合理而导致社会福利资源的浪费,社会福利机构管理不善而导致机构膨胀,管理不善导致机构工作人员非正常地消耗公共资源。 ②服务对象方面的漏洞:受益者得不当受益;超标收益;重复受益;受益转移。 22、什么是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关系? 答:⑴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是包括社会政策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方法论议题。 ⑵在社会政策研究和实践中,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也不是截然对立的,学者一直在其中寻求平衡,但由于社会政策的规范性性质,大部分学者更加强调加之关联在社会政策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性。 23、简述“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理念。 答:⑴“第三条道路”对社会福利国家制度采取了辩证的他态度 ⑵提出了责任与权力平衡的福利原则,即无责任及无权利 ⑶提倡积极的福利,福利国家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以便覆盖那些新型的风险。 ⑷主张用“社会投资国家”取代“福利国家”,福利开支不再是完全由政府来创造和分配,而是由政府与其他机构一起合作来提供。 24、如何理解“社会倾销”?

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资本全球流动,逐渐使国家失去了对资本投资流向的控制,企业可能从税负重的地区撤资,转而在税负轻的地区投资。然后再将在负税轻的地区生产的产品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口到负税重的地区,这就是社会倾销。社会倾销指的是将劳工标准较低的国家生产的商品出口到劳工标准较高的国家的行为。

社会倾销一方面导致经济增长减缓和就业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也使奉行高福利社会政策的国家和地区难以维持其较高的社会开支,因而导致福利国家危机。 25、如何看待“福利移民”?

答:福利移民指的是低层次劳动力向福利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迁移的现象。低技能劳动力倾向福利高的地区移民,以期或得比较有厚的福利待遇;而技术人员和熟练工则倾向于向福利开支较低的地区移民,以期获得较高的工资。

26、什么是社会保障,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社会保障是政府通过公共行动而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体系,是通过制度化的方式

使社会成员在因年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能够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基本功能:①保证基本需要的功能 ②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④调节利益关系的功能 27、社会政策有哪些政治功能?

答:社会政策在一个国家的政治行动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和对政治过程产生的影响。 (1)社会政策与政治制度和政府合法性

一方面,社会政策是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行动内容,是调动民众参与政治过程的重要途径,也是老百姓评价和选择国家政治制度和政府的重要标准。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国家要通过社会政策去实现其民本的目标和价值。没有一套合理可行并得到民众拥护的社会政策行动,“以民为本”将无从谈起。 (2)社会政策与社会稳定 通过广泛实施社会政策,首先可以有效地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从而消除产生社会不稳定的最基本的社会根源;其次,通过实施社会政策可以缩小社会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缓解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并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从而为社会政治稳定创造必要的条件;再有,通过实施社会政策可以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奠定重要的社会基础.从而增强政府在社会中的凝聚力,并提高民众对政府和政治制度的认可和拥护的程度。 (3)社会政策在达到政党政治目标中的作用。执政党通过安排社会政策行动来赢得民众的政治支持,从而维护其执政地位。

28、社会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有哪些?

答:社会政策行动是否符合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 是否坚持了社会公平的原则,

是否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长期发展, 是否促进了社会整合,

是否有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等。

三、分析题

1、论述社会政策行动中的普惠型福利和选择型福利模式的异同和利弊。书P91

(①概念②异同③利弊)参考答案:

①定义:普惠型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分地给全社会或某些群体中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而不论他们是否每个人都有没满足的需要。

选择性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更倾向于首先要界定社会中或一个群体中哪些人真正具有特殊困难,在此基础上将福利项目集中提供给那些最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②两种模式的利弊比较:首先,普惠型福利模式的社会福利对象面宽、操作比较简便、能够防止或降低“贫困烙印”,并且还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整合,降低各类群体之间因福利分配的差异而导致的社会矛盾。但另一方面,普惠型福利模式因其对象面宽而常常导致福利开支巨大,并且一些人认为普惠型福利的效率和效果都不好,因为给并不真正困难的人提供福利服务会导致福利资源的浪费。

其次,选择性福利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能够集中使用福利资源,从而提高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避免或降低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并且还可以降低普通人对福利的依赖。此外,选择性福利专门针对困难者,也可以收到较好的再分配效果。但另一方面,选择性福利因需要有专门的受益者选择机制,因此操作一般比较复杂。并且一旦对受益对象的选择失误,既可能导致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又可能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被排除在外。同时,这一模式还较难避免“贫困烙印”现象。

也可参考下表:

普惠型 福利对象 原则 选择性 政策倾向 利处 对象面宽、操作简便、防覆盖面止贫困烙不加区分 人的权利 大,水平印,促进低 社会整合、降低社会矛盾 集中使用福利资覆盖面源、提高特殊社会需界定 小,最需效率、降关照 要 低福利依赖、再分配效果好 弊端 发展方向 选择性 开支巨 大、效率普惠型 效果差、 福利资源 浪费 多元性 操作复杂,难免导致贫困烙印。 2、论述社会政策的服务传递模式,政府补贴供应方模式的特点和利弊。(书P105) 参考答案:

①福利传递的方面:

从服务传递过程的角度看,社会政策行动中涉及服务受益者、服务机构和政府三个方面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这三个方面的角色分别是:

服务的受益者(如学生、病人、老人、残疾人等)是服务的需求方;

社会服务机构(如学校、医院、老人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是服务的提供方; 政府或民间资助者是服务项目的付费方。 ②政府补贴供应方模式概念

政府补贴供应方模式是政府不负责建设和经营公共服务机构的开支,但可以按照合同向现有的服务机构(包括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也包括非营利机构和商业性服务机构)提供补贴,以使这些机构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社会福利服务的性质,或承担某些具体的社会福利服务的任务。

③政府补贴公共资金层面:

第一种是一般性地补贴服务机构,使其能够降低向服务对象的收费,从而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相关的服务。这种补贴一般只给非营利机构,因为它们不会将政府补贴的公共资金转移为私人利润。

第二种是按服务项目而向服务机构提供专门性补贴,以换取它们承担政府向某些特殊服务对象提供专门服务的任务。这种补贴一般既可以提供给非营利机构,也可以提供给营利性机构,关键看它们是否按合同承担政府委托的福利服务任务。

④政府补贴供应方优点

第一,政府一般不是全面负责服务机构的费用,而只是部分补贴服务机构,因此一般可以节约公共资金的投入。第二,政府公共资金的投入可以直接与机构的表现挂钩,通过评估公共服务机构的表现来决定给其经费投入的多少,或按合同要求服务机构在福利性服务方面达到一定数量和质量标准。第三,由于政府面对着众多的服务机构,因此可以在各个服务机构之间形成竞争,这样就有利于政府对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提出要求和实施宏观控制。

⑤缺点:第一,需方(福利受益者)很难处于“服务购买者”的自主地位,并且在政府与服务机构签订合同的服务项目中,服务对象往往也没有自主选择服务机构的权利,因此服务机构受到来自服务对象的压力仍比较小。第二,受补贴的服务机构长期与政府打交道以后,会形成应付政府检查评估的对策,从而使对机构的约束降低,甚至使来自政府机构的检查评估流于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ov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