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素质

更新时间:2023-09-23 06:35: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家长素质、教育方式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性的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确定了家长的四种素质、十个类型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运用了比较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方法与子女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得出五点结论:

1、 家长文化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呈明显相关;

2、 家长品德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

3、 家长心理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特别发现母亲的心理健康与其子女心理健康相关程度高于父亲与子女的相关度;

4、 家长身体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呈近零相关;

5、 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家长素质、教育方式、心理健康、近零相关、明显相关、显著相关、高度相关。

??????????????????????????????????

“家长素质、教育方式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我曾作为一个课题进行了一年的研究。

一、明确概念

要研究这个问题涉及三个关键词,“家长素质”,“教育方式”和“心理健康”,这三个概念既清晰又模糊的。清晰在于我们好象非常熟悉它,模糊在于我们难于哪一个角度去定义它。

(一)家长素质有哪些?

家长素质就是一般人的素质。我们认为所谓素质,乃是人自身以先天遗传的生理、心理特征为基础,在与教育、环境刺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促进潜能外化的主体因素,也是指有助于个体主动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的身心机能。家长素质是一个整体,主要由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构成。分别说明:

(1)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又称生理素质,是最能外显的一个素质,它是素质结构中的“硬件”,是素质发展的物质前提。身体素质由三个要素构成,即身体形态发展状况、生理机能水平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适应程度。

(2)心理素质。要适应社会,必须要有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可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心理素质显得特别重要。

(3)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一个人在文化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 家长文化素质主要表现为家长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科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家长的语言或文字表达体现出来、特别通过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

(4)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表现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对劳动、对家庭等等的态度和行为。思想品德素质又分知素质、情素质、意素质、行素质。知素质即道德认识水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情素质即道德情感水平,反映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素质即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行素质即道德行为,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人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四大素质构成一个整体,各素质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主要是家长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二)家长教育方式有哪些?

本课题说的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即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目前家长的教育方式主要有十种类型,即:专制型、片面型、养育型、娇惯型、放任型、矛盾型、残缺型、平等型、激励型、科教型。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家长的素质有一定的相关性,低素质的家长很难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往往是高素质的家长。但不是所有高素质家长都有科学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素质与教育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不是绝对的。

(三)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本课题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于是我们特定了学生心理健康六个标准:

(1)正常的智力商数

智力商数简称智商,对智商通俗地可以理解为智力,具体是指数字、空间、逻辑、词汇、记忆等能力,它包括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等五个基本因素。智商有两种,

一种是比率智商。比率智商是运用智力测验,依下列公式求得的:智商 = 智力年龄÷实足年龄× 100 。这里智力年龄指的是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而得出的年龄。如果某儿童智力年龄、实足年龄相等,依公式计算智商测验等于100,即标示其智力相当于中等儿童的发展水平。智商测验者将智商在120以上的称作“聪明”,在80以下称作“愚蠢”。智力测验表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智商在 90~109 之间,智商很高或很低的人的比例是很小的。另一种是离差智商。离差智商把一个人的测验分数与同龄组正常人的智力平均数之比作为智商,即通过计算受试者偏离平均值多少个标准差来衡量。如有两个年龄不同的学生,一个人的智力测量得分高于同龄组分数的平均值,另一个的测验分数低于同龄组的平均值,那么我们就说前者的IQ比后者高。现在大多数智力测验都采用离差智商。 智力是个体观察、领悟、想象、思维、推理等多种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心理健康人的也有智商标准,即智商在80以上。

(2)稳定的情感商数

情感智商简称情商,它是用来测量一个人情绪、情感的指标,是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情商有五个要素:⑴自身情绪的认识;⑵自己情绪的管理,即调控自己的程度;⑶自我激励;⑷他人情绪的认知;⑸人际关系的管理。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成绩的好坏大约有 40%~60% 受情商的影响,特别是智商不太高的学生,可以用情商来弥补,即通过情绪调控,自我激励来提高学习成绩。

(3)一定的意志商数

意志商数简称意商,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指标。就意志这个词而言, 意,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志,对目的方向的坚信、坚持。无意识的本能活动、盲目的冲动或一些习惯动作都不含有或很少有意志的成分。心理健康者具有一定的意商。能面对现实,切实有效地处理困难与挫折。

(4)良好的人际商数

人际商数简称人商,是表示人际关系的指标。心理健康的儿童,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是同学们的知己。

(5)较高的自我商数

自我商数简称自商,是表示自我意识的一种心理指标。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自尊、自爱、自重,他们既能客观的评价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把握自己。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6)鲜明的个性商数

个性商数简称个商,即反映一个人个性好坏的指标。个性亦称人格,是每个人所独有的心理

特性或特有的行为模式,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心理健康者具有相对稳定的,协调一致的个性商数。个性的心理结构,亦称人格结构,由个性倾向性(包括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与性格组成,其中气质、性格是人格的重要部分。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是:动机、兴趣、气质、能力与性格各种指标都不差,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即有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坚韧的毅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

二、开展调查

为研究“家长素质、教育方式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我曾作了以下调查:

(一)较泛性调查。

较泛性调查,即在一个较广范围内进行调查。

1、家长教育方式较泛调查

去年我曾对180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作了问卷调查,发现家长教子方式有以下十种类型:

(1)专制型:家长具有绝对权威 ,说一不二,对孩子极不尊重,既无民主 也无平等。专制型又有不同的亚型:

①拳脚棍棒式教育。有的家长直到今天仍信封“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封建教子观念,对孩子的过错不是说服教育,而是打骂惩罚。孩子一旦犯了错误,就采用“专政”的方式,或大动干戈轻,棍棒相加,或罚跪、关禁闭,不给孩子吃饭。

②轮番轰炸式教育。对孩子的过错,作为家长当然要采取适当方法,进行批评教育,使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应该如何改正。但有的家长却不是这样,往往父亲批评完后,母亲接着批,然后还有爷爷奶奶再来批。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好象家里少一个人批评,孩子的错误就改不掉似的。这样把孩子弄得晕头转向,不知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久而久之便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③越俎代庖式教育。这类家长把自认为正确的、行之有效的一套理念强加于孩子身上。如果孩子有些不同的意见,家长就严加训斥;若是孩子稍表现有所不同,父母就会采取各种软硬措施使孩子就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事事包办,吃饭、穿衣、睡觉,让孩子做什么样的家务劳动,参加什么样的的活动,全由家长说了算。显然这样的家庭教育,必会影响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④强迫学习式教育。这类家长不管孩子是否愿意,自已想让孩子干什么,就强迫孩子学什么,如一到节假日、双休日,就命令孩子训练钢琴、学画画、练书法,把孩子的业余时间占得满满的,全不顾及孩子的愿望和要求。这种做法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2)片面型 :所谓片面型教育方式,是指家长片面追求孩子上大学、考研究生、出国留学

等等,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尺度 ,常用金钱、物质等手段来刺激孩子的学习。由于历史的原因,家长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理想和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绩的期望值较高,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学习至上,成绩至上。为了孩子考个好分数,不少家长舍得投资,重金择校、请家教、买参考书。

(3)养育型:养育型教育方式,调查发现祖辈家长采用比较多。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由于祖辈家长文化水平局限,他们只管孩子衣食,不问孩子的学习。在养育型教育方式下,孩子与家长形成一种简单、直接、表面的交往,但与老师沟通极少。家长对子女监督、教育缺乏,导致孩子在学习方向表现平平,得过且过,行为自由散漫。

(4)娇惯型:这类教育方式,也是祖辈家长采用比较多。 家长把子女看成“掌上明珠”“小皇帝”,无原则满足孩 子的要求,一味地溺爱依从,全家围着“宝贝”转。

(5)放任型:放任型是家长认同自身的价值观,而采取的教养方法。一些家长信封孩子成长要“顺其自然”的观点,对孩子过度信任,认为孩子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所以要特别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好生活、学习等事情。此外家长或者没有文化,或者没时间、精力,于是对于孩子的教育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其实这些家长错误理解孩子成长要“顺其自然”的观点,这里说“顺其自然”,是指孩子生理成长及认识发展要遵循年龄特征和成长规律,顺乎自然,而不是说对孩子的成长,家长可以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玉不琢,不成器”,孩子是未成年人,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能力弱,又生活在复杂社会里,身心发展可塑性非常大,对孩子成长和发展,家长必须给以正确引导和指点。如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很难说孩子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从认识发展说,对孩子放任自流,使孩子与家长之间没有直接的情感沟通,当孩子做对事时,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长期以往孩子便缺乏探索精神和自觉完成任务行为,因此放任是对孩子成长十分有害,放任型教育是不可取的。

(6)矛盾型:由于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持有不同的态度,往往一方唱“黑脸”,一方唱“白脸”;一方严管,一方偏袒。特别是父母之间的互相“拆台”,一方在管教孩子时,另一方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确,总是在贬低对方的管教方式,用错误的方式来对待对方的错误方式,如用溺爱来反对严厉管教,用严厉管教来反对溺爱,这样孩子无法分清是非,使孩子只会关注父母的态度,甚至养成“投机”行为:向态度强硬者隐瞒、欺骗;向态度软弱者威胁、提出过分要求。

(7)残缺型:主要是单亲家庭的教育模式。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爱有残缺,或缺少父爱,或缺少母爱。据我调查七成单亲儿童有心理问题 ,表现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心理容易向畸形发展。

(8)平等型: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家长和孩子建立了平等的关系,家长尊重孩子,孩子孝敬家长。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孩子可以无拘无束地同家长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孩子自己的问题,大人的意见仅供参考,最终决定权在于孩子。这类家庭孩子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与老 师和学生交往比较融洽,具有合作、独 、温顺的个性特征。

(9)激励型:激励型又称赏识型,这类家长懂得一个道理:不管孩子的天赋如何,都必须用心爱护他,激励他,让他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到本领,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因而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n9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