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专项测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17 10: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专项测试题
一、2013作文考什么? 说到审题,还是先审一下2013高考作文要考什么?对于这一敏感的话题,也许我们很难正面道出,无论谁都无法断言,任何的押题只是雾里看花,莞尔一笑。然而研究无罪,到此时在经历了300多天的复习后,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们也许都要“回到原点”去思考,回顾一下历史,翻翻我们的课本,审视一下2013年的考纲,站在觉悟的高度去研究这个考点。 相信高三一整学年所有学校都在训练“新材料作文”,也相信为了稳定的需要,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仍然还继续这种形式的作文命题思路。然而这不是问题的根本,其实考不考“材料作文”,或者其他可能的“半命题作文”,还是回到“话题”“命题”作文,这些只是教导写作的技术就可以了,关键的是我们学生写什么?能写什么?以及命题的人准备要我们表达什么?我想在研究了历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的思想思路后,可以综述如下: (1)指导思想:关注现实,守正出新
(2)主题思想:理想文明、责任未来,乐观进取、感恩美丽。 (3)材料特点:具有多角度,生活性,思辨性。
具体来讲,从近三年高考作文主旨倾向看,无论是2010《与你为邻》,还是2011的《回到原点》,再到2012的“时代与生活”,其实无不体现出命题者对现实生活社会的高度依存度,可以肯定的说对2012到2013年比较热门的话题,比如“中国梦”“廉政节约”“幸福观”“发展与环境”等都不会直接在作文中去“命题”考。但任何一年的作文,包括全国各地都无不在“关注”社会,题以载道的使命从来就不可能偏废。广东高考语文作文也不例外,在倡导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提倡社会公德,关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使命和社会责任,珍惜现代的幸福生活;领悟深刻的做人道理;关注人的发展,社会的创新能力等等方面作文有责无旁贷的使命。所以相信命题者还是要煞费苦心去在“命题”中体现当下社会的关注和主流意识,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追求“真、善、美”上下求索。但要明确一点是题面在“生活性”和“多角度”上将是常态。 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是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让考生从材料的整体或某一角度出发,或感悟,或联想,或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立意写作。新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是: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多则观点型
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审题思路:侧重一面,辩证统一 例1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已经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1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考生在讨论书信可以不可以替代时,可以从书信和网络的特质的不同来写,如果认为书信不可替代,就必须强调书信的优势和价值,说理要透彻,事例要鲜明;反之,则从书信的缺点出发。当然,最好从如何处理好书信和网络的关系上来展开写作。 【归纳整理】在“多则材料观点型”作文中,所给材料有所不同。
(1)相同型——用“求同法”去审题。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处的多则材料。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找出共同点,这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扬起。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却如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没有一点点惬意的笑容。” 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类的材料作文题,并且材料中没有主旨句,审题难度比有主旨句或提示语的单则材料更大一些。完成此类作文题目审题的基本方法是找到多则材料的聚焦点,然后据此将多则材料作文转换成话题作文,进入我们所熟悉的步调。 注意审题原则:逐则分析 ----对比分析----综合分析
①逐则分析要做到:是叙述描写的材料要注意抒情议论的文字,是议论文字则要找到表明观点的内容,明确主旨。
如材料一中是一种社会现象――笑容缺失。
材料二中是外国记者对这一现象(笑容缺失)的不解。 材料三中是对这一现象(笑容缺失)的探讨。
②对比分析要做到:多则材料之间关系是互补关系还是对立关系。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是一种互补关系。
③综合分析要做到:在以上两点分析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找出多则材料的相通之处,最后确定自己的论点。
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微笑的缺失。所以我们可以从这点立论:让笑容回归,生活需要微笑,呼唤微笑。也可以更深入一层来立论:打开你尘封的心灵,沟通从微笑开始,
2、相反型——用“互补法”去审。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对或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的多则材料或者各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的多则材料。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使它们互为补充,从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例如: 例3(2012广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
2
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 【思路点拨】将两段文字结合起来解读,主要谈论“时代与生活”的话题。
汤因比、涵娜、伊雷娜三人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认为,时代影响着人的生活,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而居里夫人却与三人的看法相反,“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1)由汤因比、涵娜、伊雷娜的选择,引申出“时代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出相关观点。如:选择生活在唐代、活在当下、论改革开放时代与80后人的生活观、哪个时代的人生活最幸福,等等。
(2)由居里夫人的话,引申出“人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出相关观点。如:我的生活我做主、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靠我们创建、21世纪,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等等。 例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的豪迈气概。(于丹) 材料二: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易中天)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材料一中于丹强调志存高远,勇攀高峰;材料二中易中天则强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两个人的话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我们可以采用互补法实现二者的统一,立意为:一个人要想成功,既要胸怀大志,又要能做到脚踏实地。 例5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到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思路点拨】都是以山为喻来谈处世之道。这是两则材料在话题上的共同点。但在观点上两者则是截然不同的,尼采主张从半高处看世界,杜甫主张站在山顶看世界。到底该站在哪里看世界呢?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立意角度一:站在半山腰看,世界最美好
俯视走过的路,我们会为我们的勇气和智慧惊叹,我们会为我们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仰视山顶,我们会为山顶壮丽的景观而着迷,从而信心满怀继续攀登。 立意角度二:站在山顶看,世界最美好
经过奋力登攀,终于到达了山顶,放眼望去,一切都尽收眼底。作为过来人的我们,心胸开阔,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步入了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个时候看到的一切,又怎么会不美好?
立意角度三:站在哪里看世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无论站在哪里,都能发现世界的美好。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发现世界的美好,不管选择什么立足点来观察欣赏,都是值得肯定的。 例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3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思路点拨】立意分析: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有自信心;材料②“常问路”是说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的意见和指导。两者都很有道理,但都不全面,而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向别人虚心求教的精神。 例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
2.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思路点拨】审题时,应首先该排除干扰内容“林语堂先生”,因为第3则材料讲的其实是苏东坡是个“通才”。接下来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多种关系。从池莉的角度,可提炼出“人一生可做的事很多”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雷杜德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一件事”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苏东坡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很多事”的观点,这也是正面立意;而再从池莉的角度,还可提炼出“没有一件事做得好”的观点,这是反面立意。“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反映的深层内涵其实是“专”与“通”的关系。而从“专”与“通”的关系角度入手,又可归纳出以下多个观点:做好一件事,才可能做好很多事;做好很多事,为的是把一件事做得更好;企业讲求团队合作精神,更需要专精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通并举”,等等。 例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红尘滚滚,人海茫茫。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梵高只把他们分成两类:一类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活出“样儿”来,一类人则怀着平常心只图活出“味儿”来。你觉得人应该怎样生活?也许你否定前者赞成后者;也许赞成前者否定后者;也许你两者都不赞成,对“样儿”和“味儿”的内涵及关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看法。
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思路点拨】这个材料作文话题非常鲜明,即“活出样儿”或“活出味儿”,要么写“活出样儿”,要么写“活出味儿”。根据材料提示,最好有所侧重,一方只能是另一方的铺垫,只能是用一方去支持另一方。试比较下面两个题目: 《有味儿的生活》(偏正结构,引导我们着重阐述什么是有味儿的生活,即是什么) 《活出味》 (动宾结构,需要我们深入阐述怎样活才叫有味,即怎么办) 题目理解的重点在于这个动宾关系中的宾语,即“样儿”和“味儿”。我们结合材料不难理解,人生的样儿就是指一个人出人头地,建功立业,能够在别人面前功勋赫赫,能够在别人面前光显,如地位、金钱、事业成就、穿着打扮、吃穿用度等都比别人要显贵,希望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人生;人生的味儿,是指一个人忠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就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在乎别人的说法,只求让自己真正的开心、快乐、舒适,平平淡淡才是真。如果辩证思考,可以如下立意构思: “样”勿强求,“味”由心生(标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在凡?高眼中,芸芸众生只有两类:一类人总是绞尽脑汁,只求活出个“样儿”;一类
4
人则怀着平常心只图活过“味儿”。
其实,人生在世,活出“样儿”与活出“味儿”之间,并非是那种非此即彼的关系。没有人能根本不追求“样儿”而只追求“味儿”,也没有人只追求“样儿”却根本不顾“味儿”。 ???? 所以,“样儿”乃天定,我们可以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强求,那样也许只会增添我们的烦恼;“味儿“却由心生,我们应该时时关注自己的内心,去寻求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真味。(此文章之总结段,点明中心,深化主旨) 【注意提示】
取两个观点中的一个来写,是否意味着审题可以不必理会另一则材料? 对相反要两则材料结合起来才能看出共同的话题范围,而文章内容是要在这一话题范围之内的。
以上我们归纳了多则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这种类型作文必须从整体考虑,切忌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事论事;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联系,寻找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材料。千万不能只选材料中的某个词作角度,不能脱离材料的表层意任意引申出角度。(看后面“附录1”) (二)故事寓言型
对于寓言故事类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时候往往用到提炼本质和道理升华两种方法。对于一般“故事类”就抓住里面人物的对话,从各个人物角度去立意思考,这种方法适用于平实的叙述性材料。这类材料没有明显的是非曲直,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含蓄,就靠我们提炼出一个带哲理性的观点;对比较含蓄的隐喻型材料,寓言,带有哲理性的自然现象,可以从道理升华。特别是从故事的结局去推原因是一个很好地确定立意的思路。 审题思路:以果推因,因是中心 例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思路点拨】事件的结果是:船主的孩子得到了生命的拯救。是因为:修船工虽然刷油漆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出于善良的本能,将船的漏洞补上了,这个工作可能和酬金无关,但却和生命有关,和善良有关,和做人的底线有关,面对这样微不足道但却饱含大爱的义举,我们怎能不感谢,怎能不感动,怎能还无动于衷,怎能还冷漠?因此中心可以定义为:坚守善良的本性,不为外界所动,保持心灵的净土,彰显高尚的人格,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例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对于经常生活的水里,小鱼为什么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文体要抓住“水”和“鱼”的关系,本来鱼生活在水中,水是鱼最熟悉的环境和物质,但是鱼
5
(2)对文化的重视:醉心于古文化研究;文化对生活有重大影响;时代对生活有影响,什么
时代决定了怎样的生活。 第二段:表层意:(1)涵娜、伊蕾娜都选择时代 (2)居里夫人并不在乎生活在哪个时代(不选择) 深层意:(1)生活并不是被动的,生活是需要主动创造的 (2)谈论时代与生活的关系
总体归纳:三个人认为人生活在什么时代,人就会被动地过怎样的生活;居里夫人的话的含
义是人只要通过努力,都可过上有用、有趣的生活,无论处于哪个时代。 二、本题写作的五个基本原则
(一) 材料与写作范围有密切联系,不可脱离材料的表、深层意,可引材料可不引。 (二) 题干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可从第一段中选角度,也可以从第二段中选,也可以两者结合选。
(三) 可以在材料的表层意思中自选角度,也可在符合材料“表层意”的“引申义”中自选角度,“表层意”与“引申意”角度没有优劣之分。 “表层意角度”:学生从材料中找一句话,提炼为中心。
如:选择出生的时代或地点、选择出生在多种文化交汇的地带(从材料第一段话),如:我选择出生在希腊,出生在香港。重要的是要写明原因,合乎情理。 “引申义角度”:在准确理解了“表层意角度”的前提下归纳的角度或引申出的话题。 1. 从第一段中引申出“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如:拼车、拼房、拼情人唯独不拼精神的做法 哲学角度:人类的生活为何不能缺失文化 谈论在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带生活是有趣的
2. 由三人的选择引申出“时代与生活”的话题 如:论唐代与唐代人的生活
探讨改革开放时代与当下人的生活观
探讨哪个时代的人生活最幸福,看出学生对历史、生活的看法,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3. 由居里夫人的话引申出“人与生活”的话题
如:人的主观能动性;我的生活我做主;人是主宰生活的;少发牢骚、务实创造;21世纪,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后态度。 4.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不能只选材料中的某个词作角度。 如“选择”(重打重罚),“文化”,“有趣的生活” (五) 不能脱离材料的表层意任意引申出角度。 如:“论享受生活”,“论中国文化的璀璨与辉煌” 三、该题作文评阅关注点: 1. 重视阅卷难点,准确判断。
2. 思想五花八门,材料目不暇接,不仔细读不知所云,不要跳读,不要速读。
3. 独立思考的原创的作文增多,对独立思考与有创造能力的文章给予包容与鼓励。 四、关于扣字数分的评分细则
1. 写了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 写了400字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 写了300字的文章,15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11
4. 写了200字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5. 写了100字的文章,5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6.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或2分,不评0分。 7. 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8. 完全空白的,评0分。
附录2:历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广东2004年高考作文题目:
古时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第二天市场上失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据《郁离子·冯妇》改编)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广东2005年高考作文题目:
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广东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的为题,写800字。
广东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广东2008年高考作文题目: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广东2009年高考作文题目: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12
广东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广东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广东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情节和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附录3 漫画(图画)型作文的审题 1、材料特征
(1)题目所给材料是一幅(几幅)具有讽刺性和幽默性的漫画。 (2)取材内容多源于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审题要点
(1)认真观察漫画构图,把握画面基本构成要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漫画形象:人/物,形象的状态(静/动);
②漫画布局:单幅/多幅,漫画上下左右的层次顺序;
③漫画细节:形象的夸张性部分,如夸张的动作、表情和语言等; ④漫画中的文字:漫画的题目,漫画中人物的语言。 (2)思考寓意
一般而言,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它往往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提示问题现象。因此漫画中越是夸张厉害的地方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漫画的艺术夸张解读其对应的现象或问题。 (3)描述漫画内容,提炼寓意
漫画题是指把漫画从图片转化为文字表述的一种题型,因此先要把图片转化为描述性文字,再解读文字中的揭示的问题、蕴含的哲理。从图片到寓意一般要经过两次思维转换:图→表象→寓意哲理。
(4)对应现实,发散思维,选择角度和素材。
(5)另外还要了解漫画创作的特点,利于我们全面深刻的审题。如漫画的感情指向多为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针砭时弊;表现手法常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达到亦庄亦谐的艺术效果;风格上具有讽刺性、幽默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特点。
13
【立意参考】
漫画描绘了大街上一个小孩子踩到西瓜皮摔了一跤,小孩子坐在地上迷茫地看着分别代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个人——他们关切而又警惕地说:“出事了吧!”这样一幅场景,作为一个孩子,看了这幅漫画自然认同地笑了。家庭、学校、社会常常给予现在的独生子女们过多、过分的关心和夸大、不切实际的、不必要的教育和指责。
【立意参考】
这幅漫画以其形象有趣的画笔,把某一种人的工作态度展现在我们眼前,使人在哑然失笑之余,联想翩翩。画中人之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浅尝辄止;没有树立起坚定的信念,立志不固。漫画表达的也正是说一个人若没有恒心,不够专一,即使离成功很近,也不会获得成功的
14
【立意参考】
1、不忘本分、本能、本色、本真,坚守职责 2、有责任心,专指本职工作 3、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 4、反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5、做人要勤劳,自食其力,守住底线 附录4: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一.认真审题,科学补题
半命题作文形式多数在初中考查,针对这种命题要认真研究文题中提示语的要求,吃透已经出示的半命题中词语的含义,明确半命题已有内容和自己待填内容的关系,从而补出合乎语法的词语或短语,与已有半命题构成完整题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要忘了填写文章题目这一关键步骤。文题选择好了,在起点上你就高人一筹。确定文题时,本着以下几个原则:
(1)熟悉性。选自己熟悉的,你才能顺利地写下来。
(2)个性化。选自己能感受到的东西,而不是从作文选中借来的东西。
(3)新视角。当你看到题目想到的第一个构思,而大多数人可能也会想到时,就应回避这个构思。运用发散思维,将你想到的新视角、新构思罗列出来,再选择。确定构思之后,运用纵向思维,对题材开掘深一点。 二.扬长避短,掌握主动
填题时要明确所填内容与自己特长的关系,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熟悉的半命题,感悟最深的半命题,自己最有把握的半命题,最容易写出新意的半命题。
如2009年福建卷《这也是一种 》,题目中的“这”显然是关键词,它是指示代词,指代比较近的事和物。比较近,就暗示你所写的要突出真实、真切之感,最好是写你自己的感受。把“这”字替换一下,就可以明了写作的内容——如失败、挫折、平凡、缺憾等。另一个关键词是“也”,“也”表示同样。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作者个体独特的理解、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你可以不交代这个认识的变化过程,但要有体现“也”字的点题。再如作文题《我终于 》,有的考生对“终于”两字视而不见,所写作文只有“终于”产生的结果而没有写“终于”之前的经过情况,这样,就偏离了题意。我们在拿到题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如:“善待 (亲人、生命、自己??)”,从这个题目现有的文字部分即可看出,“善待”即好好地对待的意思,“善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你觉得应该好好地对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质等。再如:“讲给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位即可。
三、要补好文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前,最重要的一点就
15
是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便正确定向下笔。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易于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我和(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考虑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如“珍惜所拥有的”,文题对记叙、议论或书信、日记几种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上文若写记叙文,则可补上母爱、亲情、友谊等;若写议论文,则可补上青春、生命、智慧等。当然,题目要求中如果有文体限制,就必须按文体特点来补题。如果是“文体不限”的,就要结合自己的写作特长将题目补全,一旦你选择了某种文体,就必然要接受该文体的制约。
3.符合语法逻辑。即补充部分与给出部分在语法上要搭配得当,不能有语法错误,并且符合生活哲理。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例如:《我明白了 》,此题要补充的应该是一个什么道理,或者某人所说的话的意思,如“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是符合语法的,但如果补充成《我明白了唱歌》,就不符合语法了。又如《我第一次 》,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
4.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如“___的滋味”,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酒”等词语,让人瞠目结舌,甚为困惑。因此,写作时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标新立异,填写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而应填写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 这也是一种力量
(2009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微笑,恰如淌过的溪流,柔和恬静;微笑,恰似那悬挂的一刀新月,皎洁光亮;微笑,又恰似那挺拔的苍松,积蓄着万般力量??
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坚忍不拔,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自信满满,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心头一暖,那便是微笑的力量!
那次天崩地裂,那次地动山摇,高楼大厦瞬间成为一片瓦砾,多少生命在废墟下呼唤求助。当解放军战士将一个小男孩成功托起,放入单(担)架时,他轻轻地一笑,用满是灰尘的左手向战士们敬礼!这是一个孩子的微笑,也是灾区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笑。它传达了太多:乐观坚强地活着,感谢所有关心灾区的朋友们,我很好!
也许小男孩不曾想到很多,他只知道,每天都是阳光的,而微笑,是给自己最好的犒赏。 我们喜欢微笑,喜欢嘴角的翘起,喜欢那弯起的弧度,更喜欢它所传达的一种力量。 奥运会的志愿者们,无论在何种场合,面对何种肤色、国籍的人,总是抱以微笑。这不仅展现了一个大国的风采,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的姿态。它在向全世界传递着一种力量,一种海纳百川,拥抱世界的力量!
而那2008张源自世界各地的笑脸,同样传达出微笑不可抗拒的力量。
16
不需要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大笑;不需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充满血腥的狂笑;也不需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红颜一笑??这些笑,或太狂放不羁,或太刚烈顽强,抑或充满妩媚。而我们需要的,不过浅浅的会心一笑。
人们很容易记住温总理那慈祥的笑容,那是自信满满的他发自肺腑的微笑。面对金融危机,从容不迫;面对外国的犀利问题,他依旧笑对。他正如一代儒者,温文尔雅地处世待人。他的微笑,不也是一种力量么?这是笑对人生的一种力量!
微笑,正如同一支支高擎的火炬,在全世界,在湛蓝的天空下,一直传递着??
当人们帮助了困境中的你,你的微笑是感激,是满怀深情的力量;当别人不小心踩到你,你的微笑便是宽容大度的力量;当厄运侵袭了你,而你却抱以微笑时,微笑便成了坚强勇敢的力量!
如果全世界都充满爱,充满微笑,将不再会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以及朝核问题。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将肩负着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那就是将微笑作为一种力量,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写作范例】
1、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立意指导]
半命题作文首先需要将题目补充完整。那么补充的内容应该着眼于哪些呢?关键点就在于一个“也”字。“也”字表现出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效果,也就是说前面所要补充的材料与“美丽”之间不可能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所以在补充题目中除了那些公认的美丽的事物之外,需要我们换个角度,逆向思考,比如:人们往往对失败、分手、放弃、遗憾等没有好感,甚至讨厌,由此我们也可逆向立意为“失败也美丽”“分手也美丽” “遗憾也美丽”??其次,需要明确的是“美丽”是本题的题眼,也是文眼。需要深入理解“美丽”—词,那是一种内涵:坚强、胆识、恒心、宽容、大气、尊重等,并非单纯的表象的“美丽”。 [审题重点]
1、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 2、题目中的关键词“也”暗示了横线上所填写词语的倾向性,即一般认识上认为“不美丽”的事物或现象,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认识,可以发现其“美丽”的价值。 3、重点在于“为什么”,即它“美丽”的价值或意义所在。--作文写作的重心。 [审题误区]
上文说过,这个半命题作文,审题关键点就在于“也”字。有的学生不去理解“也”包含着一种逆向思维,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命题: “春天也美丽” “勤奋也美丽”??这就属于错误命题了。同时这种反弹式的命题,还容易给学生造成另外一种误解,以为只要是反面的事物反面的精神都可以拿来写写,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例如:“自卑也美丽”“醉酒也美丽”??这样的命题也属于错误命题。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反弹”也要成曲调,切不可“乱弹”一气。
[拟题举例]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平凡也美丽、挫折也美丽、简单也美丽?? [范文参考] 独处也美丽
在纷繁复杂、喧嚣非凡的大千世界里生活久了,我们总难免会遇到很累很烦的时候。有人会选择去歌厅酒吧释放,有人习惯找几个朋友神聊,可是我却喜欢独处,一人一室一天地,你会发觉独处也是一种美丽。
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煮一壶清茶,独坐桌前,在轻缓愉悦的乐曲中
17
徜徉于书的天地,悠悠地读,从那些曲折婉丽的故事中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从那些富有哲理的话语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咀嚼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陪他们欢喜,陪他们悲伤;独处的时光让我知道,生活原本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道路漫长而坎坷;于是告诉自己,要热爱生活,善待生活,善待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
喜欢找一片青草地,独自躺在草丛里,让阳光浅浅地泼下,抓一把,便满手凝脂似的空灵,可心可意的惠风轻拂脸颊,掬一捧煦暖浣洗疲惫的灵魂,让心灵做一次彻底的释放。倾刻间,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艰辛,感情的波折,人生中林林总总的不如意,全都荡然无存。那种心不为形所役,身不为世所躯,我与万物竟自由的超脱酣然的独处状态,让我明白,世态炎凉、功名利禄、富贵荣华、聚散离合、爱恨情愁,都会因为这一刻的宁静致远而变得陌生,剩下的只有一颗无欲无求无悲无喜的坦然又淡定的心。
喜欢去学校后面的甬江边,独自一人在落日的余晖里,与芦苇为伍,与水鸟做伴。面对浩瀚江水,让自己的心胸如大海般清澈,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浮躁的心渐渐地平息了,柔软了,渐渐地喜悦了,伸缩自如了;独处的日子多了,冥想的生活智慧也会应运而生。 在这个纷繁喧嚣的尘世,独处是一种静谧的沉淀,如品一杯香茗,余味无穷。有时候在人群中仍会感到孤独,独处时反而会觉得充盈。那时光,贫穷也富有,寂寞也温柔;哭也好笑也罢,欢乐也好忧伤也罢。让真的自我从面具中脱出,和古圣先贤、湖光山色以及世俗的自己随心所欲地攀谈。让思绪追逐着情感,从而学会热爱、学会淡定、学会宽广。 一人独处,静美随之而来,清灵随之而来,智慧随之而来。让我们在独处中享受那份宁静,在独处中耕耘自己的梦想,在独处中咀嚼人生的真谛,在独处中孕育新的希望。
18
正在阅读:
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总结04-21
2016届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试卷化学试题(word版)12-08
我心中的梦想作文600字06-21
2010届高考地理答题要点总结精要310-04
苹果落地的秘密教案03-18
2016秋学期高一数学期中考试试题09-29
关于注册公司的手续步骤05-19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有什么区别?06-0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审题
- 立意
- 测试题
- 江苏
- 专项
- 作文
- 高考
- 2013
-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
- 《电化学》单元测试卷(学生) - 图文
- 赏析材料
- 新提拔领导干部廉政谈话会议讲话
- “十三五”重点项目-太阳能教学用品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17全国名校高考专题训练12导数与极限(选择题).doc
- VB程序设计上机题目
- (目录)“十三五”数据中国建设下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
-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案
- 食品分析自考试题07
- 香港失去标普AAA信用评级
- 移动直播的技术发展趋势 - 图文
- 精选审批稿石台矿240万吨新井设计说明书规范化系统的研制报告
- 2017六年级家长会-邀请函
- 精密铸锻件项目立项报告
- 中国包装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2018年版(目录) - 图文
- 2018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总结范文-word范文(2页)
- 人教版新课标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说课稿适用教师应聘说课大赛
- 神武科举题目
- XX城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