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家访案例

更新时间:2024-02-20 19:14: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小学家访案例

小学家访案例

一、家访目的:走近学生,走近家长,走进家长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而挖掘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家访对象:张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张伟同学是个女生,先前随姥姥在泉庄镇尹家峪小学上学,五年生转入张庄小学,经常迟到,逆反心理较强,和老师同学相处非常不和睦,上课小动作特别多,。

四、家访形式:汇报与交流

五、家访内容和过程:

平时虽常跟学生在一起,我们只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也就会为学生犯错误而感到生气和不解。但走进学生的家庭去探访,我们就会找到学生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所在,从而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呵护。

作为张伟同学,先前随姥姥在泉庄镇尹家峪小学上学,五年生转入张庄小学,学习成绩不稳定,忽好忽坏,自制力差,上课小动作非常多,平时不敢表现自己,过于胆小。特别是期末考试考得很不理想,我一直都在思索她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六、家访了解的情况:

寒假期间,我决定深入她家去家访。了解其家庭教育情况,然后再找对策。步行三十多分钟,终于到了她家。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她经常迟到,每天要走那么远的路,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其艰辛是不言而喻的。我有些后悔自己没了解情况就随意批评她。接待我的是她的妈妈,经过她的介绍,我了解到:她家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她爸爸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妹妹,妈妈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妹妹上。孩子在家里也是经常和妈妈发生冲突,还有两次甚至离家出走。更糟糕的是妈妈性情急躁,动不动就会打孩子,而且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总认为所有的错都在孩子身上,和孩子缺乏沟通。

七、解决问题的方法:

1、我首先和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 孩子本身性格倔强,越是打骂她越是反抗。告诉她要尊重孩子,

不能动不动就打孩子,孩子的暴力倾向很大程度上都是向她学习的。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要先了解事情的原委,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尽量抽出时间,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化解孩子心中的怨气。同时指导家长如何做。(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2、了解到张伟每天上学路途遥远,我允许她开学以后到校时间比别人晚五分钟,让她感受到老师是关心她,爱她的。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避免直接批评,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她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她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她的名字,而是在与她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她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4、坚持多次家访、回访后,张伟的情况大有好转,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

八、家访的收获与思考

从这一案例中,我得到启示: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家访不等于向家长告状或揭短,所以家访的谈话开始阶段,先表扬该生在校表现的闪光点,在充分表扬的基础上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达到家访目的和效果。

3、家访应注意反馈。这不仅指在家访过程当中要察颜观色,注意家长和学生的反应,斟酌谈话内容和措辞。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爱生如子之心,用真诚的爱去化解学生心中的症结。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二:班主任家访典型案例

爱他就让他知道

陈仓区虢镇小学刘卫国

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十一年中,一批一批的学生走向高一级的学校,令我激动,让我欣慰。十一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十一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与家长联系,教师与家长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十一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真心先感化家长,再用爱心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与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窗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打开,并露出渴望的笑脸。

五年级是一个重要的年纪,它处于小学高年级的阶段。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的方法都要做些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会感到无法适应甚至会有压力过的情形。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五(8)班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叫王国豪,因为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不能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习,爷爷奶奶不仅要照顾他,还要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小弟弟。缺少关爱的他,常常郁郁寡欢,很少有同学与他做朋友。

刚升五年级,王国豪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几次考试失利之后,他总在后几名打转转,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不到半学期,情绪便起了波澜,人也变得沉默寡言。我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与他谈心,力图帮助他打开心扉,让他重新认识自己,重燃学习的希望。然而,一次次的恳谈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此时,我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一定还有其他什么原因。果然,该同学于上星期四逃学不知去向。我立即与家长去得联系,辗转联系上了他的爷爷,经过交流我决定上门家访。

4 月24 日下午,我前往该生家家访。或许是想躲避,该生并不在家。在爷爷口中我得知,该生从小父母不在身边,为生计都去外地打工,他由爷爷奶奶一手抚养长大,正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心与疼爱,从小就特别叛逆,平时在家脾气阴晴不定,对此爷爷奶奶也无可奈何。另外,我得知,该生还有一个弟弟,本来不多的爱也被无情地瓜分。与爷爷的一席交流之后,我若有所思。这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小孩,我决定更加关心,更加爱他,用爱和耐心帮他重新定位自己,重拾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当晚,我便打电话与小男孩本人取得联系。在电话中,我一改老师的语气,一个哥哥的身份与他聊天,试图了解真实的他,令他吐露心声。在我的劝导下,该生逐渐卸去心防,并答应会尽快调整好自己,还大家一个崭新的自己。然而,第二天该同学仍未出现。我意识到,问题的源头在于该生的父母,必须让她和父母解开心结。我便立即与其父母联系,电话中我知道:由于身处外地,父母

的爱没办法及时表达。于是,我便提出请求,希望他的父母可以抽空回来和小孩交交心,努力让给他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爱。母亲得知情况后,在第一时间赶了回来。母亲的到来令小男孩喜出望外,经过与母亲的多次深入交流,他也渐渐明白父母是爱自己的,便在周一一早与母亲一起来到学校,重新拿起曾经多么熟悉的课本。虽然,话仍然不多,但我从他的微笑中看出,他正在卸除伪装,并努力学会接受自己,欣赏自己。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在压力面前,心理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来自父母,老师,学生的关心和爱,这样才能避免悲剧的产生。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学会如何及时和准确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家庭环境情况有所了解,因此,家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家访反思】

一、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王国豪其实不是一个无药可救的孩子。由于他的家庭环境的原因,家教方法的缘故,教师教育的失误或放弃,以及种种因素共同造就——“他”这一特殊的外在的表现。就像医生治疗疾病一样,教师一定要了解病情,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王国豪放学不能及时回家,建议让家长辛苦一下,校门口接送,免去在家苦苦等待的焦躁与不安。王国豪缺少零花钱,就让他管理教室的勤俭节约收集袋,按比例分配劳动报酬,使他懂得用自己的劳动获取

钱财的道理。种种方法,都是建立调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这样会取得家长的支持,学生的理解。。

二、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长"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

篇三:小学教师家访案例

小学教师家访案例 --走进孩子心灵,拉紧孩子的手

岩峰学校 五年级

幼苗茁壮成长离不开精心的侍弄,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什么时候施肥,施哪种肥?这都要经过了解,掌握了幼苗的生活习性才能做好。教育孩子更是如此,尤其是有问题的孩子。我们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了孩子的需求,才能结合现实,对症下药。这就要走进孩子的心灵,拉紧孩子的手,与孩子一起面对困难,迎接每天的朝阳。通过家访,我与孩子一起经历了一段成功的转变过程。

家访对象:

范德利 男生,13岁。

基本情况:

这是个及其调的学生,是原班级中的“老大”,老师他都不放在眼里。他的母亲去世了,多年来,他一直跟父亲一起生活。由于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父亲总怕孩子受到委屈,对他特别溺爱,惯就他很多不良习惯,导致现在他完全不听父亲的教导,唯我独尊,为所欲为。但他的本质不坏,他善良,乐于助人。还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学习的功课他带学不学就能接受。但就是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不完成作业。老师进行了几次家访,情况很好。

第一次:

时间:2015年10月13日

纪要:老师发现范德上课爱搞小动作,作业有时不完成,还有蒙混过关的现象。与父亲沟通后了解到,他说认为自己学会了,就有些放松了。我又与范德利沟通让他回忆自己曾经的辉煌,告诉他,老师会给他时间改掉不良习惯,但不是无限期,他有能力更好。并激将他,“你这样要面子的男子汉,能甘于落后吗?不想让别人仰视了吗?”

反馈:他主动提出,如果他再有毛病甘愿受罚。之后,他做操和值日工作都特别认真,作业能按时完成了。

第二次:

时间:2015年11月6日

纪要:这一次我是去报喜的。单元考试结束了,他的成绩还不错,这是他的父亲一直盼望的,所以我要先告诉他的父亲,也借此让他了解父亲的辛苦,和对他的关注。还告诉他,我班要担任学校的升旗任务了,他好好表现,老师推荐他为护旗手。

反馈:他对父亲的抱怨少了,当父亲问起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时,他不再回避,愿意和父亲讲讲。有些老师看到他的改变,惊讶的问他怎么不淘气了呢?他说老师对他那么好,再淘气就对不起老师了。

家访感悟:我秉承着一个都不放弃的原则,耐心、用心地关注、疏导、理解、感化着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我知道——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通过家访活动,我对这一点的认识更深刻了。因为看到孩子有良好表现的时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如果说学校是一本书,孩子就是书中最美的故事;学校是一首歌,孩子就是歌中跳跃的音符。我们要在沟通中,让每一个故事都精彩,让每一个音符都动听。走进孩子的心灵,拉紧孩子的手,与孩子一起面对困难,迎接每天的朝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mp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