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复习

更新时间:2023-09-15 17:25: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春秋》

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相传孔子所作。记自公元前722——公元前481的史事。主要记朝聘、会盟、战争,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如水灾、旱灾、日食等。对自然现象的记载很宝贵,尤其自然灾异。关于经济、文化方面的则没有,所以主要记政治。《春秋》记事简单,最少的一个字,最多的四十五个字。因为记事简单,所以有人认为此书每个字都有微言大义,对此有人怀疑这并非孔子所创,而是当时史官的书法。 2、《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通称“春秋三传”。 一般认为其是左丘明。记前722——前468年之事,30卷,约18万多字。主要记春秋时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列国之间的战争。《左传》记事相当详细,对于历史事件的记载一般能做到首尾完整,范围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经济、学术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创造了“君子曰”的史评形式,对所载史实或人物或直接发表议论,或引用他人言论进行评论,开创了“史论”之先河。有可贵的民本思想。但作者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把历史的创造归功于王侯将相的创造,归之于天命。没有完全冲破天命和鬼神观念的束缚。

3、《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春秋三传》都是编年体史书。

4、史记五体指的是《史记》的五种体例,分别是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书八篇,表十篇,列传七十篇。其中,本纪是以朝代先后为序记载的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各朝代或皇帝的历史,世家是世代相传的诸侯王的历史,书是专门的分类史,表是以表格形式记载的以年月为纲以事件为纬的历史重大事件,列传是除本纪和世家以外的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传记,五种体例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5、汉书 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6.三国志注 南北朝时裴松之撰,他一反传统做法把重点放在史实的增补和考订上,裴松之不仅开创了注史的新例,而且对研究三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国志注》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注”之首。

7、史才三长论才 刘知几《史通》中对史家的评判标准 (写作能力)、学(历史知识)、识(认识能力)。 8、《史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对史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总结的专著,二十卷。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撰,成书于中宗景龙四年(710),是中国古代史学史的研究要籍。 9.《通典》是我国留存至今的第一部专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门著作。在内容和体裁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制度分门立目,成为编年、纪传之外又一新的史书体裁。食货居首,礼乐卷数最多,有关唐代制度最详,表现了杜佑重实际,讲功效的史学致用思想,也是中唐社会现实的反映。 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所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讫唐玄宗天宝末年历代的典章制度。分为食货、选举、职

官等九门,对每一种制度,都能纵观古今,溯源明流。该书为编写制度通史开创了先例。显著特点是以制度分门立目,另外两个特点,一是讲求会通,一是重视论议。

10、十通十通,是指十部政书的统称。具体指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 11、《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12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来记事的史书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13、通鉴学 是研究北宋史书《资治通鉴》的学问,属于中国史学史的一个分支。《资治通鉴》为北宋司马光及其助手等人共同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集文学和史学成就于一身,是一部堪与《史记》媲美的史书。因此历代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以至于类似“史记学”,成为一门“通鉴学”。 一般说来,其研究内容有个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资治通鉴》对战国至五代时期的历史进行研究;二是对《资治通鉴》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进行研究;三是关于司马光本人的学生、生平、政治观点等进行研究。

14.《藏书》李贽著,是一部略仿纪传体的史著,载录战国至元亡历史人物约800名,材料多源于“正史”,没有更多的史料价值,其特点在于李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超出了传统儒家的标准,评价人物不以“儒者相沿之是非”为标准,而以人物的实功作为评价的标准,是明代史学反理学化的代表作,也是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重功利的市民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反映。

15、王世贞(1526~1590)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弇山堂别集》 16. 《读通鉴论》:明末清初王夫之所著,三十卷。这是一部根据《通鉴》所载史事,用评论历史的形式来发表自己政治主张和历史哲学的史论专著。作此书之目的是从史书中寻找“经世之大略”。他所选择的评论、批判的历史实例,大都是针对明末清初各种社会政治问题的。比如鉴于明末党争误国,因此书中涉及前代党争,都反复予以贬斥。 此书为系统评论古代历史的专著。全书贯穿“经世致用”思想。评论历史人物或事件,侧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渊源之追溯、原因之阐释、背景之分析、社会与风俗之变迁。但书中表现了天道循环的历史观和内诸夏外夷狄的民族思想。

17、明儒学案《明儒学案》,为中国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史专著。《明儒学案》系统记载、总结论述明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演变和流派,是明代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的专著。作者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 18、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初名绛,学者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清初,从事抗清活动十余年,代表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19、《廿二史札记》

乾嘉三大考史家之一赵翼所写, 编写方法为以本史证本史;内容为史法与史事并重,更着重于“治乱兴衰之故”;评论史书:对历代正史进行认真评论。评论历史人物或史事:揭露暴政,抨击权贵;不足:记事谬误错乱之处极多:所论偏颇。 20乾嘉“三大考史家”: (1)、王鸣盛,字凤喈,号西庄,清朝康熙人。青年以诗文得名;前半生以治经为主,师友于惠栋;后半生以治史为主。代表作《十七史商榷》,主要内容:文字校勘,这是全书的重

点。典制考证:考证以地理、官制居多。对史书及其作者进行评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

(2)、钱大昕,字晓征,号辛楣,清朝雍正人。代表作《廿二史考异》,主要内容:考校年代、地名之异同;厘正史书所载史实之失误;考辨后人妄改与伪托;补阙及训释;阐发史家作史之旨意。

(3)、赵翼,字耘松,号瓯北,清朝雍正人。代表作《廿二史札记》,主要内容:评论各史体例之得失、指出各史材料的来源。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这是本书的重点。他评论的重点是“古今风云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治乱兴衰之故者”。他的评论往往能针对某一时期主要政治问题而发。对初学历史的人,尤有启迪的作用 21.“六经皆史” 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

? 王阳明:五经皆史(《传习录》) ? 王世贞:“天地间,无非史而已。??《六经》,史之言理者也。”(《弇州四部稿》) ? 李贽:“经、史一物也。史而不经,则为秽史矣,何以垂戒鉴乎?经而不史,则为说

白话矣,何以彰事实乎???故谓《六经》皆史可也。”(《焚书·经史相为表里》) ? 意义:六经皆史说扩大了史学研究的范围,也打破了经书独尊地位。

22、地方志 简称“方志”。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地方志包括方志和年鉴。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体例和格式,有严格的选材要求,有各种研究和参考价值。是综合反应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历史与现状发展状况的百科式要述。 23、陈垣 24古教四考:“古教四考”不是一本书,而是陈垣关于中国古代四种外来宗教的四篇考证性专论文章。它们分别是《元也里可温教考》(1917年)、《开封一赐乐业教考》(1919年)、《火祆教入中国考》(1922年)、《摩尼教入中国考》(1922年),由于它们题材相关、体例相近,特别是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资料、精详的考据、填补空缺的创举,为民国学术界开拓出一片新的学术领地——古代宗教史研究、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因此,后世一般合称之为“古教四考”。“古教四考”使陈垣登上史坛,走向世界,也为民国学术史增添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光彩一笔。

27.陈寅恪:(1890-1969),义宁(今修水县)人。著名国学大师,文史学泰斗,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以其卓荦不凡、睥睨群峰的学术贡献,刚正不阿的嶙峋风骨,为世人所钦仰。其人其学,如同屹立在近代中国学术峰巅的繁柯巨干,不啻是中国学术界的理性象徵。其著作有《陈寅恪文集》、《世说新语》等。陈寅恪自言: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於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陈寅恪一生治学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扩大中国史学史的范围以及不仅从汉族看历史,也从外族看历史这是陈寅恪的特色。

28.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史料即史学”的主张,倡导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一份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的原则,支配了史学治学道理,影响深远。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30二重证据法:20世纪初史学大师王国维在吸收西方史学研究的实政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史学“二重证据法”,即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相结合,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的遗文互相释证、互相验证、左右逢源,这样才有说服力。用考

古材料与文献材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充分认识到考古材料在证实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治史方法远高于封建史学家,因此“二重证据法”成为现代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文献与文物参证、中外史籍互相补证、运用西方理论研究中国典籍)

32、夷夏东西说在1933年由傅斯年提出,是过时的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理论。此说认为商代文化由二个族群建立: 商朝的西部由夏族群开发,并且商朝的东部由夷族群开发。 后来根据当时最新发现的考古结果,夷夏东西说得到一些学者的进一步扩展,认为仰韶文化是由西部的夏人建立,而龙山文化由东部的夷人建立。 直到大约1960年以前,中国和西方史学家都以这个假说来解释中国的史前史。

33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罗振玉(号雪堂)导夫先路 王国维(号观堂)继以考史 董作宾(字彦堂)区其时代 郭沫若(字鼎堂)发其辞例。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唐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34马克思史学五老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五大家: 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 郭沫若是时代的“弄潮儿”,走在时代大潮前面。

范文澜、侯外庐侧重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体系的建立。

吕振羽、翦伯赞结识最早,都富于理论风格,在历史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方面建树颇多, 他们的筚路蓝缕之功,在如何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问题上,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35、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年-1945年),法国语言学家、汉学家、探险家。1908年前往中国敦煌石窟探险,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运回法国,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老馆。伯希和精通多国语言:英语、德语、俄语、汉语、波斯语、藏语、阿拉伯语、越南语、蒙古语、土耳其语、吐火罗语等。发表了《敦煌千佛洞》等多部论文,对汉学带来很大的影响。 36、内藤湖南(1866-1934 )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今日本秋田县人,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学方面,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从对中国稀见古籍史料的搜求、考证、编辑、出版,到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划分,对中国文化发展趋势的论证,对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的分析、评论,以及在中国史学史、美术史、目录学史、敦煌学、满蒙史地等领域,也都卓有建树。在日本汉学界,内藤湖南享有“东洋史的巨擘”之美誉,他的思想和学术遗产还被列入“日本经典名著”和“日本思想家”的行列。 37.海外汉学近二十年来,在西方的传统文科中,汉学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现在全球有近万名专业汉学家,仅美国就有三千多名职业汉学家,每年毕业的汉学博士有近千名,每年海外出版的汉学著作有几百部。中国学术从传统的经学转变为近代、现代学术,除其自身的原因以外,最重要的外在因素就是与汉学的互动。 近二十年来,在西方的传统文科中,汉学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学术界对汉学研究的关注和热情是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和学术研究范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汉学的存在也日益揭示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海外汉学从其诞生起就同中国学术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近现代学术的产生和近现代西方汉学的发展就是中国近代学者与汉学家互动的结果。当代国外汉学研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整体性研究加强。第二,学术研究从传统治学方法向社会科学研究转变,尤其

是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领域对中国的研究日益加强。第三,基金会加大对汉学研究的投入。

二、简答题

2、秦汉史学的基本特征

(一)史学处于“拾遗补艺”的附庸地位 (二)创立了史学著作的纪传体体裁 (三)史官如实记载历史(四)天命史观成为史书编纂的主导思想 (五)史著多为私家修撰

3、简答司马迁的治史方法

a、全面搜集文字资料 b、实地考察 c、亲身访问 d、慎重取舍 材料 对史料的取舍和考辨主要奉行两个原则 : (1)“考信于六艺” (2)“择其言尤雅者” 4.《史记》的史学价值与影响:(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勇于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3)纪传以人物为中心,但又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奠定了后世纪传史书的体裁。(4)秉笔直书,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5)表现了进步的思想:肯定了社会底层人物的价值,肯定了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6)文学性。 1、定奠了通史的规模

博及天地、囊括古今——第一部中国通史,地域通、时间通、内容通。2、创立了完备的纪传体 (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 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对史学界和文学界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5、简答史记在描写人物方面的特点 将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匠人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描写人物;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6、《汉书》的价值 汉书在史学上的贡献 1、首创纪传体断代史 :“书”改为“志”,取消《世家》 归入列传;全书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确定了正史的格局,以后断代史便不断出现

2、扩大了记载范围,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本纪是对《史记》所撰汉武帝以前本纪的扩充,武帝以后的纪都很详细;“表”部分也有其独到之处,《古今人表》记从传说时代(女娲、伏羲)到西汉以前(秦末楚汉战争)的人物都列入表中,分九等:上、中、下,每等再分上中下,因而带有对人物的评价;志把《史记》“书”的标题改变了,《天官书》改为《天文志》,《河渠书》改为《沟洫志》、《平准书》改为《食货志》。新增《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3、文字精炼,叙述有条理:“赡而不秽,详而有体”

7、简答魏晋南北朝时期史注的成就 (魏晋南北朝的史注) 注体始于西汉,成熟于东汉,主要集中于经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史书注释发展的重要时期,史注家继承前辈注史的传统,吸收儒经注疏及佛经合本子注的经验,传述事实,证发文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lth.html

Top